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408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框架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框架组件适用于固定至少一个膜片,该膜片的外缘设置至少一个第一组合部,该框架组件包含背板、边框单元及至少一个固定单元。该边框单元包括设置于该背板外缘的外框部及与该外框部连接的承载部,该承载部具有底面及相对于该底面的顶面。该固定单元结合于该承载部的底面,该固定单元包括第二组合部,该第二组合部未被该承载部所遮蔽并能与该膜片的第一组合部结合,以使该膜片固定于该框架组件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框架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框架组件,尤其涉及使用于薄型显示装置的框架组件,以及涉及包含该框架组件的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显示器的边框不仅可以提供保护,还可以遮蔽显示面板边缘的漏光。在市售显示器中,边框的设计越来越窄,由此可以提升消费者较佳的视觉感受。显示器中设有至少一层膜片(film),用以扩散光源,以使显示器发出均匀的光。早期,显示器的背板的结构中会特别突出固定柱,以固定膜片显示器的位置,或以黏贴的方式定位膜片。但显示器薄型化至极致时,背板或边框无法再提供空间来设置定位结构以固定膜片,如果强行在背板或边框上设置固定结构,则会因为微小化的关系导致支撑力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来支撑膜片的位置。因此,取得微小化的膜片固定结构,以适用于窄边框的显示器,是相关技术人员亟需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框架组件,其适用于固定至少一个膜片,该膜片的外缘设置至少一个第一组合部,该框架组件包含背板、边框单元及至少一个固定单元。该边框单元包括设置于该背板外缘的外框部及与该外框部连接的承载部,该承载部具有底面及相对于该底面的顶面。该固定单元结合于该承载部的底面,该固定单元包括第二组合部,该第二组合部未被该承载部所遮蔽且能够结合至该膜片的第一组合部。本技术的又一技术手段,在于上述的该边框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该承载部的第一卡扣部,该固定单元还包括与该第二组合部连接的本体及至少一个与该本体连接的第二卡扣部,该第一卡扣部和该第二卡扣部相配合地组合在一起。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上述的该本体具有面向该承载部的第一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及连接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该第二卡扣部设置于该本体的第一表面。本技术的再一技术手段,在于上述的该第二组合部为凸伸于该本体的第一表面的柱体,该第一组合部为设置于该膜片的外缘的穿孔。本技术的又一技术手段,在于上述的该本体还具有自该第二表面向该第一表面的方向凹陷的第一凹缘及自该第三表面向该外框部的方向凹陷的两个第二凹缘。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上述的该边框单元还包括凹陷于该承载部的底面的容置部,该容置部容置该固定单元,该容置部具有凹陷于该底面的第四表面及连接于该底面及该第四表面之间的第五表面。本技术的再一技术手段,在于上述的该容置部还具有连接于该顶面及该第四表面间的缺口,以使该第二组合部未被该承载部所遮蔽。本技术的又一技术手段,在于上述的该第一卡扣部为穿设于该顶面及该第四表面的穿孔,该第二卡扣部为自该本体向该承载部的顶面凸伸的柱体。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上述的该第二卡扣部的顶缘设有第一导边,该第一导边自该第二卡扣部的顶缘向该外框部及该第一表面延伸。本技术的再一技术手段,在于上述的该第一卡扣部为设置于该第四表面的凸缘,该第一卡扣部的底面设有第二导边,该第二导边自该第一卡扣部的底面向相反于该外框部的方向且向该承载部的顶面的方向延伸。本技术的又一技术手段,在于上述的该本体具有与该第二组合部连接的横板、自该横板的一边向该背板的方向延伸的侧板及自该侧板的底边向相反于该外框部的方向延伸的底板。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上述的该固定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件,该限位件自该侧板的顶边向该承载部的方向及向远离该外框部的方向延伸,该边框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该第四表面的凹槽,该限位件扣合于该凹槽内。本技术的再一技术手段,在于上述的该固定单元还具有至少一个限位件,该限位件自该侧板的侧边向相反于该外框部的方向向外延伸,该容置部还具有至少一个设置于该第五表面的凹槽,该限位件扣合于该凹槽内。本技术的又一技术手段,在于上述的该本体具有与该第二组合部连接的横板、自该横板的一边向该背板的方向延伸的侧板及自该侧板的底边向相反于该外框部的方向延伸的底板,该第二卡扣部为设置于该横板上的穿孔。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含如前所述的框架组件、反光体、导光体及至少一个膜片。该反光体设置于该背板上方。该导光体设置于该反光体上方。该膜片设置于该导光体上方,该膜片的外缘设置至少一个第一组合部,该第一组合部能够结合至该固定单元的第二组合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含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显示面板设置于该膜片上方,该显示面板的外缘贴附于该承载部的顶面。本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因为该容置部位于该承载部的底面且面向该背板,因此可在该边框单元与该背板之间形成槽状,以供该固定单元插入。当该固定单元置入该容置部中时,该第一卡扣部与该第二卡扣部组合在一起,以使该固定单元固定于该边框单元的承载部,该固定单元的第二组合部和该膜片的第一组合部组合,以固定该膜片在该框架组件中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本技术的框架组件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固定单元的立体态样的装置示意图;图2是说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固定单元的另一角度的立体态样的装置示意图;图3是说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边框单元的局部立体态样;图4是说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边框单元的另一角度的局部立体态样的装置示意图;图5是说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固定单元与边框单元组合的态样的装置示意图;图6是说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结合有反光体及导光体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说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结合有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说明本技术的框架组件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固定单元的立体态样的装置示意图;图9是说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边框单元的局部立体态样的装置示意图;图10是说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固定单元与边框单元组合的态样的装置示意图;图11是说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面态样的剖面示意图;图12是说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位置的剖面态样的剖面示意图;图13是说明本技术的框架组件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中固定单元的立体态样的装置示意图;图14是说明第三较佳实施例中边框单元的局部立体态样的装置示意图;图15是说明第三较佳实施例中固定单元与边框单元组合的态样的装置示意图;图16是说明第三较佳实施例中限位件与凹槽组合的态样的装置示意图;及图17是说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面态样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申请专利特色与
技术实现思路
,在以下参考附图的三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在进行详细说明前应注意的是,类似的元件以相同的编号来做表示。本技术的框架组件的第一较佳实施例,适用于固定至少一个膜片4,膜片4外缘设置至少一个第一组合部41,框架组件包含背板3、边框单元5及至少一个固定单元6。背板3大体上呈方形板体。参阅图1至图4,边框单元5包括设置于背板的3外缘的外框部51、与外框部51连接的承载部52、设置于承载部52的第一卡扣部53及凹陷于承载部52的容置部54。承载部52具有底面521及相对于底面521的顶面522。容置部54凹陷于承载部52的底面521,容置部54具有凹陷于底面521的第四表面541、连接于底面521及第四表面541之间的第五表面542及连接于顶面522及第四表面541之间的缺口543。第一卡扣部53为穿设于顶面522及第四表面541的穿孔。固定单元6包括第二组合部61、与第二组合部61连接的本体62及与本体62连接的第二卡扣部63。本体62具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架组件,适用于固定至少一个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的外缘设置至少一个第一组合部,所述框架组件包含:背板;边框单元,其包括设置于所述背板外缘的外框部及与所述外框部连接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具有底面及相对于所述底面的顶面;及至少一个固定单元,其结合于所述承载部的底面,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第二组合部,所述第二组合部未被所述承载部所遮蔽且能够结合至所述膜片的第一组合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组件,适用于固定至少一个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的外缘设置至少一个第一组合部,所述框架组件包含:背板;边框单元,其包括设置于所述背板外缘的外框部及与所述外框部连接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具有底面及相对于所述底面的顶面;及至少一个固定单元,其结合于所述承载部的底面,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第二组合部,所述第二组合部未被所述承载部所遮蔽且能够结合至所述膜片的第一组合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承载部的第一卡扣部,所述固定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组合部连接的本体及至少一个与所述本体连接的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和所述第二卡扣部相配合地组合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面向所述承载部的第一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二卡扣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合部为凸伸于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的柱体,所述第一组合部为设置于所述膜片的外缘的穿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具有自所述第二表面向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凹陷的第一凹缘及自所述第三表面向所述外框部的方向凹陷的两个第二凹缘。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单元还包括凹陷于所述承载部的底面的容置部,所述容置部容置所述固定单元,所述容置部具有凹陷于所述底面的第四表面及连接于所述底面及所述第四表面之间的第五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还具有连接于所述顶面及所述第四表面之间的缺口,以使所述第二组合部未被所述承载部所遮蔽。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部为穿设于所述顶面及所述第四表面的穿孔,所述第二卡扣部为自所述本体向所述承载部的顶面凸伸的柱体。9.根据权利要求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正赵永杰许正安吕国玄
申请(专利权)人: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