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筒仓进料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6008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大型筒仓进料缓冲装置,设置于筒仓,所述筒仓中部呈直筒状,顶部和底部逐渐收口分别形成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筒仓内设有支架和缓冲槽,所述支架包括与筒仓同轴设置的轴支架,所述缓冲槽包括第一缓冲槽和第二缓冲槽,所述第一缓冲槽固定在轴支架上,第二缓冲槽固定在筒仓内壁上,所述第一缓冲槽和第二缓冲槽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物料在筒仓内经第一、第二缓冲槽不断由中部向两侧分散,然后再向中部汇总,如此往复,降低了落料过程中物料和筒仓底部设备之间的冲击力,减小了设备损坏和物料破碎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筒仓进料缓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型筒仓进料缓冲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型筒仓进料的直卸式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大高度、大直径筒仓从顶部直接进料时,落料高度比较高,物料带有很大的机械能,对筒仓底部的设备造成很大的冲击,容易损坏设备,同时物料也受到很大的反作用力,提高了物料破碎率,增大了物料损耗,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了生产进度。当筒仓直径较大时,只有顶部一个落料点,对于安息角大,流动性差的物料,也不利于物料的均匀分布,影响物料的储存与卸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大型筒仓进料缓冲装置,能够减轻物料和筒仓底部设备之间的冲击,避免损坏设备,减小物料的破碎率,减少物料损耗,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生产连续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型筒仓进料缓冲装置,设置于筒仓,所述筒仓中部呈直筒状,顶部和底部逐渐收口分别形成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筒仓内设有支架和缓冲槽,所述支架包括与筒仓同轴设置的轴支架,所述缓冲槽包括第一缓冲槽和第二缓冲槽,所述第一缓冲槽固定在轴支架上,第二缓冲槽固定在筒仓内壁上,所述第一缓冲槽和第二缓冲槽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计为:所述第一缓冲槽包括漏斗和第一滑槽,所述漏斗横截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第一滑槽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各个第一滑槽沿轴支架的周向均匀分布,各个第一滑槽的顶部互相连接且固定在漏斗底部开口处,底部向外侧倾斜。所述漏斗底部开口处设有呈三叉星型的漏斗支架,所述漏斗支架的中心固定在轴支架上,漏斗支架将漏斗底部分隔为三个或三个以上下料口,各个下料口与各个第一滑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滑槽底部内侧固定有第一滑槽支架,第一滑槽通过第一滑槽支架固定在轴支架上。所述第二缓冲槽包括第二滑槽和第二滑槽支架,所述三个第二缓冲槽沿筒仓中部的周向均匀分布,且位置与各个第一滑槽位置上下对应,第二滑槽顶部位于上方第一滑槽底部的下方,且顶端在位于上方第一滑槽底端的外侧;第二滑槽底部向内侧倾斜,且底端位于下方漏斗的正上方;第二滑槽支架一端固定在第二滑槽外侧,另一端与筒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第二滑槽中部均设有缓冲段。所述支架还包括固定在轴支架上的侧支架,所述侧支架呈三叉星型,所述轴支架通过侧支架与筒仓内壁固定。所述侧支架包括分别固定在轴支架顶部、中部和底部的顶部支架、中部支架和底部支架,所述顶部支架与筒仓顶部固定连接,中部支架与筒仓中部固定连接,底部支架与筒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部支架、中部支架和底部支架均设有三个分叉支架,三个分叉支架沿轴支架的周向均匀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从筒仓进料口进来的物料从第一缓冲槽的漏斗进入第一滑槽料,然后落到第二滑槽,再经第二滑槽汇总到下一个第一缓冲槽的漏斗中,物料从上至下、从中间到两侧往复运动,逐步的堆积至筒仓底部,降低了落料过程中物料和筒仓底部设备之间的冲击力,减小了设备的损坏和物料的破碎,节约了生产成本。物料流经第一、第二滑槽时,经过其中段的缓冲段时,流动速度减小,进一步降低了物料的机械能并减少了物料与溜槽的磨损。物料通过第一、第二滑槽从中间到两侧的多点布料,有利于安息角大、流动性差的物料在筒仓内的均匀分布。附图说明图1是大型筒仓进料缓冲装置在筒仓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大型筒仓进料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中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一缓冲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一缓冲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大型筒仓进料缓冲装置,设置于筒仓,所述筒仓顶部设有进料口1,中部为呈直筒状的直筒部2,底部设有出料口3,进料口1到直筒部2顶部为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第一锥形部,直筒部2底部到出料口3为直径逐渐减小的第二锥形部。结合图2和图3所示,筒仓内设有支架4、第一缓冲槽5和第二缓冲槽14,第一缓冲槽5和第二缓冲槽14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支架4包括轴支架9和若干分叉支架,所述轴支架9与筒仓同轴设置,所述分叉支架呈三叉星状,且中心位置固定在轴支架上,本实施例中分叉支架包括一顶部支架6、三各中部支架7和一底部支架8,顶部支架6端部固定在第一锥形部上,中部支架端部固定在直筒部2上,底部支架8端部固定在第二锥形部上。结合图4所示,第一缓冲槽5包括漏斗10和三个第一滑槽11,漏斗内设有呈三叉星型的漏斗支架13,漏斗支架13中心处与轴支架9固定连接,端部与漏斗10固定连接,漏斗支架13包括顶部漏斗支架和底部漏斗支架,顶部漏斗支架固定在漏斗顶部开口处,底部漏斗支架固定在漏斗底部开口处,底部漏斗支架将漏斗底部开口分隔为三个下料口。三个第一滑槽11呈三叉星状分布,三个第一滑槽11顶部固定在漏斗10底部开口处,并与三个下料口一一对应,第一滑槽11底部向外侧倾斜,第一滑槽11底部内侧固定有第一滑槽支架12,第一滑槽支架12远离第一滑槽一端与轴支架9固定连接,第一滑槽中部设有缓冲段,所述缓冲段的倾斜角度小于上、下两部分的倾斜角度,可对物料运动做进一步缓冲。结合图5所示,第二缓冲槽14包括第二滑槽16和第二滑槽支架15,三个第二滑槽16呈三叉星状分布,且与上下相邻的第一滑槽11位置相对应,第二滑槽16顶部位于上方相邻的第一滑槽底部的下方,且顶端位于第一滑槽底端的外侧,第二滑槽16底部向内侧倾斜,且底端位于下方第一缓冲槽中漏斗10的正上方,第二滑槽16通过第二滑槽支架15固定在筒仓内壁上。第二滑槽中部设有缓冲段,所述缓冲段的倾斜角度小于上、下两部分的倾斜角度,可对物料运动做进一步缓冲。物料从进料口进入料仓,先落入第一缓冲槽5的漏斗10中,有漏斗进入三个第一滑槽11,然后经第一滑槽11落入到第二滑槽16内,在经三个第二滑槽16汇总到下一个第一缓冲槽5的漏斗10中,并以此类推直至从出料口3落出。本技术的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方式得到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筒仓进料缓冲装置,设置于筒仓,所述筒仓中部呈直筒状,顶部和底部逐渐收口分别形成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仓内设有支架和缓冲槽,所述支架包括与筒仓同轴设置的轴支架,所述缓冲槽包括第一缓冲槽和第二缓冲槽,所述第一缓冲槽固定在轴支架上,第二缓冲槽固定在筒仓内壁上,所述第一缓冲槽和第二缓冲槽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筒仓进料缓冲装置,设置于筒仓,所述筒仓中部呈直筒状,顶部和底部逐渐收口分别形成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仓内设有支架和缓冲槽,所述支架包括与筒仓同轴设置的轴支架,所述缓冲槽包括第一缓冲槽和第二缓冲槽,所述第一缓冲槽固定在轴支架上,第二缓冲槽固定在筒仓内壁上,所述第一缓冲槽和第二缓冲槽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型筒仓进料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槽包括漏斗和第一滑槽,所述漏斗横截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第一滑槽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各个第一滑槽沿轴支架的周向均匀分布,各个第一滑槽的顶部互相连接且固定在漏斗底部开口处,底部向外侧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大型筒仓进料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底部开口处设有呈三叉星型的漏斗支架,所述漏斗支架的中心固定在轴支架上,漏斗支架将漏斗底部分隔为三个或三个以上下料口,各个下料口与各个第一滑槽一一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大型筒仓进料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底部内侧固定有第一滑槽支架,第一滑槽通过第一滑槽支架固定在轴支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建功邢德山薛建明左程柴晓琴蔡彦吟裴杰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