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合用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5372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合用托架,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固定V型支撑座和活动V型支撑座,固定V型支撑座和活动V型支撑座平行设置并均设置在导向滑动组件上;所述固定V型支撑座的两个斜边配合托设模具;所述活动V型支撑座的两个斜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辊道和第二调节辊道,第一调节辊道和第二调节辊道配合托设且转动模具;第一调节辊道和/或第二调节辊道与动力转动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定可靠,承载能力强,操作便捷,有效提高合模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合用托架
本技术涉及合模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合用托架。
技术介绍
压铸模由定模和动模组成,在使用前,定模和动模需要合并在一起,成为合模,由于压铸时常用压力是从几兆帕至几十兆帕,因此在生产前期的合模均需要辅助的合模机进行压合备用;现有的合模方式,都是采用先从上至下相对叠合,而后从上之下压合完成合模,虽然能够完成合模,但是操作存在一定难度和风险,其需要将定模和动模水平放置,而后塞入合模平台和合模推头之间,压铸模极为承重的,摆放难度大,需要传送线或者叉车等配合,增加了占地面积和使用繁琐程度;因此现提出了一种卧式的合模装置,但是模具还是需要水平放置在合模平台上,通过平台的翻折和移动完成合模效果,上述的翻折平台结构复杂,且对模难度大,对于承载较重的压铸模来讲,易导致翻折平台的转轴处磨损,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合用托架,结构稳定可靠,承载能力强,操作便捷,有效提高合模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合用托架,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固定V型支撑座和活动V型支撑座,固定V型支撑座和活动V型支撑座平行设置并均设置在导向滑动组件上;所述固定V型支撑座的两个斜边配合托设模具;所述活动V型支撑座的两个斜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辊道和第二调节辊道,第一调节辊道和第二调节辊道配合托设且转动模具;第一调节辊道和/或第二调节辊道与动力转动机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V型支撑座的两个斜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托设辊道和第二托设辊道,第一托设辊道和第二托设辊道配合托设模具。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辊道和第一托设辊道均套设在第一传动轴上并能够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一调节辊道与第一传动轴同步转动设置,所述第二调节辊道和第二托设辊道均套设在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二调节辊道与第二传动轴同步转动设置并能够沿第二传动轴的轴向移动,第一传动轴和/或第二传动轴与动力转动机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辊道、第一托设辊道和第一传动轴配合形成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二调节辊道、第二托设辊道和第二传动轴配合形成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的数量一致并大于等于2,多个第一传动组件的第一传动轴之间以及多个第二传动组件的第二传动轴之间均通过齿轮啮合联动,其中一个第一传动轴和其中一个第二传动轴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进一步的,所述活动V型支撑座还与移动组件连接,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丝杆升降机构,所述丝杆升降机构的丝杆一端与活动V型支撑座轴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固定V型支撑座和活动V型支撑座分别架设定模和动模,定模和动模均以垂直摆放,因此定模和动模的合模工作在水平方向上完成,摆放定模和动模时,只需要采用天车、行车等车间必有设备吊装摆放即可,安全可靠;在合模前,活动V型支撑座上的第一调节辊道和第二调节辊道能够通过自转带动活动V型支撑座上的模具转动,以调整定模和动模之间的相对合模位置;本结构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支撑力也能够传递至底板,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并且操作便捷,调整直观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通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齿轮传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传动轴部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对合用托架的一实施例,包括设置在底板1上的固定V型支撑座2和活动V型支撑座3,固定V型支撑座和活动V型支撑座平行设置,在定模和动模进行对模以及合模时,均能保证良好的平行度,提高精度,固定V型支撑座和活动V型支撑座均设置在导向滑动组件4上,因此能够沿导向滑动组件设置方向相对运动;其中,固定V型支撑座的两个斜边配合托设模具,此处可以为定模;活动V型支撑座的两个斜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辊道5和第二调节辊道6,第一调节辊道和第二调节辊道配合托设且转动模具,此处可以为动模;第一调节辊道和/或第二调节辊道与动力转动机构7连接。上述的固定V型支撑座和活动V型支撑座在托设定模和动模时,定模和动模所处高度是一直的,并且当动力转动机构动作时,第一调节辊道自转带动动模转动或者第二调节辊道自转带动动模转动或者第一调节辊道和第二调节辊道同步转动带动动模转动。为了提高使用精度,在固定V型支撑座的两个斜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托设辊道8和第二托设辊道9,第一托设辊道和第二托设辊道配合托设模具,第一托设辊道和第二托设辊道的设置位置与对应的第一调节辊道和第二调节辊道设置位置一致,能够确保定模和动模所处高度的一致性。而在组装时,还能够将第一调节辊道和第一托设辊道套设在第一传动轴10上并能够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移动,第一调节辊道与第一传动轴同步转动设置,第二调节辊道和第二托设辊道套设在第二传动轴11上,第二调节辊道与第二传动轴同步转动设置并能够沿第二传动轴的轴向移动,第一传动轴和/或第二传动轴与动力转动机构连接。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均能够进一步确保第一托设辊道和第二托设辊道的设置位置与对应的第一调节辊道和第二调节辊道设置位置一致性,在操作组装时,套设即可,方便快捷,且精度高。为了提高适用范围,参照图2所示,第一调节辊道、第一托设辊道和第一传动轴配合形成第一传动组件,第二调节辊道、第二托设辊道和第二传动轴配合形成第二传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的数量一致并大于等于2,两个相对的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配合支撑定模和动模,由于位置设置关系,多个第一传动组件均是沿斜边设置的,因此两个配合的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的间距与相邻的配合的两组件之间的间距不同,因此能够更大范围的支撑压铸模;参照图3所示,多个第一传动组件的第一传动轴之间以及多个第二传动组件的第二传动轴之间均通过齿轮12啮合联动,齿轮传动的方式能够快速的将动力传递到每一个需要转动的辊道上,在对不同尺寸模具使用时,都存在转动动力,无需考虑动力切换问题;并且其中一个第一传动轴和其中一个第二传动轴之间通过链条15传动,以使得第一调节辊道和第二调节辊道均能够转动,提高模具调节时的动能。上述活动V型支撑座还与移动组件13连接,移动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丝杆升降机构,丝杆升降机构的丝杆一端与活动V型支撑座轴连通过丝杆的升降移动可以带动活动V型支撑座沿导向滑动组件移动,即可带着模具靠近或者远离固定V型支撑座,操作便捷顺畅。参照图4所示,为第一传动轴的结构,第二传动轴可以和第一传动轴一致,在第一传动轴上沿轴向开设有键槽,键槽作为止转限位的功能,第一调节辊道在内壁上设置限位柱,限位柱设置在键槽内,当第一转轴转动时,限位柱被阻挡,即可带动第一调节辊道转动,而需要移动时,限位柱又能够在键槽内移动,达到转动和移动同时可操作的效果。上述第二调节辊道的动作方式可参照第一调节辊道。限位柱可以由内六角螺钉旋入而制成。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合用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固定V型支撑座和活动V型支撑座,固定V型支撑座和活动V型支撑座平行设置并均设置在导向滑动组件上;所述固定V型支撑座的两个斜边配合托设模具;所述活动V型支撑座的两个斜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辊道和第二调节辊道,第一调节辊道和第二调节辊道配合托设且转动模具;第一调节辊道和/或第二调节辊道与动力转动机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合用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固定V型支撑座和活动V型支撑座,固定V型支撑座和活动V型支撑座平行设置并均设置在导向滑动组件上;所述固定V型支撑座的两个斜边配合托设模具;所述活动V型支撑座的两个斜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辊道和第二调节辊道,第一调节辊道和第二调节辊道配合托设且转动模具;第一调节辊道和/或第二调节辊道与动力转动机构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合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V型支撑座的两个斜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托设辊道和第二托设辊道,第一托设辊道和第二托设辊道配合托设模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合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辊道和第一托设辊道均套设在第一传动轴上并能够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一调节辊道与第一传动轴同步转动设置,所述第二调节辊道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仲夏屈胜良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贝斯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