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及其底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26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及其底架,涉及交通运输技术领域。包括:中部架结构及两个端部架结构;所述中部架结构的两端各与一个所述端部架结构连接,所述中部架结构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中部架结构所在的水平面低于两个所述端部架结构所在的水平面;所述端部架结构包括第一地板及斜板,第一地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地板通过所述斜板与所述中部架结构连接。中部架结构相对于所述端部架结构是一个凹底的结构,公路货车或半挂车进行装载时候装载至所述中部架结构上,能够有效降低装载重心,同时向下设置的结构可以有效补偿公路货车或半挂车的高度,改善运输过程中对运输的公路车的高度限制。不需吊装,简化装载,从而提升装配效率。

A Railway Piggyback Transport Vehicle and Its Chas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及其底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运输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及其底架。
技术介绍
目前公铁联运已成为当前多式联运的主流方式。公铁联运主要包括集装箱运输、驮背运输、公铁两用车运输等。驮背运输作为公铁联运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指公路货车或半挂车装载货物后,在始发地铁路站场吊装至铁路驮背车辆,通过铁路完成长距离运输,到达目的地铁路车站后,公路货车或半挂车吊离驮背车并驶往最终目的地的公铁联合运输方式。驮背运输这种公路和铁路联合运输的方式,能实现货物的整体运输,把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融合在一起,使铁路和公路成为整体运输网络。现有的铁路驮背车辆普遍装载端面高,受铁路运输限界限制,对运输的汽车高度有很大的限制,一般只能运输比较矮的汽车,且要采用吊装的方式,装卸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铁路驮背车辆对运输的公路车高度限制、装卸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运输较高汽车、改善装卸效率的铁路驮背运输车及其底架。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底架,包括:中部架结构及两个端部架结构;所述中部架结构的两端各与一个所述端部架结构连接,所述中部架结构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中部架结构所在的水平面低于两个所述端部架结构所在的水平面;所述端部架结构包括第一地板及斜板,所述第一地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地板通过所述斜板与所述中部架结构连接。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板的端部设置有端门结构,所述端门结构与所述第一地板可转动连接。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端门结构包括:端门本体、上边梁、第一下边梁及支柱;所述端门本体的一侧边设置有所述上边梁,所述端门本体的另一侧边设置有所述第一下边梁,所述上边梁与所述第一下边梁平行;多个所述支柱间隔设置于端门本体上,且所述支柱与所述上边梁或所述第一下边梁垂直;所述第一下边梁处设置有折页座,所述折页座上设置有折页,所述端门结构通过所述折页与所述第一地板可转动连接。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侧墙结构,每个所述侧墙结构与所述中部架结构及两个所述端部架结构连接;所述中部架结构、两个所述端部架结构及两个所述侧墙结构围成一具有容纳腔的底架。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侧墙结构包括:侧墙板、侧柱及上侧梁;多个所述侧柱间隔设置于所述侧墙版上;所述上侧梁设置于所述侧墙版的侧边,且所述上侧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侧墙版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侧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上侧梁的延伸方向垂直。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端部架结构还包括:牵引梁、枕梁、侧梁、第一纵梁及第一横梁;所述牵引梁及所述枕梁均固定于所述第一地板上,且所述牵引梁与所述枕梁连接;所述侧梁固定于所述斜板的两个侧边处;若干个所述第一横梁及若干个所述第一纵梁均间隔设置于所述斜板上,且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一纵梁相交。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枕梁包括:第一下盖板及两个第一腹板,两个所述第一腹板相对设置与所述第一下盖板上,且两个所述第一腹板与所述第一下盖板围成具有空腔的箱体;所述空腔内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隔板。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侧梁包括:侧梁本体、筋板及两个连接板;所述侧梁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牵引钩及脚蹬,所述侧梁本体的另一端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侧梁本体之间形成腔体,且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第二隔板连接;所述腔体的一端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与所述侧梁本体通过封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筋板。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前端梁,所述前端梁设置于所述第一地板的端部;所述前端梁包括:带有折边的第二腹板、第二下盖板及冲击座,所述第二腹板的一侧边设置有第二下盖板,所述冲击座固定于所述第二腹板上。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部架结构包括:第二地板、第二纵梁、第二横梁及角件;所述第二地板上固定连接有底部封板,所述底部封板与所述第二地板重叠设置;所述底部封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纵梁及所述第二横梁,所述第二纵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相互垂直;所述角件设置于所述中部架结构的边缘,且所述角件与所述中部架结构的延伸平面垂直。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部架结构的边缘还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角件平行。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板和/或所述第二地板上设置有若干条形孔。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包括任一项所述的铁路驮背运输车底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及其底架,所述中部架结构所在的水平面低于两个所述端部架结构所在的水平面,使得中部架结构相对于所述端部架结构是一个凹底的结构,公路货车或半挂车进行装载时候装载至所述中部架结构上,能够有效降低装载重心,同时向下设置的结构可以有效补偿公路货车或半挂车的高度,改善运输过程中对运输的公路车的高度限制。同时,所述端部架结构设置沿水平延伸的第一地板,使得公路货车或半挂车可以直接通过所述第一地板开上铁路驮背运输车,不需吊装,简化装载,从而提升装配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铁路驮背运输车底架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铁路驮背运输车底架的轴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端部架结构的轴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端部架结构底侧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牵引梁的轴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牵引梁底侧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枕梁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侧梁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前端梁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前端梁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侧墙结构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中部架结构的立体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中部架结构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端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铁路驮背运输车的轴侧图。附图标记:100底架1端部架结构2侧墙结构3中部架结构4端门结构1-1牵引梁、1-1-1第三腹板、1-1-2第三下盖板、1-1-3前从板座、1-1-4后从板座、1-1-5上心盘,1-2枕梁、1-2-1第一腹板、1-2-2第一下盖板、1-2-3第一隔板,1-3侧梁、1-3-1侧梁本体、1-3-2筋板、1-3-3第二隔板、1-3-4连接板、1-3-5第三下盖板、1-3-6立板、1-3-7封板、1-3-8牵引钩、1-3-9脚蹬,1-4前端梁、1-4-1第二腹板、1-4-2第二下盖板、1-4-3冲击座,1-5上旁承、1-6第一地板、1-7第一纵梁、1-8第一横梁、1-9斜板;2-1上侧梁、2-2侧柱、2-3侧墙板,3-1第二下边梁、3-2第二横梁、3-3第二纵梁、3-4第二地板、3-5底部封板、3-6中部角件、3-7端部角件、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架结构及两个端部架结构;所述中部架结构的两端各与一个所述端部架结构连接,所述中部架结构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中部架结构所在的水平面低于两个所述端部架结构所在的水平面;所述端部架结构包括第一地板及斜板,所述第一地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地板通过所述斜板与所述中部架结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驮背运输车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架结构及两个端部架结构;所述中部架结构的两端各与一个所述端部架结构连接,所述中部架结构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中部架结构所在的水平面低于两个所述端部架结构所在的水平面;所述端部架结构包括第一地板及斜板,所述第一地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地板通过所述斜板与所述中部架结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驮背运输车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板的端部设置有端门结构,所述端门结构与所述第一地板可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驮背运输车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门结构包括:端门本体、上边梁、第一下边梁及支柱;所述端门本体的一侧边设置有所述上边梁,所述端门本体的另一侧边设置有所述第一下边梁,所述上边梁与所述第一下边梁平行;多个所述支柱间隔设置于端门本体上,且所述支柱与所述上边梁或所述第一下边梁垂直;所述第一下边梁处设置有折页座,所述折页座上设置有折页,所述端门结构通过所述折页与所述第一地板可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驮背运输车底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侧墙结构,每个所述侧墙结构与所述中部架结构及两个所述端部架结构连接;所述中部架结构、两个所述端部架结构及两个所述侧墙结构围成一具有容纳腔的底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驮背运输车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结构包括:侧墙板、侧柱及上侧梁;多个所述侧柱间隔设置于所述侧墙版上;所述上侧梁设置于所述侧墙版的侧边,且所述上侧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侧墙版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侧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上侧梁的延伸方向垂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驮背运输车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架结构还包括:牵引梁、枕梁、侧梁、第一纵梁及第一横梁;所述牵引梁及所述枕梁均固定于所述第一地板上,且所述牵引梁与所述枕梁连接;所述侧梁固定于所述斜板的两个侧边处;若干个所述第一横梁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艳胡海镔黄春雨刘凤伟汤楚强姜瑞金苏利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