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11380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包括金属丝、碳膜和纳米锰酸镍,所述金属丝作为导电基体,中段包覆绝缘层,所述碳膜覆盖于金属丝端部表面,纳米锰酸镍覆盖于碳膜表面,金属丝覆盖有碳膜和纳米锰酸镍的一端为传感面。其具有响应时间短、检测限低、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应用范围广等的优点,并且对抗坏血酸的检测效率高,准确度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生产效率高,适于规模化生产,还可推广用于制备其他材料组合的电化学传感器电极。

An ascorbic acid sensor electrode with nano-nickel manganat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分析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抗坏血酸(AscorbicAcid),又名维生素C,是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及饮料中的水溶化合物,也是治疗坏血病、肝脏疾病、过敏反应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药物,能够促进健康细胞的生长、钙的吸收和正常组织的增长。所以,发展一种能够简单快速探测抗坏血酸的方法对疾病的诊断、判断食物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种各样的分析方法已经被用来检测抗坏血酸,如滴定分析法、色谱法、荧光测定法、分光光度分析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等。在这些测定方法中,电化学分析法,因为它的高催化性能和低廉的价格,已经被大家普遍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最有效的分析方法之一。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活性等特殊性质,利用纳米材料作为探测电极能显著提升电化学分析的性能。用于制作抗坏血酸探测电极的纳米材料很多,如金属Au、Pt及金属氧化物CuO、ZnO、Fe2O3等,还有石墨烯和一些复合纳米材料等。这些基于纳米材料的探测电极大都是通过制膜技术将纳米材料涂覆固定在传统的玻碳电极或金电极表面,这势必导致较大的界面电阻,而且经多次电化学测试过程后,修饰在电极上的纳米材料极易脱落。另外这些传统电极因自身尺寸的限制,难以植入体内进行实时的动态监测。锰酸镍片状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可以用来制作高性能的电化学电容器,因而近年来备受关注。但将纳米锰酸镍用于电化学分析特别是探测抗坏血酸的浓度目前还没有发现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抗血酸电化学检测技术的不足,如修饰在电极上的纳米材料极易脱落,电极尺寸较大,因而难以进行植入式探测或微区浓度分析等,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包括金属丝、碳膜和纳米锰酸镍,所述金属丝作为导电基体,中段包覆绝缘层,所述碳膜覆盖于金属丝端部表面,纳米锰酸镍覆盖于碳膜表面,金属丝覆盖有碳膜和纳米锰酸镍的一端为传感面。进一步,所述金属丝的材质为镍、铜或钢,长度为1~5cm,直径为20~500μm;所述碳膜的厚度为4~10mm;所述纳米锰酸镍呈纳米片状,纳米片的厚度为5~15mm。进一步,所述纳米锰酸镍的纳米片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纳米片结构形貌均一,相互交错,大体垂直于金属丝表面。进一步,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塑料,厚度为1~5mm。电极基体为直径细小且稳定性好的金属丝,其作为针式电极,既能够用于传统溶液中的抗坏血酸检测,也能够刺入待检测物的内部进行实时分析,还能够用于微流控器件中进行微区浓度的测定,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在金属丝上包覆碳膜,提高生物相容性的同时,也有利于后续纳米材料的直接均匀生长,提高电极制备的重复性和性能的稳定性;功能材料优选为锰酸镍纳米片状结构,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价格低廉并且毒性较低,纳米化之后又大大增加了其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抗坏血酸检测的灵敏度,降低探测极限。一种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拆剪金属丝,进行清洗和干燥处理,然后静置浸泡于葡萄糖水溶液中,浸泡10~15小时后取出晾干,再于高纯氩气中进行高温热处理,得到表面覆盖有碳膜的金属丝;步骤二,将硝酸镍、氯化锰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六次甲基四胺和尿素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得的混合溶液移入高压反应釜中,并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步骤一处理得到的金属丝,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步骤四,将步骤三所得的反应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再于空气中进行高温热处理,然后将所得产物的中段进行注塑封装,再将露出的其中一端进行打磨得到外接导电面,另一端为传感面,得到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葡萄糖水溶液的浓度为0.02~0.05mol/L;高温热处理的温度为400~600℃,时间为2~5小时。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硝酸镍为Ni(NO3)2·6H2O,其在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10~30mg/mL;氯化锰为MnCl2·4H2O,其在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20~40mg/mL;六次甲基四胺在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5~10mg/mL;尿素在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2~5mg/mL;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00~180℃,反应时间为3~9小时。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高温热处理的温度为350~550℃,热处理时间为1~3小时。本专利技术的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能够直接用于抗坏血酸的快速电化学测定,具有响应时间短、检测限低、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应用范围广等的优点,并且对抗坏血酸的检测效率高,准确度高。纳米锰酸镍很难直接附着于金属丝表面,本专利技术则先通过浸泡处理+高温热处理,在金属丝表面覆盖一层碳膜,为纳米锰酸镍的附着提供基础,保证了纳米锰酸镍的结合强度,进而提升了传感器电极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生产效率高,适于规模化生产,还可推广用于制备其他材料组合的电化学传感器电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得到的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的SEM图,a是包覆碳膜和纳米锰酸镍的金属丝的形貌图,b是a的局部放大图,显示出纳米锰酸镍的形貌结构;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得到的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的SEM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得到的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的SEM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得到的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的X射线衍射表征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得到的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的能谱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得到的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在检测时连续加入0.1mM浓度的抗坏血酸时的计时电流响应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得到的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在检测时加入小浓度抗坏血酸后相应的计时电流响应图。图中,1—金属丝,2—绝缘层,3—纳米锰酸镍,4—碳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参见图1,所示的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包括金属丝1、碳膜4和纳米锰酸镍3,所述金属丝1作为导电基体,中段包覆绝缘层2,所述碳膜4覆盖于金属丝1端部表面,纳米锰酸镍3覆盖于碳膜4表面,金属丝1覆盖有碳膜4和纳米锰酸镍3的一端为传感面。所述金属丝1的材质为镍、铜或钢,长度为1~5cm,直径为20~500μm;所述碳膜4的厚度为4~10mm;所述纳米锰酸镍3呈纳米片状,纳米片的厚度为5~15mm。所述绝缘层2的材质为塑料,厚度为1~5mm。实施例一,一种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直径为0.2mm金属镍丝剪裁为长度3cm,采用丙酮、酒精和去离子水分别超声清洗10min,在烘箱中60℃干燥后,静置浸泡于浓度为0.03mol/L葡萄糖水溶液中,浸泡15小时后取出自然晾干,再于高纯氩气中进行高温热处理,热处理的温度为500℃,时间为3小时;步骤二,分别将0.58g的硝酸镍Ni(NO3)2·6H2O和0.97g的氯化锰MnCl2·4H2O溶解于30mL的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丝、碳膜和纳米锰酸镍,所述金属丝作为导电基体,中段包覆绝缘层,所述碳膜覆盖于金属丝端部表面,纳米锰酸镍覆盖于碳膜表面,金属丝覆盖有碳膜和纳米锰酸镍的一端为传感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丝、碳膜和纳米锰酸镍,所述金属丝作为导电基体,中段包覆绝缘层,所述碳膜覆盖于金属丝端部表面,纳米锰酸镍覆盖于碳膜表面,金属丝覆盖有碳膜和纳米锰酸镍的一端为传感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的材质为镍、铜或钢,长度为1~5cm,直径为20~500μm;所述碳膜的厚度为4~10mm;所述纳米锰酸镍呈纳米片状,纳米片的厚度为5~1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锰酸镍的纳米片形成三维网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塑料,厚度为1~5mm。5.一种具有纳米锰酸镍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拆剪金属丝,进行清洗和干燥处理,然后静置浸泡于葡萄糖水溶液中,浸泡10~15小时后取出晾干,再于高纯氩气中进行高温热处理,得到表面覆盖有碳膜的金属丝;步骤二,将硝酸镍、氯化锰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六次甲基四胺和尿素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得的混合溶液移入高压反应釜中,并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步骤一处理得到的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丽溶赵建伟贾宏亮赵敏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