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M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2916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BR‑M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包括: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回流泵、液位监测探头、PLC控制系统。进水泵将待净化的污水经管路输送至第一反应池,污水在第一反应池内进行搅拌后流入第二反应池,曝气装置设置在膜组件底部,曝气装置与鼓风机出风口相连;回流泵经管路将第二反应池的泥水混合液抽至第一反应池内,以便实现好氧反应池与缺氧反应池之间的水力循环。抽吸泵与膜组件的出水端相连接,膜组件实现污水中水与污泥、微生物的分离,将分离后的水经出水管路排出;碳源添加装置、除磷剂添加装置经加药管线分别向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内加入碳源和除磷剂。整个系统由PLC控制系统控制,自动化程度高。

SBR-MBR Integrate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and Sewage Treatment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BR MBR integrate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and a sewage treatment method, including a first reaction tank, a second reaction tank, a reflux pump, a liquid level monitoring probe and a PLC control system. The sewage to be purified is transported to the first reactor by the intake pump through the pipeline. The sewage is agitated in the first reactor and then flows into the second reactor. The aeration device is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membrane module. The aeration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outlet of the blower. The sludge mixture from the second reactor is pumped into the first reactor by the reflux pump through the pipelin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erobic reactor and the anoxic reactor. Hydraulic cycle. The suction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effluent end of the membrane module, and the membrane module realizes the separation of sewage water from sludge and microorganisms, and discharges the separated water through the effluent pipeline. The carbon source adding device and the phosphorus removal agent adding device are respectively added to the first reaction tank and the second reaction tank through the adding pipeline. The whole system is controlled by PLC control system, with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BR-M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微小水量的SBR-M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MBR(MembraneBio-Reactor,膜生物反应器)是将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反应器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水处理工艺,它把膜分离工艺与生物处理工艺结合起来,用膜分离装置取代传统活性污泥法中二次沉淀池,从而实现高效固液分离效果。MBR具有抗负荷冲击能力强、污泥浓度高、生化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排泥周期长、易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SBR(SequencingBatchReacto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利用间歇曝气活性污泥的污水处理工艺,它的运行特点是有序和间歇。SBR反应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具有耐冲击负荷、处理能力强、运行方式简单等优点。对于小水量污水厂来说,这些污水厂大多地理位置分散、数量多、并且很少人专人看管。其水质水量变化幅度较大、冲击负荷大、进水浓度较低、活性污泥的培养难度加大、污泥生存能力减弱,且低温给生物反应池中活性污泥带来极大影响,污泥增长极其缓慢。对于微小水量的生化处理装置,由于水量较小,设备选型困难,如果采用小水量实验设备,其水泵、风机等价格较高或者质量差,所以我们急需一种能处理微小水量的工艺及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微小水量的SBR-MBR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和装置。该装置将SBR工艺和MBR工艺进行了有机结合,提供了一种出水水质高、操作简单、便于操控、设备选型简单、适用于处理小水量污水的处理工艺和装置。具体方案如下:一种SBR-M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反应池,第一反应池与污水进水管路相连且该污水进水管路配置有进水泵,且该第一反应池配备有碳源添加装置;第二反应池,第一反应池溢流出的污水流入第二反应池,第二反应池内部底面设置有曝气装置,且在第二反应池内部并位于曝气装置上方还设有膜组件,膜组件的出水端与一抽吸泵相连,第二反应池配备有除磷剂添加装置;回流泵,所述回流泵的进口经管线与第二反应池底部相通,所述回流泵出口管线上设置两条支路管线并分别配置有控制阀,第一条支路管线控制排泥,第二条支路管线控制泥水混合液回流至第一反应池;液位监测探头,设置在第一反应池及第二反应池内,或者设置在第二反应池内;PLC控制系统,与进水泵、碳源添加装置、除磷剂添加装置、回流泵、控制阀以及液位监测探头相连。进一步的,第一反应池底部设有搅拌器。进一步的,曝气装置与设于第二反应池外的鼓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鼓风机与PLC控制系统相连;曝气装置为微孔曝气器或微孔曝气管。进一步的,膜组件为中空纤维超滤膜、中空纤维微滤膜、平板超滤膜、平板微滤膜、陶瓷超滤膜、陶瓷微滤膜的任意一种。一种基于上述SBR-M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进水阶段,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的液位过低时PLC控制系统开启进水泵,污水充满第一反应池后溢流至第二反应池;S2、生化阶段,第二反应池中的污水为高液位时,PLC控制系统关闭进水泵,并启动碳源添加装置、除磷剂添加装置,以及,启动回流泵并开启第二条支路管线上的控制阀进行回流处理;S3、排水阶段,水质达标后,关闭碳源添加装置、除磷剂添加装置,启动抽吸泵进行抽水直至第二反应池为低液位;S4、重复进行步骤S1-S3。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S1中对第一反应池中的污水进行搅拌。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抽吸泵每开5-15分钟后,停1-5分钟后再开启。进一步的,开启第二条支路管线上的控制阀时关闭第一条支路管线上的控制阀,且在排泥作业时,开启第一条支路管线上的控制阀并关闭第二条支路管线上的控制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通过适当控制运行方式,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交替,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并且通过MBR膜分离出水,可以有效保证出水水质,充分利用了SBR和MBR两种工艺的优点。(2)本装置可实现远程监控及自动化设计,工艺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水量进行调整,运行灵活,待水质达标后再排放。(3)本装置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反应池内存在DO、BOD5浓度梯度,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4)该装置污泥浓度可达6-20g/L,比传统SBR污泥浓度高,处理效果更好,且解决了SBR污泥膨胀造成的污泥流失问题。(5)本装置采用间歇进水间歇排水,使得瞬时水量变大,因此可以采用经济适用的工程型设备,解决了微小水量生化处理装置设备选型难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SBR-M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进行污水处理的简要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进水泵;2.第一反应池;3.第二反应池;4.搅拌器;5.膜组件;6.鼓风机;7.回流泵;8.抽吸泵;9.液位监测探头;10.曝气装置;11.碳源添加装置;12.除磷剂添加装置;13控制阀;14.控制阀;15.PLC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理解本专利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BR-M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反应池2,第一反应池2与污水进水管路相连且该污水进水管路配置有进水泵1,且该第一反应池2配备有碳源添加装置11;第二反应池3,第一反应池2溢流出的污水流入第二反应池3,第二反应池3内部底面设置有曝气装置10,且在第二反应池3内部并位于曝气装置10上方还设有膜组件5,膜组件5的出水端与一抽吸泵8相连,第二反应池3配备有除磷剂添加装置12;回流泵7,所述回流泵7的进口经管线与第二反应池3底部相通,所述回流泵7出口管线上设置两条支路管线并分别配置有控制阀,第一条支路管线控制排泥,第二条支路管线控制泥水混合液回流至第一反应池2;液位监测探头9,设置在第一反应池2及第二反应池3内,或者设置在第二反应池3内;PLC控制系统15,与进水泵1、碳源添加装置11、除磷剂添加装置12、回流泵7、控制阀以及液位监测探头9相连。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反应池2底部设有搅拌器4,与PLC控制系统15相连。在一实施例中,曝气装置10与设于第二反应池3外的鼓风机6的出风口相连,该鼓风机6与PLC控制系统15相连;其中,曝气装置10为微孔曝气器或微孔曝气管。在一实施例中,膜组件5为中空纤维超滤膜、中空纤维微滤膜、平板超滤膜、平板微滤膜、陶瓷超滤膜、陶瓷微滤膜的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如下:进水泵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BR‑M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应池(2),第一反应池(2)与污水进水管路相连且该污水进水管路配置有进水泵(1),且该第一反应池(2)配备有碳源添加装置(11);第二反应池(3),第一反应池(2)溢流出的污水流入第二反应池(3),第二反应池(3)内部底面设置有曝气装置(10),且在第二反应池(3)内部并位于曝气装置(10)上方还设有膜组件(5),膜组件(5)的出水端与一抽吸泵(8)相连,第二反应池(3)配备有除磷剂添加装置(12);回流泵(7),所述回流泵(7)的进口经管线与第二反应池(3)底部相通,所述回流泵(7)出口管线上设置两条支路管线并分别配置有控制阀,第一条支路管线控制排泥,第二条支路管线控制泥水混合液回流至第一反应池(2);液位监测探头(9),设置在第一反应池(2)及第二反应池(3)内,或者设置在第二反应池(3)内;PLC控制系统(15),与进水泵(1)、碳源添加装置(11)、除磷剂添加装置(12)、回流泵(7)、控制阀以及液位监测探头(9)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BR-M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应池(2),第一反应池(2)与污水进水管路相连且该污水进水管路配置有进水泵(1),且该第一反应池(2)配备有碳源添加装置(11);第二反应池(3),第一反应池(2)溢流出的污水流入第二反应池(3),第二反应池(3)内部底面设置有曝气装置(10),且在第二反应池(3)内部并位于曝气装置(10)上方还设有膜组件(5),膜组件(5)的出水端与一抽吸泵(8)相连,第二反应池(3)配备有除磷剂添加装置(12);回流泵(7),所述回流泵(7)的进口经管线与第二反应池(3)底部相通,所述回流泵(7)出口管线上设置两条支路管线并分别配置有控制阀,第一条支路管线控制排泥,第二条支路管线控制泥水混合液回流至第一反应池(2);液位监测探头(9),设置在第一反应池(2)及第二反应池(3)内,或者设置在第二反应池(3)内;PLC控制系统(15),与进水泵(1)、碳源添加装置(11)、除磷剂添加装置(12)、回流泵(7)、控制阀以及液位监测探头(9)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BR-M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应池(2)底部设有搅拌器(4),与PLC控制系统(15)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BR-M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曝气装置(10)与设于第二反应池(3)外的鼓风机(6)的出风口相连,鼓风机(6)与PLC控制系统(15)相连;曝气装置(10)为微孔曝气器或微孔曝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冀世锋杨行高春梅邢云青刘圣慧丁国栋方涵韩乃旭曹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