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结构封装方法及封装器件技术

技术编号:214465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2:42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微结构封装方法,包括:在单晶硅圆片上表面刻蚀出导电硅柱和硅凹槽,硅凹槽底部与单晶硅圆片背面之间剩余的单晶硅材料为微结构功能层;将玻璃粉末填充至硅凹槽内;以玻璃粉末软化点以上的温度,高温烧结玻璃粉末,形成玻璃体;在单晶硅圆片背面刻蚀出包含功能结构和电学连接结构的微结构和边框;盖帽与边框通过键合工艺粘接,将微结构密闭封装;以及在导电硅柱上沉积金属电极,实现与外部电路的欧姆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结构封装方法及封装器件
本公开属于微机电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微结构封装方法,还涉及一种封装器件。
技术介绍
在微机电系统领域,惯用微米尺寸的微腔结构对器件进行密闭封装,对器件起到物理保护的作用,也能隔离封装内外的环境,例如实现器件工作在真空环境中。硅-玻璃阳极键合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成熟的微结构封装方法,但是随着微结构向集成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信号传输互连互通的高度复杂化成为阳极键合封装面临的重大难题。玻璃通孔(ThroughGlassVia,TGV)技术被认为是解决该难题的下一代三维集成关键技术,其最终形态一般是整面玻璃圆片内嵌有规则布局的导电介质体,导电介质体直接实现封装内部结构与外界的电学互连互通。TGV技术在微探针,微光路,微腔体和微沟道,电容压力传感器,谐振器和力敏传感器等制备和封装中的优势已初步显现。在过去十几年里,众多的TGV实现方法被提出。依据其导电介质制备的先后顺序不同,可概括为填孔法和埋柱法两类。填孔法先在玻璃片上制备孔或槽,填充导电介质体后,再执行平坦化。其中成孔工艺决定了TGV封装中导电介质体的分布密度、成型质量和密封效果。虽然目前已有填孔法制备的商品化TGV封装结构,但由于高深宽比玻璃微纳结构的加工技术未能得到有效突破,填孔法大多存在导电介质体间距较大、成孔工艺复杂、一致性差、填充不密实、玻璃基底存在缺陷等严重共性技术问题。埋柱法先制备导电介质体,圆片玻璃热熔后将导电介质体包埋,再执行平坦化。其典型工艺路线被称为“硅内玻璃回流(Glass-in-siliconreflow)”。以高深宽比(可达100∶1)的导电介质硅微结构作为模具,模具上的玻璃片热熔回流填充硅柱间隙(间距可达2μm),使得制备高密度TGV封装出现了新的契机。但是随着玻璃回流向复杂化和高密度化趋势的发展,埋柱法普遍存在前后道工艺复杂、成品率低、微孔/槽边缘填充不足、小腔体填充速度慢、残余应力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微纳米玻璃粉末固态填充的微结构封装方法,以至少部分解决以上所提出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微结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单晶硅圆片上表面刻蚀出导电硅柱和硅凹槽,硅凹槽底部与单晶硅圆片背面之间剩余的单晶硅材料为微结构功能层;将玻璃粉末填充至硅凹槽内;以玻璃粉末软化点以上的温度,高温烧结玻璃粉末,形成玻璃体;在单晶硅圆片背面刻蚀出包含功能结构和电学连接结构的微结构和边框;盖帽与边框通过键合工艺粘接,将微结构密闭封装;在导电硅柱上沉积金属电极,实现与外部电路的欧姆接触。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电硅柱截面为圆柱形、多边棱柱和/或多边棱台。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玻璃粉末填充至硅凹槽的厚度低于导电硅柱的高度。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玻璃粉末填充时通过硬板掩模进行填充。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玻璃粉末填充时使玻璃粉末沉积密实的振动的施加方向要与单晶硅圆片表面垂直。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高温烧结玻璃粉末之后进行降温,所述降温为自然冷却至室温,和/或通过再升温进行退火。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还包括:形成悬空功能结构,腐蚀功能结构与玻璃体之间的部分玻璃,形成硅玻璃间隙,形成悬空功能结构。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电学连接结构外沿与导电硅柱的最小水平距离大于硅玻璃间隙。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悬空功能结构上设置有能加快玻璃腐蚀的小孔。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腐蚀形成硅玻璃间隙时,采用单面腐蚀法,保护导电硅柱一侧的玻璃体不被腐蚀。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盖帽与边框通过键合工艺粘接前,盖帽(400)的盖帽凹槽内先沉积吸气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封装器件,采用上述任一所述方法进行封装。(三)有益效果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公开的微结构封装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1)本封装方法将难以有效填充的大体积玻璃离散成微纳米颗粒,在高温烧结之前完成填充步骤,大大降低小尺寸硅凹槽的填充难度,无需高真空阳极键合、减薄和抛光工艺,成品率提高。(2)本封装方法可实现高密度TGV封装,避免硅通孔技术存在的自由电子在电场或磁场作用下对邻近电路或信号产生干扰的问题。(3)相较于硅内玻璃回流工艺,本封装方法可实现“口小底大”凹槽甚至异形槽的良好填充,应用范围更广。(4)本封装方法中的导电硅柱与微结构为同质材料,可通过金属电极直接连接外部电路,实现无引线封装,电学引出的可靠性增加,微结构抵御振荡、机械冲击和热冲击的能力大幅提升。(5)本封装方法可有效减小微结构的电极结构尺寸,进而减小微结构体积,增大单个圆片的微结构制作数量,进一步压缩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微结构封装方法第一步的单晶硅圆片刻蚀结果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微结构封装方法第二步的玻璃粉末填充结果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微结构封装方法第三步的玻璃粉末烧结成玻璃体结果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微结构封装方法第四步的微结构刻蚀结果示意图。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微结构封装方法第五步的硅玻璃间隙腐蚀结果示意图。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微结构封装方法第六步的玻璃盖帽键合密封结果示意图。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微结构封装方法第七步的欧姆接触金属制作结果示意图。【附图中本公开实施例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单晶硅圆片;101-导电硅柱;102-硅凹槽;103-微结构功能层;104-边框201-玻璃粉末;202-玻璃体;203-硅玻璃间隙;300-微结构;301-功能结构;302-电学连接结构;400-玻璃盖帽;500-欧姆接触金属。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公开的基本构思,提供一种微结构封装方法,包括:在单晶硅圆片上表面刻蚀出导电硅柱和硅凹槽,硅凹槽底部与单晶硅圆片背面之间剩余的单晶硅材料为微结构功能层;将玻璃粉末填充至硅凹槽内;以玻璃粉末软化点以上的温度,高温烧结玻璃粉末,形成玻璃体;在单晶硅圆片背面刻蚀出包含功能结构和电学连接结构的微结构和边框;盖帽与边框通过键合工艺粘接,将微结构密闭封装,在导电硅柱上沉积金属电极,实现与外部电路的欧姆接触。该方法将难以有效填充的大体积玻璃离散成微纳米颗粒,在高温烧结之前完成填充步骤,大大降低小尺寸硅凹槽的填充难度,无需高真空阳极键合、减薄和抛光等工艺。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应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的具体工艺细节仅用于阐述本公开,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定。图1至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微结构封装方法的工艺步骤示意图。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微结构封装方法第一步的单晶硅圆片刻蚀结果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厚度为400微米的4寸单晶硅圆片100上表面以光刻胶、金属或硅化物等为掩膜,干法刻蚀出高度为340微米的导电硅柱101和硅凹槽102,硅凹槽102底部与单晶硅圆片100背面之间剩余的厚度为60微米的单晶硅材料为微结构功能层103;刻蚀完成的单晶硅圆片100去掉掩膜,并在氢氟酸稀释液中浸泡1min,去除表面氧化和钝化层。其中,导电硅柱101可以是圆柱形、多边棱柱、多边棱台等,但不仅限于上述形状。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微结构封装方法第二步的玻璃粉末填充结果示意图。如图2所示,借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结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单晶硅圆片(100)上表面刻蚀出导电硅柱(101)和硅凹槽(102),硅凹槽(102)底部与单晶硅圆片(100)背面之间剩余的单晶硅材料为微结构功能层(103);将玻璃粉末(201)填充至硅凹槽(102)内;以玻璃粉末(201)软化点以上的温度,高温烧结玻璃粉末,形成玻璃体(202);在单晶硅圆片(100)背面刻蚀出包含功能结构(301)和电学连接结构(302)的微结构(300)和边框(104);盖帽(400)与边框(104)通过键合工艺粘接,将微结构(300)密闭封装;在导电硅柱(101)上沉积金属电极(500),实现与外部电路的欧姆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结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单晶硅圆片(100)上表面刻蚀出导电硅柱(101)和硅凹槽(102),硅凹槽(102)底部与单晶硅圆片(100)背面之间剩余的单晶硅材料为微结构功能层(103);将玻璃粉末(201)填充至硅凹槽(102)内;以玻璃粉末(201)软化点以上的温度,高温烧结玻璃粉末,形成玻璃体(202);在单晶硅圆片(100)背面刻蚀出包含功能结构(301)和电学连接结构(302)的微结构(300)和边框(104);盖帽(400)与边框(104)通过键合工艺粘接,将微结构(300)密闭封装;在导电硅柱(101)上沉积金属电极(500),实现与外部电路的欧姆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结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硅柱(101)截面为圆柱形、多边棱柱和/或多边棱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结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粉末填充至硅凹槽(102)的厚度低于导电硅柱(101)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结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粉末填充时通过硬板掩模进行填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结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粉末填充时使玻璃粉末(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晓辉刘帅刘丹王麟琨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