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稳定传输的耦合器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648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能够稳定传输的耦合器插头,包括带有三个插头的耦合器本体,还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第一端盖由相互之间成直角夹角的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组成,第一连接块上设置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一插头的外径;第二连接块上设置U型槽,U型槽的开口位于第二连接块远离第一连接块所在方向的一端,U型槽的宽度大于第二插头的外径;第二端盖上设置与第三插头相匹配的第二通孔;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均与耦合器本体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耦合器的插头难以抵抗外力撞击的问题,实现提高对耦合器插头的保护程度,提高插头承受撞击的能力的目的。

Coupler plug for stable transmiss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upler plug capable of stable transmission, which comprises a coupler body with three plugs, a first end cover and a second end cover. The first end cover consists of a first connecting block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block at right angles with each other. The first connect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whose inner diameter is larger than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first plug. The opening of the U-groove is located at one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block away from the direction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block, and the width of the U-groove is larger than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second plug;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matching the third plug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end cover; the first end cover and the second end cover are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he coupler body.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plug of the coupler in the prior art is difficult to resist external force impact, and to improve the protection degree of the coupler plug and the ability of the plug to withstand imp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够稳定传输的耦合器插头
本技术涉及耦合器领域,具体涉及能够稳定传输的耦合器插头。
技术介绍
光电耦合器是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的一种电——光——电转换器件。它由发光源和受光器两部分组成。把发光源和受光器组装在同一密闭的壳体内,彼此间用透明绝缘体隔离。发光源的引脚为输入端,受光器的引脚为输出端,常见的发光源为发光二极管,受光器为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等等。光电耦合器的种类较多,常见有光电二极管型、光电三极管型、光敏电阻型、光控晶闸管型、光电达林顿型、集成电路型等。耦合器有金属外壳封装和塑料封装两种,无论是哪种封装的耦合器,其插头都暴露在外以便于连接。在不使用时,或在运输途中,耦合器的插头保护在外,极易受到磕碰损坏。虽然现有技术中一般都使用螺纹盖对插头进行保护,但是这种螺纹盖只能对插头的最外端进行遮盖,只能防止磨损伤害,在受到外力撞击时,仍然无法提供充足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稳定传输的耦合器插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耦合器的插头难以抵抗外力撞击的问题,实现提高对耦合器插头的保护程度,提高插头承受撞击的能力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能够稳定传输的耦合器插头,包括带有三个插头的耦合器本体,所述耦合器本体呈方形,所述三个插头分别为第一插头、第二插头、第三插头,第一插头、第二插头、第三插头分别位于耦合器本体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一插头、第三插头分别位于耦合器本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插头与第一插头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插头与第三插头之间的距离;还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由相互之间成直角夹角的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组成,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插头的外径;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置U型槽,所述U型槽的开口位于第二连接块远离第一连接块所在方向的一端,所述U型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插头的外径;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与所述第三插头相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均与耦合器本体可拆卸连接。针对现有技术中耦合器的插头难以抵抗外力撞击的问题,本技术提出能够稳定传输的耦合器插头,本结构包括了耦合器本体,耦合器本体上设置三个插头,由于耦合器本体呈方形,第一插头、第三插头分别位于耦合器本体的相对两侧,因此第二插头必然位于第一插头与第三插头之间所处的一个平面上,第二插头距离第一插头更近,以上均属于现有的耦合器结构。本技术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第一端盖用于保护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第二端盖用于保护第三插头。具体的,第一端盖由相互之间成直角夹角的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组成,第一通孔位于第一连接块上,第一通孔用于插入第一插头。第二连接块上设置U型槽,所述U型槽的开口位于第二连接块远离第一连接块所在方向的一端,所述U型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插头的外径,因此当固定耦合器本地不动,移动第一端盖,使第一通孔套入第一插头外时,第二插头从U型槽的开口端进入U型槽中,由第一通孔对第一插头进行保护,同时由U型槽对第二插头进行保护。同理,第二端盖与耦合器本体连接时,使第二通孔套入第三插头外,由第二通孔对第三插头进行保护。从而本技术通过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同时对第一插头、第二插头、第三插头进行保护,本技术所提供的保护不仅仅是对各插头的外端提供遮挡,更是对各插头整体提供完成的包覆,各插头从端部至根部均被包覆,保护能力有显著提高。同时,由于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均与耦合器本体可拆卸连接,因此不仅仅是与插头连接进行对插头的遮挡,更是通过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形成了与耦合器本体直接连接的力学结构,当任意一个插头受到外力撞击时,能够通过第一端盖或第二端盖将作用力快速传递至耦合器本体上,由耦合器本体进行分担,而不是单独的由插头独自承受,在此情况下,各插头在受到外力撞击时的承受能力会有显著提高,被撞击弯折甚至损坏的风险显著降低。通过本技术对耦合器的各插头进行保护,使得耦合器在传输过程中,各插头抗外界干扰的能力极强,从而能够达到传输稳定、损耗低的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厚度等于第一插头的长度;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厚度等于第二插头的长度。使得第一插头插入至第一通孔中时,第一插头的外端能够恰好与第一通孔的外侧面齐平,不会形成明显的凹陷区域,能够提高第一端盖外表面的平整度,避免运输堆放过程中的卡涩。同理,第二插头进入U型槽中时,第二插头的外端能够恰好与U型槽的外侧面齐平,不会形成明显的凹陷区域,能够提高第一端盖外表面的平整度。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均呈长方形,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呈L型分布,所述U型槽沿第一连接块长轴方向的两侧均敞口。U型槽沿第一连接块长轴方向的两侧均敞口,便于第二插头方便的进入U型槽中。优选的,还包括橡皮筋,所述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均通过橡皮筋与所述耦合器本体连接。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均连接至耦合器本体表面时,套上橡皮筋,通过橡皮筋直接将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与耦合器本体进行连接,在拆卸时仅需取下橡皮筋即可,提高本技术装拆的方便程度。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U型槽的内壁均铺设一层海绵。提高对各插头外表面的保护能力,降低相互磨损。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稳定传输的耦合器插头,通过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同时对第一插头、第二插头、第三插头进行保护,本技术所提供的保护不仅仅是对各插头的外端提供遮挡,更是对各插头整体提供完成的包覆,各插头从端部至根部均被包覆,保护能力有显著提高。同时,由于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均与耦合器本体可拆卸连接,因此不仅仅是与插头连接进行对插头的遮挡,更是通过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形成了与耦合器本体直接连接的力学结构,当任意一个插头受到外力撞击时,能够通过第一端盖或第二端盖将作用力快速传递至耦合器本体上,由耦合器本体进行分担,而不是单独的由插头独自承受,在此情况下,各插头在受到外力撞击时的承受能力会有显著提高,被撞击弯折甚至损坏的风险显著降低。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耦合器本体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连接时的侧视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第一插头,2-第二插头,3-第三插头,4-耦合器本体,5-第一端盖,51-第一连接块,52-第二连接块,6-第二端盖,7-第一通孔,8-U型槽,9-第二通孔,10-橡皮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的能够稳定传输的耦合器插头,包括带有三个插头的耦合器本体4,所述耦合器本体4呈方形,所述三个插头分别为第一插头1、第二插头2、第三插头3,第一插头1、第二插头2、第三插头3分别位于耦合器本体4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一插头1、第三插头3分别位于耦合器本体4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插头2与第一插头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插头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能够稳定传输的耦合器插头,包括带有三个插头的耦合器本体(4),所述耦合器本体(4)呈方形,所述三个插头分别为第一插头(1)、第二插头(2)、第三插头(3),第一插头(1)、第二插头(2)、第三插头(3)分别位于耦合器本体(4)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一插头(1)、第三插头(3)分别位于耦合器本体(4)的相对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头(2)与第一插头(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插头(2)与第三插头(3)之间的距离;还包括第一端盖(5)、第二端盖(6),所述第一端盖(5)由相互之间成直角夹角的第一连接块(51)、第二连接块(52)组成,所述第一连接块(51)上设置第一通孔(7),所述第一通孔(7)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插头(1)的外径;所述第二连接块(52)上设置U型槽(8),所述U型槽(8)的开口位于第二连接块(52)远离第一连接块(51)所在方向的一端,所述U型槽(8)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插头(2)的外径;所述第二端盖(6)上设置与所述第三插头(3)相匹配的第二通孔(9);所述第一端盖(5)、第二端盖(6)均与耦合器本体(4)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能够稳定传输的耦合器插头,包括带有三个插头的耦合器本体(4),所述耦合器本体(4)呈方形,所述三个插头分别为第一插头(1)、第二插头(2)、第三插头(3),第一插头(1)、第二插头(2)、第三插头(3)分别位于耦合器本体(4)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一插头(1)、第三插头(3)分别位于耦合器本体(4)的相对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头(2)与第一插头(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插头(2)与第三插头(3)之间的距离;还包括第一端盖(5)、第二端盖(6),所述第一端盖(5)由相互之间成直角夹角的第一连接块(51)、第二连接块(52)组成,所述第一连接块(51)上设置第一通孔(7),所述第一通孔(7)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插头(1)的外径;所述第二连接块(52)上设置U型槽(8),所述U型槽(8)的开口位于第二连接块(52)远离第一连接块(51)所在方向的一端,所述U型槽(8)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插头(2)的外径;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西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