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适性高铁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06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舒适性高铁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底架、转架、座椅本体、倾斜装置。所述座椅本体包括靠背和椅面;所述靠背内部设置有靠背框架,所述椅面内部设置有座椅框架,所述靠背框架竖向铰接于座椅框架;所述靠背框架包括有靠背连接板,所述座椅框架包括底座。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对座椅的尺寸进行了进一步限定。本申请通过对座椅的尺寸进行了优化限定,提高了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并通过在座椅上设置限位机构,兼顾到了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A Comfortable High-speed Rail Sea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fortable high-speed rail seat, which comprises a chassis, a rotating frame, a seat body and a tilting device. The seat body comprises a backrest and a chair surface; the inner part of the backrest is provided with a backrest frame, which is vertically articulated to the seat frame; the backrest frame includes a backrest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seat frame includes a base. At the same time, the size of the seat is further limited. This application improves passenger comfort by optimizing the size of the seat, and takes into account the comfort of the rear passengers by setting a limit mechanism on the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舒适性高铁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铁座椅
具体的,涉及一种舒适性高铁座椅。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铁路运营速度也有着明显的提高,而在铁路运输中,座椅是人和列车的一个重要连接部件,而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座椅的舒适性和私密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列车座椅的运用状态程度直接关系到列车的乘坐舒适性能,并影响人们对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因此,迫切需要对座椅的舒适性进行改进,最大限度的优化座椅结构,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另外,目前高铁座椅的靠背角度普遍可以自由调节和锁定,但是当前排座椅靠背调到最大角度时,往往会影响到后排座椅乘客的舒适性,造成后排乘客不便,特别是当后排座椅乘客利用靠背后小桌板进行笔记本办公或者吃饭时,这种不舒适性往往更加明显,有时甚至会由于沟通不畅导致口角,影响高铁乘坐秩序,占用高铁乘务人员时间和精力,影响列车服务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避免前排座椅的角度调节影响后排乘客的乘坐体验。本申请提出一种舒适性高铁座椅。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舒适性高铁座椅,包括底架、转架、座椅本体、倾斜装置;其中,所述座椅本体包括靠背和椅面;所述靠背内部设置有靠背框架,所述椅面内部设置有座椅框架,所述靠背框架竖向铰接于座椅框架;所述靠背框架包括有靠背连接板,所述座椅框架包括底座。优选的,所述椅面的尺寸包括座宽、座深、座高和椅面弧度;其中,所述座宽尺寸范围为420~480mm;所述座深尺寸范围为380mm~410mm;所述座高尺寸范围为417~445mm;所述椅面弧度角度范围为2~5°。优选的,所述靠背的尺寸包括靠背倾角、背高和背宽;其中,所述靠背倾角角度范围为0~30°;所述背高尺寸范围为730~770mm;所述背宽尺寸范围为420~480mm。优选的,所述倾斜装置包括调节扳手、钢丝绳、解锁块和气簧。优选的,所述高铁座椅进一步包括限位机构和复位机构;其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角度张开模块和角度锁定模块;所述角度张开模块包括固定块、连接轴、滑块和角度调节滑道;所述角度锁定模块包括锁定滑道和锁定滑块。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推板、推杆、复位按钮、拉杆、固定套管、复位滑块、转接环、拉线和拉环。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滑道设置底座背面上部,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角度调节滑道的滑道内;所述固定块固定于靠背连接板背面下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耳铰接在固定块和滑块的外侧。优选的,所述锁定滑道垂直设置于所述角度调节滑道一侧,且所述锁定滑道与所述角度调节滑道相通;所述锁定滑道内设置有锁定滑块,所述锁定滑块顶面上远离角度调节滑道的一端设置有扳钮;所述扳钮通过第一连接块连接于锁定滑块的顶面上,所述扳钮露出于座椅蒙面外侧。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固定于底座一侧内边上,且所述复位弹簧与锁定滑道分别位于角度调节滑道的两侧;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于推板一侧,所述推板另一侧与拉杆一端相连接,所述拉杆另一端从角度调节滑道底部滑动穿过,且在拉杆末端形成转接环,所述转接环上连接有拉线,所述拉线从底座另一侧穿出与拉环相连接;所述拉杆在底座内部通过固定套管进行固定;所述拉杆上固定有复位滑块,所述复位滑块位于扳钮和角度调节滑道之间,且复位滑块的高度能够保证复位滑块与第一连接块相抵;当复位弹簧自然状态下,所述复位滑块贴近角度调节滑道的侧边。优选的,所述推板与复位弹簧连接的一侧上还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另一端连接有复位按钮,所述复位按钮露出于座椅蒙面外侧。优选的,在上述基础上,本申请一种舒适性高铁座椅的使用方法为:S1,当后排座椅坐上乘客之后,后排乘客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推动扳钮,将扳钮推入角度调节滑道中,锁止角度调节滑道,使前排乘客的座椅靠背调节角度不至于过大,以影响自身的使用空间;S2,当后排乘客下车时,将前排座椅的扳钮扳回,解锁前排座椅的靠背调节角度;S3,若后排乘客下车忘记扳回扳钮,列车进入终点站,联排座椅的扳钮有的扳回,有的未扳回,乘务员整理车厢时,乘务员在外侧座椅外侧拉动拉环,拉环带动拉线、转接环、拉杆和推板,使复位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此时,所述复位滑块被牵引向远离角度调节滑道侧边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扳钮向远离角度调节滑道侧边的方向移动,扳钮进而带动滑块从角度调节滑道滑出,对角度调节滑道进行解锁;S4,当乘务员松开拉环时,复位弹簧回弹,在复位弹簧的回弹力牵引下,所述复位滑块被牵引向靠近角度调节滑道侧边的方向移动,进行复位。S5,高铁返程时,座椅反转,复位按钮露出于高铁中间过道,此时,乘务人员通过按压复位按钮对角度调节滑道进行解锁,当乘务员摁压复位按钮,复位按钮通过推杆带动推板向靠近角度调节滑道侧边的方向移动,使复位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推板推动拉杆移动,进而拉杆牵引复位滑块向远离角度调节滑道侧边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扳钮向远离角度调节滑道侧边的方向移动,扳钮进而带动滑块从角度调节滑道滑出,对角度调节滑道进行解锁,进而使座椅靠背的张开最大角度变大。S6,当乘务员松开复位按钮时,复位弹簧回弹,在复位弹簧的回弹力F牵引下,所述复位滑块被牵引向靠近角度调节滑道侧边的方向移动,进行复位,而锁定滑块并未被牵引。本专利技术中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申请对高铁座椅的尺寸参数进行了合理的设计,本申请中的高铁座椅符合人体工学,舒适度好。(2)本申请中的高铁座椅各个零部件均由轻量化金属制成,重量轻,节约列车运力。(3)通过限位机构实现后排乘客对前排座椅靠背最大张开角度的控制,在不影响前排乘客舒适性的情况下,兼顾后排乘客的舒适性。(4)通过复位机构实现乘务员对联排座椅的限位机构进行复位操作,节约乘务人员列车整理的时间,提高整理效率。(5)本申请中的复位机构可以分别从座椅的左右两侧操作实现复位,方便乘务人员从左右两侧进行复位,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6)本申请中倾斜装置、限位机构和复位机构均通过简单的机械机构进行功能实现,具有节约能源,结构可靠,维修方便。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从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座椅靠背调节部分的基本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座椅靠背角度适应性调节部分的后视图;图3为图2中A部分座椅靠背角度适应性调节部分的锁定状态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A部分座椅靠背角度适应性调节部分的解锁过程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2中A部分座椅靠背角度适应性调节部分的复位过程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座椅的限位机构的部分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座椅靠背角度适应性调节部分联排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舒适性高铁座椅,包括底架、转架、座椅本体、倾斜装置;其中,所述座椅本体包括靠背和椅面;所述靠背内部设置有靠背框架,所述椅面内部设置有座椅框架,所述靠背框架竖向铰接于座椅框架;所述靠背框架包括有靠背连接板(5),所述座椅框架包括底座(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舒适性高铁座椅,包括底架、转架、座椅本体、倾斜装置;其中,所述座椅本体包括靠背和椅面;所述靠背内部设置有靠背框架,所述椅面内部设置有座椅框架,所述靠背框架竖向铰接于座椅框架;所述靠背框架包括有靠背连接板(5),所述座椅框架包括底座(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性高铁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面的尺寸包括座宽、座深、座高和椅面弧度;其中,所述座宽尺寸范围为420~480mm;所述座深尺寸范围为380mm~410mm;所述座高尺寸范围为417~445mm;所述椅面弧度角度范围为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性高铁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的尺寸包括靠背倾角、背高和背宽;其中,所述靠背倾角角度范围为0~30°;所述背高尺寸范围为730~770mm;所述背宽尺寸范围为420~480mm。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舒适性高铁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装置包括调节扳手(1)、钢丝绳(2)、解锁块(3)和气簧(4)。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舒适性高铁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铁座椅进一步包括限位机构和复位机构;其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角度张开模块和角度锁定模块;所述角度张开模块包括固定块(7)、连接轴(10)、滑块(9)和角度调节滑道(8);所述角度锁定模块包括锁定滑道(11)和锁定滑块(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舒适性高铁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13)、推板(20)、推杆(22)、复位按钮(21)、拉杆(14)、固定套管(15)、复位滑块(17)、转接环(19)、拉线(23)和拉环(16)。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舒适性高铁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滑道(8)设置底座(6)背面上部,所述滑块(9)滑动设置于角度调节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静吴刚任青山岳虎张士林
申请(专利权)人:六盘水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