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的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995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0:06
空调机的室内机具备:对第一上下风向板进行驱动的第一上下驱动马达、对第二上下风向板进行驱动的第二上下驱动马达、以及对左右风向板进行驱动的左右驱动马达,第一上下驱动马达、第二上下驱动马达以及左右驱动马达设置于壳体的侧面部,在正面观察壳体的状态下,第一上下驱动马达以及第二上下驱动马达沿前后方向并排配置,左右驱动马达配置在第一上下驱动马达与第二上下驱动马达之间,并且至少配置在将第一上下驱动马达的左右中央与第二上下驱动马达的左右中央连结的直线上、或者将第一上下驱动马达的上下中央与第二上下驱动马达的上下中央连结的直线上。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空调机的室内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机的室内机,特别是涉及对左右风向板进行驱动的马达的配置。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如下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具备:对调和空气的左右方向的吹出方向进行改变的左右风向板、对调和空气的上下方向的吹出方向进行改变的上下风向板、对上下风向板进行驱动的上下驱动马达、以及对左右风向板进行驱动的左右驱动马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上下风向板沿前后方向并排设置有两个,左右风向板在上下风向板关闭的状态下,设置于后侧的上下风向板的上方。另外,左右风向板构成为包括:多个叶片、与多个叶片连接并使上述多个叶片同时沿左右方向进行动作的连结棒、以及与连结棒连接并被左右驱动马达驱动的连杆棒。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69876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以往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左右驱动马达有时设置于从连结棒离开的位置并且设置于从连结棒的直线上偏移较远的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使连杆棒变长并且形成为阶梯形状等复杂的形状。然而,若使连杆棒变长并且形成为复杂的形状,则存在朝向连杆棒的应力增大而使得左右风向板的角度控制的精度降低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以上那样的课题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了左右风向板的角度控制的精度的空调机的室内机。本技术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具备:壳体,其具有吸入口以及吹出口;送风风扇,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从所述吸入口吸入室内空气,并从所述吹出口吹出调和空气;热交换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使制冷剂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制造调和空气;第一上下风向板,其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吹出口,对调和空气的上下方向的吹出方向进行改变;第二上下风向板,其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吹出口并且设置于所述第一上下风向板的后侧,对调和空气的上下方向的吹出方向进行改变;左右风向板,其能够转动地设置于从所述送风风扇的下游侧到所述吹出口的风路,对调和空气的左右方向的吹出方向进行改变,第一上下驱动马达,其驱动所述第一上下风向板;第二上下驱动马达,其驱动所述第二上下风向板;以及左右驱动马达,其驱动所述左右风向板,所述第一上下驱动马达、所述第二上下驱动马达以及所述左右驱动马达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面部,在正面观察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所述第一上下驱动马达以及所述第二上下驱动马达沿前后方向并排配置,所述左右驱动马达配置在所述第一上下驱动马达与所述第二上下驱动马达之间,并且至少配置在将所述第一上下驱动马达的左右中央与所述第二上下驱动马达的左右中央连结的直线上、或者将所述第一上下驱动马达的上下中央与所述第二上下驱动马达的上下中央连结的直线上。根据本技术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在正面观察壳体的状态下,第一上下驱动马达以及第二上下驱动马达沿前后方向并排配置。另外,左右驱动马达配置在第一上下驱动马达与第二上下驱动马达之间,并且至少配置在将第一上下驱动马达的左右中央与第二上下驱动马达的左右中央连结的直线上、或者将第一上下驱动马达的上下中央与第二上下驱动马达的上下中央连结的直线上。这样由于配置有左右驱动马达,因此能够改善左右风向板的角度控制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从正面侧观察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从右侧面侧观察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纵剖面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各风向板的立体图。图4是从图3除去马达箱后的图。图5是从左侧观察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马达箱收纳有各马达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从左侧观察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马达箱的立体图。图7本是从右侧观察在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马达箱收纳有第一上下驱动马达以及第二上下驱动马达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从右侧观察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马达箱收纳有各马达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各风向板的俯视图。图10是从左侧观察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马达箱收纳有各马达的状态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技术并不被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所限定。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存在各构成部件的大小的关系与实际不同的情况。实施方式.图1是从正面侧观察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从右侧面侧观察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的纵剖面示意图。以下,基于图1以及图2对空调机的室内机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容易理解而适当地使用表示方向的用语,例如“上”、“下”、“右”、“左”、“前”、“后”等,但它们是用于进行说明的,这些用语并不限定本技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正面观察空调机的室内机100的状态下,使用“上”、“下”、“右”、“左”、“前”、“后”等。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利用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系统,向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供给调和空气。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室内机100为安装于空调对象区域的墙面的壁挂式的情况为例来表示,但并不限定于此。如图1所示,室内机100具有安装于墙面的背面外壳1、以及安装于背面外壳1的前表面的壳体2。在壳体2主要形成有:用于将室内空气吸入到内部的吸入口3、和用于将调和空气向空调对象区域供给的吹出口4,另外,在壳体2的前表面安装有能够开闭的前表面装饰面板5。如图2所示,在室内机100的内部设置有从吸入口3吸入室内空气,并从吹出口4吹出调和空气的送风风扇6。另外,在从吸入口3到吹出口4的风路设置有热交换器7,该热交换器7以使长度方向成为左右方向的方式配设,通过在制冷剂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来制造调和空气。另外,设置有形成从送风风扇6的下游侧到吹出口4的风路10的风路前壁8以及风路后壁9。而且,根据上述的构成要素,在壳体2内连通有空气流路。此外,在室内机100的内部设置有:电气部件组装体11,其对电路基板等进行收容;接水盘12,其位于热交换器7的下端部的下方并对热交换器7的结露水进行回收。吸入口3开口形成于壳体2的上部。吹出口4开口形成于壳体2的下部。送风风扇6配置于吹出口4的上游侧并且在热交换器7的下游侧的位置,送风风扇6例如由横流风扇等构成。热交换器7在纵剖面上形成为倒V字形状或者Λ形状,并且配置于吸入口3的下游侧并且在送风风扇6的上游侧的位置。在该热交换器7中例如可以使用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等。另外,在吸入口3设置有省略图示的手指保护器以及过滤器。另外,热交换器7也可以为在纵剖面上不严格的倒V字形状或者Λ形状。另外,送风风扇6并不限定于配置在热交换器7的下游侧,也可以由配置于热交换器7的上游侧的轴流风扇或者斜流风扇等构成。在吹出口4设置有对上下方向(或者铅直方向)的吹出方向进行改变的第一上下风向板21以及第二上下风向板22。另外,在从送风风扇6的下游侧到吹出口4的风路10,设置有对左右方向(或者水平方向)的吹出方向进行改变的左右风向板30。另外,对于第一上下风向板21、第二上下风向板22以及左右风向板30详见后述。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内的空气的流动进行简单地说明。首先,室内空气借助送风风扇6从形成于壳体2的上部的吸入口3流入室内机100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具有吸入口以及吹出口;送风风扇,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从所述吸入口吸入室内空气,并从所述吹出口吹出调和空气;热交换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使制冷剂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制造调和空气;第一上下风向板,其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吹出口,对调和空气的上下方向的吹出方向进行改变;第二上下风向板,其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吹出口并且设置于所述第一上下风向板的后侧,对调和空气的上下方向的吹出方向进行改变;左右风向板,其能够转动地设置于从所述送风风扇的下游侧到所述吹出口的风路,对调和空气的左右方向的吹出方向进行改变,第一上下驱动马达,其驱动所述第一上下风向板;第二上下驱动马达,其驱动所述第二上下风向板;以及左右驱动马达,其驱动所述左右风向板,所述第一上下驱动马达、所述第二上下驱动马达以及所述左右驱动马达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面部,在正面观察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所述第一上下驱动马达以及所述第二上下驱动马达沿前后方向并排配置,所述左右驱动马达配置在所述第一上下驱动马达与所述第二上下驱动马达之间,并且至少配置在将所述第一上下驱动马达的左右中央与所述第二上下驱动马达的左右中央连结的直线上、或者将所述第一上下驱动马达的上下中央与所述第二上下驱动马达的上下中央连结的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具有吸入口以及吹出口;送风风扇,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从所述吸入口吸入室内空气,并从所述吹出口吹出调和空气;热交换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使制冷剂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制造调和空气;第一上下风向板,其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吹出口,对调和空气的上下方向的吹出方向进行改变;第二上下风向板,其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吹出口并且设置于所述第一上下风向板的后侧,对调和空气的上下方向的吹出方向进行改变;左右风向板,其能够转动地设置于从所述送风风扇的下游侧到所述吹出口的风路,对调和空气的左右方向的吹出方向进行改变,第一上下驱动马达,其驱动所述第一上下风向板;第二上下驱动马达,其驱动所述第二上下风向板;以及左右驱动马达,其驱动所述左右风向板,所述第一上下驱动马达、所述第二上下驱动马达以及所述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松未央横田周平木南雅英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