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599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袋,属于包装袋技术领域。它包括袋体,袋体包括:两个相对的开口端,开口端处分别设密封条;两个相对的封边,密封条与封边之间形成封闭母空间;袋体内还设有至少一个隔条,隔条将封闭母空间分隔成至少两个封闭子空间;隔条包括热封部和加强部;热封部能够揭开,以使至少两个封闭的子空间连通,加强部不能揭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密封部对隔条以及整个袋体起到加固作用,防止热封部过度撕开引起的破袋情况的发生。此外,加强部的存在还能够避免热封部失效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袋
本技术属于包装袋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包装袋。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的品质和多样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希望同时摄入多种食品,以满足对口感和营养的需求。不同食品往往会置于不同包装袋内,购买时,如果想食用不同种类的食品,就要购买不同的包装食品;食用时,有些包装食品需要搭配食用,那么消费者需要一一打开包装,将其放在一起混匀后食用。这不仅导致了包装材料的浪费,食用亦不方便。每日坚果食材种类丰富,是一种受到各类消费人群喜欢的休闲食品。但是,每日坚果中不仅包括各类坚果仁,还包括多种水果干,各种食材在保存过程中对湿度的要求并不相同,这使得每日坚果的包装中不得不放入干燥剂和吸氧剂,即便如此还是会影响一些成分的口感,比如枣片,吸湿严重,味感和咀嚼感并不好。公开号为CN20725830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包装袋,包括袋体,袋口设置有密封条,密封条用于密封开口,以使袋体的内部形成封闭的容置空间,所述袋体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热封隔条,热封隔条的长度方向与袋体的开口方向一致,且热封隔条与密封条连接,已将容置空间分隔成至少两个封闭的子空间,热封隔条能够揭开,以使至少两个封闭的子空间连通。该专利通过设置多个热封隔条,并将热封隔条与密封条连接,形成至少两个封闭的子空间,至少能存放两种不同的食品,且不会导致食品串味,也不会产生因水分迁移而引起食品口感变差的现象,而且便于开启,增强了食用者的体验度。但是,该专利的隔条的功能仅限于撕开,在撕开热封隔条的过程中,如果使用者用力过猛,有可能会在撕开隔条的同时破坏密封条,导致包装袋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包装袋设置隔条后,在撕开该隔条时,有可能破坏包袋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装袋,能够有效降低在使用过程中包装袋破裂的概率。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包装袋,包括袋体,袋体包括:两个相对的开口端,开口端处分别设密封条;两个相对的封边,密封条与封边之间形成封闭母空间;袋体内还设有至少一个隔条,隔条将封闭母空间分隔成至少两个封闭子空间;隔条包括热封部和加强部;热封部能够揭开,以使至少两个封闭的子空间连通,加强部不能揭开。作为优化方案,热封部和加强部在隔条上呈间隔布置。作为优化方案,隔条为直条状,隔条的长度方向与袋体的开口方向一致。作为优化方案,隔条为直条状,隔条的长度方向与袋体的开口方向呈夹角布置。作为优化方案,热封部带有至少一个弯折。作为优化方案,每个隔条的两端连接在同一密封条上;隔条与密封条)一起将封闭母空间分隔成至少两个封闭子空间。作为优化方案,每个隔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密封条和封边上;隔条、密封条和封边一起将所述封闭母空间分隔成至少两个封闭子空间。作为优化方案,封边上设开口部,用于撕去对应的密封条。作为优化方案,袋体的外表面上设撕开部,用于揭开热封部,以使至少两个封闭的子空间连通。作为优化方案,袋体自外向内依次由消光BOPP、PET和VMBOPP,或者由消光BOPP、高阻隔VMPET和SOP复合加工而成。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设计的包装袋内设有隔条,隔条由热封部和加强部两部分构成,热封部用于撕开,使至少两个封闭子空间连通;密封部对隔条以及整个袋体起到加固作用,防止热封部过度撕开引起的破袋情况的发生。此外,为了撕开方便,热封部的结构并不坚固,这虽然使得热封部易撕,但是简单的挤压也会导致热封部失效,而加强部的存在刚好可以避免热封部失效现象的发生。(2)当隔条的长度方向与袋体的开口方向之间呈夹角布置时,隔条撕开的用力方向与隔条长度方向往往不是同一方向,这就在撕开过程中起到了缓冲撕开力的作用,同样能够防止破袋现象的发生。(3)当隔条上带有弯折时,这就使得隔条的两端可以不分别落在不同的密封条上,增加了封闭子空间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的可能。(4)带有隔条的包装袋一般要比正常的包装袋的袋体宽,这就增加了沿密封条撕开袋体的难度,这时在封边上设置开口部,能够为撕去密封条提供了方便,降低了撕开袋体的难度。(5)袋体的外表面设撕开部,在袋口不撕开的情况下,能够从外表面牵扯热封部,揭开密封部,使封闭子空间之间连通、混匀,这时再打开袋口,食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包装袋的一种变形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提供的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3提供的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4提供的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5提供的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7提供的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袋体,11-密封条,12-封边,121-开口部,13-隔条,131-热封部,132-加强部,14-撕开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包装袋,包括袋体1,袋体1包括:两个相对的开口端,开口端处分别设密封条11;两个相对的封边12,密封条11与封边12之间形成封闭母空间;袋体1内还设有至少一个隔条13,图1所示的包装袋内设有一个隔条13,图2所示的包装袋内设有两个隔条13,隔条13将封闭母空间分隔成至少两个封闭子空间;隔条13包括热封部131和加强部132;热封部131能够揭开,以使至少两个封闭的子空间连通,加强部132不能揭开。如图1和图2所示,两种包装袋分别能够存放两类和三类不同要求的食品,不仅不会串味,还能够防止不同食品间互相影响品质特性;先沿开口端撕开密封条11,在扯开隔条13的热封部131,即使过度扯开,由于加强部132的存在,也不会导致底部的密封条破裂。实施例2如图3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热封部131和加强部132在隔条13上呈间隔布置。在食用使用该包装的食品时,先沿开口端撕开密封条11,分别扯开两段热封部131,使两个封闭子空间连通,让两封闭子空间内的食材充分混匀。这时,包装袋的中部和底部分别留有一段加强部132,可以防止包装袋因为整体撕开后开口过大导致的食材容易溢出现象的发生。实施例3实施例3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隔条13也为直条状,区别仅在于隔条13的长度方向与袋体1的开口方向呈夹角布置,夹角是指隔条13的长度方向与袋体1的开口方向(即垂直于密封条方向)之间的角度。如图4所示,在食用使用该包装的食品时,先沿开口端撕开密封条11,再扯开隔条13上的热封部131,由于扯开时的用力方向与热封部131的长度方向并不在同一方向上,这就对扯开力度产生了缓冲作用,能够进一步防止过度扯开引起的袋体破裂。实施例4实施例4的结构基本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仅在于,热封部131带有一个弯折,热封条1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同一密封条11上;隔条13与密封条11一起将封闭母空间分隔成三个封闭子空间。如图5所示,在食用使用该包装的食品时,先沿开口端撕开密封条11,再分别扯开两段热封部131,由于扯开时的用力方向与热封部131的长度方向并不在同一方向上,这就对扯开力度产生了缓冲作用,能够进一步防止过度扯开引起的袋体破裂。实施例5实施例5的结构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隔条1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密封条11和封边12上;隔条13、密封条11和封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袋,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包括:两个相对的开口端,所述的开口端处分别设密封条(11);两个相对的封边(12),所述密封条(11)与所述封边(12)之间形成封闭母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内还设有至少一个隔条(13),所述隔条(13)将所述封闭母空间分隔成至少两个封闭子空间;所述隔条(13)包括热封部(131)和加强部(132);所述热封部(131)能够揭开,以使所述至少两个封闭的子空间连通,所述加强部(132)不能揭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袋,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包括:两个相对的开口端,所述的开口端处分别设密封条(11);两个相对的封边(12),所述密封条(11)与所述封边(12)之间形成封闭母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内还设有至少一个隔条(13),所述隔条(13)将所述封闭母空间分隔成至少两个封闭子空间;所述隔条(13)包括热封部(131)和加强部(132);所述热封部(131)能够揭开,以使所述至少两个封闭的子空间连通,所述加强部(132)不能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部(131)和所述加强部(132)在所述隔条(13)上呈间隔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条(13)为直条状,所述隔条(1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袋体(1)的开口方向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条(13)为直条状,所述隔条(1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袋体(1)的开口方向呈夹角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建建汪英
申请(专利权)人: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