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畸开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322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31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畸开口装置,包括上连接杆、下连接杆、C形口角牵拉杆、以及两个结构相同且左右镜像的磨牙区支撑翼,所述的上连接杆由右上弧形杆、中上U形杆和左上弧形杆一体成型,所述下连接杆由右下弧形杆、中下U形杆和左下弧形杆一体成型,所述中上U形杆的开口朝上,所述中下U形杆的开口朝下,所述的磨牙区支撑翼包括上弧形杆和下弧形杆,所述上弧形杆的中部扭曲形成上U形部,所述上U形部的开口朝上,所述下弧形杆的中部扭曲形成下U形部,所述下U形部的开口朝下,所述上弧形杆和下弧形杆同侧的外端连接有C形杆,所述上弧形杆和下弧形杆同侧的内端与C形口角牵拉杆的两端相连。

An Orthodontic Open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and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n orthodontic open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connecting rod, a lower connecting rod, a C-shaped corner pull rod and two supporting wings of molar region with the same structure and left and right mirror images. The upper connecting rod is formed by a right upper arc rod, a middle upper U-shaped rod and a left upper arc rod, and the lower connecting rod is formed by a right lower arc rod and a middle lower U-shaped rod. The upper and middle U-shaped rod opens upward, the lower and middle U-shaped rod opens downward, the supporting wing of the molar region includes the upper and lower arc rods, the middle of the upper arc rod twists to form an upper U-shaped part, the opening of the upper U-shaped part is upward, the middle of the lower arc rod twists to form a lower U-shaped part, and the opening of the lower U-shaped part is downward. The outer end of the same side of the upper arc rod and the lower arc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C-shaped rod, and the inner end of the same side of the upper arc rod and the lower arc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wo ends of the C-shaped corner tie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畸开口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正畸开口装置。
技术介绍
在口腔正畸临床中,开口器是一种常用的粘结托槽的辅助工具。为了达到最佳的矫治效果,经常需要在第二恒磨牙甚至第三磨牙上面粘结正畸附件,但是目前应用的开口器主要是撑开口腔前部的唇颊粘膜,对磨牙区粘膜几乎没有支撑,从而造成第二恒磨牙和第三磨牙颊面管及其他附件很难准确、顺利、牢固就位,从而影响正畸矫治的顺利进行。有部分医生采取第二恒磨牙或第三磨牙粘接带环的方法来减少矫治附件的脱落。但是,应用带环同样存在就位困难、准确就位难的问题,同时,应用带环对颊粘膜的刺激更大,矫治后容易发生食物嵌塞。为此,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3919621B和CN103876852B)均对开口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改进,其能够在撑开口腔前部唇颊粘膜的同时撑开磨牙区的颊粘膜,从而利于磨牙区粘结正畸附件。然而,这类开口器存在以下方面不足:第一、前面两种开口器加工制作复杂,加工制作费用高;第二、由于主要材料是塑料,对消毒的高温高压耐受性差,易导致开口器变脆损坏;第三、根据患者口腔的差异性进行适应性的尺寸调节差,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正畸开口装置,它为金属结构,耐高温,可消毒,便于重复使用;它还设计有U型曲位,可以根据患者口腔的差异性进行适应性的尺寸调节,通用性较强,制作简单,适合市场推广使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正畸开口装置,包括上连接杆、下连接杆、C形口角牵拉杆、以及两个结构相同且左右镜像的磨牙区支撑翼,所述的上连接杆由右上弧形杆、中上U形杆和左上弧形杆一体成型,所述下连接杆由右下弧形杆、中下U形杆和左下弧形杆一体成型,所述中上U形杆的开口朝上,所述中下U形杆的开口朝下,所述的磨牙区支撑翼包括上弧形杆和下弧形杆,所述上弧形杆的中部扭曲形成上U形部,所述上U形部的开口朝上,所述下弧形杆的中部扭曲形成下U形部,所述下U形部的开口朝下,所述上弧形杆和下弧形杆同侧的外端连接有C形杆,所述上弧形杆和下弧形杆同侧的内端与C形口角牵拉杆的两端相连接,所述C形口角牵拉杆的开口方向与上连接杆开口的方向相同,所述C形口角牵拉杆的中部朝向上连接杆开口的方向扭曲形成牵拉U形部,所述的牵拉U形部和C形口角牵拉杆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右上弧形杆的右端与右边的磨牙区支撑翼中的上弧形杆的内端一体成型,所述左上弧形杆的左端与左边的磨牙区支撑翼中的上弧形杆的内端一体成型,所述右下弧形杆的右端与右边的磨牙区支撑翼中的下弧形杆的内端一体成型,所述左下弧形杆的左端与左边的磨牙区支撑翼中的下弧形杆的内端一体成型,所述右上弧形杆、左上弧形杆与两个磨牙区支撑翼中的上弧形杆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以及右下弧形杆、左下弧形杆与两个磨牙区支撑翼中的下弧形杆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在同一条圆弧上,所述上U形杆、下U形杆、上U形部和下U形部位于投影线所在的弧面上。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开口装置为金属制品,故可耐高温,可消毒,方便反复使用避免浪费;由于上连接杆由右上弧形杆、中上U形杆和左上弧形杆一体成型,下连接杆由右下弧形杆、中下U形杆和左下弧形杆一体成型,中上U形杆的开口朝上,中下U形杆的开口朝下,上弧形杆的中部扭曲形成上U形部,上U形部的开口朝上,下弧形杆的中部扭曲形成下U形部,下U形部的开口朝下,C形口角牵拉杆的中部朝向上连接杆开口的方向扭曲形成牵拉U形部,故可以根据患者的口腔差异以及需要将开口装置展开的长度和宽度进行随意调节,通用性更强。进一步,所述上弧形杆和下弧形杆同侧的内端与C形口角牵拉杆的两端之间一体成型有C形过渡段,以使两个C形口角牵拉杆向外翻折,且翻折的角度为30°~60°。这样的设计,当本开口装置放入患者口腔后,C形口角牵拉杆将患者口腔的两唇角撑开,便于医护人员开展后续的操作。进一步,所述圆弧的弧长尺寸为13.2㎝~15.8㎝,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之间的距离尺寸为3.5㎝~5.8㎝,所述上U形杆、下U形杆、上U形部、下U形部和牵拉U形部的开口尺寸为6㎜~9㎜,两个所述磨牙区支撑翼中的C形过渡段末端之间的距离尺寸为4.2㎝~5.8㎝。这样的设计,可以满足大多数患者的使用需求,通用性更强。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正畸开口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一种正畸开口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一种正畸开口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一种正畸开口装置实施例中上连接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正畸开口装置实施例中下连接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正畸开口装置实施例中磨牙区支撑翼与C形口角牵拉杆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一种正畸开口装置实施例中磨牙区支撑翼与C形口角牵拉杆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中的标号为:1.上连接杆,10.右上弧形杆,11.左上弧形杆,12.中上U形杆,2.下连接杆,20.右下弧形杆,21.左下弧形杆,22.中下U形杆,3.磨牙区支撑翼,30.上弧形杆,4.C形口角牵拉杆,40.牵拉U形部,32.上U形部,33.下U形部,34.C形杆,35.下弧形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正畸开口装置,包括上连接杆1、下连接杆2、C形口角牵拉杆4、以及两个结构相同且左右镜像的磨牙区支撑翼3,上连接杆1由右上弧形杆10、中上U形杆12和左上弧形杆11一体成型,下连接杆2由右下弧形杆20、中下U形杆22和左下弧形杆21一体成型,中上U形杆12的开口朝上,中下U形杆22的开口朝下,磨牙区支撑翼3包括上弧形杆30和下弧形杆35,上弧形杆30的中部扭曲形成上U形部32,上U形部32的开口朝上,下弧形杆35的中部扭曲形成下U形部33,下U形部33的开口朝下,上弧形杆30和下弧形杆35同侧的外端连接有C形杆34,上弧形杆30和下弧形杆35同侧的内端与C形口角牵拉杆4的两端相连接,C形口角牵拉杆4的开口方向与上连接杆1开口的方向相同,C形口角牵拉杆4的中部朝向上连接杆1开口的方向扭曲形成牵拉U形部40,牵拉U形部40和C形口角牵拉杆4位于同一平面内,右上弧形杆10的右端与右边的磨牙区支撑翼3中的上弧形杆30的内端一体成型,左上弧形杆11的左端与左边的磨牙区支撑翼3中的上弧形杆30的内端一体成型,右下弧形杆20的右端与右边的磨牙区支撑翼3中的下弧形杆35的内端一体成型,左下弧形杆21的左端与左边的磨牙区支撑翼3中的下弧形杆35的内端一体成型,右上弧形杆10、左上弧形杆11与两个磨牙区支撑翼3中的上弧形杆3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以及右下弧形杆20、左下弧形杆21与两个磨牙区支撑翼3中的下弧形杆3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在同一条圆弧上,上U形杆12、下U形杆22、上U形部32和下U形部33位于投影线所在的弧面上。本实施例中,由于开口装置为金属制品,故可耐高温,可消毒,方便反复使用避免浪费;由于上连接杆1由右上弧形杆10、中上U形杆12和左上弧形杆11一体成型,下连接杆2由右下弧形杆20、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畸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杆(1)、下连接杆(2)、C形口角牵拉杆(4)、以及两个结构相同且左右镜像的磨牙区支撑翼(3),所述的上连接杆(1)由右上弧形杆(10)、中上U形杆(12)和左上弧形杆(11)一体成型,所述下连接杆(2)由右下弧形杆(20)、中下U形杆(22)和左下弧形杆(21)一体成型,所述中上U形杆(12)的开口朝上,所述中下U形杆(22)的开口朝下,所述的磨牙区支撑翼(3)包括上弧形杆(30)和下弧形杆(35),所述上弧形杆(30)的中部扭曲形成上U形部(32),所述上U形部(32)的开口朝上,所述下弧形杆(35)的中部扭曲形成下U形部(33),所述下U形部(33)的开口朝下,所述上弧形杆(30)和下弧形杆(35)同侧的外端连接有C形杆(34),所述上弧形杆(30)和下弧形杆(35)同侧的内端与C形口角牵拉杆(4)的两端相连接,所述C形口角牵拉杆(4)的开口方向与上连接杆(1)开口的方向相同,所述C形口角牵拉杆(4)的中部朝向上连接杆(1)开口的方向扭曲形成牵拉U形部(40),所述的牵拉U形部(40)和C形口角牵拉杆(4)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右上弧形杆(10)的右端与右边的磨牙区支撑翼(3)中的上弧形杆(30)的内端一体成型,所述左上弧形杆(11)的左端与左边的磨牙区支撑翼(3)中的上弧形杆(30)的内端一体成型,所述右下弧形杆(20)的右端与右边的磨牙区支撑翼(3)中的下弧形杆(35)的内端一体成型,所述左下弧形杆(21)的左端与左边的磨牙区支撑翼(3)中的下弧形杆(35)的内端一体成型,所述右上弧形杆(10)、左上弧形杆(11)与两个磨牙区支撑翼(3)中的上弧形杆(3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以及右下弧形杆(20)、左下弧形杆(21)与两个磨牙区支撑翼(3)中的下弧形杆(3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在同一条圆弧上,所述上U形杆(12)、下U形杆(22)、上U形部(32)和下U形部(33)位于投影线所在的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畸开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杆(1)、下连接杆(2)、C形口角牵拉杆(4)、以及两个结构相同且左右镜像的磨牙区支撑翼(3),所述的上连接杆(1)由右上弧形杆(10)、中上U形杆(12)和左上弧形杆(11)一体成型,所述下连接杆(2)由右下弧形杆(20)、中下U形杆(22)和左下弧形杆(21)一体成型,所述中上U形杆(12)的开口朝上,所述中下U形杆(22)的开口朝下,所述的磨牙区支撑翼(3)包括上弧形杆(30)和下弧形杆(35),所述上弧形杆(30)的中部扭曲形成上U形部(32),所述上U形部(32)的开口朝上,所述下弧形杆(35)的中部扭曲形成下U形部(33),所述下U形部(33)的开口朝下,所述上弧形杆(30)和下弧形杆(35)同侧的外端连接有C形杆(34),所述上弧形杆(30)和下弧形杆(35)同侧的内端与C形口角牵拉杆(4)的两端相连接,所述C形口角牵拉杆(4)的开口方向与上连接杆(1)开口的方向相同,所述C形口角牵拉杆(4)的中部朝向上连接杆(1)开口的方向扭曲形成牵拉U形部(40),所述的牵拉U形部(40)和C形口角牵拉杆(4)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右上弧形杆(10)的右端与右边的磨牙区支撑翼(3)中的上弧形杆(30)的内端一体成型,所述左上弧形杆(11)的左端与左边的磨牙区支撑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国吴迪卢静张楠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