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天窗用吸音海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690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天窗用吸音海绵,包括天窗载体、卡槽、第二吸音海绵、第三隔音海绵和进音口,所述天窗载体内设置有天窗玻璃,所述天窗载体和吸音盒载体左右端均设置有凸缘,所述卡槽设置在吸音盒载体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吸音海绵、第二吸音海绵和第三隔音海绵均设置在吸音盒载体内,所述第二吸音海绵内设置有第一三棱柱和第二三棱柱,且第一三棱柱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同时第二三棱柱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进音口设置在第三隔音海绵上。该具有防潮功能的汽车天窗用吸音海绵,设置有石墨块,当少许雨水从天窗载体上渗透下来时,在石墨块的作用下,将雨水吸收,以防止下方的吸音海绵受潮,保证吸音海绵的吸音质量。

A Sound Absorbing Sponge for Automotive Sky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天窗用吸音海绵
本技术涉及吸音海绵
,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汽车天窗用吸音海绵。
技术介绍
吸音海绵,是由三聚氰胺泡沫加工而成,具有独特的吸音、隔热、阻燃、耐高温、质轻等综合性能,在汽车天窗领域中获得广泛使用。现在市场采用传统的吸音海绵,由于设置在汽车天窗部位,容易受潮,且吸音效果普通。因此,需要一种汽车天窗用吸音海绵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天窗用吸音海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吸音海绵,由于设置在汽车天窗部位,容易受潮,且吸音效果普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天窗用吸音海绵,包括天窗载体、卡槽、第二吸音海绵、第三隔音海绵和进音口,所述天窗载体内设置有天窗玻璃,且天窗载体下方设置有吸音盒载体,所述天窗载体和吸音盒载体左右端均设置有凸缘,且凸缘内设置有螺栓,同时天窗载体和吸音盒载体通过凸缘与螺栓相连接,所述卡槽设置在吸音盒载体内侧壁上,且卡槽之间卡合有石墨块,同时卡槽下方设置有第一吸音海绵,所述第一吸音海绵、第二吸音海绵和第三隔音海绵均设置在吸音盒载体内,且第二吸音海绵设置在第一吸音海绵下方,同时第三隔音海绵设置在第二吸音海绵下方,所述第二吸音海绵内设置有第一三棱柱和第二三棱柱,且第一三棱柱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同时第二三棱柱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进音口设置在第三隔音海绵上。优选的,所述卡槽设置有两个,且卡槽关于吸音盒载体中轴线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一吸音海绵结构和第二吸音海绵结构相同,且第一吸音海绵尺寸和第二吸音海绵尺寸相等。优选的,所述第一三棱柱和第二三棱柱交错设置,且第一三棱柱尺寸与第二三棱柱尺寸相等。优选的,所述第一三棱柱左右侧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三棱柱相邻的第二三棱柱左右下侧面均设置有第二通孔。优选的,所述进音口呈矩形阵列分布在第三隔音海绵上,且进音口中轴线与第一三棱柱中轴线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防潮功能的汽车天窗用吸音海绵,(1)设置有石墨块,当少许雨水从天窗载体上渗透下来时,在石墨块的作用下,将雨水吸收,以防止下方的吸音海绵受潮,保证吸音海绵的吸音质量;(2)设置有第一吸音海绵和第二吸音海绵,当声音从进音口进入吸音盒载体内,使声音在第一吸音海绵和第二吸音海绵内反复反弹削弱,达到吸音的效果;(3)设置有卡槽,可松下螺栓,取下吸音盒载体,可将卡槽内侧的石墨块取下,以方便对其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天窗载体,2、天窗玻璃,3、吸音盒载体,4、凸缘,5、螺栓,6、卡槽,7、石墨块,8、第一吸音海绵,9、第二吸音海绵,10、第一三棱柱,11、第一通孔,12、第二三棱柱,13、第二通孔,14、第三隔音海绵,15、进音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若该文中出现电器元件等,则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同时若文中出现电机、水泵、输料泵和液压缸等,则其均为现有已知设备。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天窗用吸音海绵,包括天窗载体1、天窗玻璃2、吸音盒载体3、凸缘4、螺栓5、卡槽6、石墨块7、第一吸音海绵8、第二吸音海绵9、第一三棱柱10、第一通孔11、第二三棱柱12、第二通孔13、第三隔音海绵14和进音口15,天窗载体1内设置有天窗玻璃2,且天窗载体1下方设置有吸音盒载体3,天窗载体1和吸音盒载体3左右端均设置有凸缘4,且凸缘4内设置有螺栓5,同时天窗载体1和吸音盒载体3通过凸缘4与螺栓5相连接,卡槽6设置在吸音盒载体3内侧壁上,且卡槽6之间卡合有石墨块7,同时卡槽6下方设置有第一吸音海绵8,第一吸音海绵8、第二吸音海绵9和第三隔音海绵14均设置在吸音盒载体3内,且第二吸音海绵9设置在第一吸音海绵8下方,同时第三隔音海绵14设置在第二吸音海绵9下方,第二吸音海绵9内设置有第一三棱柱10和第二三棱柱12,且第一三棱柱1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同时第二三棱柱1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3,进音口15设置在第三隔音海绵14上。本例的卡槽6设置有两个,且卡槽6关于吸音盒载体3中轴线对称分布,可将卡槽6内侧的石墨块7取下,以便于更换。第一吸音海绵8结构和第二吸音海绵9结构相同,且第一吸音海绵8尺寸和第二吸音海绵9尺寸相等,在第一吸音海绵8和第二吸音海绵9作用下,达到双重吸音的效果。第一三棱柱10和第二三棱柱12交错设置,且第一三棱柱10尺寸与第二三棱柱12尺寸相等,声音在第一三棱柱10和第二三棱柱12内重复反弹削弱,达到吸音的效果。第一三棱柱10左右侧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1,且第一三棱柱10相邻的第二三棱柱12左右下侧面均设置有第二通孔13,声音可通过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3在第一三棱柱10和第二三棱柱12内反弹。进音口15呈矩形阵列分布在第三隔音海绵14上,且进音口15中轴线与第一三棱柱10中轴线重合,声音可通过进音口15进入吸音盒载体3,从而进行吸音工作。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具有防潮功能的汽车天窗用吸音海绵时,声音从第三隔音海绵14上的进音口15进入吸音盒载体3内,由于声音的传播接近于直线,其中进音口15中轴线与第一三棱柱10中轴线重合,而第一三棱柱10下端面没有第一通孔11,从而使声音在第二吸音海绵9和第三隔音海绵14内反弹,当声音从第二通孔13进入第二三棱柱12内后,由于第一三棱柱10和第二三棱柱12主视都为等边三角形,声音从第一三棱柱10和第二三棱柱12内出来至少要弹两次,声音就会通过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3在第一三棱柱10和第二三棱柱12内反弹削弱,当一部分声音穿过第二吸音海绵9到达第一吸音海绵8后继续削弱,从而增强吸音的效果,当雨水从天窗载体1上渗透下来后,在石墨块7的作用下,吸收了雨水,从而保证了第一吸音海绵8和第二吸音海绵9吸音质量,可将螺栓5松开,取下吸音盒载体3,将石墨块7从卡槽6内取下,以便于更换,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技术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内容的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天窗用吸音海绵,包括天窗载体(1)、卡槽(6)、第二吸音海绵(9)、第三隔音海绵(14)和进音口(15),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载体(1)内设置有天窗玻璃(2),且天窗载体(1)下方设置有吸音盒载体(3),所述天窗载体(1)和吸音盒载体(3)左右端均设置有凸缘(4),且凸缘(4)内设置有螺栓(5),同时天窗载体(1)和吸音盒载体(3)通过凸缘(4)与螺栓(5)相连接,所述卡槽(6)设置在吸音盒载体(3)内侧壁上,且卡槽(6)之间卡合有石墨块(7),同时卡槽(6)下方设置有第一吸音海绵(8),所述第一吸音海绵(8)、第二吸音海绵(9)和第三隔音海绵(14)均设置在吸音盒载体(3)内,且第二吸音海绵(9)设置在第一吸音海绵(8)下方,同时第三隔音海绵(14)设置在第二吸音海绵(9)下方,所述第二吸音海绵(9)内设置有第一三棱柱(10)和第二三棱柱(12),且第一三棱柱(1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同时第二三棱柱(1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3),所述进音口(15)设置在第三隔音海绵(1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天窗用吸音海绵,包括天窗载体(1)、卡槽(6)、第二吸音海绵(9)、第三隔音海绵(14)和进音口(15),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载体(1)内设置有天窗玻璃(2),且天窗载体(1)下方设置有吸音盒载体(3),所述天窗载体(1)和吸音盒载体(3)左右端均设置有凸缘(4),且凸缘(4)内设置有螺栓(5),同时天窗载体(1)和吸音盒载体(3)通过凸缘(4)与螺栓(5)相连接,所述卡槽(6)设置在吸音盒载体(3)内侧壁上,且卡槽(6)之间卡合有石墨块(7),同时卡槽(6)下方设置有第一吸音海绵(8),所述第一吸音海绵(8)、第二吸音海绵(9)和第三隔音海绵(14)均设置在吸音盒载体(3)内,且第二吸音海绵(9)设置在第一吸音海绵(8)下方,同时第三隔音海绵(14)设置在第二吸音海绵(9)下方,所述第二吸音海绵(9)内设置有第一三棱柱(10)和第二三棱柱(12),且第一三棱柱(1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同时第二三棱柱(1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3),所述进音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旭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东泰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