一种天线辐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106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线辐射装置,其包括:辐射单元,包括至少一对设有镂空区域且相互间隔设置的振子臂;至少一馈电体,每一所述馈电体用于对对应的一对所述振子臂进行馈电;巴伦支撑结构,设于所述辐射单元的下方并支撑所述辐射单元,且与所述辐射单元连接;及,至少一馈电电缆,其顶部的一段从上到下依次分为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及第三分段;其中,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一分段的内导体裸露设置并与对应的所述馈电体连接,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二分段的介质层裸露设置,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三分段的外导体裸露设置并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天线辐射装置的带宽性能更好且生产成本低。

An Antenna Radi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辐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
,尤其是涉及一种天线辐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天线的辐射装置一般包括辐射单元、巴伦支撑臂、馈电片、寄生元件及同轴电缆等部件。由于空间的限制,因此天线振子的尺寸不能过大,而天线辐射装置的带宽与天线振子的尺寸大小是息息相关的,因此限制天线振子的尺寸就会限制了天线辐射装置的宽带。此外,目前的天线的辐射装置一般需要设置有额外的阻抗匹配装置来调节天线的阻抗带宽(例如需要设置用于匹配调节天线的阻抗带宽的寄生元件),这样会使得天线辐射装置的生产成本高。由此可见,现有的天线辐射装置的带宽性能不够理想且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辐射装置,其带宽性能更好且生产成本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辐射装置,其包括:辐射单元,包括至少一对设有镂空区域且相互间隔设置的振子臂;至少一馈电体,每一所述馈电体用于对对应的一对所述振子臂进行馈电;巴伦支撑结构,设于所述辐射单元的下方并支撑所述辐射单元,且与所述辐射单元连接;及,至少一馈电电缆,其顶部的一段从上到下依次分为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及第三分段;其中,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一分段的内导体裸露设置并与对应的所述馈电体连接,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二分段的介质层裸露设置,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三分段的外导体裸露设置并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巴伦支撑结构的靠近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一段的每一处外侧壁,向外延伸出有两个沿着高度方向设置的限位块;每一处所述外侧壁上的两个所述限位块形成一限位槽,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一段对应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且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三分段的外导体与所述限位块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每一处所述外侧壁上的两个所述限位块从上到下呈八字设置。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每一所述振子臂均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连接为一体或一体成型;所述巴伦支撑结构的外表面镀有锡层。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天线辐射装置还包括反射板;所述巴伦支撑结构设于所述反射板的顶面上。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分段与所述第二分段两者的总长度为0.25天线工作信号波长。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镂空区域呈类椭圆形,且其长轴走向与所述振子臂的内侧端及外侧端两者连线的走向一致。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辐射单元包括两对所述振子臂;两对所述振子臂,各自呈方块状并绕着一点依次排布于同一平面上,且相互靠近;其中一对所述振子臂分别为第一振子臂与第二振子臂,另一对所述振子臂分别为第三振子臂与第四振子臂;所述馈电体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用于对所述第一振子臂与所述第二振子臂进行馈电的第一馈电体及用于对所述第三振子臂与所述第四振子臂进行馈电的第二馈电体;所述馈电电缆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馈电电缆及第二馈电电缆;所述第一馈电电缆的内导体与所述第一馈电体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电缆的内导体与所述第二馈电体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振子臂的内侧端的顶面向上延伸出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二振子臂的内侧端开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三振子臂的内侧端的顶面与所述第四振子臂的内侧端的顶面均凹嵌设置,且所述第三振子臂的内侧端的顶面向上延伸出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四振子臂的内侧端开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馈电电缆的第二分段的所述介质层与所述第一固定孔配合,且所述第一馈电电缆的第一分段的所述内导体向上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馈电电缆的第二分段的所述介质层与所述第二固定孔配合,且所述第二馈电电缆的第一分段的所述内导体向上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馈电体,其设于所述第一振子臂的内侧端与所述第二振子臂的内侧端两者的上方;其一端,贯穿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柱配合连接的第一配合孔;其另一端,贯穿有与所述第一馈电电缆的第一分段的所述内导体配合连接的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二馈电体,其设于所述第三振子臂的内侧端与所述第四振子臂的内侧端两者的凹陷处;其一端,贯穿有与所述第二固定柱配合连接的第三配合孔;其另一端,贯穿有与所述第二馈电电缆的第一分段的所述内导体配合连接的第四配合孔。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巴伦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巴伦臂、第二巴伦臂、第三巴伦臂、第四巴伦臂及底板;所述第一巴伦臂、所述第二巴伦臂、所述第三巴伦臂及所述第四巴伦臂四者均由所述底板的顶面向上延伸出来,且所述四者间隔设置并绕着所述底板的顶面的中心依次排布;所述第一巴伦臂的顶部连接并支撑有所述第一振子臂,所述第二巴伦臂的顶部连接并支撑有所述第二振子臂,所述第三巴伦臂的顶部连接并支撑有所述第三振子臂,所述第四巴伦臂的顶部连接并支撑有所述第四振子臂;所述第一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三分段的外导体与所述第二巴伦臂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三分段的外导体与所述第四巴伦臂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天线辐射装置,所述振子臂本身会形成一个激励工作模式,而通过在所述振子臂上设置有所述镂空区域,这样所述镂空区域会使得所述振子臂形成另一个激励工作模式,从而设有所述镂空区域的所述振子臂就会形成多模激励工作模式,这样就可以有效增加所述天线辐射装置的天线带宽。因此,在同等尺寸大小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振子臂能够有效提高所述天线辐射装置的天线带宽。此外,通过让所述馈电电缆的顶部的所述一段的内导体、介质层及外导体依次裸露出来,且所述馈电电缆的外导体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连接,这样所述馈电电缆的顶部的所述一段就会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构成一段阻抗匹配网络,实现了对所述天线振子的馈电及阻抗带宽的调节,能够进一步提高天线辐射装置的带宽且使得天线辐射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所述天线辐射装置无需额外设置阻抗匹配结构,从而能够降低所述天线辐射装置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一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辐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一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辐射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示出的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2示出的结构的侧视图;图5是图2示出的结构的俯视图;图6是图1示出的巴伦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示出的巴伦支撑结构的俯视图。附图标注说明:1.辐射单元;100.镂空区域;10.第一振子臂;11.第二振子臂;12.第三振子臂;13.第四振子臂;101.第一固定柱;102.第一固定孔;103.第二固定柱;104.第二固定孔;20.第一馈电体;200.第一配合孔;201.第二配合孔;21.第二馈电体;210.第三配合孔;211.第四配合孔;3.巴伦支撑结构;30.第一巴伦臂;31.第二巴伦臂;32.第三巴伦臂;33.第四巴伦臂;34.底板;300.限位块;301.限位槽;4.馈电电缆;40.第一分段;41.第二分段;42.第三分段;5.反射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单元,包括至少一对设有镂空区域且相互间隔设置的振子臂;至少一馈电体,每一所述馈电体用于对对应的一对所述振子臂进行馈电;巴伦支撑结构,设于所述辐射单元的下方并支撑所述辐射单元,且与所述辐射单元连接;及,至少一馈电电缆,其顶部的一段从上到下依次分为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及第三分段;其中,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一分段的内导体裸露设置并与对应的所述馈电体连接,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二分段的介质层裸露设置,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三分段的外导体裸露设置并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单元,包括至少一对设有镂空区域且相互间隔设置的振子臂;至少一馈电体,每一所述馈电体用于对对应的一对所述振子臂进行馈电;巴伦支撑结构,设于所述辐射单元的下方并支撑所述辐射单元,且与所述辐射单元连接;及,至少一馈电电缆,其顶部的一段从上到下依次分为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及第三分段;其中,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一分段的内导体裸露设置并与对应的所述馈电体连接,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二分段的介质层裸露设置,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三分段的外导体裸露设置并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的靠近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一段的每一处外侧壁,向外延伸出有两个沿着高度方向设置的限位块;每一处所述外侧壁上的两个所述限位块形成一限位槽,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一段对应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且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第三分段的外导体与所述限位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处所述外侧壁上的两个所述限位块从上到下呈八字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振子臂均与所述巴伦支撑结构连接为一体或一体成型,所述巴伦支撑结构的外表面镀有锡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板;所述巴伦支撑结构设于所述反射板的顶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段的长度为0.25天线工作信号波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区域呈类椭圆形,且其长轴走向与所述振子臂的内侧端及外侧端两者连线的走向一致。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单元包括两对所述振子臂;两对所述振子臂,各自呈方块状并绕着一点依次排布于同一平面上,且相互靠近;其中一对所述振子臂分别为第一振子臂与第二振子臂,另一对所述振子臂分别为第三振子臂与第四振子臂;所述馈电体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用于对所述第一振子臂与所述第二振子臂进行馈电的第一馈电体及用于对所述第三振子臂与所述第四振子臂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光健陈韶明李伯汝麦世恒潘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杰赛通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