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孔平板隔断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837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9:32
一种涉及闸阀领域的导流孔平板隔断闸阀,包含护板、闸阀本体、阀座、闸板和吹扫法兰;所述闸板对应位于闸阀本体的阀腔内,且闸板的顶部面与执行机构的阀杆对应连接,闸板的上部设有与闸阀本体的流体介质通道相对应的导流孔,闸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护板,护板与闸板相抵触,护板设有与闸阀本体的流体介质通道相对应的通孔,且两护板的通孔内分别插接阀座的内端,两阀座的外端分别与流体介质通道的进、出口内端对应密封连接;所述阀腔的底部设有用于接通高压气体介质管道的吹扫法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因流体介质中的杂质颗粒进入阀腔内,从而造成开阀困难或是关阀关不严的现象的问题,同时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流孔平板隔断闸阀
本技术涉及闸阀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流孔平板隔断闸阀。
技术介绍
公知的,在化工、石油、天然气、电厂、煤矿、建筑、污水处理及轻工业等行业中通常采用闸阀来控制输送管道的开闭,目前主要使用的闸阀为导流孔平板闸阀,该导流孔平板闸阀包括有阀体、阀座、闸板、阀盖、执行机构等零部件,阀体内设有阀腔和沿阀体横向形成的进、出口流体介质通道,流体介质通道贯穿阀腔,阀座为环状零件,且为两个,分别对应设置于进、出口流体介质通道与阀腔的连接端处,并分别与进、出口流体介质通道构成密封配合,闸板是一块带导流孔的平板,当闸板处于闭合状态时,流体介质通道被断开,当闸板的导流孔与流体介质通道导通时,闸阀处于开启状态,阀盖固定在阀体上端面,执行机构的阀杆穿过阀盖与闸板联动,通过执行机构驱动闸板,使闸板的导流孔与流体介质通道导通或者使阀座对应与闸板构成密封配合,实现闸阀的开启与闭合;传统导流孔平板闸阀阀座上安装有材质为有机合成的塑料的密封圈,密封圈与闸板组成软-硬密封副,虽然能够保证密封性能,但开关过程中,闸板会磨损密封圈,当密封圈被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造成密封失效,另,塑料密封圈不能耐高温,高温下会失效;此外,传统导流孔平板闸阀在工作过程中流体会沿导流孔或闸板与密封圈之间间隙进入阀腔,流体中含有的杂质颗粒极易进入阀腔内,杂质颗粒累积后结成块会影响闸板的正常动作,严重时可能导致开阀困难或是关阀关不严的现象;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944304U)公开了一种双阀座带导流孔平板闸阀,该专利除了主阀座外还设有副阀座,当主阀座上的密封圈失效时,副阀座上的密封圈则承担相应的密封作用,从而增加了闸阀的使用寿命,该专利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寿命,但其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使用成本较高;此外,该专利仍不能避免流体中的杂质颗粒进入阀腔内的问题,同样会出现开阀困难或是关阀关不严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能够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的一种导流孔平板隔断闸阀。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流孔平板隔断闸阀,包含护板、闸阀本体、阀座、闸板和吹扫法兰;所述闸板对应位于闸阀本体的阀腔内,且闸板的顶部面与执行机构的阀杆对应连接,闸板设有与闸阀本体的流体介质通道相对应的导流孔,闸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护板,护板与闸板相抵触,护板设有与闸阀本体的流体介质通道相对应的通孔,且两护板的通孔内分别插接阀座的内端,两阀座的外端分别与流体介质通道的进、出口内端对应密封连接;所述阀腔的底部设有用于接通高压气体介质管道的吹扫法兰。进一步,所述阀座与闸阀本体之间设有密封圈,该密封圈为金属密封圈。进一步,所述金属密封圈为两个平垫圈夹持一支撑圈的结构。进一步,所述平垫圈的内部为缠绕式密封圈,外部包裹有弹性金属层。进一步,所述金属密封圈为缠绕式密封圈或包覆式密封圈。进一步,闸板的底部设有调整螺栓。进一步,所述阀腔内的底部设有调整螺栓,且闸板的底部面设有与调整螺栓螺柱相对应的沉孔。进一步,所述高压气体介质为水蒸气或氮气。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的导流孔平板隔断闸阀,结构简单,容易装配,通过护板与闸板的配合能够有效防止闸阀本体通道内的流体通过闸板的导流孔进入阀腔内,同时,通过在阀腔的底部设有用于接通高压且高温气体介质管道的吹扫法兰,向阀腔内通入高压气体,有效避免了流体通过阀座与闸阀本体或闸板之间的间隙进入阀腔内,避免流体中的杂质颗粒进入阀腔内,从而有效避免开阀困难或是关阀关不严的问题;所述阀座与闸阀本体之间设有密封圈,该密封圈为金属密封圈,金属密封圈具有一定的弹性,在保证阀座与闸阀本体密封的良好同时,能够利用金属密封圈的弹力使阀座紧密抵触在闸板上,保证密封效果,当阀座或闸板磨损时,利用金属密封圈的弹力能够推动阀座紧密抵触在闸板上,从而补偿磨损,有效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开启状态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执行机构;2、护板;3、闸阀本体;4、密封圈;5、阀座;6、闸板;7、吹扫法兰;8、调整螺栓;9、阀腔;10、导流孔;11、流体介质通道;12、平垫圈;13、支撑圈。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结合附图1,所述的导流孔平板隔断闸阀,包含护板2、闸阀本体3、阀座5、闸板6和吹扫法兰7;所述闸板6对应位于闸阀本体3的阀腔9内,且闸板6的顶部面与用于驱动闸板6的执行机构1的阀杆对应连接,所述闸板6的上部设有与闸阀本体3的流体介质通道11相对应的导流孔10,当执行机构1驱动闸板6下移或上升时,能够使闸板6的导流孔与流体介质通道11导通或者错开,从而实现开阀与关阀的操作,闸板6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护板2,护板2与闸板6相抵触,护板2设有与流体介质通道11相对应的通孔,且两护板2的通孔内分别插接一阀座5的内端,两阀座5的外端分别与流体介质通道11的进、出口内端对应密封连接;根据需要,所述阀座5与闸阀本体3之间设有密封圈4,该密封圈为金属密封圈,所述金属密封圈为两个平垫圈12夹持一个用于保持整体强度的支撑圈13的结构,所述平垫圈12的内部为缠绕式密封圈,外部包裹有弹性金属层,或者所述金属密封圈为缠绕式密封圈或包覆式密封圈;金属密封圈具有一定的弹性,在保证阀座5与闸阀本体3密封的良好同时,能够利用金属密封圈的弹力使阀座5紧密抵触在闸板6上,保证密封效果,当阀座5或闸板6磨损时,利用金属密封圈的弹力能够推动阀座5紧密抵触在闸板6上,从而补偿磨损,有效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的寿命;所述闸板6上升或下移的过程中,护板2与闸板6始终紧密抵触,能够有效防止流体介质通道11内的流体介质进入阀座5与闸板6之间的间隙内,有效避免了流体中的杂质颗粒进入阀腔9内造成开阀困难或关阀关不严的现象;所述阀腔9的底部设有用于接通高压气体介质管道的吹扫法兰7;根据需要,该高压气体介质能够为水蒸气或氮气,且所述高压气体介质的压力要高于阀体内流体介质的压力0.2MPa左右,从而有效避免了流体介质通过阀座5与闸阀本体3或闸板6之间的间隙进入阀腔9内;闸板6的底部设有调整螺栓8,即能通过整螺栓8的伸出长度调整闸板6下移的极限位置,或者将调整螺栓8的螺头固定在阀腔9内的底部,螺柱上设有与闸板6的底部面相对应的螺母,闸板6的底部面设有与调整螺栓8螺柱相对应的沉孔,当螺母的位置低于螺柱顶端面时,螺柱的顶端能够对应插入闸板6底部的沉孔内,即能通过调整螺栓8上螺母的位置来调整闸板6下移的极限位置,从而实现精确调整开阀时导流孔与闸阀本体3通孔的同轴度的目的。实施本技术所述的导流孔平板隔断闸阀,使用前需将本技术安装在管道的相应位置,并通过吹扫法兰7接通高压气体介质管道,保证高压气体介质的压力大于阀体内流体介质的压力;通过执行机构1驱动闸板6上升或者下移,使闸板6的导流孔与流体介质通道11导通或者错开,实现闸阀的开启与闭合。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故本技术未对其进行详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流孔平板隔断闸阀,其特征是:包含护板(2)、闸阀本体(3)、阀座(5)、闸板(6)和吹扫法兰(7);所述闸板(6)对应位于闸阀本体(3)的阀腔(9)内,且闸板(6)的顶部面与执行机构(1)的阀杆对应连接,闸板(6)设有与闸阀本体(3)的流体介质通道(11)相对应的导流孔(10),闸板(6)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护板(2),护板(2)与闸板(6)相抵触,护板(2)设有与流体介质通道(11)相对应的通孔,且两护板(2)的通孔内分别插接阀座(5)的内端,两阀座(5)的外端分别与流体介质通道(11)的进、出口内端对应密封连接;所述阀腔(9)的底部设有用于接通高压气体介质管道的吹扫法兰(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孔平板隔断闸阀,其特征是:包含护板(2)、闸阀本体(3)、阀座(5)、闸板(6)和吹扫法兰(7);所述闸板(6)对应位于闸阀本体(3)的阀腔(9)内,且闸板(6)的顶部面与执行机构(1)的阀杆对应连接,闸板(6)设有与闸阀本体(3)的流体介质通道(11)相对应的导流孔(10),闸板(6)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护板(2),护板(2)与闸板(6)相抵触,护板(2)设有与流体介质通道(11)相对应的通孔,且两护板(2)的通孔内分别插接阀座(5)的内端,两阀座(5)的外端分别与流体介质通道(11)的进、出口内端对应密封连接;所述阀腔(9)的底部设有用于接通高压气体介质管道的吹扫法兰(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孔平板隔断闸阀,其特征是:所述阀座(5)与闸阀本体(3)之间设有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善乐夏俊辉关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三旋特种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