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印刷电路板和光学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3913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4:13
柔性印刷电路板包括:板,其具有顶面和背面;顶面上的信号线;背面上的与信号线重叠的接地线;在顶面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端,所述第一信号端包括第一通孔且电连接到信号线;在顶面上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与第一信号端紧邻的第一接地端,所述第一接地端包括与接地线电连接的第二通孔;以及在顶面上沿第二方向在与第一接地端的相对侧、与第一信号端紧邻的第二接地端,所述第二接地端包括与接地线电连接的第三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印刷电路板和光学模块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2月13日提交的日本申请No.JP2017-238686的优先权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本公开涉及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和光学模块。
技术介绍
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开No.2015-216385描述用于印刷互连板的技术。该印刷互连板包括基板、布置在基板的一侧表面上的用于电连接的多个焊盘以及分别连接到多个焊盘的多个互连件。多个焊盘以前后两行交错布置的方式布置。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开No.2016-46338描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技术。该柔性印刷电路板包括膜状绝缘基底材料、形成在膜状绝缘基底材料的端部上的第一端子、形成在膜状绝缘基底材料的另一端部上的第二端子、形成在膜状绝缘基底材料上且将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电连接的导体图案、和覆盖导体图案的预定部分的膜状绝缘涂膜。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形成在膜状绝缘基底材料的两个表面上,且两个表面上的端子通过穿透膜状绝缘基底材料的通孔彼此电连接。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开No.2014-96424描述具有与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的外部连接端子的发光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最近几年,柔性印刷电路板已经用于各种应用。那些应用之一是用于发送高频信号的应用。例如,与光学通信系统中的发光模块或光接收模块连接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发送或接收高频信号。在发送高频信号的应用中,重要的是尽可能多的抑制信号衰减。为此,在柔性板的一个表面上提供信号线并在另一表面上提供接地图案以有效地配置微带线(microstripline)。由于仅在板的任一个表面上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连接部分与光学模块等连接,有效地配置所谓的共面线,其中,接地端(地线)布置在信号端(信号线)的两侧。另一方面,随着最近几年电气设备尺寸减小且复杂,柔性印刷电路板中的信号线的互连件密度逐渐增加。例如,在用在光学通信系统中的发光模块或光接收模块中,由于与信息和通信量增加相关联的光学信号的多路复用,输入到一个模块或从一个模块输出的电信号的数量逐渐增加。因此,还在与发光模块或光接收模块连接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中,发送传输信号或接收信号的信号线的互连件密度逐渐增加。然而,信号端和接地端被布置成在如上所述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连接部分处对齐,且因此,如果信号线的密度增加,信号端和接地端之间的距离变窄。如果信号端和接地端之间的距离变窄,信号端和接地端的耦合电容增加,导致特征阻抗减小。如果特征阻抗减小,柔性印刷电路板的高频特性降低以衰减信号。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包括:板,其具有顶面和背面;信号线,其设置在板的顶面上;接地线,其设置在背面上并且与信号线重叠;第一信号端,其设置在板的顶面上、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信号端包括第一通孔且电连接到信号线;第一接地端,其设置在板的顶面上、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与第一信号端紧邻,第一接地端包括电连接到板的背面中的接地线的第二通孔;以及第二接地端,其设置在板的顶面上,并且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接地端相对的一侧与第一信号端紧邻,第二接地端包括电连接到板的背面中的接地线的第三通孔,其中,第一通孔至第三通孔沿第二方向交错布置。附图说明参考附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细描述,前述和其他目的、方面和优点将被更好地理解,其中:图1是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端部部分的平面图;图2是说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端部部分的底部平面图;图3是放大说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端部部分的透视图,其中,示出了柔性印刷电路板的顶部的外观;图4是放大说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端部部分的透视图,其中,示出了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背部的外观;图5A是沿着图4中示出的线Va-Va的截面图,且图5B是沿着图4中示出的线Vb-Vb的截面图;图6是放大说明部分及其周围的图;图7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光学模块的平面图;图9是说明没有壳体的上盖的光学模块的内部配置的平面图;图10是沿着图9中的线X-X的截面图;图11是放大说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连接部分和导孔的平面图;图12是示出现有技术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端部部分(连接部分)的透视图;和图13是示出以下状态的图:其中,信号端和接地端中的每个的导电膜的宽度变窄以使信号端和接地端之间的距离变宽。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首先,以列表方式给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内容的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包括:基板,其是柔性的和绝缘的且具有顶面和背面;信号线,其设置在顶面上;接地图案,其设置在背面上,与信号线相对的位置处;在顶面上的第一信号端,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与信号线电连接;在背面上的第二信号端,其通过一个或多个第一通孔与第一信号端电连接;第一接地端和第二接地端,其在背面上,并且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分别设置在第二信号端的两侧,沿着第一方向延伸且与接地图案电连接;以及第三接地端和第四接地端,其在顶面上,并且在第二方向上分别设置在第二信号端的两侧,并且通过一个或多个第二通孔与第一接地端和第二接地端电连接,其中,第一通孔在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上的位置与第二通孔在第一接地端至第四接地端上的位置在第一方向上彼此偏移(displace),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以及第一接地端至第四接地端的在第二方向上的互连件宽度比设置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的每个周围的部分的外径窄。通常,通孔需要具有某一尺寸的内径,使得作为导电膜的金属容易插入其内侧中。对于设置在通孔周围的导电膜,确保从通孔的内壁起的具有某一尺寸宽度的区域(部分(land))。为了防止信号端和接地端的耦合电容增加,使信号端和接地端的互连件宽度变窄以有效地使信号端和接地端之间的距离变宽。然而,如果信号端的部分和接地端的部分之间的距离较短,由于这些部分的电容耦合,整个耦合电容不能被有效抑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中,第一通孔在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上的位置与第二通孔在第一接地端至第四接地端上的位置在第一方向上彼此偏移。这能够使信号端的部分和接地端的部分之间的距离较长以减小部分的耦合电容。因此,根据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可能防止信号端和接地端的耦合电容的增加,并有效抑制特征阻抗的减小,该偶合电容的增加涉及信号线的互连密度的增加。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中,在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上的第一通孔和在第一接地端至第四接地端上的第二通孔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交替排列。这允许信号端的部分和接地端的部分远离彼此布置以防止接触导致的短路。在此情况下,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的部分和与前者部分紧邻的第一接地端至第四接地端的部分之间的距离可以彼此相等。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中,在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上的第一通孔的数量可以小于第一接地端和第三接地端上的通孔的数量和第二接地端和第四接地端上的通孔的数量。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中,第一接地端和第三接地端上的第二通孔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可以与第二接地端和第四接地端上的第二通孔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匹配。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光学模块包括上述任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和具有外部板的壳体,其中,壳体中安装有光学元件且设置有与光学元件电连接的多个互连件。在外部板上的多个互连件与在顶面上的第一信号端、以及第三和第四接地端电连接。根据光学模块,由于包括上述任一柔性印刷电路板,可能防止信号端和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包括:板,其具有顶面和背面;信号线,其设置在所述板的顶面上;接地线,其设置在所述背面上,所述接地线与所述信号线重叠;第一信号端,其设置在所述板的顶面上、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信号端包括第一通孔且与所述信号线电连接;第一接地端,其设置在所述板的顶面上、并且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信号端紧邻,所述第一接地端包括与所述板的背面中的接地线电连接的第二通孔;以及第二接地端,其设置在所述板的顶面上、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接地端相对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信号端紧邻,所述第二接地端包括与所述板的背面中的接地线电连接的第三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至所述第三通孔沿所述第二方向交错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13 JP 2017-2386861.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包括:板,其具有顶面和背面;信号线,其设置在所述板的顶面上;接地线,其设置在所述背面上,所述接地线与所述信号线重叠;第一信号端,其设置在所述板的顶面上、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信号端包括第一通孔且与所述信号线电连接;第一接地端,其设置在所述板的顶面上、并且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信号端紧邻,所述第一接地端包括与所述板的背面中的接地线电连接的第二通孔;以及第二接地端,其设置在所述板的顶面上、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接地端相对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信号端紧邻,所述第二接地端包括与所述板的背面中的接地线电连接的第三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至所述第三通孔沿所述第二方向交错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印刷电路板,还包括:第二信号端,其设置在所述板的背面上,所述第二信号端经由所述第一通孔电连接到所述第一信号端;第三接地端,其设置在所述板的背面上与所述第二信号端紧邻、位于紧靠所述第一信号端的所述第一接地端所在的一侧,所述第三接地端经由所述第二通孔电连接到所述板的顶面中的第一接地端;以及第四接地端,其设置在所述板的背面上与所述第二信号端紧邻、位于与紧靠所述第一信号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泽太一佐藤俊介藤村康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