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的业务互通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11671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跨域的业务互通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超级控制器SC中的跨域的业务互通方法可包括:当检测到业务源宿两端为位于同一个域内且没有域内连通链路时,创建跨域的逻辑链路;在所述逻辑链路的基础上创建连通所述业务源宿两端的业务隧道。

Inter-domain Business Interworking Method, Network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a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ross-domain service interworking method, network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The cross-domain service interoperability method applied in supercontroller SC includes: creating cross-domain logical links when it is detected that both ends of the service source and destination are located in the same domain and there is no intra-domain connected link; and creating service tunnels connecting the two ends of the service source and destin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logical lin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跨域的业务互通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的同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跨域的业务互通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若是属于同一个域内的两个转发设备作为数据的源端和宿端,超级控制器(SuperController,SC)会被认为是同一个域内的传输业务,即单域业务。一般情况下单域业务是在域内两个设备之间传输的。在现有技术中,SC仅会下发一次给域控制器(DomainController,DC)仅支持一次隧道建立。这样就会导致位于同一个域内但是没有连接链路的两个设备之间无法通信;从而导致网络的互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跨域的业务互通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至少部分解决域内不同子域之间的互通性差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域的业务互通方法,应用于SC中,包括:当检测到业务源宿两端为位于同一个域内且没有域内连通链路时,创建跨域的逻辑链路;在所述逻辑链路的基础上创建连通所述业务源宿两端的业务隧道。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域的业务互通方法,应用于超级控制器SC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检测到业务源宿两端为位于第一域内且没有域内连通链路时,将所述第一域的物理控制器DC能够划分为多个逻辑DC;一个所述逻辑DC对应于一个域一个连通子域;分别向业务源宿两端的逻辑DC及第二域的物理DC下发路由请求;接收所述逻辑DC及所述第二域的物理DC返回的路由信息;基于所述路由信息,向所述逻辑DC及所述第二域的物理DC下发携带隧道创建报文;接收所述逻辑DC及所述第二域的物理DC返回的隧道创建的反馈信息;在接收到隧道创建成功的反馈信息,分别接收所述逻辑DC及第二域的物理DC下发伪线PW报文和以太网业务线eline报文;分别接收所述逻辑DC及所述第二域的物理DC返回的PW和eline创建的反馈信息。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域的业务互通方法,应用于域控制器DC中,包括:基于超级控制器SC创建的跨域的逻辑链路,创建连通同一个域内不连通的业务源宿两端的业务隧道。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例提供一种跨域的业务互通方法,应用于域控制器DC中,包括:当检测到业务源宿两端为位于第一域内且没有域内连通链路时,将所述第一域的物理DC能够划分为多个逻辑DC;一个所述逻辑DC对应于一个域一个连通子域;接收发送给逻辑DC的路由请求;所述逻辑DC基于所述路由请求向所述SC发送路由信息;接收所述SC基于所述路由信息下发给所述逻辑DC的创建隧道报文;向所述SC发送隧道创建成功的反馈信息;接收所述SC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发送的伪线PW报文和以太网业务线eline报文;向所述SC发送PW和eline创建的反馈信息。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域控制器DC,包括:第二业务隧道创建单元,用于基于超级控制器创建的跨域的逻辑链路,创建连通同一个域内不连通的业务源宿两端的业务隧道。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超级控制器SC,包括:逻辑链路创建单元,用于当检测到业务源宿两端为位于同一个域内且没有域内连通链路时,创建跨域的逻辑链路;第一业务隧道创建单元,用于在所述逻辑链路的基础上创建连通所述业务源宿两端的业务隧道。第七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超级控制器DC,包括:划分单元,用于当检测到业务源宿两端为位于第一域内且没有域内连通链路时,将所述第一域的物理控制器DC能够划分为多个逻辑DC;一个所述逻辑DC对应于一个域一个连通子域;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分别向业务源宿两端的逻辑DC及第二域的物理DC下发路由请求;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逻辑DC及所述第二域的物理DC返回的路由信息;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路由信息,向所述逻辑DC及所述第二域的物理DC下发携带隧道创建报文;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逻辑DC及所述第二域的物理DC返回的隧道创建的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隧道创建成功的反馈信息,分别接收所述逻辑DC及第二域的物理DC下发伪线PW报文和以太网业务线eline报文;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分别接收所述逻辑DC及所述第二域的物理DC返回的PW和eline创建的反馈信息。第八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超级控制器SC,包括: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到业务源宿两端为位于第一域内且没有域内连通链路时,将所述第一域的物理DC能够划分为多个逻辑DC;一个所述逻辑DC对应于一个域一个连通子域;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给逻辑DC的路由请求;第二发送单元,用于所述逻辑DC基于所述路由请求向所述SC发送路由信息;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SC基于所述路由信息下发给所述逻辑DC的创建隧道报文;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SC发送隧道创建成功的反馈信息;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SC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发送的伪线PW报文和以太网业务线eline报文;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SC发送PW和eline创建的反馈信息。第八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网络接口、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网络接口,用于信息收发;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信息;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网络接口连接,并用于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应用于SC或DC中的一或多个跨域的业务互通方法。第九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后,能够执行应用于SC或DC中的一或多个跨域的业务互通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域的业务互通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若业务源宿两端位于同一个域的不连通的两个连通子域时,不会如现有技术中直接建立业务隧道,而是由SC先建立逻辑隧道,然后在逻辑隧道的基础上创建跨域的域内业务传输的业务隧道,或者将一个物理DC划分为逻辑DC在基于逻辑DC建立跨域的业务隧道,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创建位于同一个域内不同子域内无法创建业务隧道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网络的连通性,并提升了业务数据的互通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跨域的业务互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verlay互通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跨域的业务互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NI互通和NNI互通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跨域的业务互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跨域的业务互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给的一种SC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需要进行跨域的业务互通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域的业务互通方法,应用于超级控制器SC中,包括:步骤S110:当检测到业务源宿两端为位于同一个域内且没有域内连通链路时,创建跨域的逻辑链路;步骤S120:在所述逻辑链路的基础上创建连通所述业务源宿两端的业务隧道。在本实施例中提供方法为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域的业务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超级控制器SC中,包括:当检测到业务源宿两端为位于同一个域内且没有域内连通链路时,创建跨域的逻辑链路;在所述逻辑链路的基础上创建连通所述业务源宿两端的业务隧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域的业务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超级控制器SC中,包括:当检测到业务源宿两端为位于同一个域内且没有域内连通链路时,创建跨域的逻辑链路;在所述逻辑链路的基础上创建连通所述业务源宿两端的业务隧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源宿两端位于第一域内;所述当检测到业务源宿两端为位于同一个域内且没有域内连通链路时,创建跨域的逻辑链路,包括: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连通所述业务源宿两端的逻辑链路所经过的第二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连通所述业务源宿两端的逻辑链路所经过的第二域,包括: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确定连通所述业务源宿两端的逻辑链路所经过的第二域的隧道对应虚拟局域网VLAN的VLAN信息,其中,所述VLAN信息,用于下发给所述业务源宿两端的第一域物理域控制器DC来创建隧道。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源宿两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所述VLAN信息包括: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的VLAN号;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的VLAN号。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逻辑链路的基础上创建连通所述业务源宿两端的业务隧道,包括:当所述跨域互通方式为重叠overlay互通时,向所述业务源宿两端的第一域的物理域控制器DC下发携带有VLAN信息的隧道创建报文;接收所述第一域的物理DC发送的隧道创建成功的反馈信息。6.一种跨域的业务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超级控制器SC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检测到业务源宿两端为位于第一域内且没有域内连通链路时,将所述第一域的物理控制器DC能够划分为多个逻辑DC;一个所述逻辑DC对应于一个域一个连通子域;分别向业务源宿两端的逻辑DC及第二域的物理DC下发路由请求;接收所述逻辑DC及所述第二域的物理DC返回的路由信息;基于所述路由信息,向所述逻辑DC及所述第二域的物理DC下发携带隧道创建报文;接收所述逻辑DC及所述第二域的物理DC返回的隧道创建的反馈信息;在接收到隧道创建成功的反馈信息,分别接收所述逻辑DC及第二域的物理DC下发伪线PW报文和以太网业务线eline报文;分别接收所述逻辑DC及所述第二域的物理DC返回的PW和eline创建的反馈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业务源宿两端为位于第一域内且没有域内连通链路时,将所述第一域的物理DC能够划分为多个逻辑DC;一个所述逻辑DC对应于一个域一个连通子域,包括:当所述第一域和第二域的跨域互通方式为用户网络接口UNI或网络到网络接口NNI互通时,将所述第一域的物理DC能够划分为多个逻辑DC。8.一种跨域的业务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域控制器DC中,包括:基于超级控制器SC创建的跨域的逻辑链路,创建连通同一个域内不连通的业务源宿两端的业务隧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源宿两端包括:位于第一域内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所述逻辑链路经过第二域;所述基于超级控制器创建的跨域的逻辑链路,创建连通同一个域内不连通的业务源宿两端的业务隧道,包括:当跨域互通方式为重叠overlay互通时,接收所述SC携带有所述第二域的虚拟局域网的VLAN信息的创建隧道报文;根据所述VLAN信息创建所述业务隧道。10.一种跨域的业务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域控制器DC中,包括:当检测到业务源宿两端为位于第一域内且没有域内连通链路时,将所述第一域的物理DC能够划分为多个逻辑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