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装前处理沥液孔的预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7377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涂装前处理沥液孔的预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模,模拟出车身结构以设定角度出槽的情景,在出槽内做出液体模型,并得到液体模型体积V和液面高度H;步骤2、收集前处理‑电泳线要求的沥液时间T,根据沥液时间T获得理论排水时间t;步骤3、根据液体体积V、液面高度H及理论排水时间t计算理论排水孔面积S;步骤4、将理论排水孔面积S与实际设计的排水孔面积S1进行比较,并修正实际设计的排水孔面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理论计算的沥液孔面积对比数据设计的沥液孔面积,来评估设计的沥液孔是否满足涂装前处理‑电泳线的沥液要求,避免利用经验设置沥液孔的不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装前处理沥液孔的预设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设计同步工程领域,具体涉及涂装同步工程中,分析车身设计沥液孔是否满足涂装前处理-电泳生产线沥液的工艺要求的技术。
技术介绍
在涂装同步工程分析时,车身设计漏液孔是否满足工艺要求,一般仅通过经验预估,没有准确的计算校核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解决涂装同步工程无法准确分析沥液孔是否满足工艺要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涂装前处理沥液孔的预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模,模拟出车身结构以设定角度出槽的情景,在出槽内做出液体模型,并得到液体模型体积V和液面高度H;步骤2、收集前处理-电泳线要求的沥液时间T,根据沥液时间T获得理论排水时间t;步骤3、根据液体体积V、液面高度H及理论排水时间t计算理论排水孔面积S;步骤4、将理论排水孔面积S与实际设计的排水孔面积S1进行比较,并修正实际设计的排水孔面积。所述步骤2影响理论排水时间t的因素包括其他位置的槽液对所计算位置的槽液补充、液体的表面张力,根据所述因素获得系数K,t=T/K。所述K=1.94。所述步骤3采用公式: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所述步骤4中,当S>S1时,设计的排水孔面积不足,不满足实际沥液要求,当S≤S1时,设计的排水孔面积满足实际沥液要求。本专利技术通过理论计算的沥液孔面积对比数据设计的沥液孔面积,来评估设计的沥液孔是否满足涂装前处理-电泳线的沥液要求,避免利用经验设置沥液孔的不准确性。具体实施方式步骤1、根据车身设计数模,模拟车身以一定角度出槽情景,做出出槽时需计算位置的液体模型,得到液体体积V及液面高度H。步骤2、收集该车型所投产基地的前处理-电泳线要求的沥液时间T,考虑实际生产沥液时,其他影响因素(如:其他位置的槽液对所计算位置的槽液补充、液体的表面张力等)对理论计算的影响,采用系数K对时间T进行调整,得到理论排水时间t:t=T/K(K=1.94)步骤3、将得到的液体体积V、液面高度H及理论排水时间t的数值代入公式(一):(g是重力加速度,取9.8m/s;S是理论排水孔面积)步骤4、根据步骤3算得的理论排水孔面积S,与实际设计的排水孔面积S1进行比较;当S>S1时,设计的排水孔面积不足,不满足实际沥液要求;当S≤S1时,设计的排水孔面积满足实际沥液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装前处理沥液孔的预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模,模拟出车身结构以设定角度出槽的情景,在出槽内做出液体模型,并得到液体模型体积V和液面高度H;步骤2、收集前处理‑电泳线要求的沥液时间T,根据沥液时间T获得理论排水时间t;步骤3、根据液体体积V、液面高度H及理论排水时间t计算理论排水孔面积S;步骤4、将理论排水孔面积S与实际设计的排水孔面积S1进行比较,并修正实际设计的排水孔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装前处理沥液孔的预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模,模拟出车身结构以设定角度出槽的情景,在出槽内做出液体模型,并得到液体模型体积V和液面高度H;步骤2、收集前处理-电泳线要求的沥液时间T,根据沥液时间T获得理论排水时间t;步骤3、根据液体体积V、液面高度H及理论排水时间t计算理论排水孔面积S;步骤4、将理论排水孔面积S与实际设计的排水孔面积S1进行比较,并修正实际设计的排水孔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装前处理沥液孔的预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影响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洋王飞谭红亮张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