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枢纽器以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361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轴枢纽器以及电子装置。双轴枢纽器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固定件以及扭力承架组件。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贯孔、第二贯孔、位于第一贯孔与第二贯孔之间的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二定位孔。扭力承架组件包括第一扭力调整部、第二扭力调整部、一中间部、一第一定位凸部以及一第二定位凸部。第一扭力调整部与第二扭力调整部分别连接于中间部的两侧,第一定位凸部与第二定位凸部分别设置于中间部且朝向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二定位孔凸出。

Two-axis hub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wo-axis hub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 two-axis hub includes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the first fixing part and the torsion bearing component. The first fixing part includes the first through hole,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the first positioning hole between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positioning hole. The torsion bearing assembly includes the first torsion adjustment part, the second torsion adjustment part, the middle part, the first positioning convex part and the second positioning convex part. The first torsion adjustment part and the second torsion adjustment part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two sides of the middle part.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positioning convex part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art and face the first positioning hole and the second positioning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轴枢纽器以及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枢纽器以及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轴枢纽器以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种类的携带式电子装置不断推陈出新,如笔记本电脑。在现代的社会中,这些电子装置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对笔记本电脑来说,将枢纽器设置在屏幕上盖以及主机之间已使其能够相对开合。然而,现阶段的枢纽器大部分为单轴设计,较难使笔记本电脑的上盖相对于主机旋转360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轴枢纽器,能旋转360度的角度且能较稳固的进行旋转。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双轴枢纽器。电子装置的上盖通过双轴枢纽器枢接于主机,使电子装置能旋转360度的角度且能较稳固的进行旋转。本专利技术的双轴枢纽器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固定件以及扭力承架组件。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贯孔、第二贯孔、位于第一贯孔与第二贯孔之间的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二定位孔。扭力承架组件包括第一扭力调整部、第二扭力调整部、一中间部、一第一定位凸部以及一第二定位凸部。第一扭力调整部与第二扭力调整部分别连接于中间部的两侧,第一定位凸部与第二定位凸部分别设置于中间部且朝向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二定位孔凸出。第一扭力调整部具有第一孔槽,第二扭力调整部具有第二孔槽,第一转轴依序穿过第一贯孔、第一孔槽,且第二转轴依序穿过第二贯孔、第二孔槽。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上盖、一主机以及上述的双轴枢纽器,上盖通过双轴枢纽器枢接于主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双轴枢纽器还包括一第二固定件,扭力承架组件位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第二固定件包括一第三贯孔、一第四贯孔、位于第三贯孔与第四贯孔之间的一第三定位孔以及一第四定位孔,扭力承架组件包括分别固定至第三定位孔与第四定位孔的一第三定位凸部与一第四定位凸部,第一转轴依序穿过第一贯孔、第一孔槽及第三贯孔,且第二转轴依序穿过第二贯孔、第二孔槽及第四贯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定位凸部与第四定位凸部分别位于中间部且朝向第二固定件凸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扭力调整部与第二扭力调整部为板状结构,分别自中间部的两侧沿相同旋转方向围绕出第一孔槽与第二孔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中间部包括分离的第一基部与第二基部。第一扭力调整部延伸自第一基部,第一定位凸部与第三定位凸部分别形成在第一基部上且分别朝向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凸出,第二扭力调整部延伸自第二基部,第二定位凸部与第四定位凸部分别形成在第二基部上且分别朝向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凸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转轴包括第一止挡部,第一止挡部包括第一面以及第二面,第二转轴包括第二止挡部,第二止挡部包括第三面以及第四面。第一固定件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止挡部与第二止挡部的第三止挡部与第四止挡部,第三止挡部包括可分别抵靠于第一面与第二面的第一止挡面与第二止挡面,第四止挡部包括可分别抵靠于第三面与第四面的第三止挡面与第四止挡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上盖与主机位于第一闭合位置时,上盖的下表面面向主机的上表面,第一面抵靠于第一止挡面且第四面抵靠于第四止挡面。当上盖相对于主机从第一闭合位置沿着与第一扭力调整部的围绕方向相同的方向翻转时,扭力承架组件以第二转轴为轴心转动,直到上盖相对于主机翻转到第一角度时,第三面抵靠于第三止挡面且第一面抵靠于第一止挡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三面抵靠于第三止挡面,上盖相对于主机沿着与第一扭力调整部的围绕方向相同的方向翻转时,扭力承架组件以第一转轴为轴心转动。直到上盖的一上表面面向主机的一下表面,上盖与主机位于第二闭合位置且第二面抵靠于第二止挡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双轴枢纽器还包括至少二个扣环。第一转轴包括第一卡槽,第二转轴包括第二卡槽,扣环和扭力承架组件位于第二固定件的相对两侧,扣环分别套设于第一转轴的第一卡槽与第二转轴的第二卡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双轴枢纽器还包括外壳和锁附件,第二固定件还包括螺孔,螺孔位于第三定位孔与第四定位孔之间。外壳罩设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固定件、扭力承架组件以及第二固定件,锁附件穿设于外壳而固锁于第二固定件的螺孔。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的双轴枢纽器,使电子装置的上盖以及主机能够彼此相对旋转360度的角度。此外,由于扭力承架组件以第一定位凸部与第二定位凸部分别设置于中间部且朝向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二定位孔凸出,而可固定至第一固定件的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二定位孔,以使扭力承架组件能够良好且稳固地固定在第一固定件上。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双轴枢纽器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双轴枢纽器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双轴枢纽器的构件的爆炸图;图4A、图4B是本专利技术的扭力承架组件的侧视图;图5A、图5B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的侧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固定件的侧视图;图7A至图7C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作动顺序的示意图;图8A至图8C是双轴枢纽器的扭力承架组件的作动顺序的剖面图;图9A至图9C是双轴枢纽器的止挡部的作动顺序的剖面图;图10A至图10D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作动顺序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10':电子装置100:上盖110:第一锁固片111:第一锁固孔112:第二锁固孔113:第一锁固件114:第二锁固件200:主机210:第二锁固片211:第三锁固孔212:第四锁固孔213:第三锁固件214:第四锁固件300、300':双轴枢纽器310:第一转轴310a:第一端部310b:第二端部311:第一开孔312:第二开孔313:第一卡槽314:第一止挡部314a:第一面314b:第二面320:第二转轴320a:第一端部320b:第二端部321:第三开孔322:第四开孔323:第二卡槽324:第二止挡部324a:第三面324b:第四面330:第一固定件331:第一贯孔332:第二贯孔333:第一定位孔334:第二定位孔335:第三止挡部335a:第一止挡面335b:第二止挡面336:第四止挡部336a:第三止挡面336b:第四止挡面340:第二固定件341:第三贯孔342:第四贯孔343:第三定位孔344:第四定位孔345:螺孔350、350':扭力承架组件350a、350'a:第一定位凸部350b、350'b:第二定位凸部350c、350'c:第三定位凸部350d、350'd:第四定位凸部351、351':第一扭力调整部352、352':第二扭力调整部353、353':第一孔槽354、354':第二孔槽355:中间部355'a:第一基部355'b:第二基部360:扣环370:外壳380:锁附件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双轴枢纽器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包括上盖100、主机200以及双轴枢纽器300。电子装置10可例如是笔记本电脑,上盖100可例如是屏幕显示器或触控面板,主机200具有键盘模块等操作区。电子装置10的上盖100通过双轴枢纽器300而可枢转地连接于主机200。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双轴枢纽器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双轴枢纽器的构件的爆炸图。请参照图3,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轴枢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贯孔、第二贯孔、位于所述第一贯孔与所述第二贯孔之间的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二定位孔;以及扭力承架组件,包括第一扭力调整部、第二扭力调整部、中间部、第一定位凸部以及第二定位凸部,所述第一扭力调整部与所述第二扭力调整部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定位凸部与所述第二定位凸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部且朝向所述第一定位孔以及所述第二定位孔凸出,其中所述第一扭力调整部具有第一孔槽,所述第二扭力调整部具有第二孔槽,所述第一转轴依序穿过所述第一贯孔及所述第一孔槽,且所述第二转轴依序穿过所述第二贯孔及所述第二孔槽。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22 US 62/589,5711.一种双轴枢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贯孔、第二贯孔、位于所述第一贯孔与所述第二贯孔之间的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二定位孔;以及扭力承架组件,包括第一扭力调整部、第二扭力调整部、中间部、第一定位凸部以及第二定位凸部,所述第一扭力调整部与所述第二扭力调整部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定位凸部与所述第二定位凸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部且朝向所述第一定位孔以及所述第二定位孔凸出,其中所述第一扭力调整部具有第一孔槽,所述第二扭力调整部具有第二孔槽,所述第一转轴依序穿过所述第一贯孔及所述第一孔槽,且所述第二转轴依序穿过所述第二贯孔及所述第二孔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枢纽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扭力承架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三贯孔、第四贯孔、位于所述第三贯孔与所述第四贯孔之间的第三定位孔以及第四定位孔,所述扭力承架组件包括分别固定至所述第三定位孔与所述第四定位孔的第三定位凸部与第四定位凸部,所述第一转轴依序穿过所述第一贯孔、所述第一孔槽及所述第三贯孔,且所述第二转轴依序穿过所述第二贯孔、所述第二孔槽及所述第四贯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凸部与所述第四定位凸部分别位于所述中间部且朝向所述第二固定件凸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力调整部与所述第二扭力调整部为板状结构,分别自所述中间部的所述两侧沿相同旋转方向围绕出所述第一孔槽与所述第二孔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包括分离的第一基部与第二基部,所述第一扭力调整部延伸自所述第一基部,所述第一定位凸部与所述第三定位凸部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基部上且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凸出,所述第二扭力调整部延伸自所述第二基部,所述第二定位凸部与所述第四定位凸部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二基部上且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凸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包括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包括第一面以及第二面,所述第二转轴包括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包括第三面以及第四面,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的第三止挡部与第四止挡部,所述第三止挡部包括可分别抵靠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第一止挡面与第二止挡面,所述第四止挡部包括可分别抵靠于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的第三止挡面与第四止挡面。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枢纽器还包括至少二个扣环,所述第一转轴包括第一卡槽,所述第二转轴包括第二卡槽,所述二个扣环和所述扭力承架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相对两侧,所述二个扣环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的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转轴的所述第二卡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轴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枢纽器还包括外壳和锁附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还包括螺孔,所述螺孔位于所述第三定位孔与所述第四定位孔之间,所述外壳罩设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扭力承架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固定件,所述锁附件穿设于所述外壳而固锁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所述螺孔。9.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主机;以及双轴枢纽器,所述上盖通过所述双轴枢纽器枢接于所述主机,包括:第一转轴,连接于所述上盖;第二转轴,连接于所述主机;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贯孔、第二贯孔、位于所述第一贯孔与所述第二贯孔之间的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二定位孔;以及扭力承架组件,包括第一扭力调整部、第二扭力调整部、中间部、第一定位凸部以及第二定位凸部,所述第一扭力调整部与所述第二扭力调整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哲贤朱哲贤
申请(专利权)人: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