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纵向抗剪钢筋和预制板分离的叠合板组合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69438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纵向抗剪钢筋和预制板分离的叠合板组合梁,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端部开平台混凝土预制板,附加钢筋网片单元和上部混凝土后浇层。端部开平台混凝土预制板板端不出筋,同时在预制板顶部预留一定宽度的台阶状平台,在平台内放置由纵横向钢筋绑扎组成的钢筋网片单元,横向钢筋起到组合梁纵向抗剪作用,沿梁长方向的钢筋平行放置于台阶状平台内,起到定位固定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组合梁中取消了传统预制板胡子筋,通过板端开台阶状平台,嵌入钢筋网片单元的形式,解决了组合梁纵向抗剪问题和纵向抗剪钢筋定位的问题。该构造传力明确,施工方便,适用于建筑工程、桥梁工程等领域的叠合板组合梁体系。

Composite beams with laminated slabs separated by longitudinal shear reinforcement and prefabricated slab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mposite beam of laminated slabs separated by longitudinal shear reinforcement bar and prefabricated slab,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structures.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n end open platform concrete prefabricated slab, an additional steel mesh unit and an upper concrete post-pouring layer. At the same time, a stepped platform with a certain width is reserved at the top of the prefabricated slab. The steel mesh element composed of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steel bars is placed in the platform. The transverse steel bars play the role of longitudinal shear resistance of composite beams. The steel bars along the long direction of beams are placed parallel in the stepped platform, playing the role of positioning and fixing. The invention cancels the traditional prefabricated slab beard bars in composite beams, and solves the problems of longitudinal shear resistance of composite beams and location of longitudinal shear reinforcement by opening a step-like platform at the end of the slab and embedding the form of reinforcing bar mesh elements. The structure has clear force transmission and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It is suitable for composite slab beam system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bridge engineering and other fiel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纵向抗剪钢筋和预制板分离的叠合板组合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纵向抗剪钢筋和预制板分离的叠合板组合梁,属于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在装配式组合楼盖和组合梁桥等结构体系中,组合梁体系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组合梁中,纵向抗剪钢筋必不可少,起到防止劈裂破坏的作用。在现浇混凝土翼缘的组合梁中,混凝土板的横向钢筋兼做组合梁的纵向抗剪钢筋,因为是现场作业,所以钢筋绑扎时可以随时根据栓钉的实际位置对横向钢筋位置进行微调,以避免栓钉和横向钢筋的冲突。在叠合板混凝土翼缘的组合梁中,预制板的横向钢筋伸出来作为胡子钢筋起到纵向抗剪钢筋的作用。为了避免胡子筋和栓钉之间的位置冲突:(1)对于直线组合梁(建筑结构和直线组合桥),混凝土预制板的横向钢筋间距必须和栓钉纵向间距一致,预制板沿顺桥向的宽度必须是栓钉纵向间距的整数倍,这非常影响设计的自由度,此外工程中经常遇到栓钉纵向间距变化的情况(例如连续梁),就需要采用不同规格的预制板,从而降低了板的标准化程度;(2)对于曲线组合梁(曲线组合桥),采用以直代曲的方法来近似逼近平面线形,预制板尺寸基本不存在一个标准化的模数。所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核心是:纵向抗剪钢筋和预制板的设计相互独立,互不干扰。针对上述问题,欧洲规范4(Eurocode4)给出了一种解决方案是:板端不伸出胡子钢筋,然后附加纵向抗剪钢筋。但这种方案存在附加钢筋现场不方便定位和固定的问题。本专利提出一种对传统预制板端部和侧边构造的改进方法,在欧洲规范4建议的方法基础上,重点加强现场纵向钢筋定位和固定的方便性。取消混凝土预制板两端的胡子筋,在板端支座处沿板宽通长预开设开台阶状平台,预制板吊装就位后,在台阶状平台布置附加钢筋网片单元,再浇筑上层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叠合板。这种改进方法在解决了传统预制板外伸胡子筋和栓钉冲突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欧洲规范4所建议方法中附加钢筋现场不方便定位和固定的问题。满足了纵向抗剪钢筋和预制板内横向钢筋设计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提升了叠合板组合梁的装配化程度,降低现场施工难度,且方便附加钢筋的布置和定位,保证预制板与后浇层及钢梁的有效连接,提高了叠合板组合梁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传统混凝土预制板在叠合板组合梁中应用的局限和不足,提出一种纵向抗剪钢筋和预制板分离的叠合板组合梁构造形式,可以解决传统预制板运输不便,施工时胡子筋易冲突,附加钢筋固定和定位不便等问题。所述的纵向抗剪钢筋和预制板分离的叠合板组合梁,取消了传统叠合板组合梁预制板两端外伸的胡子筋,同时在预制板和钢梁上翼缘搭接处预留台阶状平台。对两方向组合梁交叉位置处的混凝土预制板,其搭接在另一方向钢梁上翼缘上的的另一侧边,也开同样构造的平台,以满足另一方向纵向抗剪钢筋和预制板分离的需要。该种开台阶状平台的预制板吊装就位后,在板端平台上布置附加钢筋网片单元,再后浇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叠合板,保证了叠合板组合梁的整体性和安全性,传力明确,提升了叠合板组合梁的装配化程度和施工速度。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采用纵向抗剪钢筋和预制板分离的叠合板组合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叠合板组合梁包括端部开平台混凝土预制板,附加钢筋网片单元和上部混凝土后浇层;所述端部开平台混凝土预制板板端不出筋,同时在预制板与钢梁上翼缘搭接处的板顶开台阶状平台;所述钢筋网片单元包括位于预制板板顶、起纵向抗剪作用的横向钢筋,和嵌于预制板所开平台上、沿梁长方向的定位钢筋;所述钢筋网片单元放置于钢梁上翼缘两侧预制板所开平台上;所述板顶开平台混凝土预制板板端与相邻两道平行的组合梁相连;所述上部混凝土后浇层与预制板形成混凝土叠合板,混凝土预制板通过台阶状平台、平台内的附加钢筋网片单元、后浇混凝土和后浇层及钢梁牢固连接,保证了叠合板组合梁的整体性和安全性。所述的纵向抗剪钢筋和预制板分离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混凝土预制板两端不出筋,在板端支座处沿板宽通长开设开台阶状平台,平台上嵌入附加钢筋网片单元,平台宽度满足附加钢筋网片单元的定位要求,且后浇混凝土可充分流入平台内和预制板之间,平台深度保证不与板内横向钢筋冲突,保证钢筋网片单元中横向钢筋可放置于预制板板顶,沿梁长方向钢筋可放置于平台上,且平台底部混凝土板仍完整可作为混凝土后浇层的模板。对两方向组合梁交叉位置处的混凝土预制板,其搭接在另一方向钢梁上翼缘上的的另一侧边,也开同样构造的平台,以满足另一方向纵向抗剪钢筋和预制板分离的需要。平台深度同样保证不与板内横向钢筋冲突,保证钢筋网片单元中横向钢筋可放置于预制板板顶,沿梁长方向钢筋可放置于平台上,且平台底部混凝土板仍完整可作为混凝土后浇层的模板。所述的置于板端台阶状平台上的附加钢筋网片单元,其特征在于,钢筋网片单元中横向钢筋可放置于预制板板顶,替代传统胡子筋的作用,并作为组合梁的纵向抗剪钢筋;沿梁长方向钢筋可放置于平台上,为钢筋网片单元中的横向钢筋起到定位和固定作用。所述的上部混凝土后浇层,其特征在于,以预制板和钢梁上翼缘为模板进行浇筑,可不搭设额外的模板,后浇混凝土流入预制板台阶状平台内和钢梁上翼缘两侧预制板间,使混凝土后浇层、附加钢筋、预制板形成混凝土叠合板,可协同受力。一种纵向抗剪钢筋和预制板分离的叠合板组合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工厂预制端部开平台混凝土预制板,板端平台沿板宽通长开设,平台宽度按纵向抗剪钢筋定位需要进行设计,平台宽度保证附加钢筋网片单元可以放入且后浇混凝土可充分流入槽内,平台深度保证不与板内横向钢筋冲突且平台底部混凝土板仍完整可作为混凝土后浇层的模板。对两方向组合梁交叉位置处的混凝土预制板,其搭接在另一方向钢梁上翼缘上的的另一侧边,也开同样构造的平台,以满足另一方向纵向抗剪钢筋和预制板分离的需要。b.工厂预制钢筋网片单元,横向钢筋按组合梁纵向抗剪需要进行设计,沿梁长方向的钢筋按横向钢筋定位需要和钢梁上翼缘栓钉布置情况合理布置,并与横向钢筋进行绑扎固定。c.现场吊装预制板,端部开平台混凝土预制板与相邻两道平行的组合梁相连,对两方向组合梁交叉位置处,放置另一方向也开平台的混凝土预制板;d.在预制板台阶状平台内放入附加钢筋网片单元,附加钢筋网片单元跨过钢梁,与另一侧混凝土楼板相连,可替代传统胡子筋作用,并作为组合梁的纵向抗剪钢筋;e.绑扎后浇层钢筋网片,并安装就位;f.以预制板和钢梁上翼缘为模板进行混凝土后浇层的浇筑,后浇混凝土流入预制板两端台阶状平台内,形成混凝土叠合板。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取消了预制板两端的胡子筋,方便了预制板的运输,施工时也避免了两侧预制板胡子筋和钢梁上翼缘栓钉的冲突,降低施工难度。(2)预制板两端增设了条形槽孔,附加钢筋置于槽孔内,便于定位,后浇混凝土保证附加钢筋和预制板协同工作,使附加钢筋可替代原有胡子筋的作用。(3)预制板侧边开设平台,方便布置与沿板长方向组合梁相连的附加钢筋,且缩短了附加钢筋与板内钢筋的距离,传力更直接有效。(4)附加钢筋除保证叠合板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外,还可作为组合梁纵向抗剪钢筋,可充分利用材料,简化构造。(5)该构造传力明确,受力合理,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经济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端部开平台预制板与钢梁、附加钢筋网片、混凝土后浇层的相对关系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叠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纵向抗剪钢筋和预制板分离的叠合板组合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叠合板组合梁包括端部开平台混凝土预制板,附加钢筋网片单元和上部混凝土后浇层;所述端部开平台混凝土预制板板端不出筋,同时在预制板与钢梁上翼缘搭接处的板顶开台阶状平台;所述钢筋网片单元包括位于预制板板顶、起纵向抗剪作用的横向钢筋,和嵌于预制板所开平台上、沿梁长方向的定位钢筋;所述钢筋网片单元放置于钢梁上翼缘两侧预制板所开平台上;所述板顶开平台混凝土预制板板端与相邻两道平行的组合梁相连;所述上部混凝土后浇层与预制板形成混凝土叠合板,混凝土预制板通过台阶状平台、平台内的附加钢筋网片单元、后浇混凝土和后浇层及钢梁牢固连接,保证了叠合板组合梁的整体性和安全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纵向抗剪钢筋和预制板分离的叠合板组合梁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叠合板组合梁包括端部开平台混凝土预制板,附加钢筋网片单元和上部混凝土后浇层;所述端部开平台混凝土预制板板端不出筋,同时在预制板与钢梁上翼缘搭接处的板顶开台阶状平台;所述钢筋网片单元包括位于预制板板顶、起纵向抗剪作用的横向钢筋,和嵌于预制板所开平台上、沿梁长方向的定位钢筋;所述钢筋网片单元放置于钢梁上翼缘两侧预制板所开平台上;所述板顶开平台混凝土预制板板端与相邻两道平行的组合梁相连;所述上部混凝土后浇层与预制板形成混凝土叠合板,混凝土预制板通过台阶状平台、平台内的附加钢筋网片单元、后浇混凝土和后浇层及钢梁牢固连接,保证了叠合板组合梁的整体性和安全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叠合板组合梁的纵向抗剪钢筋和预制板分离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混凝土预制板两端不出筋,在板端支座处沿板宽通长开设开台阶状平台,平台上嵌入附加钢筋网片单元,平台宽度满足附加钢筋网片单元的定位要求,且后浇混凝土可充分流入平台内和预制板之间,平台深度保证不与板内横向钢筋冲突,保证钢筋网片单元中横向钢筋可放置于预制板板顶,沿梁长方向钢筋可放置于平台上,且平台底部混凝土板仍完整可作为混凝土后浇层的模板。对两方向组合梁交叉位置处的混凝土预制板,其搭接在另一方向钢梁上翼缘上的的另一侧边,也开同样构造的平台,以满足另一方向纵向抗剪钢筋和预制板分离的需要。平台深度同样保证不与板内横向钢筋冲突,保证钢筋网片单元中横向钢筋可放置于预制板板顶,沿梁长方向钢筋可放置于平台上,且平台底部混凝土板仍完整可作为混凝土后浇层的模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置于板端台阶状平台上的附加钢筋网片单元,其特征在于,钢筋网片单元中横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慕轩李子昂聂鑫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