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智勇专利>正文

中华沙鳅的人工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123351 阅读:4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7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华沙鳅的人工养殖方法,属于养殖方法技术领域。中华沙鳅的人工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池的建造;(2)养殖池的清理;(3)放苗前准备;(4)饵料投喂;(5)日常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华沙鳅的人工养殖方法,水池内部布置合理,能够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而且饵料的投放十分合理,提高了中华沙鳅的成活率,缩短了中华沙鳅的生长时间,使得中华沙鳅能够及时上市,以达到供求平衡,这种养殖方法能够保证稳产丰收,不仅增加了渔民的收入,而且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Artificial Culture Method of Chinese Sand Loach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rtificial cultivation method of Chinese sand loach,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ultivation method. The artificial cultivation methods of Chinese sand loach include the following steps: (1) construction of cultivation pond; (2) cleaning of cultivation pond; (3) preparation before seedling release; (4) feeding of bait; (5) daily management. The artificial cultivation method of Chinese sand loach in the invention has reasonable internal arrangement, can form a stable ecosystem, and the feeding is very reasonable, which improves the survival rate of Chinese sand loach, shortens the longevity of Chinese sand loach, enables Chinese sand loach to be on the market in time to achieve the 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This cultivation method can ensure stable production and bumper harvest, and not only increases fisheries. People's income also provides consumers with abundant nutr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华沙鳅的人工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华沙鳅的人工养殖方法,属于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中华沙鳅为鳅科沙鳅属的鱼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小型鱼类,体长9-18cm,体态纤细,体色艳丽,体表有美丽的斑纹;吻长而尖。须3对。颐下具1对钮状突起。眼下刺分叉,末端超过眼后缘。颊部无鳞。腹鳍末端不达肛门。肛门靠近臀鳍起点。尾柄较低。中华沙鳅的观赏价值高、食用价值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兼备;市场价格达到400-500元/千克,是长江中上游特产优质的名贵珍稀鳅科鱼类。目前中华沙鳅野生的数量急剧下降,为了恢复中华沙鳅的资源,并且能够让人们合法的食用这种稀有的鱼类资源,科学合理的人工饲养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由于中华沙鳅对环境、光照、溶氧和温度要求很明显,导致目前人工养殖还不是很规范,从而导致成活率不高、孵化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无污染、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的中华沙鳅的人工养殖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中华沙鳅的人工养殖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池的建造:养殖池选用水池,水池面积为30-150平方米,水深1-2米,水池的进出水口安装过滤网,水池中配有底管增氧和上层水车增氧,长期保持池水溶氧量在5毫克以上;(2)养殖池的清理:每平米施生石灰120-180克,全塘均匀泼洒,池底、池壁彻底清理,翌日上午搅动塘底,以防灰块沉积水底,彻底清塘后7-9天灌水,灌水应严加过滤,以防敌害生物随水流入,同时保持水的pH值在6.5-8.8之间;(3)放苗前准备:在放苗前9-10天,在养殖池中央种植轮叶黑藻、聚草、眼子菜,每平方米种植3-4棵,种植时将根插入水池淤泥中,在水池底再铺一层砂粒或鹅卵石;(4)饵料投喂:以动物性饲料水蚯蚓为主要饲料,配以15-20%辅料,每天早晚各投放一次,每次投放饲料要定点定量,日投喂量为总体重的5-8%,每次傍晚投喂量为日总投喂量的60-65%,辅料主要成分为:海带粉10-15份、螺旋藻粉5-8份、鸡血粉6-9份、淫羊藿粉3-6份、五味子粉2-5份、茯苓粉3-7份、山药粉2-4份、蝇蛆粉3-5份、酵母粉6-8份,通过混合膨化制粒即可;(5)日常管理:每天巡视水池,保持水温在20-25℃,注意水质变化,根据水质定期换水,如有强烈阳光,要在水池水面上放泡沫板,供其遮蔽,每15-30天检查一次生长及病鱼情况。本专利技术的中华沙鳅的人工养殖方法,水池内部布置合理,能够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而且饵料的投放十分合理,提高了中华沙鳅的成活率,缩短了中华沙鳅的生长时间,使得中华沙鳅能够及时上市,以达到供求平衡,这种养殖方法能够保证稳产丰收,不仅增加了渔民的收入,而且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成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华沙鳅的人工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池的建造:养殖池选用水池,水池面积为30平方米,水深1米,水池的进出水口安装过滤网,水池中配有底管增氧和上层水车增氧,长期保持池水溶氧量在5毫克以上;(2)养殖池的清理:每平米施生石灰120克,全塘均匀泼洒,池底、池壁彻底清理,翌日上午搅动塘底,以防灰块沉积水底,彻底清塘后7天灌水,灌水应严加过滤,以防敌害生物随水流入,同时保持水的pH值在6.5;(3)放苗前准备:在放苗前9天,在养殖池中央种植轮叶黑藻、聚草、眼子菜,每平方米种植3棵,种植时将根插入水池淤泥中,在水池底再铺一层砂粒或鹅卵石;(4)饵料投喂:以动物性饲料水蚯蚓为主要饲料,配以15%辅料,每天早晚各投放一次,每次投放饲料要定点定量,日投喂量为总体重的5%,每次傍晚投喂量为日总投喂量的60%,辅料主要成分为:海带粉10份、螺旋藻粉5份、鸡血粉6份、淫羊藿粉3份、五味子粉2份、茯苓粉3份、山药粉2份、蝇蛆粉3份、酵母粉6份,通过混合膨化制粒即可;(5)日常管理:每天巡视水池,保持水温在20℃,注意水质变化,根据水质定期换水,如有强烈阳光,要在水池水面上放泡沫板,供其遮蔽,每15天检查一次生长及病鱼情况。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华沙鳅的人工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池的建造:养殖池选用水池,水池面积为80平方米,水深1.5米,水池的进出水口安装过滤网,水池中配有底管增氧和上层水车增氧,长期保持池水溶氧量在5毫克以上;(2)养殖池的清理:每平米施生石灰150克,全塘均匀泼洒,池底、池壁彻底清理,翌日上午搅动塘底,以防灰块沉积水底,彻底清塘后8天灌水,灌水应严加过滤,以防敌害生物随水流入,同时保持水的pH值在7.8;(3)放苗前准备:在放苗前9天,在养殖池中央种植轮叶黑藻、聚草、眼子菜,每平方米种植4棵,种植时将根插入水池淤泥中,在水池底再铺一层砂粒或鹅卵石;(4)饵料投喂:以动物性饲料水蚯蚓为主要饲料,配以18%辅料,每天早晚各投放一次,每次投放饲料要定点定量,日投喂量为总体重的7%,每次傍晚投喂量为日总投喂量的62%,辅料主要成分为:海带粉12份、螺旋藻粉6份、鸡血粉7份、淫羊藿粉4份、五味子粉3份、茯苓粉5份、山药粉3份、蝇蛆粉4份、酵母粉7份,通过混合膨化制粒即可;(5)日常管理:每天巡视水池,保持水温在23℃,注意水质变化,根据水质定期换水,如有强烈阳光,要在水池水面上放泡沫板,供其遮蔽,每20天检查一次生长及病鱼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中华沙鳅的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池的建造:养殖池选用水池,水池面积为30‑150平方米,水深1‑2米,水池的进出水口安装过滤网,水池中配有底管增氧和上层水车增氧,长期保持池水溶氧量在5毫克以上;(2)养殖池的清理:每平米施生石灰120‑180克,全塘均匀泼洒,池底、池壁彻底清理,翌日上午搅动塘底,以防灰块沉积水底,彻底清塘后7‑9天灌水,灌水应严加过滤,以防敌害生物随水流入,同时保持水的pH值在6.5‑8.8之间;(3)放苗前准备:在放苗前9‑10天,在养殖池中央种植轮叶黑藻、聚草、眼子菜,每平方米种植3‑4棵,种植时将根插入水池淤泥中,在水池底再铺一层砂粒或鹅卵石;(4)饵料投喂:以动物性饲料水蚯蚓为主要饲料,配以15‑20%辅料,每天早晚各投放一次,每次投放饲料要定点定量,日投喂量为总体重的5‑8%,每次傍晚投喂量为日总投喂量的60‑65%,辅料主要成分为:海带粉10‑15份、螺旋藻粉5‑8份、鸡血粉6‑9份、淫羊藿粉3‑6份、五味子粉2‑5份、茯苓粉3‑7份、山药粉2‑4份、蝇蛆粉3‑5份、酵母粉6‑8份,通过混合膨化制粒即可;(5)日常管理:每天巡视水池,保持水温在20‑25℃,注意水质变化,根据水质定期换水,如有强烈阳光,要在水池水面上放泡沫板,供其遮蔽,每15‑30天检查一次生长及病鱼情况。...

【技术特征摘要】
1.中华沙鳅的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池的建造:养殖池选用水池,水池面积为30-150平方米,水深1-2米,水池的进出水口安装过滤网,水池中配有底管增氧和上层水车增氧,长期保持池水溶氧量在5毫克以上;(2)养殖池的清理:每平米施生石灰120-180克,全塘均匀泼洒,池底、池壁彻底清理,翌日上午搅动塘底,以防灰块沉积水底,彻底清塘后7-9天灌水,灌水应严加过滤,以防敌害生物随水流入,同时保持水的pH值在6.5-8.8之间;(3)放苗前准备:在放苗前9-10天,在养殖池中央种植轮叶黑藻、聚草、眼子菜,每平方米种植3-4棵,种植时将根插入水池淤泥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罗智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