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产科用助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341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妇产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妇产科用助产器。包括半球形外罩、前置吸引器、后置吸引器、前置软管、后置软管、环形面、拉杆等;外罩与拉杆相连接;环形面外周与外罩顶端相固定连接;后置吸引器与环形面上圆形固定口相固定连接;拉杆内设有前置吸引器通气管和后置吸引器通气管;前置吸引器底与前置吸引器通气管相连接;后置吸引器与后置吸引器通气管相连接。本申请通过前置吸引器的设置,可进行新生儿在孕妇子宫内位置的微调整;微调整完毕后,再通过若干后置吸引器的进行头部最终拉拽,由于接触面积大,可大大减少传统方式对新生儿和孕妇带来的伤害;环形面的设置,极大的降低了吸引器对新生儿头部的过度吸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产科用助产器
本技术涉及妇产科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妇产科用助产器。
技术介绍
目前妇产科临床在接生婴儿时,产妇达到顺产指标都采用人工接生,但在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助产器辅助产妇生产。目前使用的助产器容易对婴儿和产妇产生生理伤害,产钳类装置的使用,容易对新生儿产生不可修复的伤害,并容易对产妇产生刮伤;吸引器类装置的使用,容易对新生儿头部过度吸附,尽管有检测吸引强度的装置检测,但还是会产生不可避免的过度吸附的情况,也容易对孩子产生不可忽视的头部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妇产科用助产器,该妇产科用助产器使用容易方便,接生效果好,不容易对婴儿和产妇产生伤害,值得推广使用。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妇产科用助产器,包括半球形外罩、前置吸引器、若干后置吸引器、前置软管、后置软管、总软管、环形面、拉杆、控制主板、万向转轴、吸引压力表和控制开关;所述拉杆末端连接在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外侧设置有控制开关和吸引压力表;所述控制主板末端设置有万向转轴;所述外罩底部中间设有通过孔;所述通过孔与拉杆相适配设置,外罩的通过孔处与拉杆相连接;所述环形面设在外罩的顶端;环形面与外罩相适配设置,环形面的外周与外罩的顶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环形面中间设有圆形通口,围绕圆形通口设有若干圆形固定口;所述前置吸引器和若干后置吸引器皆设置在外罩内;前置吸引器设在外罩的中间;所述前置吸引器的半球形顶面圆形面积大小小于环形面中间的圆形通口面积大小;若干后置吸引器均匀围绕前置吸引器设置;后置吸引器的顶端与设在环形面上的圆形固定口相适配设置,后置吸引器的顶端与环形面的圆形固定口周边相固定连接;所述后置吸引器的数量和位置与环形面的圆形固定口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设置;所述前置吸引器和后置吸引器均为半球形结构,半球形结构的边缘设为宽边接触面;所述前置吸引器和后置吸引器的半球形结构底部分别设有前置通孔和后置通孔;所述拉杆中部为镂空结构,内部设有前置吸引器通气管和后置吸引器通气管;前置吸引器通气管和后置吸引器通气管相互隔离;所述前置吸引器底部的前置通孔与前置软管相固定连接,并通过前置软管与设置在外罩底部的拉杆内前置吸引器通气管的前端相互连接;所述后置吸引器底部的后置通孔与后置软管相固定连接;若干后置软管在外罩底部处汇通为一个总软管,该总软管与设置在外罩底部的拉杆内后置吸引器通气管的前端相互连接;所述吸引压力表设有2个,分别用于控制前置吸引器的压力和所有后置吸引器的压力;所述控制开关为3个,其中2个分别用于控制前置吸引器和后置吸引器的吸引操作,剩下1个为助产器总开关。本申请中吸引压力表、控制开关、控制主板的结构与原有的助产器的结构一致,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和电源连接关系皆与现有技术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重点是前端外罩、前置吸引器、后置吸引器、环形面等相应部件的增设,及其相互间的配合关系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妇产科用助产器,通过助产器上前置吸引器的设置,可进行新生儿在孕妇子宫内位置的微调整;微调整完毕后,再通过若干后置吸引器的进行头部最终拉拽,由于接触面积大,可大大减少传统方式对新生儿和孕妇带来的伤害;另外,环形面的设置,及其与外罩的相配合使用,极大的降低了吸引器对新生儿头部的过度吸附。整个装置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快捷,值得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外罩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环形面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罩,2.前置吸引器,3.后置吸引器,4.前置软管,5.后置软管,6.总软管,7.环形面,8.拉杆,9.控制主板,10.万向转轴,11.吸引压力表,12.通过孔,13.前置通孔,14.后置通孔,15.圆形通口,16.圆形固定口,17.前置吸引器通气管,18.后置吸引器通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4显示,一种妇产科用助产器,包括半球形外罩1、前置吸引器2、4个后置吸引器3、前置软管4、后置软管5、总软管6、环形面7、拉杆8、控制主板9、万向转轴10、吸引压力表11和控制开关19;所述拉杆8末端连接在控制主板9,所述控制主板9外侧设置有控制开关19和吸引压力表11;所述控制主板9末端设置有万向转轴10;所述外罩1底部中间设有通过孔12;所述通过孔12与拉杆8相适配设置,外罩1的通过孔12处与拉杆8相连接;所述环形面7设在外罩1的顶端;环形面7与外罩1相适配设置,环形面7的外周与外罩1的顶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环形面7中间设有圆形通口15,围绕圆形通口15设有均匀分布的4个圆形固定口16;所述前置吸引器2和4个后置吸引器3皆设置在外罩1内;前置吸引器2设在外罩1的中间;所述前置吸引器2的半球形顶面圆形面积大小小于环形面7中间的圆形通口15面积大小;4个后置吸引器3均匀围绕前置吸引器2设置;后置吸引器3的顶端与设在环形面7上的圆形固定口16相适配设置,后置吸引器3的顶端与环形面7的圆形固定口16周边相固定连接;所述后置吸引器3的数量和位置与环形面7的圆形固定口16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设置;所述前置吸引器2和后置吸引器3均为半球形结构,半球形结构的边缘设为宽边接触面;所述前置吸引器2和后置吸引器3的半球形结构底部分别设有前置通孔13和后置通孔14;所述拉杆8中部为镂空结构,内部设有前置吸引器通气管17和后置吸引器通气管18;前置吸引器通气管17和后置吸引器通气管18相互隔离;所述前置吸引器2底部的前置通孔13与前置软管4相固定连接,并通过前置软管4与设置在外罩1底部的拉杆8内前置吸引器通气管17的前端相互连接;所述后置吸引器3底部的后置通孔14与后置软管5相固定连接;4个后置软管5在外罩1底部处汇通为一个总软管6,该总软管6与设置在外罩1底部的拉杆8内后置吸引器通气管18的前端相互连接;所述吸引压力表11设有2个,分别用于控制前置吸引器2的压力和所有后置吸引器3的压力;所述控制开关19为3个,其中2个分别用于控制前置吸引器2和后置吸引器3的吸引操作,剩下1个为助产器总开关。使用本申请时,先将孕妇具体情况了解清楚,根据孕妇的相应情况将前置吸引器2放入孕妇产道内相应位置,打开控制前置吸引器的控制开关19,对胎儿进行微调整。调整完毕后,在将外罩1罩在胎儿头部,此时若干后置吸引器3将贴合胎儿头部,打开控制后置吸引器的控制开关19,对胎儿进行吸附等助产操作。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妇产科用助产器,包括半球形外罩(1)、前置吸引器(2)、若干后置吸引器(3)、前置软管(4)、后置软管(5)、总软管(6)、环形面(7)、拉杆(8)、控制主板(9)、万向转轴(10)、吸引压力表(11)和控制开关(19);所述拉杆(8)末端连接在控制主板(9),所述控制主板(9)外侧设置有控制开关(19)和吸引压力表(11);所述控制主板(9)末端设置有万向转轴(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1)底部中间设有通过孔(12);所述通过孔(12)与拉杆(8)相适配设置,外罩(1)的通过孔(12)处与拉杆(8)相连接;所述环形面(7)设在外罩(1)的顶端;环形面(7)与外罩(1)相适配设置,环形面(7)的外周与外罩(1)的顶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环形面(7)中间设有圆形通口(15),围绕圆形通口(15)设有若干圆形固定口(16);所述前置吸引器(2)和若干后置吸引器(3)皆设置在外罩(1)内;所述前置吸引器(2)设在外罩(1)的中间;所述前置吸引器(2)的半球形顶面圆形面积大小小于环形面(7)中间的圆形通口(15)面积大小;若干后置吸引器(3)均匀围绕前置吸引器(2)设置;后置吸引器(3)的顶端与设在环形面(7)上的圆形固定口(16)相适配设置,后置吸引器(3)的顶端与环形面(7)的圆形固定口(16)周边相固定连接;所述后置吸引器(3)的数量和位置与环形面(7)的圆形固定口(16)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设置;所述前置吸引器(2)和后置吸引器(3)均为半球形结构;所述前置吸引器(2)和后置吸引器(3)的半球形结构底部分别设有前置通孔(13)和后置通孔(14);所述拉杆(8)中部为镂空结构,内部设有前置吸引器通气管(17)和后置吸引器通气管(18);前置吸引器通气管(17)和后置吸引器通气管(18)相互隔离;所述前置吸引器(2)底部的前置通孔(13)与前置软管(4)相固定连接,并通过前置软管(4)与设置在外罩(1)底部的拉杆(8)内前置吸引器通气管(17)的前端相互连接;所述后置吸引器(3)底部的后置通孔(14)与后置软管(5)相固定连接;若干后置软管(5)在外罩(1)底部处汇通为一个总软管(6),该总软管(6)与设置在外罩(1)底部的拉杆(8)内后置吸引器通气管(18)的前端相互连接;所述吸引压力表(11)设有 2个,分别用于控制前置吸引器(2)的压力和所有后置吸引器(3)的压力;所述控制开关(19)为3个,其中2个分别用于控制前置吸引器(2)和后置吸引器(3)的吸引操作,剩下1个为助产器总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用助产器,包括半球形外罩(1)、前置吸引器(2)、若干后置吸引器(3)、前置软管(4)、后置软管(5)、总软管(6)、环形面(7)、拉杆(8)、控制主板(9)、万向转轴(10)、吸引压力表(11)和控制开关(19);所述拉杆(8)末端连接在控制主板(9),所述控制主板(9)外侧设置有控制开关(19)和吸引压力表(11);所述控制主板(9)末端设置有万向转轴(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1)底部中间设有通过孔(12);所述通过孔(12)与拉杆(8)相适配设置,外罩(1)的通过孔(12)处与拉杆(8)相连接;所述环形面(7)设在外罩(1)的顶端;环形面(7)与外罩(1)相适配设置,环形面(7)的外周与外罩(1)的顶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环形面(7)中间设有圆形通口(15),围绕圆形通口(15)设有若干圆形固定口(16);所述前置吸引器(2)和若干后置吸引器(3)皆设置在外罩(1)内;所述前置吸引器(2)设在外罩(1)的中间;所述前置吸引器(2)的半球形顶面圆形面积大小小于环形面(7)中间的圆形通口(15)面积大小;若干后置吸引器(3)均匀围绕前置吸引器(2)设置;后置吸引器(3)的顶端与设在环形面(7)上的圆形固定口(16)相适配设置,后置吸引器(3)的顶端与环形面(7)的圆形固定口(16)周边相固定连接;所述后置吸引器(3)的数量和位置与环形面(7)的圆形固定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雯张瑞湘霍赛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