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长隧道变电所的渗漏水冷量提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2197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长隧道变电所的渗漏水冷量提取装置,包括过滤罐、集水池、水泵、总干管、单元干管、表冷器,过滤罐与集水池相连,总干管上设有水泵,总干管的一端与集水池相连,总干管的另一端与多个单元干管一端连接,每个变电所内均设置至少一个表冷器,每个单元干管的另一端均与一个变电所内的表冷器盘管的一端连接,每个盘管的另一端均与一根单元回水管的一端连接,所有单元回水管的另一端均连接总回水管。集水池中的水体来自汇集的隧道渗漏水,隧道渗漏水经过过滤罐处理后;在集水池存储备用,形成稳定的载冷渗漏水源;经过水泵提供动力,渗漏水流经总干管、单元干管、表冷器、单元回水管和总回水管,实现直流式水路流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长隧道变电所的渗漏水冷量提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特长隧道变电所的渗漏水冷量提取装置。
技术介绍
特长隧道变电所提供了半陷或者浅埋狭长受限空间内所需的动力用电、照明用电,可靠的供电是特长隧道安全正常运的重要保障,变电所内的显热排除及空气调节是确保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措施。根据GB50053的规定,变电所内变压器满负荷和全负荷率运行的上限环境温度为45℃,超过该规定值,则必须梯级降低负荷和减小负荷率。由于空间受限、气流置换困难和排热集中,地下受限空间内变电所环境温度控制一直是困扰现场的难题。结合工程实际,王浩提出了地下变电站模块组合式通风系统,主要按地上建筑、主变压器散热室以及其他电气设备房间来构建通风模块。具体来说,以春申变电所变压器为例,袁静比较了技改前后的运行环境和通风系统能量利用效率;为了提高通风效率,通过数值计算,胡文斌对比了四种通风方式,并得出了通风降温效果较好的气流组织方案;气流组织一般与送风风口及其贴附距离密切相关,在量化了新风温度与新风风量对变压器散热影响的基础上,丁耀兴设计出了智能温控通风冷却装置,该装置主要依托进风口与排风口而构成;针对风口有效面积与气流组织之间的关系,以某地下变电站主变压器室为物理原型,Yang研究了通风方式、送风口有效面积、室外环境参数对排风参数的影响,对进风参数的反向制约,找出了最佳的送排风方式,确定了最优的有效面积分布区间,规划出了最优的排风扩散路径;采用试验实测与数值计算的对比研究,Ramos和Berza等建立了通风方式、通风量、传热系数、表面面积与变压器散热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提出了一种地下变电所数值热分区模型,优化了变电所内气流组织和温度分布,提供了区域通风设计的重要参考。但是,针对特长隧道变电所内环境控制的实现问题,一般采用人工冷源,不节能,不环保。目前,尚未形成利用渗漏水作为天然冷源供给特长隧道变电所空间内环境控制的能量转换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能环保的特长隧道变电所的渗漏水冷量提取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特长隧道变电所的渗漏水冷量提取装置,包括过滤罐、集水池、水泵、总干管、单元干管、表冷器,若干个过滤罐放置在隧道内高处,所有的过滤罐均与集水池相连,隧道的渗漏水在过滤罐中集聚并过滤,过滤后的渗漏水流入集水池,集水池的中下部安装总干管,总干管上设有水泵,总干管的一端与集水池相连,总干管的另一端与多个单元干管一端连接,每个变电所内均设置至少一个表冷器,表冷器外围护上设有回风口和送风口,表冷器内设有盘管,每个单元干管的另一端均与一个变电所内的盘管的一端连接,每个盘管的另一端均与一根单元回水管的一端连接,所有单元回水管的另一端均连接总回水管。上述特长隧道变电所的渗漏水冷量提取装置,所述变电所内的盘管呈蛇形铺设。上述特长隧道变电所的渗漏水冷量提取装置,所述总干管上位于水泵前后位置出设有水系统附件Ⅰ,水系统附件包括压力表Ⅰ、温度计Ⅰ、软接头Ⅰ、检修用阀门Ⅰ、流量计Ⅰ。上述特长隧道变电所的渗漏水冷量提取装置,在表冷器中,变电所内的空气为回风,由回风口进入表冷器内,经过表冷器减焓减湿,转变为送风,从送风口送入变电所内,吸热而空气增温,转变为回风,再从回风口进入表冷器,持续循环。上述特长隧道变电所的渗漏水冷量提取装置,所述单元干管的另一端设有水系统附件Ⅱ,水系统附件包括压力表Ⅱ、温度计Ⅱ、软接头Ⅱ、检修用阀门Ⅱ、流量计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使用时,集水池中的水体来自汇集的隧道渗漏水,隧道渗漏水经过过滤罐处理后;在集水池存储备用,形成稳定的载冷渗漏水源;经过水泵提供动力,渗漏水流经总干管、单元干管、表冷器、单元回水管和总回水管,实现直流式水路流动;渗漏水流经表冷器时,在经济流速下流入表冷器盘管,并在盘管管内流动;在盘管外管壁侧,回风冲刷盘管管壁,持续将热量释放给管内流动着的渗漏水,渗漏水吸热升温増焓;回风持续减焓降温,降至送风温度的气流转变为送风,送风送入变电所内;充分吸收了热量的渗漏水,流出表冷器,汇集而直排进排水系统,淹没射流形式排入大型水体内,完成了渗漏水的水体收集、处理、冷量提取利用和排放的一体化过程,实现了原位利用渗漏水作为冷源,就地制备冷源治理变电所内变压器热集聚问题;本技术具有简单、经济、环保和安装维护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连接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特长隧道变电所的渗漏水冷量提取装置,包括过滤罐、集水池1、水泵2、总干管、单元干管、表冷器3,若干个过滤罐放置在隧道内高处,所有的过滤罐均与集水池1相连,隧道的渗漏水在过滤罐中集聚并过滤,过滤后的渗漏水流入集水池1,集水池1的中下部安装总干管,总干管上设有水泵2,总干管的一端与集水池1相连,总干管的另一端与多个单元干管一端连接,每个变电所4内均设置至少一个表冷器3,表冷器3外围护上设有回风口和送风口,表冷器3内设有蛇形盘管,每个单元干管的另一端均与一个变电所4内的盘管的一端连接,每个盘管的另一端均与一根单元回水管的一端连接,所有单元回水管的另一端均连接总回水管。在表冷器3中,变电所4内的空气为回风,由回风口进入表冷器3内,经过表冷器3减焓减湿,转变为送风,从送风口送入变电所4内,吸热而空气增温,转变为回风,再从回风口进入表冷器3,持续循环。本技术使用时,通过隧道壁面渗入的天然水,称之为渗漏水。渗漏水缓慢在过滤罐中集聚,形成一定体量的水体。放置在高位的过滤罐,水体具有静压力和位置压头,利用流体静力学力,多处过滤后的渗流水,流入集水池1,并在集水池1中存储和备用。集水池1的中下部安设总干管,沿流程,总干管后的第一个设备为水泵2。为了监测系统运行和检修等,在总干管上的水泵2前后,分别布设压力表Ⅰ、温度计Ⅰ、软接头Ⅰ、检修用阀门Ⅰ等必备的水系统附件Ⅰ,以及一个流量计Ⅰ。水泵2提供的动力,把渗漏水从集水池1中抽出,经过水泵2前的水系统附件Ⅰ,得到水泵2的加压,流经水泵2后的水系统附件Ⅰ,完成总干管中的流动路程。接着,渗漏水被分配至单元干管,流入变电所4的表冷器3,最终,流过单元回水管和总回水管而排入大型水体,乃至大海。表冷器3是变电所4内空气与渗漏水之间的间接式热湿交换设备。为了监测和检修,在单元干管上的另一端设有压力表Ⅱ、温度计Ⅱ、软接头Ⅱ、检修用阀门Ⅱ等必备的水系统附件Ⅱ,并布设一个流量计Ⅱ。流量计Ⅱ是检测渗漏水流量的附件,渗漏水流经表冷器3中的蛇形盘管。在此流动过程中,渗漏水在盘管管内蛇形迂回转折流动,空气在管外冲刷管壁,实现了变电所4内空气与渗漏水之间的间接式热湿交换。渗漏水升温増焓,空气降焓降温,高温高焓的回风完成热湿处理,转变为送风;送风由表冷器3风机,加压送入变电所4空间内,自由射流或者贴附射流形式掺混入变电所4空气中,吸收变压器释放出的热量,掺混的空气升温増焓,再次转变为回风,回风进入空气末端处理设备,周而复始,持续提供冷量给变电所4,防止变电所4内温度超标而引起强制性减负,确保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保障隧道内的用电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长隧道变电所的渗漏水冷量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罐、集水池、水泵、总干管、单元干管、表冷器,若干个过滤罐放置在隧道内高处,所有的过滤罐均与集水池相连,隧道的渗漏水在过滤罐中集聚并过滤,过滤后的渗漏水流入集水池,集水池的中下部安装总干管,总干管上设有水泵,总干管的一端与集水池相连,总干管的另一端与多个单元干管一端连接,每个变电所内均设置至少一个表冷器,表冷器外围护上设有回风口和送风口,表冷器内设有盘管,每个单元干管的另一端均与一个变电所内的盘管的一端连接,每个盘管的另一端均与一根单元回水管的一端连接,所有单元回水管的另一端均连接总回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长隧道变电所的渗漏水冷量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罐、集水池、水泵、总干管、单元干管、表冷器,若干个过滤罐放置在隧道内高处,所有的过滤罐均与集水池相连,隧道的渗漏水在过滤罐中集聚并过滤,过滤后的渗漏水流入集水池,集水池的中下部安装总干管,总干管上设有水泵,总干管的一端与集水池相连,总干管的另一端与多个单元干管一端连接,每个变电所内均设置至少一个表冷器,表冷器外围护上设有回风口和送风口,表冷器内设有盘管,每个单元干管的另一端均与一个变电所内的盘管的一端连接,每个盘管的另一端均与一根单元回水管的一端连接,所有单元回水管的另一端均连接总回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长隧道变电所的渗漏水冷量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强孙海涛朱祝龙盛章涵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