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房电梯应急救援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4646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机房电梯应急救援系统,包括轿厢、主机及对重,所述轿厢与所述对重之间连接有曳引绳,所述曳引绳绕设在所述主机上,所述轿厢和/或所述对重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储存装置,所述储存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容置腔、用于盖合所述开口的腔盖,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干冰。以及一种无机房电梯应急救援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快速地解决轿厢与对重之间重力差过小的问题,从而及时有效地实现电梯故障发生在远离平层位置时的应急救援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机房电梯应急救援系统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
,具体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应急救援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无机房电梯出现故障时,为了保证安全需要将主机的电源断开,使得主机不再起曳引作用,此时主机的制动器会抱紧主机的转动轮以进行制停操作;此后再进行应急救援,救援人员需要直接或者通过显示装置观察到轿厢的运动方向、速度以及是否位于开锁区,然后由备用电源启动松闸,使得制动器松开主机的转动轮,此时由于电梯轿厢的重量与对重的重量不平衡,电梯由于惯性开始进行溜车;此时维保操作人员则需要根据经验,观察钢丝绳的速度,采取一定的频率及次数断续按压及松开松闸按钮,使电梯慢慢溜车停靠至平层位置。然而,事实上会存在一种极端的情况,即轿厢远离平层位置,且电梯轿厢与对重之间的重力差过小,此时即使启动制动器松闸,轿厢也无法自行移动;而最常规的救援方式则是需要救援人员进入底坑,在对重侧或轿厢侧增加能打破平衡的重物,再退出底坑,再启动松闸进行溜车停靠,但这种方式存在较大的风险,并且需要的时间长。中国公开号为CN103523626A的申请提出一种装置,在轿厢顶部或底部设置储液容器,当故障情况出现时,进行放液,从而破坏重量平衡;然而,使用该种方法存在较大的弊端:液体直接倾倒至井道中,而电梯井道中的部件众多,包括门机、安全开关、极限开关、缓冲器甚至马达,这些部件均易受到液体的浸泡而产生毁坏从而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液体倾倒后也需要消耗极大的人力物力,以进行井道及底坑的清理、测试,大大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应急救援系统,可以快速地解决轿厢与对重之间重力差过小的问题,从而及时有效地实现电梯故障发生在远离平层位置时的应急救援操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无机房电梯应急救援系统,包括轿厢、主机及对重,所述轿厢与所述对重之间连接有曳引绳,所述曳引绳绕设在所述主机上,所述轿厢和/或所述对重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储存装置,所述储存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容置腔、用于盖合所述开口的腔盖,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干冰。作为优选,所述壳体设置有夹层结构,所述夹层结构内设置为真空。作为优选,所述腔盖设置有夹层结构,所述夹层结构内设置为真空。作为优选,所述腔盖与所述壳体盖合时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密封胶。作为优选,所述腔盖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腔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扣合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腔盖的盖合端设置有电磁锁。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机上的制动反馈装置,所述制动反馈装置及所述电磁锁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作为优选,所述制动反馈装置包括对应所述主机的转动轮设置的制动器、以及对应所述制动器的动衔铁设置的制动感应器,所述制动感应器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作为优选,对应所述转动轮设置有速度感应器,所述速度感应器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应急救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电梯运行故障时,确定轿厢是否处于平层位置;若是,开启层门进行救援;否则,进行下一步;S2、确认轿厢与对重之间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若是,进行下一步;若否,启动应急松闸,松开主机的制动器,使得轿厢进行溜车至平层位置,并开启层门进行救援;S3、根据需要打开储存装置以释放干冰,重复步骤S2至完成救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中,巧妙地在电梯轿厢和/或对重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储存装置,并在所述储存装置内设置有干冰;当轿厢运行至非平层位置而出现故障,且轿厢与对重处于平衡状态时,可以通过控制腔盖以释放干冰,以快速、便捷地打破轿厢与对重的平衡状态,以达到应急救援的目的;同时,干冰释放点位于轿厢及对重的下方,避开井道内的缓冲器及其他部件,避免了干冰的释放对零部件的损伤,使得应急操作更为安全、可靠。此外,本方案中还针对储存装置进行了设计,将储存装置的壳体设置为具有真空夹层的结构,并且腔盖与壳体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密封胶,可以有效地减缓干冰的挥发;同时,增设有控制系统,使得整个应急救援操作更为直观、方便,并且适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储存装置时轿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储存装置时对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其中:1-轿厢,2-对重,3-储存装置,31-壳体,311-容置腔,32-腔盖,33-电磁锁,4-主机,41-转动轮,42-制动器,43-制动感应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应急救援系统,主要包括轿厢1、主机4、对重2及若干储存装置3;所述轿厢1与所述对重2之间连接有曳引绳,所述曳引绳绕设在所述主机4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轿厢1和所述对重2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储存装置3,在实际应用中,亦可仅在轿厢1或对重2的底端设置所述储存装置3;所述储存装置3包括呈矩形体设置的壳体31,所述壳体31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容置腔311以及用于盖合所述开口的腔盖32,所述容置腔311内设置有干冰。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壳体31的壁板内部、所述腔盖32的内部均设置有夹层结构,并且所述夹层结构内设置为真空,确保干冰的储存稳定;同时,所述腔盖32与所述壳体31在盖合时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密封胶,以降低干冰储存时的挥发。进一步地,所述腔盖32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壳体31上,所述腔盖32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31扣合连接;所述腔盖32的盖合端设置有电磁锁33,通过所述电磁锁33实行腔盖32与壳体31之间的扣合,并且易于对所述腔盖32的控制。本实施例中,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机4上的制动反馈装置,所述制动反馈装置及所述电磁锁33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所述制动反馈装置包括对应所述主机4的转动轮41设置的制动器42、以及对应所述制动器42的动衔铁设置的制动感应器43,所述制动感应器43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对应所述转动轮41设置有速度感应器,所述速度感应器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通过对所述控制系统的操作,即可对整个轿厢的状态进行监控和调节。为了便于对本方案的进一步理解,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的应急救援方法,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机房电梯应急救援系统,包括轿厢、主机及对重,所述轿厢与所述对重之间连接有曳引绳,所述曳引绳绕设在所述主机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和/或所述对重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储存装置,所述储存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容置腔、用于盖合所述开口的腔盖,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干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机房电梯应急救援系统,包括轿厢、主机及对重,所述轿厢与所述对重之间连接有曳引绳,所述曳引绳绕设在所述主机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和/或所述对重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储存装置,所述储存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容置腔、用于盖合所述开口的腔盖,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干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房电梯应急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夹层结构,所述夹层结构内设置为真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机房电梯应急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腔盖设置有夹层结构,所述夹层结构内设置为真空。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机房电梯应急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腔盖与所述壳体盖合时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密封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机房电梯应急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腔盖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腔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扣合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无机房电梯应急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腔盖的盖合端设置有电磁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漫丹彭晓炜曾庆礼黎伟俊谭峥嵘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