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箱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725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钢箱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包括钢箱梁以及型钢混凝土柱,还包括均用于连接所述钢箱梁与所述型钢混凝土柱的牛腿和若干第一加劲板,各所述第一加劲板均竖直设置,且各所述第一加劲板均分布于所述牛腿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钢箱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通过采用牛腿和若干第一加劲板共同连接钢箱梁和型钢混凝土柱,其中牛腿能够直接抵抗钢箱梁传递来的弯矩,而且它还能够与若干第一加劲板一起抵抗钢箱梁传递来的剪力,节省了钢材的同时还增加了可靠性。

A Connection Joint between Steel Box Girder and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provides a connection joint between a steel box girder and a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including a steel box girder and a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It also includes a bracket and several first stiffening plates used to connect the steel box girder and the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The first stiffening plates are vertically arranged, and each first stiffening plate is distribu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racket. The connection joint of the steel box girder and the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of the invention is joined by a bracket and several first stiffening plates, in which the bracket can directly resist the bending moment transmitted by the steel box girder, and it can also resist the shear force transmitted by the steel box girder together with several first stiffening plates, thus saving steel and increasing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箱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钢箱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目前,钢箱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主要采用在型钢混凝土柱周围外包一圈钢板,钢箱梁通过焊接在外包钢板上实现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然而采用这种方式连接,外包钢板既要承受钢箱梁传来的剪力,也要承受传来的弯矩。致使节点传力较复杂,节点可靠性差,且在型钢混凝土柱截面较大时外包一圈钢板,非常浪费钢材,施工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箱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通过采用牛腿和若干第一加劲板共同连接钢箱梁和型钢混凝土柱,其中牛腿能够直接抵抗钢箱梁传递来的弯矩,而且它还能够与若干第一加劲板一起抵抗钢箱梁传递来的剪力,节省了钢材的同时还增加了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箱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包括钢箱梁以及型钢混凝土柱,还包括均用于连接所述钢箱梁与所述型钢混凝土柱的牛腿和若干第一加劲板,各所述第一加劲板均竖直设置,且各所述第一加劲板均分布于所述牛腿的两侧。进一步,所述牛腿为工字型钢牛腿,所述工字型钢牛腿具上翼缘板、下翼缘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上翼缘板和所述下翼缘板的腹板;各所述第一加劲板均平行设置于所述腹板的两侧,且位于所述牛腿的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进一步,位于同一侧的相邻两个第一加劲板间隔设置,且间隔的距离不小于200mm。进一步,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钢箱梁和所述牛腿的钢锚板,所述钢锚板连接在所述钢箱梁上;所述牛腿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在所述钢锚板和所述型钢混凝土柱上,每一所述第一加劲板的两侧分别连接在所述钢锚板和所述型钢混凝土柱上。进一步,还包括若干锚筋,各锚筋均环绕所述牛腿布设,且各所述锚筋的其中一端均垂直连接在所述钢锚板上,另一端均锚固在所述型钢混凝土柱中。进一步,所述钢锚板嵌入所述钢箱梁中,所述钢锚板的外表面与所述钢箱梁的外表面平齐。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型钢混凝土柱内的第二加劲板,各所述第二加劲板均水平设置。进一步,部分所述第二加劲板与所述牛腿的上翼缘板位于同一高度,部分所述第二加劲板与所述牛腿的所述下翼缘板位于同一高度。进一步,所述连接的方式为焊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钢箱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通过采用牛腿和若干第一加劲板共同连接钢箱梁和型钢混凝土柱,其中牛腿能够直接抵抗钢箱梁传递来的弯矩,而且它还能够与若干第一加劲板一起抵抗钢箱梁传递来的剪力,节省了钢材的同时还增加了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箱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的部分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箱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的钢箱梁、工字型钢牛腿以及型钢混凝土柱的竖向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箱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的钢箱梁、第一加劲板以及型钢混凝土柱的竖向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箱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箱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的锚筋、第一加劲板、工字型钢牛腿以及钢锚板连接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箱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的钢锚板与钢箱梁连接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箱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的锚筋与锚板的侧立面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钢箱梁;2-型钢混凝土柱;3-钢锚板;4-锚筋;5-工字型钢牛腿;6-第一加劲板;7-第二加劲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箱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包括钢箱梁1,型钢混凝土柱2,均用于连接所述钢箱梁1与所述型钢混凝土柱2的牛腿和若干第一加劲板6,各所述第一加劲板6均竖直设置,且各所述第一加劲板均分布于所述牛腿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牛腿和第一加劲板6配合连接钢箱梁1和型钢混凝土柱2,比起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钢板来连接要更为稳定可靠且节省钢材。牛腿能够很好地抵抗钢箱梁1传递来的弯矩,同时其对于钢箱梁1传递来的剪力也有很好的抵抗,另外设置的若干第一加劲板6也能够抵抗钢箱梁1传递来的剪力,它们共同抵抗钢箱梁1传递过来的剪力,使该节点具有多重抗剪保证,增加节点冗余度。如此使得连接节点更为稳定可靠。以下为具体实施例: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化方案,请参阅图1、2、3以及5,所述牛腿为工字型钢牛腿5,所述工字型钢牛腿具上翼缘板、下翼缘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上翼缘板和所述下翼缘板的腹板;各所述第一加劲板均平行设置于所述腹板的两侧,且位于所述牛腿的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牛腿可以采用工字型钢牛腿5,为了便于描述,将其工字型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定义为上翼缘板、下翼缘板以及腹板,每个部分均具有一定的厚度。如此,各第一加劲板6设于腹板的两侧。位于同一侧的相邻两个第一加劲板6间隔设置,且间隔的距离不小于200mm,避免了工字型钢牛腿5与各所述第一加劲板6围城封闭区域,可以保证施工时混凝土能流入这部分,提高节点处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化方案,请参阅图1-3,本连接节点还包括连接所述钢箱梁1和所述牛腿的钢锚板3,所述钢锚板3连接在所述钢箱梁1上;所述牛腿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在所述钢锚板3和所述型钢混凝土柱2上,每一所述第一加劲板6的两侧分别连接在所述钢锚板3和所述型钢混凝土柱2上。在本实施例中,设此钢锚板3可以进一步加固本连接节点,也可以便于牛腿的安装。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请参阅图1和图7,本连接节点还包括若干锚筋4,各锚筋4均环绕所述牛腿布设,且各所述锚筋4的其中一端均垂直连接在所述钢锚板3上,另一端均锚固在所述型钢混凝土柱2中。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进一步加固本连接节点,设多根锚筋4,可以使钢箱梁1承受来自多个方向的作用力,使得本连接节点适用于受力较复杂的情况。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化方案,请参阅图6,所述钢锚板3嵌入所述钢箱梁1中,所述钢锚板3的外表面与所述钢箱梁1的外表面平齐。在本实施例中,在设计时,需要钢锚板3能够嵌入到型钢混凝土柱2上,以保证混凝土浇灌后外表皮平齐。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请参阅图1,在所述型钢混凝土柱2内设有第二加劲板7,各所述第二加劲板7均水平设置,且部分所述第二加劲板7与所述牛腿的上翼缘板位于同一高度,部分所述第二加劲板7与所述牛腿的所述下翼缘板位于同一高度。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化方案,所述连接的方式为焊接。在本实施例中,在本连接节点中,连接的方式均为焊接。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箱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包括钢箱梁以及型钢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用于连接所述钢箱梁与所述型钢混凝土柱的牛腿和若干第一加劲板,各所述第一加劲板均竖直设置,且各所述第一加劲板均分布于所述牛腿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箱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包括钢箱梁以及型钢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用于连接所述钢箱梁与所述型钢混凝土柱的牛腿和若干第一加劲板,各所述第一加劲板均竖直设置,且各所述第一加劲板均分布于所述牛腿的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箱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为工字型钢牛腿,所述工字型钢牛腿具上翼缘板、下翼缘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上翼缘板和所述下翼缘板的腹板;各所述第一加劲板均平行设置于所述腹板的两侧,且位于所述牛腿的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箱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侧的相邻两个第一加劲板间隔设置,且间隔的距离不小于200mm。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箱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钢箱梁和所述牛腿的钢锚板,所述钢锚板连接在所述钢箱梁上;所述牛腿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在所述钢锚板和所述型钢混凝土柱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劲彭俊陶德怀宋怀金郭盛李庆鲍华沈磊钱泉方显石东婉李文夏涛王玉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