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侧方入路的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631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侧方入路的椎间融合器,包括内设有植骨孔的融合器本体,融合器本体包括第一侧体、第二侧体、第三侧体、以及与第三侧体相对间隔设置的第四侧体,第一侧体与第二侧体相对间隔设置,且第三侧体与第四侧体均设置于第一侧体与第二侧体之间、并围设形成植骨孔,第一侧体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侧体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三侧体设有第三安装孔,第四侧体设有第四安装孔;其中,从第一侧体至第二侧体方向的正投影面上,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不重合;从第三侧体至第四侧体方向的正投影面上,第三安装孔与第四安装孔重合。该应用于侧方入路的椎间融合器,便于操作者准确摆正椎间融合器,提高手术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侧方入路的椎间融合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侧方入路的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腰椎椎间融合治疗手术通常用于治疗腰椎退变和不稳等病症,在腰椎侧方切开微小手术切口,借助专用手术器械,完成椎间融合器的植入和固定。如此可以恢复椎间高度、扩大椎间孔、支撑前柱以及增加融合节段稳定性。但传统的椎间融合器在临床中使用中,由于本身椎间融合器的结构缺陷,容易出现椎间融合器摆正位置的误判,导致手术失败或手术效果不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于侧方入路的椎间融合器,便于操作者准确摆正椎间融合器,提高手术成功率。其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侧方入路的椎间融合器,包括内设有植骨孔的融合器本体,所述融合器本体包括第一侧体、第二侧体、第三侧体、以及与所述第三侧体相对间隔设置的第四侧体,所述第一侧体与所述第二侧体相对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三侧体与所述第四侧体均设置于所述第一侧体与所述第二侧体之间、并围设形成所述植骨孔,所述第一侧体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侧体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侧体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四侧体设有第四安装孔;其中,从所述第一侧体至所述第二侧体方向的正投影面上,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不重合;从第三侧体至第四侧体方向的正投影面上,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四安装孔重合。上述应用于侧方入路的椎间融合器应用于腰椎椎间融合治疗手术时,在腰椎侧方切开微小手术切口,然后将融合器本体从腰椎侧方植入切口处,使得第四侧体朝内设置、并与椎体相贴合,第三侧体朝外设置;最后从正方位及侧方位对融合器本体安装位置进行校正,此时可在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及第四安装孔上分别植入显影针,如此可以在X射线照射先进行位置显示,可以从正方位(第三侧体至第四侧体方向的正投影面)调整第三安装孔上的显影针与第四安装孔上的显影针位置,使之重合;另可从侧方位(第一侧体至第二侧体方向的正投影面)调整第一安装孔上的显影针与第四安装孔上的显影针之间的间距、第二安装孔上的显影针与第三安装孔上的显影针之间的间距,使它们之间的间距符合要求,如此可完成融合器本体的校正,以达到最优的安装效果。该椎间融合器通过设置四个显影位置,不会出现现有融合器所带来的判断失误,医生或操作者可根据侧方位的各安装孔的距离调整及正方位第三安装孔与第四安装孔的对齐来校正融合器本体的安装位置,从而达到最优的安装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侧体的外侧面为弧面、且与椎体的外弧面圆滑过渡,所述第四侧体的外侧面与所述椎体的内表面相贴合。如此可以,充分利用椎体内的空间,最大限度的增加可植入自体骨的容腔体积,同时使得整个融合体形态符合椎体形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靠近所述第一安装体的边缘及所述第四侧体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孔靠近所述第二安装体的边缘及靠近所述第三侧体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植骨孔的内侧壁设有第二防滑结构。如此使得融合器本体通过植骨孔安装自体骨时,自体骨不会轻易从植骨孔内滑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滑结构呈多条筋板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体与所述第二侧体之间的最大长度大于35mm,所述第三侧体与所述第四侧体之间的最大长度大于15mm。如此能够保证进行侧方入路时,融合器本体的强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侧体及所述第四侧体的两端侧均设有防滑齿,所述防滑齿与椎体相抵。该防滑齿可以增加侧路腰椎间融合器与腰椎椎间的接触面积,增加椎间融合器与腰椎椎体之间的摩擦力,使椎间融合器固定可靠,防止椎间融合器从腰椎椎体滑出,增加植入后的稳定性,以实现融合的目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及所述第四安装孔均为圆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椎间融合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及所述第四安装孔一一对应的四个显影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体设有与夹持工具连接的连接部。如此可以利用夹持工具与连接部连接,将融合器本体植入椎体上。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椎间融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椎间融合器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融合器本体,110、第一侧体,112、第一安装孔,120、第二侧体,122、第二安装孔,130、第三侧体,132、第三安装孔,140、第四侧体,142、第四安装孔,102、防滑齿,10、正方位,20、侧方位,150、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传动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能够实现动力传递即可,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当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是指二者的理想状态是垂直,但是因制造及装配的影响,可以存在一定的垂直误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中涉及的“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如图1及图2所示,该应用于侧方入路的椎间融合器,包括内设有植骨孔的融合器本体100,融合器本体100包括第一侧体110、第二侧体120、第三侧体130、以及与第三侧体130相对间隔设置的第四侧体140,第一侧体110与第二侧体120相对间隔设置,且第三侧体130与第四侧体140均设置于第一侧体110与第二侧体120之间、并围设形成植骨孔,第一侧体110设有第一安装孔112,第二侧体120设有第二安装孔122,第三侧体130设有第三安装孔132,第四侧体140设有第四安装孔142;其中,从第一侧体110至第二侧体120方向的正投影面上,第一安装孔112与第二安装孔122不重合;从第三侧体130至第四侧体140方向的正投影面上,第三安装孔132与第四安装孔142重合。上述应用于侧方入路的椎间融合器应用于腰椎椎间融合治疗手术时,在腰椎侧方切开微小手术切口,然后将融合器本体100从腰椎侧方植入切口处,使得第四侧体140朝内设置、并与椎体相贴合,第三侧体130朝外设置;最后从正方位及侧方位对融合器本体100安装位置进行校正,此时可在第一安装孔112、第二安装孔122、第三安装孔132及第四安装孔142上分别植入显影针,如此可以在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侧方入路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设有植骨孔的融合器本体,所述融合器本体包括第一侧体、第二侧体、第三侧体、以及与所述第三侧体相对间隔设置的第四侧体,所述第一侧体与所述第二侧体相对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三侧体与所述第四侧体均设置于所述第一侧体与所述第二侧体之间、并围设形成所述植骨孔,所述第一侧体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侧体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侧体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四侧体设有第四安装孔;其中,从所述第一侧体至所述第二侧体方向的正投影面上,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及第四安装孔两两之间均不重合;从第三侧体至第四侧体方向的正投影面上,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不重合,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四安装孔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侧方入路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设有植骨孔的融合器本体,所述融合器本体包括第一侧体、第二侧体、第三侧体、以及与所述第三侧体相对间隔设置的第四侧体,所述第一侧体与所述第二侧体相对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三侧体与所述第四侧体均设置于所述第一侧体与所述第二侧体之间、并围设形成所述植骨孔,所述第一侧体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侧体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侧体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四侧体设有第四安装孔;其中,从所述第一侧体至所述第二侧体方向的正投影面上,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及第四安装孔两两之间均不重合;从第三侧体至第四侧体方向的正投影面上,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不重合,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四安装孔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体的外侧面为弧面、且与椎体的外弧面圆滑过渡,所述第四侧体的外侧面与所述椎体的内表面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靠近所述第一安装体的边缘及所述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召民邬春晖王利君丛海宸刘辉王建儒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