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574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包括支撑横梁、两个气液缓冲器、胶泥缓冲器和钢板弹簧,两个所述气液缓冲器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与钢板弹簧之间两端,其中,所述支撑横梁布置在客车两纵梁和前保险杠之间,且所述支撑横梁由支撑梁本体、两个U形支撑架和四个支撑横梁中间螺栓孔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通过气液缓冲器和胶泥缓冲器的设计,在客车发生正面碰撞时,能够通过三重不同程度的缓冲作用大幅度地提高车辆自身的碰撞能力,缓和碰撞冲击力,最大程度地提高车辆碰撞的安全系数,能够降低碰撞对客车本身以及人员的伤害。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且方便。

A Kind of Energy Absorbing and Buffering Device for Passenger Car Collis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assenger car collision energy absorption buffer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beam, two gas-liquid buffers, a cement buffer and a leaf spring. The two gas-liquid buffer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wo ends between the support beam and the leaf spring. The support bea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longitudinal beams and the front bumper of the bus, and the support beam is composed of a support beam body and two U-shaped bumpers. The shape support frame is composed of four bolt holes in the middle of the support beam.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the energy absorption buffer device for passenger car collision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collision ability of the vehicle itself, mitigate the collision impact force, maximize the safety factor of the vehicle collision and reduce the collision when the front collision of the bus occurs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gas-liquid buffer and the cement buffer. Injury to the bus itself and its personnel.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low maintenance cost and conven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能缓冲装置,具体为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属于客车碰撞缓冲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有关客车碰撞吸能装置多为薄壁件,仅能一次性防护而且其吸能防碰撞效果有限,且市场上的客车碰撞吸能装置的缓冲效果很差,且目前市场上的客车碰撞吸能装置不可分级维修或维护,不能满足人们对高性能汽车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有关客车碰撞吸能装置多为薄壁件,仅能一次性防护而且其吸能防碰撞效果有限,且市场上的客车碰撞吸能装置的缓冲效果很差,且目前市场上的客车碰撞吸能装置不可分级维修或维护,不能满足人们对高性能汽车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需求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本装置设计有三重吸能,能够分层次缓冲不同程度的碰撞能量,第一重为钢板弹簧,第二重为胶泥缓冲器,第三重为气液缓冲器,三重缓冲装置相辅相成,缓冲效果大幅提升,大大降低了客车碰撞的能量,最大限度的吸收客车碰撞能量,保证了乘客的安全性。并且本装置可分级维修或维护,维护成本低,满足可维护性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包括支撑横梁、两个气液缓冲器、胶泥缓冲器和钢板弹簧,两个所述气液缓冲器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与钢板弹簧之间两端,所述胶泥缓冲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与钢板弹簧之间中部;其中,所述支撑横梁布置在客车两纵梁和前保险杠之间,且所述支撑横梁由支撑梁本体、两个U形支撑架和四个支撑横梁中间螺栓孔组成,两个所述U形支撑架对称安装在支撑横梁两端,且四个所述支撑横梁中间螺栓孔均匀分布在支撑横梁的中心位置,通过螺栓用于固定胶泥缓冲器;所述气液缓冲器一端设置有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且所述气液缓冲器另一端设置有气液缓冲器上支撑座,所述气液缓冲器通过所述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与支撑横梁连接,且所述气液缓冲器通过气液缓冲器上支撑座与所述钢板弹簧连接;所述胶泥缓冲器一端设置有胶泥缓冲器下支撑座,且所述胶泥缓冲器另一端设置有胶泥缓冲器上支撑座,所述胶泥缓冲器下支撑座和胶泥缓冲器上支撑座均通过四个螺栓分别与支撑横梁和钢板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钢板弹簧两端均设置有四个螺栓孔,且所述钢板弹簧中部设置有四个钢板弹簧中间螺栓孔。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胶泥缓冲器下支撑座通过四个螺栓分别连接到四个支撑横梁中间螺栓孔中,且胶泥缓冲器上支撑座通过四个螺栓分别连接到四个钢板弹簧中间螺栓孔中。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为轴承孔,且所述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通过螺栓轴与支撑横梁上的U形支撑架进行连接,可以绕螺栓轴中心轴转动,U形支撑架两端均设置有与螺栓轴相匹配的销轴孔,可以左右摆动,保证在大变形的情况保持其法向阻尼系数最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气液缓冲器上支撑座通过四个螺栓分别固定连接到钢板弹簧端部的四个螺栓孔中,钢板弹簧两端各四个螺栓孔分别用来固定气液缓冲器和钢板弹簧,中间四个钢板弹簧中间螺栓孔用来固定胶泥缓冲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钢板弹簧呈曲状结构,且钢板弹簧两端呈对称设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胶泥缓冲器与支撑横梁之间的夹角为90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通过气液缓冲器和胶泥缓冲器的设计,在客车发生正面碰撞时,能够通过三重不同程度的缓冲作用大幅度地提高车辆自身的碰撞能力,缓和碰撞冲击力,最大程度地提高车辆碰撞的安全系数,能够降低碰撞对客车本身以及人员的伤害。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且方便。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等轴侧视图。图中:1、支撑横梁;2、U形支撑架;3、销轴孔;4、支撑横梁中间螺栓孔;5、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6、气液缓冲器;7、气液缓冲器上支撑座;8、胶泥缓冲器下支撑座;9、胶泥缓冲器;10、胶泥缓冲器上支撑座;11、钢板弹簧;12、螺栓孔;13、钢板弹簧中间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包括支撑横梁1、两个气液缓冲器6、胶泥缓冲器9和钢板弹簧11,两个气液缓冲器6分别设置在支撑横梁1与钢板弹簧11之间两端,胶泥缓冲器9设置在支撑横梁1与钢板弹簧11之间中部;其中,支撑横梁1布置在客车两纵梁和前保险杠之间,且支撑横梁1由支撑梁本体、两个U形支撑架2和四个支撑横梁中间螺栓孔4组成,两个U形支撑架2对称安装在支撑横梁1两端,且四个支撑横梁中间螺栓孔4均匀分布在支撑横梁1的中心位置,通过螺栓用于固定胶泥缓冲器9;气液缓冲器6一端设置有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5,且气液缓冲器6另一端设置有气液缓冲器上支撑座7,气液缓冲器6通过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5与支撑横梁1连接,且气液缓冲器6通过气液缓冲器上支撑座7与钢板弹簧11连接;胶泥缓冲器9一端设置有胶泥缓冲器下支撑座8,且胶泥缓冲器9另一端设置有胶泥缓冲器上支撑座10,胶泥缓冲器下支撑座8和胶泥缓冲器上支撑座10均通过四个螺栓分别与支撑横梁1和钢板弹簧11固定连接;钢板弹簧11两端均设置有四个螺栓孔12,且钢板弹簧11中部设置有四个钢板弹簧中间螺栓孔13。作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胶泥缓冲器下支撑座8通过四个螺栓分别连接到四个支撑横梁中间螺栓孔4中,且胶泥缓冲器上支撑座10通过四个螺栓分别连接到四个钢板弹簧中间螺栓孔13中。作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5为轴承孔,且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5通过螺栓轴与支撑横梁1上的U形支撑架2进行连接,可以绕螺栓轴中心轴转动,U形支撑架2两端均设置有与螺栓轴相匹配的销轴孔3,气液缓冲器可绕螺栓轴中心线进行转动,可以左右摆动,保证在大变形的情况保持其法向阻尼系数最大。作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气液缓冲器上支撑座7通过四个螺栓分别固定连接到钢板弹簧11端部的四个螺栓孔12中,钢板弹簧11两端各四个螺栓孔12分别用来固定气液缓冲器6和钢板弹簧11,中间四个钢板弹簧中间螺栓孔13用来固定胶泥缓冲器9。作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钢板弹簧11呈曲状结构,且钢板弹簧11两端呈对称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胶泥缓冲器9与支撑横梁1之间的夹角为90度。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首先,检查本专利技术各部件工作时的安全性,然后,在碰撞过程中首先是钢板弹簧11自身发生弹性形变吸收撞击能量,同时在变形的过程中气液缓冲器6会顺势地调整方向保证冲击力法向刚度不变,最大程度发挥钢板弹簧11的缓冲作用,同时钢板弹簧11中间安装胶泥缓冲器9对钢板弹簧11也起到了缓冲加持的作用;当钢板弹簧11发生塑性变形时,此时大部分缓冲能量由胶泥缓冲器9的弹性形变进行吸收,同时在钢板弹簧11的刚性连接的作用下气液缓冲器6也能吸收部分能量,当胶泥缓冲器9发生塑性形变时,此时由气液缓冲器6吸收全能能量,这样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车辆自身的碰撞能力,缓和碰撞冲击力,最大程度地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横梁(1)、两个气液缓冲器(6)、胶泥缓冲器(9)和钢板弹簧(11),两个所述气液缓冲器(6)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1)与钢板弹簧(11)之间两端,所述胶泥缓冲器(9)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1)与钢板弹簧(11)之间中部;其中,所述支撑横梁(1)布置在客车两纵梁和前保险杠之间,且所述支撑横梁(1)由支撑梁本体、两个U形支撑架(2)和四个支撑横梁中间螺栓孔(4)组成,两个所述U形支撑架(2)对称安装在支撑横梁(1)两端,且四个所述支撑横梁中间螺栓孔(4)均匀分布在支撑横梁(1)的中心位置;所述气液缓冲器(6)一端设置有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5),且所述气液缓冲器(6)另一端设置有气液缓冲器上支撑座(7),所述气液缓冲器(6)通过所述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5)与支撑横梁(1)连接,且所述气液缓冲器(6)通过气液缓冲器上支撑座(7)与所述钢板弹簧(11)连接;所述胶泥缓冲器(9)一端设置有胶泥缓冲器下支撑座(8),且所述胶泥缓冲器(9)另一端设置有胶泥缓冲器上支撑座(10),所述胶泥缓冲器下支撑座(8)和胶泥缓冲器上支撑座(10)均通过四个螺栓分别与支撑横梁(1)和钢板弹簧(11)固定连接;所述钢板弹簧(11)两端均设置有四个螺栓孔(12),且所述钢板弹簧(11)中部设置有四个钢板弹簧中间螺栓孔(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碰撞吸能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横梁(1)、两个气液缓冲器(6)、胶泥缓冲器(9)和钢板弹簧(11),两个所述气液缓冲器(6)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1)与钢板弹簧(11)之间两端,所述胶泥缓冲器(9)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1)与钢板弹簧(11)之间中部;其中,所述支撑横梁(1)布置在客车两纵梁和前保险杠之间,且所述支撑横梁(1)由支撑梁本体、两个U形支撑架(2)和四个支撑横梁中间螺栓孔(4)组成,两个所述U形支撑架(2)对称安装在支撑横梁(1)两端,且四个所述支撑横梁中间螺栓孔(4)均匀分布在支撑横梁(1)的中心位置;所述气液缓冲器(6)一端设置有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5),且所述气液缓冲器(6)另一端设置有气液缓冲器上支撑座(7),所述气液缓冲器(6)通过所述气液缓冲器下支撑座(5)与支撑横梁(1)连接,且所述气液缓冲器(6)通过气液缓冲器上支撑座(7)与所述钢板弹簧(11)连接;所述胶泥缓冲器(9)一端设置有胶泥缓冲器下支撑座(8),且所述胶泥缓冲器(9)另一端设置有胶泥缓冲器上支撑座(10),所述胶泥缓冲器下支撑座(8)和胶泥缓冲器上支撑座(10)均通过四个螺栓分别与支撑横梁(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莹莹周海涛王成尧王定庚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