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7864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包括:负载开关、栅极驱动电路和反馈电路;所述负载开关的第一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二端与电源输出端相连,控制端通过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反馈电路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依据接收到的使能信号向所述负载开关的控制端输出控制电压;所述负载开关依据所述控制电压输出与所述控制电压对应的电源电压;所述反馈电路检测所述电源电压的上升斜率,并当所述上升斜率超过预设的阈值时,调整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控制电路,能够为电子元件提供上升速度平缓的电源电压,避免电子元件因电源电压上电速度过快而损坏。

control circuit

The control circuit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load switch, a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a feedback circuit; the first end of the load swit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input end, and the second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output end, and the control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feedback circuit through the gate driving circuit; the input end of the feedback circu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output end; The gate driving circuit outputs control voltage to the control end of the load switch according to the received enabling signal; the load switch outputs the power supply voltage corresponding to the control voltage according to the control voltage; the feedback circuit detects the rising slope of the power supply voltage and adjusts the control of the output of the gate driving circuit when the rising slope exceeds the preset threshold value. Voltage control. The control circuit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ovide the power supply voltage with a gentle rising speed for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so as to avoid the damage of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due to the too fast power-on speed of the power supply volt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中,电子元件作为电子电路中的基本元素,是实现电子设备所需功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电子元件可以是单独的封装,例如,电容器、电感器、晶体管等,也可以是不同复杂度的群组,例如,集成电路。现有技术中,外部电源为电子元件供电时,由于提供的电源电压上电速度过快,从而导致电子元件的损坏。例如,如图1所示,如果电源电压从0V开始迅速上升,电压就会发生过冲和振荡,虽然最终稳定为正常电压,但初始时电压过冲,从而导致电子元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能够为电子元件提供上升速度平缓的电源电压,避免电子元件因电源电压上电速度过快而损坏。一种控制电路,包括:负载开关、栅极驱动电路以及反馈电路;其中:所述负载开关的第一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二端与电源输出端相连,控制端通过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反馈电路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缓冲器Buffer、开关管P1、开关管N1、开关管P2以及开关管N2;所述缓冲器Buffer的输入端为使能信号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管P1的控制端和所述开关管N1的控制端相连,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三输出端接地;所述开关管P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管N1的第二端、开关管P2的控制端、开关管N2的控制端以及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管N1的第一端接地;所述开关管P2的第一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管N2的第二端和所述负载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所述开关管N2的第一端接地。所述反馈电路电路包括:所述反馈电路电路包括:开关管N3、开关管N4以及电容C;所述开关管N4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C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相连,控制端分别与其第二端和所述开关管N3的控制端相连,第一端接地;所述开关管N3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管P1的第二端相连,第一端接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以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包括:负载开关、栅极驱动电路和反馈电路;其中:所述负载开关的第一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二端与电源输出端相连,控制端通过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反馈电路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用于,依据接收到的使能信号向所述负载开关的控制端输出控制电压;所述负载开关用于,依据所述控制电压输出与所述控制电压对应的电源电压;所述反馈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源电压的上升斜率,并当所述上升斜率超过预设的阈值时,调整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应用本技术提供的控制电路,能够为电子元件提供上升速度平缓的电源电压,避免电子元件因电源电压上电速度过快而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压过冲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控制电路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控制电路仿真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为一种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够控制电源输出端电压的上升斜率,为电源后级的电子元件提供上升速度平缓的电源电压。下面针对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现。参考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包括:负载开关101、栅极驱动电路102以及反馈电路103;所述负载开关101的第一端与电源输入端VIN相连,第二端与电源输出端VOUT相连,控制端通过栅极驱动电路102与所述反馈电路的一端相连;所述反馈电路103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VOUT相连;所述栅极驱动电路102用于,依据接收到的使能信号向所述负载开关的控制端输出控制电压;所述负载开关101用于,依据所述控制电压输出与所述控制电压对应的电源电压;所述反馈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源电压的上升斜率,并当所述上升斜率超过预设的阈值时,调整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负载开关101为PMOS开关管,所述负载开关101中的第一端为源极,第二端为漏极,控制端为栅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当所述负载开关101控制端电压为高电压时,所述负载开关属于断开状态,电源输出端没有电压输出,反馈电路无法检测到电源电压上升斜率,此时反馈电路在控制电路中没有反馈作用,属于不工作状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当所述负载开关101控制端为低电压或中间电压时,所述负载开关101属于导通状态,则所述负载开关101根据其控制端电压的高低,产生与所述控制端电压对应的电源电压。所述反馈电路103能够检测到所述电源电压的上升斜率,当所述上升斜率超过预设的阈值时,调整所述栅极驱动电路102输出的控制电压,即调整所述负载开关101的控制端电压。当所述负载开关101控制端电压得到调整时,相应的,其栅极与源极的电压差的绝对值(以下简称为VGS值)也发生变化。所述VGS值与所述负载开关101导通阻抗相关,VGS值越小,负载开关101导通阻抗越大,阻抗越大,输出的电源电压的上升斜率也就越小。故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通过反馈电路的反馈作用,实现了控制输出的电源电压上升斜率的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包括:负载开关101、栅极驱动电路102和反馈电路103;其中:所述负载开关的第一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二端与电源输出端相连,控制端通过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反馈电路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用于,依据接收到的使能信号向所述负载开关的控制端输出控制电压;所述负载开关用于,依据所述控制电压输出与所述控制电压对应的电源电压;所述反馈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电源电压的上升斜率,并当所述上升斜率超过预设的阈值时,调整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压。应用本技术提供的控制电路,能够为电子元件提供上升速度平缓的电源电压,避免电子元件因电源电压上电速度过快而损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参考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中栅极驱动电路的具体电路图,其中,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缓冲器Buffer、开关管P1、开关管N1、开关管P2以及开关管N2;所述缓冲器Buffer的输入端为使能信号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管P1的控制端和所述开关管N1的控制端相连,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三输出端接地;所述开关管P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管N1的第二端、开关管P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载开关、栅极驱动电路和反馈电路;其中:所述负载开关的第一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二端与电源输出端相连,控制端通过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反馈电路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缓冲器Buffer、开关管P1、开关管N1、开关管P2以及开关管N2;所述缓冲器Buffer的输入端为使能信号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管P1的控制端和所述开关管N1的控制端相连,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三输出端接地;所述开关管P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管N1的第二端、开关管P2的控制端、开关管N2的控制端以及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管N1的第一端接地;所述开关管P2的第一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管N2的第二端和所述负载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所述开关管N2的第一端接地;所述反馈电路电路包括:开关管N3、开关管N4以及电容C;所述开关管N4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C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相连,控制端分别与其第二端和所述开关管N3的控制端相连,第一端接地;所述开关管N3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管P1的第二端相连,第一端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载开关、栅极驱动电路和反馈电路;其中:所述负载开关的第一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二端与电源输出端相连,控制端通过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反馈电路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缓冲器Buffer、开关管P1、开关管N1、开关管P2以及开关管N2;所述缓冲器Buffer的输入端为使能信号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管P1的控制端和所述开关管N1的控制端相连,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三输出端接地;所述开关管P1的第一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旭程何永强吴传奎程剑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艾为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