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器内部流场参数测量的一维移动测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5163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人航天器内部流场参数测量的一维移动测量系统,主要包括安装块、一维移动机构、测量支架、传感器座、传感器、线缆导向绳,驱动控制器、参数采集器和控制部件,载人航天器外部设置驱动控制器、参数采集器和控制部件,安装一端固定在载人航天器的顶部壁板上,另一端卡设在一维移动机构的导轨上部,通过控制部件控制行程开关的开关以驱动一维移动机构的伺服电机转动,从而带动传动单元在导轨上直线运动并由位移传感器对位移量进行测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一次测量中实现一个测量截面的多位置、多参数的同时测量,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人航天器内部流场参数测量的一维移动测量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载人航天器性能测试
,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参数测量的一维移动测量系统,旨在帮助试验人员完成对载人航天器内部流场参数的测量工作。
技术介绍
国内目前发展的一维移动系统多用于工业操作,在载人航天器内部流场参数测量中还未见应用。载人航天器内部流场参数包括风速、气体浓度、空气龄等,对于判断载人航天器人员活动区的流场环境能否满足航天员的要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需要开展相关参数测量,并设计相应的测量设备,因此提出了一种用于载人航天器内部流场参数测量的一维移动测量系统。国外已形成了类似系统,如国际空间站哥伦布舱曾利用三维移动系统对舱内的风速及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测量,但该系统仍存在着缺点:即测量点少,需要多次移动才能完成多截面多测量点的测量,试验耗时较长。以往的测量手段主要包括手持式测量和单测点移动式测量。手持式测量主要以人员手持测量传感器进行,该方法不仅操作繁琐,而且由于人员的运动导致对流场的破坏,从而影响试验测量结果,同时一次试验只能手持一种传感器,无法进行多参数测量,试验效果较差。单测点移动式测量,一种简单的可移动参数测量装置,装置中只能安装一只参数传感器,通过装置的移动将传感器送至不同的位置,因此要完成测试需要流场保持同一种状态的情况下耗费较长时间对不同位置进行测量,此外由于移动机构运动形成的扰动,在开展下一位置的参数测量时,需要等待一定时间,以确定流场稳定到先前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载人航天器内部流场参数测量的一维移动测量系统,旨在解决载人航天器内部多截面多点的流场参数测量问题,为提高流场参数测量效率及有效性,确保航天员在载人航天器内正常工作。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载人航天器内部流场参数测量的一维移动测量系统,主要包括安装块、一维移动机构、测量支架、传感器座、传感器、线缆导向绳,驱动控制器、参数采集器和控制部件,其中,载人航天器外部设置驱动控制器、参数采集器和控制部件,其中,六个以上的安装块均布在一维移动机构两侧且其一端固定在载人航天器人员活动区内的载人航天器的顶部壁板上,另一端卡设在一维移动机构的导轨上部,其中,一维移动机构由导轨、伺服电机、传动单元、位移传感器、行程开关组成,通过控制部件控制行程开关的开关以驱动一维移动机构的伺服电机转动,从而带动传动单元在导轨上直线运动并由位移传感器对位移量进行测量;其中,测量支架包含了顶部的连接法兰,1个竖梁、3个横梁及9个传感器安装座,竖梁的顶部与连接法兰焊接固定,横梁与竖梁之间采用螺栓固定,横梁与竖梁呈“丰”字形布置。其中,竖梁为铝型材方管,竖梁上根据需要设置有通孔供横梁穿过,二者成“丰”字形布置。其中,传感器座由两块金属块组成,两块金属块各有设置一半圆孔,二者对向组合后组成圆孔,传感器安装座通过圆孔卡紧在测量支架的圆杆上,通过通过紧固螺栓调节预紧力。其中,传感器安装座的两块中较大的金属块上有两处通孔,用于安装不同类型的流场参数测量传感器。其中,传感器为流场参数测量传感器,包括风速传感器和气体浓度传感器探头。其中,传感器的线缆通过线缆导向绳引至人员活动的一端,与一维移动机构的线缆一同通过密封穿舱的方式引出至人员活动区外侧。其中,在载人航天器的人员活动区外,传感器线缆连接至参数采集器,采集器通过线缆与计算机连接;一维移动机构线缆连接至驱动控制器,驱动控制器通过线缆与计算机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维移动测量系统,通过传感器座上设置了2种传感器接口,可以分别安装风速传感器和浓度传感器,此外采用丰字形截面阵列式传感器布置,可以在一次测量中实现一个测量截面的多位置、多参数的同时测量,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同时通过可控一维移动,实现了测量传感器阵列的速度可控的整体移动,对流场破坏较少,在移动到下一位置后仅需等待几秒种,流场状态便恢复到先前状态,即可开展新一截面的参数测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载人航天器内部流场参数测量的一维移动测量系统放入构成总图。1、安装块、2、一维移动机构、3、传感器座、4、测量支架、5、传感器、6、传感器、7、线缆导向绳、8、传感器线缆、9、一维移动机构线缆、11、驱动控制器、12、参数采集器、13、计算机。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安装块的正视图。其中,1-1为压块与舱板固定的连接螺栓;1-2为固定直线单元的压块。图3显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安装块与一维移动机构导轨的连接示意图。其中,1、安装块;2-1、导轨;2-2、传动单元。图4显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3-1为传感器安装座、3-2为卡块、3-3为安装螺栓。图5显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架安装传感器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4-1为横梁、4-2为竖梁;4-3为连接法兰。具体实施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这些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载人航天器内部流场参数测量的一维移动测量系统放入构成总图。其中,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维移动测量系统,提供了与载人航天器内部的机械接口,可实现快速安装;同时配有9路传感器安装接口根据需要可拓展,可实现单一截面上的多点测量;同时采用伺服电机控制系统实现一维移动,实现了舱内多个截面的测量。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包括安装块1、一维移动机构2、传感器座3、测量支架4、传感器5、6、线缆导向绳7、传感器线缆8、一维移动机构线缆9、驱动控制器11、参数采集器12、计算机13,其中11-13布置在载人航天器人员活动区10外部。参见图2,图2显示直线移动单元与舱体进行固定的一个压紧组件,包含了压紧螺栓1-1和压紧块1-2。参见图3,图3显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安装块与一维移动机构导轨的连接示意图,压紧块1-2扣在直线单元主体两侧的凹槽里,并通过压紧螺栓1-1固定在试验舱顶部的壁板上。这样的压紧组件,在直线单元两侧均匀分布6个。如图2中,本专利技术系统中的一维移动机构2通过图中的安装块1固定在载人航天器人员活动区10内的顶部壁板上,导轨2-1左右各有3个安装卡块1-2,共有6个,安装卡块通过螺栓1-1固定在顶部的螺纹孔中;图5显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架安装传感器座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方式中,测量支架4通过上端的连接法兰4-3与一维移动机构2上的传动单元2-2进行连接,采用螺栓固定。测量支架4包含横梁4-1、竖梁4-2、安装座3。其中竖梁4-2是一个长约1300mm的40mm*40mm*2的铝型材方管,竖梁4-2上根据需要打有3个的通孔;横梁4-1是的铝圆管,横梁4-1的中心处打的通孔,竖梁4-2与横梁4-1之间采用M10螺栓固定,二者成“丰”字形布置。。参见图4、图5,传感器安装座3由传感器安装座3-1和卡块3-2及安装螺栓3-3组成,通过传感器安装座3-1和卡块3-2之间的圆孔卡紧固定在横梁4-1上,一般圆孔直径应小于横梁4-1截面直径,使传感器座3能够夹紧横梁4-1而不发生滑动;传感器安装座3-1上设计有安装传感器的孔,方便传感器固定。整个系统搭建完成后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根据需要安装风速、气体浓度等不同传感器5、6。通过计算机13控制驱动控制器11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载人航天器内部流场参数测量的一维移动测量系统,主要包括安装块、一维移动机构、测量支架、传感器座、传感器、线缆导向绳,驱动控制器、参数采集器和控制部件,其中,载人航天器外部设置驱动控制器、参数采集器和控制部件,其中,六个以上的安装块均布在一维移动机构两侧且其一端固定在载人航天器人员活动区内的载人航天器的顶部壁板上,另一端卡设在一维移动机构的导轨上部,其中,一维移动机构由导轨、伺服电机、传动单元、位移传感器、行程开关组成,通过控制部件控制行程开关的开关以驱动一维移动机构的伺服电机转动,从而带动传动单元在导轨上直线运动并由位移传感器对位移量进行测量。

【技术特征摘要】
1.载人航天器内部流场参数测量的一维移动测量系统,主要包括安装块、一维移动机构、测量支架、传感器座、传感器、线缆导向绳,驱动控制器、参数采集器和控制部件,其中,载人航天器外部设置驱动控制器、参数采集器和控制部件,其中,六个以上的安装块均布在一维移动机构两侧且其一端固定在载人航天器人员活动区内的载人航天器的顶部壁板上,另一端卡设在一维移动机构的导轨上部,其中,一维移动机构由导轨、伺服电机、传动单元、位移传感器、行程开关组成,通过控制部件控制行程开关的开关以驱动一维移动机构的伺服电机转动,从而带动传动单元在导轨上直线运动并由位移传感器对位移量进行测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维移动测量系统,其中,测量支架包含了顶部的连接法兰,1个竖梁、3个横梁及9个传感器安装座,竖梁的顶部与连接法兰焊接固定,横梁与竖梁之间采用螺栓固定,横梁与竖梁呈“丰”字形布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维移动测量系统,其中,竖梁为铝型材方管,竖梁上根据需要设置有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新明李振伟安万庆王晶刘国青王梓名秦家勇李西园简亚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