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非接触式充电系统及可逆无线充电模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655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非接触式充电系统及可逆无线充电模组,该双向非接触式充电系统包括对称设置的可逆发射端和可逆接收端,所述可逆发射端包括第一谐振组件,所述第一谐振组件连接有第一可逆DC/AC变换器,所述第一可逆DC/AC变换器的交流输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谐振组件相连;所述可逆接收端包括能够与所述第一谐振组件相配合的第二谐振组件,所述第二谐振组件连接有第二可逆DC/AC变换器,所述第二可逆DC/AC变换器的交流输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谐振组件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巧妙,能够实现电能的逆向传输,有利于用电设备的适应多种用电场景等优点。

A bidirectional Contactless charging system and reversible wireless charging modu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idirectional Contactless charging system and a reversible wireless charging module. The bidirectional Contactless charging system comprises a symmetrically arranged reversible transmitting end and a reversible receiving end. The reversible transmitting end comprises a first resonant component connected with a first reversible DC/AC converter, and an AC input/output terminal of the first reversible DC/AC conver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eversible DC/AC converter. The first resonant component is connected; the reversible receiver includes a second resonant component capable of matching the first resonant component, the second resonant component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reversible DC/AC converter, and the AC input/output of the second reversible DC/AC conver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esonant component.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ingenious structure design, reverse transmission of electric energy, and adaptability of electric equipment to various electric scenario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非接触式充电系统及可逆无线充电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特别的涉及一种双向非接触式充电系统及可逆无线充电模组。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技术主要采用电磁感应式充电。电磁感应是指因为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发射端初级线圈通以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含有次级线圈的设备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给设备的电池充电,实现无线能量的传输。当前,因电厂是全天候持续发电的,如果发出来的电不用掉,用于发电的能源也就浪费掉了。一个发电厂发电能力通常是固定的不轻易改变的,但是用电高峰通常在白天,造成白天电不够用,晚上则是低谷,有多余用不掉发的电都浪费了,针对此现象,电力系统就把一部分高峰负荷挪到晚上低谷期,从而就利用了晚上多余的电力,也就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力设备采用无线充电,比如大力发展的电动汽车,利用电动汽车的储能电池,可以在晚上进行充电,白天使用,从而对电力系统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然而,现有的无线充电主要是单向充电,只能由电网给用电设备充电,无法将用电设备储存的电量输送至电网内,以弥补电网电能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能够实现电能的逆向传输,有利于用电设备的适应多种用电场景的双向非接触式充电系统及可逆无线充电模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向非接触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可逆发射端和可逆接收端,所述可逆发射端包括第一谐振组件,所述第一谐振组件连接有第一可逆DC/AC变换器,所述第一可逆DC/AC变换器的交流输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谐振组件相连;所述可逆接收端包括能够与所述第一谐振组件相配合的第二谐振组件,所述第二谐振组件连接有第二可逆DC/AC变换器,所述第二可逆DC/AC变换器的交流输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谐振组件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可逆DC/AC变换器的直流输入/输出端并联有电容C1,所述第二可逆DC/AC变换器的直流输入/输出端并联有电容C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可逆DC/AC变换器包括MOS管Q5、MOS管Q6、MOS管Q7和MOS管Q8,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5的漏极和所述MOS管Q6的漏极,另一端连接至MOS管Q7的源极和MOS管Q8的源极;所述第一谐振组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5的源极和所述MOS管Q8的漏极,另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6的源极和所述MOS管Q7的漏极;所述第二可逆DC/AC变换器包括MOS管Q9、MOS管Q10、MOS管Q11和MOS管Q12,所述电容C4的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10的漏极和所述MOS管Q9的漏极,另一端连接至MOS管Q12的源极和MOS管Q11的源极;所述第二谐振组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10的源极和所述MOS管Q11的漏极,另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9的源极和所述MOS管Q12的漏极。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升降压模块和第二升降压模块,所述第一升降压模块包括MOS管Q1、MOS管Q2、MOS管Q3、MOS管Q4和电感L1,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1的源极和MOS管Q4的漏极,另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2的源极和MOS管Q3的漏极;所述MOS管Q2的漏极和MOS管Q3的源极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可逆DC/AC变换器的直流输入/输出端;所述第二升降压模块包括MOS管Q13、MOS管Q14、MOS管Q15、MOS管Q16和电感L6,所述电感L6的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14的源极和MOS管Q16的漏极,另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13的源极和MOS管Q15的漏极;所述MOS管Q13的漏极和MOS管Q15的源极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可逆DC/AC变换器的直流输入/输出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谐振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谐振线圈和电容C2,所述第二谐振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二谐振线圈和电容C3。一种可逆无线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谐振组件,所述谐振组件连接有可逆DC/AC变换器,所述可逆DC/AC变换器的交流输入/输出端与所述谐振组件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可逆DC/AC变换器的直流输入/输出端并联有电容C1。进一步的,所述可逆DC/AC变换器包括MOS管Q5、MOS管Q6、MOS管Q7和MOS管Q8,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5的漏极和所述MOS管Q6的漏极,另一端连接至MOS管Q7的源极和MOS管Q8的源极;所述谐振组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5的源极和所述MOS管Q8的漏极,另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6的源极和所述MOS管Q7的漏极。进一步的,还包括升降压模块,所述升降压模块包括MOS管Q1、MOS管Q2、MOS管Q3、MOS管Q4和电感L1,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1的源极和MOS管Q4的漏极,另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2的源极和MOS管Q3的漏极;所述MOS管Q2的漏极和MOS管Q3的源极分别连接至所述可逆DC/AC变换器的直流输入/输出端。进一步的,所述谐振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谐振线圈和电容C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巧妙,能够实现电能的逆向传输,有利于用电设备的适应多种用电场景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5为并联谐振模态分析图。图6为磁耦合结构示意图。图7为PWM整流电路的示意图。图8为整流电路波形图。图9为发射状态示意图。图10为接收状态示意图。图11为自动升降压模块示意图。图12为程序控制流程图。图13为输出波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一种双向非接触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可逆发射端和可逆接收端,所述可逆发射端包括第一谐振组件,所述第一谐振组件连接有第一可逆DC/AC变换器,所述第一可逆DC/AC变换器的交流输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谐振组件相连;所述可逆接收端包括能够与所述第一谐振组件相配合的第二谐振组件,所述第二谐振组件连接有第二可逆DC/AC变换器,所述第二可逆DC/AC变换器的交流输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谐振组件相连。所述第一谐振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谐振线圈和电容C2,所述第二谐振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二谐振线圈和电容C3。所述第一可逆DC/AC变换器的直流输入/输出端并联有电容C1,所述第二可逆DC/AC变换器的直流输入/输出端并联有电容C4。所述第一可逆DC/AC变换器包括MOS管Q5、MOS管Q6、MOS管Q7和MOS管Q8,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5的漏极和所述MOS管Q6的漏极,另一端连接至MOS管Q7的源极和MOS管Q8的源极;所述第一谐振组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5的源极和所述MOS管Q8的漏极,另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6的源极和所述MOS管Q7的漏极;所述第二可逆DC/AC变换器包括MOS管Q9、MOS管Q10、MOS管Q11和MOS管Q12,所述电容C4的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10的漏极和所述MOS管Q9的漏极,另一端连接至MOS管Q12的源极和MOS管Q11的源极;所述第二谐振组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10的源极和所述MOS管Q11的漏极,另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9的源极和所述MOS管Q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非接触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可逆发射端和可逆接收端,所述可逆发射端包括第一谐振组件,所述第一谐振组件连接有第一可逆DC/AC变换器,所述第一可逆DC/AC变换器的交流输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谐振组件相连;所述可逆接收端包括能够与所述第一谐振组件相配合的第二谐振组件,所述第二谐振组件连接有第二可逆DC/AC变换器,所述第二可逆DC/AC变换器的交流输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谐振组件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非接触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可逆发射端和可逆接收端,所述可逆发射端包括第一谐振组件,所述第一谐振组件连接有第一可逆DC/AC变换器,所述第一可逆DC/AC变换器的交流输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谐振组件相连;所述可逆接收端包括能够与所述第一谐振组件相配合的第二谐振组件,所述第二谐振组件连接有第二可逆DC/AC变换器,所述第二可逆DC/AC变换器的交流输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谐振组件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非接触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逆DC/AC变换器的直流输入/输出端并联有电容C1,所述第二可逆DC/AC变换器的直流输入/输出端并联有电容C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非接触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逆DC/AC变换器包括MOS管Q5、MOS管Q6、MOS管Q7和MOS管Q8,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5的漏极和所述MOS管Q6的漏极,另一端连接至MOS管Q7的源极和MOS管Q8的源极;所述第一谐振组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5的源极和所述MOS管Q8的漏极,另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6的源极和所述MOS管Q7的漏极;所述第二可逆DC/AC变换器包括MOS管Q9、MOS管Q10、MOS管Q11和MOS管Q12,所述电容C4的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10的漏极和所述MOS管Q9的漏极,另一端连接至MOS管Q12的源极和MOS管Q11的源极;所述第二谐振组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10的源极和所述MOS管Q11的漏极,另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9的源极和所述MOS管Q12的漏极。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非接触式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升降压模块和第二升降压模块,所述第一升降压模块包括MOS管Q1、MOS管Q2、MOS管Q3、MOS管Q4和电感L1,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1的源极和MOS管Q4的漏极,另一端连接至所述MOS管Q2的源极和MOS管Q3的漏极;所述MOS管Q2的漏极和MO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奕鲁亮张葛黄升仲晨阳刘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