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原竹直径变化的原竹框架钢管节点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1725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应原竹直径变化的原竹框架钢管结构,包括竖向钢套管,竖向钢套管包括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上分别带有多个相对的翼板Ⅰ,相对的翼板Ⅰ之间设有橡胶垫片Ⅰ,翼板Ⅰ上设有螺纹孔Ⅰ,螺栓Ⅰ穿过螺纹孔Ⅰ将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连接;竖向钢套管上还开有多个孔洞Ⅰ,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连接处形成槽口Ⅰ和多个孔洞Ⅱ;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适应不同直径原竹的标准化节点连接,实现非标准原竹杆件的标准节点连接,降低施工难度、简化施工过程,提高原竹框架结构的可靠性,便于产业化技术推广。

A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Steel Tube Joints of Raw Bamboo Frame Adapting to Diameter Change of Raw Bamboo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teel tube structure of a bamboo frame adapted to the change of bamboo diameter, which comprises a vertical steel sleeve. The vertical steel sleeve comprises two semi-circular vertical steel sleeve assemblies. The two semi-circular vertical steel sleeve assembli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multiple relative flanges I, the relative flanges I are provided with rubber gaskets I, the flanges I are provided with threaded holes I, and the bolts I pass through the threaded holes I. Two semi-circular vertical steel sleeve assemblies are connected; there are multiple holes I on the vertical steel sleeve; grooves I and multiple holes II are formed at the joint of the two semi-circular vertical steel sleeve assemblies;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adapt to the standardized connection of raw bamboo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 realize the standard connection of non-standard raw bamboo poles,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difficulty, simplify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original bamboo fram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facilitates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dustrialized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原竹直径变化的原竹框架钢管节点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应原竹直径变化的原竹框架钢管节点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

技术介绍
竹材作为传统乡土材料,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生长周期短、资源充足、造价低廉等特点。竹结构建筑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乡村湿热地区。目前原竹结构梁柱节点多采用榫卯、栓接和捆绑等连接方式。榫卯连接结构刚度差,容易变形;螺栓连接容易使原竹产生劈裂,使整体强度减弱;捆绑连接需要的原竹杆件数量多,且捆绑材料不耐久,影响结构寿命。以上原竹结构梁柱连接方式虽然广泛用于乡村竹建筑民居中,但是其存在的技术不足限制了以竹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公共建筑和特色民居推广。竹材本身韧性好,钢材刚度大,两种材料的结合可提高整体结构的刚度,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适应原竹直径变化的原竹框架钢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应原竹直径变化的原竹框架钢管结构,能适应直径不同原竹梁柱,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一种适应原竹直径变化的原竹框架钢管结构,包括竖向钢套管1,竖向钢套管1包括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上分别带有多个相对的翼板Ⅰ3,相对的翼板Ⅰ3之间设有橡胶垫片Ⅰ8,翼板Ⅰ3上设有螺纹孔Ⅰ14,螺栓Ⅰ4穿过螺纹孔Ⅰ14将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连接;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上还分别开有多个孔洞Ⅰ11,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连接处形成槽口Ⅰ5和多个孔洞Ⅱ21,垂直穿过孔洞Ⅱ21的直线与垂直穿过孔洞Ⅰ11的直线不相交。所述结构,还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翼管Ⅰ2,翼管Ⅰ2设置在竖向钢套管1的孔洞Ⅱ21上,翼管Ⅰ2包括两个半圆翼管组件10,两个半圆翼管组件组件10上分别带有相对的翼板Ⅱ16,相对的翼板Ⅱ16之间设有橡胶垫片Ⅱ17,翼板Ⅱ16上设有螺纹孔Ⅱ18,螺栓Ⅱ15穿过螺纹孔Ⅱ18将两个半圆翼管组件10进行连接,两个半圆翼管组件10之间形成槽口Ⅱ20。所述结构,还包括与翼管Ⅰ2不共面的多个相互平行的翼管Ⅱ19,翼管Ⅱ19设置在竖向钢管1的孔洞Ⅰ11上,翼管Ⅱ19的组成与翼管Ⅰ2相同。所述竖向钢套管1与翼管Ⅰ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0-90°。所述竖向钢套管1与翼管Ⅱ19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0-90°。所述翼管Ⅰ(2)与翼管Ⅱ(19)的水平投影之间形成的夹角为30-9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在原竹直径尺寸、规格不同的情况下原竹梁柱的连接问题。(2)本专利技术增加了除榫卯、栓接、绑扎之外一种新的原竹梁柱连接方式。(3)采用专利技术钢管结构提高了原竹梁柱节点的刚度,提高整体竹建筑的抗震性能。(4)采用专利技术钢管结构的施工方法使用预制装配式节点,工人经过培训后即可安装,提高了施工效率,有利于原竹结构建筑进一步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钢管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钢管结构的构造措施施工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钢管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钢管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第一步安装过程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第二步安装过程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第三步安装过程的示意图;图中:1-竖向钢套管,2-翼管Ⅰ,3-翼板Ⅰ,4-螺栓Ⅰ,5-槽口Ⅰ,6-原竹立柱,7-原竹梁,8-橡胶垫片Ⅰ,9-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10-半圆翼管组件,11-孔洞Ⅰ,12-木楔,13-麻绳,14-螺纹孔Ⅰ,15-螺栓Ⅱ,16-翼板Ⅱ,17-橡胶垫片Ⅱ,18-螺纹孔Ⅱ,19-翼管Ⅱ,20-槽口Ⅱ,21-孔洞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适应原竹直径变化的原竹框架钢管结构,如图1所示,在原竹规格差距较小、上部荷载较小、抗震设防烈度高地区较低的情况下使用,包括竖向钢套管1,竖向钢套管1包括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上分别带有多个相对的翼板Ⅰ3,相对的翼板Ⅰ3之间设有橡胶垫片Ⅰ8,翼板Ⅰ3上设有螺纹孔Ⅰ14,螺栓Ⅰ4穿过螺纹孔Ⅰ14将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连接;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上还各开有2个相对的孔洞Ⅰ11,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连接处形成槽口Ⅰ5和多个孔洞Ⅱ21,本实施例中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上的翼板Ⅰ3有三对,孔洞Ⅱ21前后个两个,孔洞Ⅱ21与翼板Ⅰ3交替设置,垂直穿过孔洞Ⅱ21的直线与垂直穿过孔洞Ⅰ11的直线不相交。使用的时候,如图2所示,于原竹立柱6需穿梁位置,即孔洞Ⅰ11和孔洞Ⅱ21处打穿原竹立柱6,确定好原竹立柱6的需设梁位置后,先于节点范围内设置一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待确定位置后,再依据第一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的位置拼合另外一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竖向钢套管1;这样竖向钢套管1就套在原竹立柱6的外面,相对的翼板Ⅰ3之间设有橡胶垫片Ⅰ8,根据原竹立柱6的截面尺寸调整并拧紧螺栓Ⅰ4,将原竹梁7插入到孔洞Ⅰ11中,为防止原竹梁7出现径向位移,于原竹梁7上竖向钢套管1两侧钉入木楔12,起到固定原竹梁7位置的作用,同时,于原竹梁7上木楔12外侧用麻绳13进行绑扎以防止原竹梁7被木楔12劈裂。实施例2一种适应原竹直径变化的原竹框架钢管结构,如图3所示,在原竹规格差距较小、上部荷载较小、抗震设防烈度高地区较低的情况下使用,包括竖向钢套管1、2组平行的翼管Ⅰ2,每组平行的翼管Ⅰ2分别为两个,竖向钢套管1包括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上分别带有3个相对的翼板Ⅰ3,相对的翼板Ⅰ3之间设有橡胶垫片Ⅰ8,翼板Ⅰ3上设有螺纹孔Ⅰ14,螺栓Ⅰ4穿过螺纹孔Ⅰ14将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连接;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上还开有2组孔洞Ⅰ11,每组两个,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连接处形成槽口Ⅰ5和2个孔洞Ⅱ21,翼管Ⅰ2焊接设置在竖向钢套管1上的孔洞Ⅱ21,翼管Ⅰ2包括两个半圆翼管组件10,两个半圆翼管组件10上部分别带有1个相对的翼板Ⅱ16,相对的翼板Ⅱ16之间设有橡胶垫片Ⅱ17,翼板Ⅱ16上设有螺纹孔Ⅱ18,螺栓Ⅱ15穿过螺纹孔Ⅱ18将两个半圆翼管组件10进行连接,两个半圆翼管组件10之间形成槽口Ⅱ20,竖向钢套管1与翼管Ⅰ2之间形成的角为90°,垂直穿过孔洞Ⅱ21的直线与垂直穿过孔洞Ⅰ11的直线,不相交。使用的时候,于原竹立柱6需穿梁位置,即孔洞Ⅰ11和孔洞Ⅱ21处打穿原竹立柱6,确定好原竹立柱6的需设梁位置后,设置竖向钢套管1时,先于节点范围内设置一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待确定位置后,再依据第一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的位置拼合另外一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竖向钢套管1;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9通过螺栓Ⅰ4连接卡紧,根据原竹立柱6直径的不同,调整螺栓Ⅰ4的松紧程度,螺栓Ⅰ4外侧、翼板缘3内侧的橡胶垫片Ⅰ8可使整体结合更为牢固并起缓冲作用;在孔洞11的位置进行原竹梁7的安装,根据原竹梁7截面尺寸和刚度大小确定安装位置,当原竹梁7截面尺寸差距较大且刚度较小时,需经由翼管Ⅰ2进行梁柱连接,将原竹梁7插入翼管Ⅰ2并调整螺栓Ⅱ15的松紧程度,在螺栓Ⅱ15外侧、翼板Ⅱ16内侧设置橡胶垫片Ⅱ17,使整体结合更为牢固的同时也起到缓冲作用;当原竹梁7截面尺寸差距小且刚度较大时,可经由孔洞11进行梁柱连接,原竹梁7直接插入孔洞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原竹直径变化的原竹框架钢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钢套管(1),竖向钢套管(1)包括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上分别带有多个相对的翼板Ⅰ(3),相对的翼板Ⅰ(3)之间设有橡胶垫片Ⅰ(8),翼板Ⅰ(3)上设有螺纹孔Ⅰ(14),螺栓Ⅰ(4)穿过螺纹孔Ⅰ(14)将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连接;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上还分别开有多个孔洞Ⅰ(11),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连接处形成槽口Ⅰ(5)和多个孔洞Ⅱ(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原竹直径变化的原竹框架钢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钢套管(1),竖向钢套管(1)包括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上分别带有多个相对的翼板Ⅰ(3),相对的翼板Ⅰ(3)之间设有橡胶垫片Ⅰ(8),翼板Ⅰ(3)上设有螺纹孔Ⅰ(14),螺栓Ⅰ(4)穿过螺纹孔Ⅰ(14)将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连接;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上还分别开有多个孔洞Ⅰ(11),两个半圆形竖向钢套管组件(9)连接处形成槽口Ⅰ(5)和多个孔洞Ⅱ(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应原竹直径变化的原竹框架钢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翼管Ⅰ(2),翼管Ⅰ(2)设置在竖向钢套管(1)的孔洞Ⅱ(21)上,翼管Ⅰ(2)包括两个半圆翼管组件(10),两个半圆翼管组件(10)上分别带有相对的翼板Ⅱ(16),相对的翼板Ⅱ(16)之间设有橡胶垫片Ⅱ(17),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文峰马骁周浩晨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