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壳下壳体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14460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包壳下壳体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在边梁中设置空腔,以减轻边梁的重量;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包壳下壳体主要承受竖直方向上的应力作用,使得边梁之间的连接处容易变形破坏,上述制作方法通过在相邻的两个边梁的空腔中嵌设增强机构,增强机构的第一安装部与其中一个边梁的空腔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安装部与另一个边梁的空腔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固定连接,再将相邻的所述边梁焊接固定,从而能够提高边梁之间的连接强度。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ower shell of battery clad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壳下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包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包壳下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车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新能源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的电机的动力主要来源于蓄电池供电,而蓄电池一般以电池包的形式通过电池包壳固定安装于电动汽车上。目前,汽车车身追求轻量化设计,以提高汽车的续航能力。在电池包壳体轻量化设计时,其结构的强度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若下壳体强度不足,则容易变形破坏,造成电池气密性出现异常,很容易产生质量隐患,如漏液、生锈、腐蚀产品电子元器件等,可造成电池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包壳下壳体的制作方法,以提高电池包壳下壳体的强度。一种电池包壳下壳体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多个边梁,所述边梁沿延伸方向设有开口于两端的空腔;制作多个增强机构,所述增强机构包括第一安装部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二安装部;将多个所述边梁安装在壳体底板的周缘,使多个所述边梁依次端接,相邻的所述边梁通过所述增强机构进行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边梁的空腔的侧壁上,使所述第二安装部固定在另一个所述边梁的空腔的侧壁上;将端接的所述边梁焊接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固定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的第一增强板,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二固定板以及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的第二增强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贴合固定在一个所述边梁的空腔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固定板贴合固定在另一个所述边梁的空腔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增强板、所述第二增强板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板依次连接,围合形成环状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强机构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环状结构的内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轴对称,所述加强板沿对称轴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抽芯铆钉将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与所述边梁进行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抽芯铆钉进行固定之后,在抽芯铆钉安装处表面涂覆第一密封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边梁的空腔均有多个,多个所述空腔平行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端接的所述边梁焊接固定之后,在焊接位置涂布防腐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边梁上制作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排屑孔,在安装所述增强机构之后,通过所述排屑孔抽出所述空腔内的加工细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抽出加工细屑之后,采用堵盖塞堵所述排屑孔并在表面涂覆第二密封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电池包壳下壳体的制作方法,在边梁中设置空腔,以减轻边梁的重量;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包壳下壳体主要承受竖直方向上的应力作用,使得边梁之间的连接处容易变形破坏,上述制作方法通过在相邻的两个边梁的空腔中嵌设增强机构,增强机构的第一安装部与其中一个边梁的空腔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安装部与另一个边梁的空腔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固定连接,再将相邻的所述边梁焊接固定,从而能够提高边梁之间的连接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由一实施例的电池包壳下壳体的制作方法制作得到的电池包壳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电池包壳下壳体的爆炸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一实施例的电池包壳下壳体的制作方法中采用的增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多个底板焊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7为一实施例的电池包壳下壳体的制作方法中采用的加强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一实施例的电池包壳下壳体的制作方法中通孔拉铆螺母和拉铆螺钉的安装示意图;图9为一实施例的电池包壳下壳体的制作方法中拉铆螺钉的涂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结合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包壳下壳体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多个边梁,边梁沿延伸方向设有开口于两端的空腔115;制作多个增强机构140,增强机构140包括第一安装部141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部141的第二安装部142;将多个边梁安装在壳体底板120的周缘,使多个边梁依次端接,相邻的边梁通过增强机构140进行连接,其中,第一安装部141固定在其中一个边梁的空腔115的侧壁上,使第二安装部142固定在另一个边梁的空腔115的侧壁上;将端接的边梁焊接固定。如图1所示,多个边梁之间相互端接而围成环状边框将壳体底板120固定在其中,在图1所示的具体示例中,边梁有6个,包括两个第一边梁111、两个第二边梁112和两个第三边梁113,两个第一边梁111分别位于壳体底板120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二边梁112分别位于壳体底板120的另外两侧,第一边梁111与第二边梁112通过第三边梁113连接。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第一安装部141包括第一固定板1412以及与第一固定板1412连接的第一增强板1414,第二安装部142包括第二固定板1422以及与第二固定板1422连接的第二增强板1424,第一固定板1412贴合固定在一个边梁的空腔115的侧壁上,第二固定板1422贴合固定在另一个边梁的空腔115的侧壁上,第一固定板1412、第一增强板1414、第二增强板1424以及第二固定板1422依次连接,围合形成环状结构。进一步地,增强机构140还包括加强板143,加强板14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环状结构的内壁。例如,加强板143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板1412的内侧,一端固定于第一增强板1414的内侧。在图4所示的具体示例中,加强板143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板1412和第二固定板1422连接的位置,另一端固定于第一增强板1414和第二增强板1424连接的位置。在其他示例中,也可以设置多个加强板。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第一安装部141和第二安装部142轴对称设置。在本示例中,加强板143可沿在对称轴设置。在其中一个示例中,采用抽芯铆钉145将第一固定板1412和第二固定板1422分别与边梁进行固定。在本示例中,第一固定板1412和第二固定板1422上设有安装孔144以供抽芯铆钉145进行安装。进一步地,电池包壳下壳体的制作方法中,采用抽芯铆钉进行固定之后,还包括在抽芯铆钉145安装处表面涂覆第一密封胶的步骤。第一密封胶可选用邦德2599型号胶水,使用温度-54℃~250℃,保证壳体气密性,同时防止漏水。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各边梁的空腔115均有多个,多个空腔115平行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壳下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多个边梁,所述边梁沿延伸方向设有开口于两端的空腔;制作多个增强机构,所述增强机构包括第一安装部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二安装部;将多个所述边梁安装在壳体底板的周缘,使多个所述边梁依次端接,相邻的所述边梁通过所述增强机构进行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边梁的空腔的侧壁上,使所述第二安装部固定在另一个所述边梁的空腔的侧壁上;将端接的所述边梁焊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壳下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多个边梁,所述边梁沿延伸方向设有开口于两端的空腔;制作多个增强机构,所述增强机构包括第一安装部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二安装部;将多个所述边梁安装在壳体底板的周缘,使多个所述边梁依次端接,相邻的所述边梁通过所述增强机构进行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边梁的空腔的侧壁上,使所述第二安装部固定在另一个所述边梁的空腔的侧壁上;将端接的所述边梁焊接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壳下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固定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的第一增强板,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二固定板以及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的第二增强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贴合固定在一个所述边梁的空腔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固定板贴合固定在另一个所述边梁的空腔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增强板、所述第二增强板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板依次连接,围合形成环状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壳下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机构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青华古惠南席忠民许俊海刘太刚何凯欣贾洪斌黄日昌王浩勇徐文玲王友全周超杨微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