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8338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屏和触控模组,触控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显示屏的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层、吸光层和第二电极层,其中,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吸光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吸光层,且至少部分第一触控电极嵌设在第一子吸光层中;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该触控显示装置具有窄视角,低反射率,强光下的可视性增强,且将吸光层和触控电极集成设置,可以有效降低触控显示装置的厚度,利于产品的弯折和弯曲。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touch display device comprises a display screen and a touch module arranged in a stack. The touch module comprises a first electrode layer, a light absorbing layer and a second electrode layer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display screen in turn. The first electrode layer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first touch electrodes, and a plurality of first touch electrodes are arranged at intervals along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absorption layer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first sub-absorption layers spaced along the first direction, and at least part of the first touch electrode is embedded in the first sub-absorption layer; the second electrode layer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second touch electrodes,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touch electrodes are spaced along the second direction, intersecting the first direction with the second direction. The touch display device has narrow angle of view, low reflectivity, enhanced visibility under strong light, and integrates the absorber layer and the touch electrode,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hickness of the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is conducive to the bending and bending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的,涉及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显示器具有宽视角的特性,这一特性虽然在手机等领域具有优势,但当应用于车载时,却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车载显示器所处的位置因素影响,一般来说,都会在前方的挡风玻璃上形成反光的倒影(参照图1),这一现象在夜间尤其明显,这将对驾驶员观察车外路面情况造成干扰,影响行车安全。光控制膜(LCF)是一种可以用来调节光的透射的光学薄膜,其结构为由光吸收材料形成的百叶窗形态。由于光吸收材料的影响,在垂直视角下观看时,图像是可视的,但是随着视角的增加,通过LCF透射的光的量将会逐步减少,当达到某个角度时,图像将不再可视,然而,目前市面上的LCF的基本结构为上下两层聚碳酸酯保护层中夹着一层百叶窗层,由于保护层和胶材的存在,其厚度一般可达到300微米甚至以上,而这明显无法满足未来产品对于弯曲和薄型化的追求。因而,目前的显示装置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窄视角、用作车载显示装置时不会在挡风玻璃上形成反光倒影或者厚度较薄适合弯折或弯曲的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屏和触控模组,所述触控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层、吸光层和第二电极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吸光层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吸光层,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嵌设在所述第一子吸光层中;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该触控显示装置中,通过设置吸光层可使其具有窄视角,而且由于至少部分第一触控电极隐藏在吸光层的下方,可以降低反射率,提高在强光下的可视性。另外,将吸光层和触控电极集成设置,可以有效降低触控显示装置的厚度,利于产品的弯折和弯曲。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嵌设在一个所述第一子吸光层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光透过层,所述光透过层设置在第二电极层和所述显示屏之间,多个所述第一子吸光层嵌设在所述光透过层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光透过层的材料为透明树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吸光层还包括多个第二子吸光层,多个所述第二子吸光层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与多个所述第一子吸光层构成网格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吸光层的材料为黑色树脂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子吸光层和所述第二自吸光层周期设置,且所述第一子吸光层的第一周期距离和所述第二子吸光层的第二周期距离分别为30~300微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吸光层之间的间距为10~295微米,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子吸光层之间的间距为10~295微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宽度≤所述第一子吸光层和所述第二子吸光层的宽度≤所述显示屏中的像素界定层的宽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子吸光层和所述第二子吸光层的宽度分别为5~30微米,所述第一子吸光层和所述第二子吸光层的高度分别为5~50微米。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汽车包括前面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该汽车具有前面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作前面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通过构图工艺在显示屏的表面上依次形成第一电极层、吸光层和第二电极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形成光透过层的步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是通过以下步骤形成的:涂覆导电浆料后干燥,形成导电涂层;对所述导电涂层进行刻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吸光层和所述光透过层是通过以下步骤形成的:涂覆光透过材料并进行固化,得到固化涂层;对所述固化涂层进行刻蚀或者压印,形成贯穿所述固化涂层的沟槽,形成所述光透过层;在所述沟槽中浇注光吸收材料并固化,形成所述光吸收层。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车载显示装置在挡风玻璃上形成反光的倒影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沿B-B’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中沿C-C’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用作车载显示装置时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沿D-D’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1中沿E-E’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照图2和图3,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屏10和触控模组20,所述触控模组2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层21、吸光层22和第二电极层23,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21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211,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吸光层22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吸光层221,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触控电极211嵌设在所述第一子吸光层221中;所述第二电极层23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231,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23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该触控显示装置中,通过设置吸光层可使其具有窄视角,而且由于至少部分第一触控电极隐藏在吸光层的下方,可以降低反射率,提高在强光下的可视性,特别是应用于车载显示装置时,可以避免在挡风玻璃上形成反光的倒影,进而不会影响驾驶员观察路况,提高驾驶安全性。另外,将吸光层和触控电极集成设置,可以有效降低触控显示装置的厚度,利于产品的弯折和弯曲。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触控显示装置中的显示屏可以为常规的有机发光显示屏,具体的结构也为常规有机发光显示屏的结构,在此不再过多赘述。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触控模组设置在显示屏显示画面的表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一子吸光层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第一触控电极的数量多于第一子吸光层的数量,部分第一触控电极嵌设在第一子吸光层中;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的数量少于第一子吸光层的数量,可以部分第一触控电极嵌设在第一子吸光层中,也可以全部的第一触控电极均嵌设在第一子吸光层中,即每个第一触控电极嵌设在一个第一子吸光层中;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一子吸光层的数量可以相同,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一子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屏和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层、吸光层和第二电极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吸光层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吸光层,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嵌设在所述第一子吸光层中;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屏和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层、吸光层和第二电极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吸光层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吸光层,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嵌设在所述第一子吸光层中;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嵌设在一个所述第一子吸光层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透过层,所述光透过层设置在第二电极层和所述显示屏之间,多个所述第一子吸光层嵌设在所述光透过层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透过层的材料为透明树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层还包括多个第二子吸光层,多个所述第二子吸光层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与多个所述第一子吸光层构成网格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光层的材料为黑色树脂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吸光层和所述第二子吸光层周期设置,且所述第一子吸光层的第一周期距离和所述第二子吸光层的第二周期距离分别为30~300微米。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璞玉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