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8383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20:25
一种投影装置,包括机壳、投影镜头模块以及发光模块。机壳包括第一入风口以及出风口。投影镜头模块设置于机壳中并邻近第一入风口。发光模块设置于机壳中并邻近出风口。机壳包括后盖。后盖包括第二入风口,第二入风口对应于发光模块。第一气流从第一入风口流入机壳内,对投影镜头模块与发光模块进行散热,再由出风口流出。第二气流从第二入风口流入机壳内,对发光模块进行散热,再由出风口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投影装置可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Proj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投影装置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设备,特别的是具有散热结构的投影装置。
技术介绍
投影装置为一种用以产生大尺寸画面的显示设备,其成像原理是将发光模块所提供的照明光束借由光阀(LightValue)转换成影像光束,而后将影像光束透过投影镜头投射到屏幕以形成影像。用户可利用投影装置并搭配投影屏幕,以配合影像源提供影像信息做图像画面的呈现。因此,投影装置对于信息的传递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而被广泛地用于许多领域。在投影装置的运作过程中,投影装置的内部组件,例如投影镜头模块或发光模块,将产生热。若热积蓄在机壳内,将影响投影镜头的成像质量。因此,现有做法通常将投影镜头模块设置在投影装置整体结构的上游侧,即机壳的入风口处,而将发光模块与其余组件包括散热模块,如散热片组或风扇等,配置在整体结构的下游侧,即机壳的出风口处,以期投影镜头模块不受高温影响而能维持成像质量。然而,在这样的配置方式下,作为主要热源的发光模块仅能借由已通过投影镜头模块及发光模块的气流进行散热,导致用来冷却发光模块的散热模块与已通过投影镜头模块及发光模块的气流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不佳,无法有效解决发光模块的散热问题,发光模块的热无法有效地被带出系统,发光模块的效率无法有效提升。此外,应用于发光模块的激光模块,在技术在不断的进步下,带来了更小的封装以及更高的功率。以既有的已知技术下要将激光模块进阶为更新的一代,且要求达到更低的温度且需达到更高的功率输出,但面临下列问题。已知技术中仅能以增加风扇转速提高气流量的方式来抑制降低温度上升的方法将导致极大的噪音问题、将散热器(Heatsink)的鳍片宽度尺寸较大,气流行进的路径变长,散热鳍片之间的边界层成长较大,增加了流动阻力且降低了风扇性能,因此即便提高风扇转速能带来的气流流量而提升的效率是很有限的,因此导致散热器的散热效率较差。“
技术介绍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技术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与成像质量。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投影装置,包括机壳、投影镜头模块以及发光模块。机壳包括第一入风口以及出风口。投影镜头模块设置于机壳中并邻近第一入风口。发光模块设置于机壳中并邻近出风口。机壳包括后盖。后盖包括第二入风口,第二入风口对应于发光模块。第一气流从第一入风口流入机壳内,对投影镜头模块与发光模块进行散热,再由出风口流出。第二气流从第二入风口流入机壳内,对发光模块进行散热,再由出风口流出。基于上述,本技术的投影装置包括机壳、投影镜头模块以及发光模块,其中投影镜头模块设置于机壳中并邻近机壳的第一入风口,而发光模块设置于机壳中并邻近机壳的出风口。如此,第一气流从第一入风口流入机壳,对投影镜头模块与发光模块进行散热。再者,机壳的后盖包括第二入风口,第二入风口对应于发光模块。如此,第二气流从第二入风口流入机壳,对发光模块进行散热。藉此,除了透过第一入风口引入第一气流之外,针对作为主要热源的发光模块以及发光模块的发光元件,更进一步透过第二入风口引入第二气流,借以提高对发光模块的散热效果,以避免发光模块的热无法有效被带出,影响发光模块的发光效率。据此,本技术的投影装置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与成像质量。除此之外,还可以改善热积蓄在机壳内而影响投影镜头模块的成像质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2A是图1的投影装置的部分组件的示意图。图2B至图2E是其他实施例的部分组件的示意图。图3A是图1的散热基座的示意图。图3B至图3D是其他实施例的散热基座的示意图。图4是图1的投影装置的俯视局部剖面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之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图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俯视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投影装置100包括机壳110、投影镜头模块120以及发光模块130。投影镜头模块120与发光模块130设置于机壳110中。其中,发光模块130包括发光元件130a、光阀以及其他光学组件(如反射镜、聚光透镜等)等以及其他未绘示的组件。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130a例如是包括激光二极管(LaserDiode)或是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等固态光源,用于提供激发光束。在其他实施例中,发光元件130a例如是灯泡,不局限于此。发光模块130用于提供照明光束。光阀配置于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以将照明光束转换成影像光束。随后,投影镜头模块120配置于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以将影像光束转换成投影光束,进而使投影装置100达成投影动作。然而,上述说明只是投影装置100、投影镜头模块120与发光模块130的一实施例,投影装置100的组成与其所应用的投影镜头模块120与发光模块130的组成可依据需求调整,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10包括前盖112、后盖114、下盖116、未绘示的一对侧盖以及上盖。其中,前盖112与后盖114彼此相对、未绘示的一对侧盖彼此相对,且下盖116与未绘示的上盖彼此相对,使得机壳110构成大体上呈现盒状,而其余组件能够配置在机壳110内。图1可视为是将投影装置100拆开机壳110的上盖后的俯视剖面示意图。然而,依据应用方式不同,机壳110可依据需求调整为圆盘状、椭圆盘状或其他适当的形状,其尺寸也可依据需求调整,本技术不局限于此。投影镜头模块120与发光模块130设置于机壳110中,以达成前述的投影动作。在投影装置100的运作过程中,投影装置100的内部组件,例如投影镜头模块120与发光模块130,将产生热。特别是,发光模块130的发光元件130a可视为是投影装置100的主要热源之一。若热积蓄在机壳110内,将影响发光模块130的散热效果,以及投影镜头模块120的成像质量。因此,如图1,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10包括第一入风口110a以及出风口110b。第一入风口110a以及出风口110b例如设置在未绘示的一对侧盖上,而对应设置于机壳110的相对两侧。投影镜头模块120与发光模块130位于第一入风口110a以及出风口110b之间,其中投影镜头模块120设置于机壳110中并邻近第一入风口110a。投影镜头模块120投射的投影光束由上盖离开投影装置100。前盖112没有设置任何开口。发光模块130设置于机壳110中并邻近出风口110b。如此,第一气流A1从第一入风口110a流入机壳110内,以对投影镜头模块120与发光模块130进行散热,再由出风口110b流出。在第一气流A1的流动路径上投影镜头模块120与发光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包括机壳、投影镜头模块以及发光模块,其中:所述机壳包括第一入风口以及出风口;所述投影镜头模块设置于所述机壳中并邻近所述第一入风口;以及所述发光模块设置于所述机壳中并邻近所述出风口,其中所述机壳包括后盖,所述后盖包括第二入风口,所述第二入风口对应于所述发光模块,第一气流从所述第一入风口流入所述机壳内,对所述投影镜头模块与所述发光模块进行散热,再由所述出风口流出,第二气流从所述第二入风口流入所述机壳内,对所述发光模块进行散热,再由所述出风口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包括机壳、投影镜头模块以及发光模块,其中:所述机壳包括第一入风口以及出风口;所述投影镜头模块设置于所述机壳中并邻近所述第一入风口;以及所述发光模块设置于所述机壳中并邻近所述出风口,其中所述机壳包括后盖,所述后盖包括第二入风口,所述第二入风口对应于所述发光模块,第一气流从所述第一入风口流入所述机壳内,对所述投影镜头模块与所述发光模块进行散热,再由所述出风口流出,第二气流从所述第二入风口流入所述机壳内,对所述发光模块进行散热,再由所述出风口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包括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轴与所述第二入风口的中心法线的夹角为0度至45度之间的任一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包括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轴与所述第二入风口的中心法线的夹角为0度至5度之间的任一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风口位于所述发光模块的后端,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发光模块的一侧端,在所述第二气流的流动路径上所述发光模块位于所述第二入风口以及所述出风口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风口的中心法线与所述出风口的中心法线的夹角为85度至95度之间的任一角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风口以及所述出风口对应设置于所述机壳的相对两侧,在所述第一气流的流动路径上所述投影镜头模块与所述发光模块位于所述第一入风口以及所述出风口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入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镜头模块与所述第一入风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发光模块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距离。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风扇,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并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胜陈德堂林宗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