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试验的蓄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9233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0:59
一种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试验的蓄水系统,包括平板车、一组蓄水池、进水管、导入管、导出管、四通转接管、上盖和沉积物缓冲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蓄水池中均匀铺设沉积物,厚度约为10cm,待沉积物沉降后放入受试生物,通过多个蓄水池进行平行实验,避免单一蓄水池进行的蓄积效应试验所存在的偏差。通过导入管和导出管进行不间断地供水,形成与所检测河流同时段一致的水环境,保证了沉积物污染情况的真实反映。设置的沉积物缓冲池能够容纳河水中带入蓄水池的杂质,随着河水不断流入蓄水池和流出,必然带入河水中的杂质,随着蓄水池内沉积的杂质越来越多时,达到第一通孔的位置,杂质便排入沉积物缓冲池。

A Water Storage System for Sediment Pollution Accumulation Effect T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试验的蓄水系统
本技术属于水环境沉积物污染监测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试验的蓄水系统。
技术介绍
沉积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很多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污染物通过大气沉降、污水排放、地表径流、降雨等途径进入了水环境,不仅水质受到严重污染,而且污染物最终会富集到水体沉积物中,造成污染物在沉积物中浓度要远远高于水体中的浓度。在一定的条件下,沉积物中的污染物会发生解吸附、扩散、分配等过程会再次释放到水体中,形成二次污染,因此沉积物即是水体中污染物的“汇”又是“源”。生物从周围环境中通过吸附、吸收和吞食作用摄入污染物并滞留体内,当摄入量超过自身降解量,污染物就会在生物体内开始产生蓄积,造成生物体内的污染物浓度可能会高于水体浓度,且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会表现出对污染物的积累,产生生物蓄积效应。生物蓄积效应的测定一般研究受试生物的个体、组织、器官等所积累的污染物蓄积量以及接触一定的污染物后使机体发生的生物学改变。对沉积物污染生物蓄积效应的研究一般采用标准加入法和野外监测。标准加入法一般是在天然沉积物或人工沉积物中加入化学品,研究随着时间的增加,化学品在受试生物体内的蓄积情况,但标准加入法无法应用于真实的水体沉积物,无法对实际环境中沉积物的污染水平和对生物的蓄积效应进行评价。野外监测是在较广阔的水域开展长时间监测,监测常见本土生物体内污染物的蓄积水平,如采用常见的蚌类、贝类和螺等。当研究某特定区域沉积物对生物产生的生物蓄积效应时,由于水生生物的移动性或本能的回避行为,就无法得到随着时间的变化,特定研究区域沉积物污染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蓄积效应情况。因此,为了保护水环境,完善水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有必要开发出一套完善的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的蓄水系统,能够真实地反映水生态环境受到的污染压力大小,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试验的蓄水系统,解决了如何通过水生生物来真实反映原位沉积物的污染情况,为进行蓄积效应试验提供一套持续循环的蓄水系统。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试验的蓄水系统,包括平板车、一组蓄水池、进水管、导入管、导出管、四通转接管、上盖和沉积物缓冲池,所述蓄水池设置在平板车上,所述上盖罩设在蓄水池的上方,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蓄水池连接,并且进水管的另一端与四通转接管连接,所述导入管的一端与四通转接管连接,并且导入管的另一端置于河流中,所述导出管的一端与蓄水池连接,并且导出管的另一端置于河流中,所述沉积物缓冲池与蓄水池并列设置,并且沉积物缓冲池设置在蓄水池的侧壁上,所述蓄水池的侧壁上设有一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蓄水池和沉积物缓冲池均连通。本技术的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试验的蓄水系统,可在平板车上设置一组蓄水池,在蓄水池中将沉积物均匀铺设在蓄水池底部,厚度约为10cm,启动不间断供水,待沉积物沉降后放入受试生物,通过多个蓄水池进行对比实验,避免单一蓄水池进行蓄积效应试验所存在的偏差,通过导入管和导出管进行不间断地供水,形成与所检测河流同时段一致的水环境,保证了沉积物污染情况的真实反映。设置的沉积物缓冲池能够容纳河水中带入蓄水池的杂质,随着河水不断流入蓄水池和流出,必然带入河水中的杂质,随着蓄水池内沉积的杂质越来越多时,达到第一通孔的位置,杂质便排入沉积物缓冲池。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试验的蓄水系统,所述四通转接管上设有导入备用管,所述导入管、导入备用管和导出管设置于河流中的端部均设有过滤罩。设置的导入备用管可进行备用,以防导入管堵塞或者漏水等意外情况发生。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试验的蓄水系统,所述导入管、导入备用管和导出管均与水泵连接,所述进水管和导出管上设有电磁阀。设置的电磁阀可灵活控制水管的通断。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试验的蓄水系统,所述进水管包括主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主进水管的一端与四通转接管连接,并且主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排水管连接,所述排水管设置在蓄水池内,并且排水管靠近蓄水池设有沉积物缓冲池的侧壁设置,所述排水管上设有一组排水孔,所述排水管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大于第一通孔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将排水管设置在靠近沉积物缓冲池的蓄水池侧壁上,污水中的杂质首先沉积在设有沉积物缓冲池的侧壁处,此处的杂质越聚越多,便可以通过第一通孔向沉积物缓冲池排入。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试验的蓄水系统,所述四通转接管上设有清洗管,所述清洗管的另一端设置在蓄水池内,并且清洗管位于蓄水池的上方,所述清洗管上设有一组第二通孔。由于蓄水池中会设置沉积物,进行完试验后,蓄水池内壁必然存有大量杂质,设置的清洗管接通时,可向蓄水池内喷射清水,进行蓄水池的清洗。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试验的蓄水系统,所述蓄水池和沉积物缓冲池的底部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和清洗管上设有电磁阀。在底部设置排污管便于将杂质排出干净。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试验的蓄水系统,所述上盖上设有排气口。设置的排气口可调节带有上盖的蓄水池的压力,避免气压过大或者过小。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试验的蓄水系统,所述蓄水池的内壁上设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内设有浮球,所述浮球的外壁上设有指针,所述上盖上设有水位标尺,所述导向筒呈圆筒状,所述蓄水池内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上端开口呈喇叭状。将浮球设置在导向筒内,降低了水流对浮球的影响,在通过外部的水位标尺,便于监测当前水位,避免水流上下浮动造成指针指数误差。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试验的蓄水系统,所述水位标尺上设有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感器。设置的上液位传感器和下液位传感器可进行水位高低的报警。进一步的,上述的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试验的蓄水系统,所述平板车的下端面设有一组福马轮。设置的福马轮便于进行蓄水池的转运,同时进行实验过程中,将福马轮的支撑脚放下,能够进行稳定支撑。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试验的蓄水系统,利用不间断采水工程对采水箱进行供水,保证受试生物生存水环境的新鲜性,也是从最大程度上模拟实际环境,以排除因水质的腐败给生物带来的负面影响,即排除给试验结果带来的误差。同时,设置多个蓄水池,可以进行平行实验,提高试验的准确性。此试验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和便利性。本申请的蓄水池可以对特定研究区域沉积物污染的生物蓄积效应进行评价,了解沉积物中的污染物风险因子,为环境管理提供支撑,保护水生态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蓄水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试验的蓄水系统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试验的蓄水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蓄水池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蓄水池的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蓄水池的右视图。图中:平板车1、福马轮11、蓄水池2、第一通孔21、进水管3、主进水管31、排水管32、排水孔321、导入管4、导出管5、四通转接管6、清洗管61、第二通孔62、上盖7、排气口71、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试验的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车(1)、一组蓄水池(2)、进水管(3)、导入管(4)、导出管(5)、四通转接管(6)、上盖(7)和沉积物缓冲池(8),所述蓄水池(2)设置在平板车(1)上,所述上盖(7)罩设在蓄水池(2)的上方,所述进水管(3)的一端与蓄水池(2)连接,并且进水管(3)的另一端与四通转接管(6)连接,所述导入管(4)的一端与四通转接管(6)连接,并且导入管(4)的另一端置于河流中,所述导出管(5)的一端与蓄水池(2)连接,并且导出管(5)的另一端置于河流中,所述沉积物缓冲池(8)与蓄水池(2)并列设置,并且沉积物缓冲池(8)设置在蓄水池(2)的侧壁上,所述蓄水池(2)的侧壁上设有一组第一通孔(21),所述第一通孔(21)与蓄水池(2)和沉积物缓冲池(8)均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试验的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车(1)、一组蓄水池(2)、进水管(3)、导入管(4)、导出管(5)、四通转接管(6)、上盖(7)和沉积物缓冲池(8),所述蓄水池(2)设置在平板车(1)上,所述上盖(7)罩设在蓄水池(2)的上方,所述进水管(3)的一端与蓄水池(2)连接,并且进水管(3)的另一端与四通转接管(6)连接,所述导入管(4)的一端与四通转接管(6)连接,并且导入管(4)的另一端置于河流中,所述导出管(5)的一端与蓄水池(2)连接,并且导出管(5)的另一端置于河流中,所述沉积物缓冲池(8)与蓄水池(2)并列设置,并且沉积物缓冲池(8)设置在蓄水池(2)的侧壁上,所述蓄水池(2)的侧壁上设有一组第一通孔(21),所述第一通孔(21)与蓄水池(2)和沉积物缓冲池(8)均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试验的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转接管(6)上设有导入备用管(9),所述导入管(4)、导入备用管(9)和导出管(5)设置于河流中的端部均设有过滤罩(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试验的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管(4)、导入备用管(9)和导出管(5)均与水泵(20)连接,所述进水管(3)和导出管(5)上设有电磁阀(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沉积物污染蓄积效应试验的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3)包括主进水管(31)和排水管(32),所述主进水管(31)的一端与四通转接管(6)连接,并且主进水管(31)的另一端与排水管(32)连接,所述排水管(32)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燕徐东炯陈桥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