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小敏专利>正文

一种腰椎侧前方入路自锁式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2548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7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腰椎侧前方入路自锁式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和与固定件相配合的手术通道,所述固定件包括椎间融合器和自锁钉,所述椎间融合器上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椎间融合器通过定位孔与自锁钉相连接,所述手术通道包括若干紧固件、护角、护边、照明装置和摄像装置,所述紧固件上连接有护角,相邻护角之间安装有护边,多个相邻护边和护角之间共同围设成通道主体,所述照明装置与护角相连接,所述摄像装置与护边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1、增加了手术视野和缩短了手术时间;2、便于安装和操作使用;3、使用安全可靠和直接减压;4、手术创伤小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A Self-locking Interbody Fusion Fixation Device for Lumbar Vertebral Anterior Lateral Approac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lf-locking intervertebral fusion fixator through a lateral anterior approach of the lumbar spine, which comprises a fixator and an operative passage matched with the fixator. The fixator comprises an intervertebral fusion device and a self-locking screw. A number of positioning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intervertebral fusion device. The intervertebral fusion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 self-locking screw through a positioning hole. The operative passage includes several fasteners and guards. Angle, side guard,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camera device are connected on the fastener, and side guard is installed between adjacent corner guards. A channel body is enclosed between multiple adjacent side guards and corner guards. The light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ngle guards, and the camera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side guard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1. increasing the operation field and shortening the operation time; 2. being convenient for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3. using safe, reliable and direct decompression; 4. minimal surgical trauma and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腰椎侧前方入路自锁式椎间融合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腰椎侧前方入路自锁式椎间融合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后路的方法如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和椎间孔入路融合术(TLIF)已广泛应用于腰椎手术。腰椎融合需要辅以内固定,以实现其稳定性,然而,这些内固定方法也损伤脊柱后群肌肉和脊柱关节,从而增加了手术损伤,导致退行性变加重以及长期的背痛。另外,在后方进行手术操作空间有限,为避免神经牵拉损伤,放入的融合器面积较少,这样椎间高度恢复不佳,接触面积小也容易造成椎体间不融合,影响手术效果。前路腰椎间融合术(ALIF)是治疗邻节段退变、复发性椎间盘突出和假性关节的另一种方法,可更大范围地减压和更好的处理终板,可以方便地放入大面积的融合器,有利于增加融合机会。另外前方操作也利于恢复椎间隙的高度。此外,ALIF避免了脊柱后群肌肉损伤,但由于大血管和腹腔脏器往往挡在手术间隙的正前方,要对手术部位进行操作,往往需要长时间牵拉大血管和腹腔脏器,容易造成大血管损伤,尿道损伤、肠穿孔、切口疝、肠阻塞和逆行性射精,其中严重的大血管损伤可能导致死亡。为此,人们开发经过侧方进入的极外侧椎体间融合术(XLIF),此手术大大减少了对主动脉和腔静脉的骚扰,大血管损伤的发生概率较低,然而这种方法需穿过腰大肌,会损伤腰神经丛和走行其内的腰丛神经,术后出现腿部麻木、疼痛和乏力的机率较高。1997年,梅尔首次描述了不经过腰大肌微创性腰椎手术技术,通过大血管和腰大肌之间的间隙进入椎间盘进行融合,对腰肌和腰丛神经的侵犯比XLIF少。被命名为斜入路椎间融合术(OLIF)。然而,XLIF和OLIF都不能像ALIF那样能在直视下对突出的间盘进行摘除,仅能通过撑开椎间隙,实现间接的减压。因此应用范围较狭窄。而且受到肋骨和骨盆的影响,往往只能在L3/4、L4/5节段应用。由于目前XLIF/OLIF多数缺乏自锁式融合器,术后多需要补充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才足够稳定,这又增加了手术创伤和费用。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腰椎侧前方入路自锁式椎间融合固定装置,能够增加手术视野和缩短手术时间,便于安装和操作使用,使用安全可靠可直接减压,而且使其手术创伤小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腰椎侧前方入路自锁式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包括椎间融合固定器和与椎间融合固定器相配合的手术通道,所述椎间融合固定器包括椎间融合器和自锁钉,所述椎间融合器上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椎间融合器通过定位孔与自锁钉相连接,所述手术通道包括若干紧固件、护角、护边、照明装置和摄像装置,所述紧固件上连接有护角,相邻护角之间安装有护边,多个相邻护边和护角之间共同围设成通道主体,所述照明装置与护角相连接,所述摄像装置与护边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上设有凸台。进一步地,椎间融合器的中轴线与椎体中轴线之间形成夹角。进一步地,对置护边上分别设有用于清洗的管道。进一步地,所述照明系统包括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通过若干第一导线与灯头相连接,所述摄像系统包括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通过第二导线与摄像头相连接。进一步地,护边的前端呈弧形。进一步地,所述通道主体的横截面为方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增加了手术视野和缩短了手术时间;2、便于安装和操作使用;3、使用安全可靠和直接减压;4、手术创伤小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腰椎侧前方入路自锁式椎间融合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椎间融合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椎间融合器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椎间融合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手术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通道主体的剖视图。图中:1、椎间融合固定器;11、椎间融合器;111、定位孔;1111、凸台;12、自锁钉;13、夹角;2、手术通道;21、护角;22、护边;223、前端;23、紧固件;24、照明装置;241、灯头;242、第一导线;25、摄像装置;251、摄像头;252、第二导线;26、通道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7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腰椎侧前方入路自锁式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包括椎间融合固定器1和与椎间融合固定器1相配合的手术通道2,所述椎间融合固定器1包括椎间融合器11和自锁钉12,所述椎间融合器11上设有与自锁钉12相匹配的若干定位孔111,所述椎间融合器11通过定位孔111与自锁钉12相连接,自锁钉12穿过定位孔111固定在上下椎体上,所述手术通道2包括若干紧固件23、护角21、护边22、照明装置和摄像装置,其中,紧固件23为固定钉,所述紧固件23上连接有护角21,相邻护角21之间安装有护边22,多个相邻护边22和护角21之间共同围设成通道主体26,所述照明装置与护角21相连接,所述摄像装置与护边22相连接,安装固定件1的整个手术过程需在手术通道2中进行;下方2个紧固件23固定在椎体上,摘除部分椎间盘后,可在椎间隙借助常规器械(撑开器、撑开钳、拉钩等)撑开,再固定上方2个紧固件23,然后再装入护角21和护边22固定。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111上设有凸台1111,通过凸台1111避免自锁钉12脱出椎间融合器11。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椎间融合器11的中轴线与椎体中轴线之间形成夹角13,夹角13的角度为20°-50°,避免了后肌的损伤,避免了对大血管的大幅度牵拉,减少了对腰肌和腰丛神经的侵犯。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对置护边22上分别设有用于清洗的管道221。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照明装置24通过若干第一导线242与灯头241相连接,第一导线242可定型,无需固定,灯头241从护角21探入照亮通道主体26;所述摄像装置25通过第二导线252与摄像头251相连接,第二导线252可定型,无需固定,在部分护边上设置摄像孔222,摄像头251可以通过摄像孔222插入通道主体26内部摄像。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护边的前端223呈弧形,与椎体前缘的弧度相匹配,使通道主体26更加贴合椎体前缘的弧形,防止其他结构从手术通道下方和椎体的间隙内进入而阻挡视野和操作。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通道主体26的横截面为方形,与椎间融合器11的形状及手术操作范围相匹配,不仅能够增加了手术视野和缩短了手术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腰椎侧前方入路自锁式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椎间融合固定器(1)和与椎间融合固定器(1)相配合的手术通道(2),所述椎间融合固定器(1)包括椎间融合器(11)和自锁钉(12),所述椎间融合器(11)上设有若干定位孔(111),所述椎间融合器(11)通过定位孔(111)与自锁钉(12)相连接,所述手术通道(2)包括若干紧固件(23)、护角(21)、护边(22)、照明装置(24)和摄像装置(25),所述紧固件(23)上连接有护角(21),相邻护角(21)之间安装有护边(22),多个相邻护边(22)和护角(21)之间共同围设成通道主体(26),所述照明装置与护角(21)相连接,所述摄像装置与护边(2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椎侧前方入路自锁式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椎间融合固定器(1)和与椎间融合固定器(1)相配合的手术通道(2),所述椎间融合固定器(1)包括椎间融合器(11)和自锁钉(12),所述椎间融合器(11)上设有若干定位孔(111),所述椎间融合器(11)通过定位孔(111)与自锁钉(12)相连接,所述手术通道(2)包括若干紧固件(23)、护角(21)、护边(22)、照明装置(24)和摄像装置(25),所述紧固件(23)上连接有护角(21),相邻护角(21)之间安装有护边(22),多个相邻护边(22)和护角(21)之间共同围设成通道主体(26),所述照明装置与护角(21)相连接,所述摄像装置与护边(2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侧前方入路自锁式椎间融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磊陈小敏
申请(专利权)人:陈小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