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混合流动液流通道的多级盘式磁流变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80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混合流动液流通道的多级盘式磁流变阻尼器,主要由活塞杆、缸体、阻尼器端盖、活塞端盖、活塞套筒、定位盘、阻尼圆盘、绕线架、励磁线圈、浮动活塞及吊耳等组成。绕线架与定位盘之间的间隙构成圆环流动式液流通道,可形成两段轴向阻尼间隙。阻尼圆盘和定位盘之间的间隙构成径向流动式液流通道,可形成4段径向阻尼间隙。在不增加外形尺寸前提下,活塞头通过自身结构形成同时具有圆环流和径向流的混合流动液流通道,在励磁线圈中电流作用下可形成6段串联的有效阻尼间隙,有效增大了液流阻尼长度,提高了磁力线的利用率。该磁流变阻尼器阻尼力可调范围广、结构简单紧凑且体积小,特别适用于铁路、交通等行业减振系统。

A Multistage Disc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with Mixed Flow Fluid Cha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混合流动液流通道的多级盘式磁流变阻尼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混合流动液流通道的多级盘式磁流变阻尼器。
技术介绍
磁流变阻尼器所具有的毫秒级响应速度、大控制范围和大阻尼力输出的特点,使得它成为工业应用领域优秀的半主动执行器件。目前,磁流变阻尼器已广泛应用在建筑物及桥梁的减振抗震系统、铁路机车车辆及汽车悬架系统的减振等方面。在进行磁流变阻尼器结构设计时,首先应使磁流变液在有效阻尼间隙内的流动方向与磁场方向相互垂直;其次是尽可能使磁流变液在磁流变阻尼器内部的液流阻尼通道加长。目前所设计的磁流变阻尼器大多采用的是单一的圆环流动式或径向流动式的液流阻尼通道,当励磁线圈通电工作时,在阻尼间隙内产生垂直于磁流变液流动方向的磁场,磁流变液在磁场作用下将产生阻尼力。一般情况下,改变加载电流大小,可调节阻尼间隙内的磁感应强度,从而实现磁流变阻尼器阻尼力的调节。当阻尼间隙内的磁感应强度达到饱和时,阻尼器输出阻尼力也达到最大。要想提高磁流变阻尼器的最大阻尼力,一般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在相同输入电流下,尽可能在磁流变液饱和范围内提高阻尼间隙内的磁感应强度。常用的方法是减小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间隙厚度,但由于磁流变液久置未用再次启用时,容易出现颗粒沉淀从而堵塞阻尼间隙,导致磁流变阻尼器失效;第二就是提高有效阻尼间隙的长度,但这样会显著增加磁流变阻尼器的体积,占用更多的安装空间及使用空间,制造成本也相应增加。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相对紧凑、输出阻尼力大、阻尼力控制范围宽的磁流变阻尼器,是进一步拓宽磁流变阻尼器工程应用的前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及满足磁流变阻尼器在工程应用中的要求,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混合流动液流通道的多级盘式磁流变阻尼器。该磁流变阻尼器的绕线架与定位盘之间的间隙构成圆环流动式液流通道,可形成两段圆环形轴向的有效阻尼间隙。阻尼圆盘和定位盘之间的间隙构成径向流动式液流通道,可形成4段圆盘形径向的有效阻尼间隙。在不增加外形尺寸前提下,活塞头通过自身结构形成同时具有圆环流和径向流的混合流动液流通道,在励磁线圈中电流作用下形成6段串联的有效阻尼间隙,有效增大了液流阻尼长度,提高了磁力线的利用率。本技术磁流变阻尼器结构简单紧凑且体积小,多级盘式活塞头结构形成的混合流动液流通道有效增大了液流阻尼长度,通过控制励磁线圈中施加电流的大小可实现阻尼力的有效控制,保证了阻尼器能够输出足够大且可调范围广的阻尼力,特别适用于铁路、交通等行业减振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左吊耳(1)、阻尼器左端盖(2)、活塞端盖(3)、活塞套筒(4)、励磁线圈(5)、绕线架(6)、浮动活塞(7)、补偿弹簧(8)、右吊耳(9)、活塞杆(10)、缸体(11)、左定位盘(12)、左阻尼圆盘(13)、中阻尼圆盘(14)、右阻尼圆盘(15)、右定位盘(16)及阻尼器右端盖(17);活塞杆(10)左端与左吊耳(1)通过螺纹紧固连接;阻尼器左端盖(2)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10)与阻尼器左端盖(2)圆形通孔内表面过渡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2)与缸体(11)内表面过渡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2)与缸体(1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活塞杆(10)右端攻有外螺纹,活塞端盖(3)中间加工有内螺纹孔,活塞杆(10)右端与活塞端盖(3)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活塞端盖(3)与活塞套筒(4)内表面过渡配合;活塞端盖(3)与活塞套筒(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活塞套筒(4)外表面与缸体(11)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活塞端盖(3)右端面紧贴左定位盘(12)及绕线架(6)左端面,对左定位盘(12)及绕线架(6)左侧起轴向定位作用;左定位盘(12)径向圆周表面加工有4个周向均匀布置的阶梯形凸起,与绕线架(6)左端面加工的4个阶梯形凹槽过渡配合,可防止左定位盘(12)径向转动;左定位盘(12)右端面加工有4个轴向均匀布置的圆柱小凸台,与左阻尼圆盘(13)左端面加工的4个圆形凹槽过渡配合;左阻尼圆盘(13)外表面与绕线架(6)内表面过渡配合;左阻尼圆盘(13)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起导流作用;绕线架(6)与活塞套筒(4)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绕线架(6)中部设计有圆形凸台,形成阶梯面(601)和阶梯面(602);绕线架(6)阶梯面(601)与左阻尼圆盘(13)右侧加工的阶梯面(1301)贴合,绕线架(6)通过阶梯面(601)对左阻尼圆盘(13)右侧进行轴向定位;绕线架(6)阶梯面(602)与右阻尼圆盘(15)左侧加工的阶梯面贴合,绕线架(6)通过阶梯面(602)对右阻尼圆盘(15)左侧进行轴向定位;励磁线圈(5)缠绕于绕线架(6)的绕线槽(604)中,其引线经由绕线架(6)的引线槽(603),从活塞端盖(3)的引线孔(301)引出活塞头,并通过活塞杆(10)及左吊耳(1)的引线孔引出阻尼器;中阻尼圆盘(14)径向圆周表面加工有4个周向均匀布置的圆形凸起,4个圆形凸起与绕线架(6)中部的圆周内表面过渡配合;中阻尼圆盘(14)左端面加工有4个轴向均匀布置的圆柱小凸台,与左阻尼圆盘(13)右端面加工的4个圆形凹槽过渡配合;中阻尼圆盘(14)右端面加工有4个轴向均匀布置的圆柱小凸台,与右阻尼圆盘(15)左端面加工的4个圆形凹槽过渡配合;右阻尼圆盘(15)外表面与绕线架(6)内表面过渡配合;右阻尼圆盘(15)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起导流作用;右定位盘(16)左端面加工有4个轴向均匀布置的圆柱小凸台,与右阻尼圆盘(15)右端面加工的4个圆形凹槽过渡配合;右定位盘(16)径向圆周表面加工有4个周向均匀布置的阶梯形凸起,与绕线架(6)右端面加工的4个阶梯形凹槽过渡配合,可防止右定位盘(16)径向转动;活塞套筒(4)的右端内表面紧贴右定位盘(16)及绕线架(6)右端面,对右定位盘(16)及绕线架(6)右侧起轴向定位作用;浮动活塞(7)外表面与缸体(11)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补偿弹簧(8)左端紧贴浮动活塞(7)右端面,补偿弹簧(8)右端紧贴阻尼器右端盖(17)左端面;阻尼器右端盖(17)与缸体(11)内表面过渡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右端盖(17)与缸体(1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阻尼器右端盖(17)右端攻有外螺纹,右吊耳(9)与阻尼器右端盖(17)右端通过螺纹紧固连接;左定位盘(12)与绕线架(6)之间的圆环形轴向间隙形成第Ⅰ段有效阻尼间隙;左定位盘(12)与左阻尼圆盘(13)之间的圆盘形径向间隙形成第Ⅱ段有效阻尼间隙;左阻尼圆盘(13)与中阻尼圆盘(14)之间的圆盘形径向间隙形成第Ⅲ段有效阻尼间隙;中阻尼圆盘(14)与右阻尼圆盘(15)之间的圆盘形径向间隙形成第Ⅳ段有效阻尼间隙;右阻尼圆盘(15)与右定位盘(16)之间的圆盘形径向间隙形成第Ⅴ段有效阻尼间隙;右定位盘(16)与绕线架(6)之间圆环形轴向间隙形成第Ⅵ段阻尼间隙;第I段、第Ⅱ段、第Ⅲ段、第Ⅳ段、第Ⅴ段和第Ⅵ段有效阻尼间隙依次相连,构成串联式液流通道结构;左定位盘(12)径向圆周表面的阶梯形凸起长度比绕线架(6)左端面的阶梯形凹槽长度大1.0mm,使得左定位盘(12)与绕线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混合流动液流通道的多级盘式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吊耳(1)、阻尼器左端盖(2)、活塞端盖(3)、活塞套筒(4)、励磁线圈(5)、绕线架(6)、浮动活塞(7)、补偿弹簧(8)、右吊耳(9)、活塞杆(10)、缸体(11)、左定位盘(12)、左阻尼圆盘(13)、中阻尼圆盘(14)、右阻尼圆盘(15)、右定位盘(16)及阻尼器右端盖(17);活塞杆(10)左端与左吊耳(1)通过螺纹紧固连接;阻尼器左端盖(2)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10)与阻尼器左端盖(2)圆形通孔内表面过渡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2)与缸体(11)内表面过渡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2)与缸体(1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活塞杆(10)右端攻有外螺纹,活塞端盖(3)中间加工有内螺纹孔,活塞杆(10)右端与活塞端盖(3)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活塞端盖(3)与活塞套筒(4)内表面过渡配合;活塞端盖(3)与活塞套筒(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活塞套筒(4)外表面与缸体(11)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活塞端盖(3)右端面紧贴左定位盘(12)及绕线架(6)左端面,对左定位盘(12)及绕线架(6)左侧起轴向定位作用;左定位盘(12)径向圆周表面加工有4个周向均匀布置的阶梯形凸起,与绕线架(6)左端面加工的4个阶梯形凹槽过渡配合,可防止左定位盘(12)径向转动;左定位盘(12)右端面加工有4个轴向均匀布置的圆柱小凸台,与左阻尼圆盘(13)左端面加工的4个圆形凹槽过渡配合;左阻尼圆盘(13)外表面与绕线架(6)内表面过渡配合;左阻尼圆盘(13)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绕线架(6)与活塞套筒(4)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绕线架(6)中部设计有圆形凸台,形成阶梯面(601)和阶梯面(602);绕线架(6)阶梯面(601)与左阻尼圆盘(13)右侧加工的阶梯面(1301)贴合,绕线架(6)通过阶梯面(601)对左阻尼圆盘(13)右侧进行轴向定位;绕线架(6)阶梯面(602)与右阻尼圆盘(15)左侧加工的阶梯面贴合,绕线架(6)通过阶梯面(602)对右阻尼圆盘(15)左侧进行轴向定位;励磁线圈(5)缠绕于绕线架(6)的绕线槽(604)中,其引线经由绕线架(6)的引线槽(603),从活塞端盖(3)的引线孔(301)引出活塞头,并通过活塞杆(10)及左吊耳(1)的引线孔引出阻尼器;中阻尼圆盘(14)径向圆周表面加工有4个周向均匀布置的圆形凸起,4个圆形凸起与绕线架(6)中部的圆周内表面过渡配合;中阻尼圆盘(14)左端面加工有4个轴向均匀布置的圆柱小凸台,与左阻尼圆盘(13)右端面加工的4个圆形凹槽过渡配合;中阻尼圆盘(14)右端面加工有4个轴向均匀布置的圆柱小凸台,与右阻尼圆盘(15)左端面加工的4个圆形凹槽过渡配合;右阻尼圆盘(15)外表面与绕线架(6)内表面过渡配合;右阻尼圆盘(15)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右定位盘(16)左端面加工有4个轴向均匀布置的圆柱小凸台,与右阻尼圆盘(15)右端面加工的4个圆形凹槽过渡配合;右定位盘(16)径向圆周表面加工有4个周向均匀布置的阶梯形凸起,与绕线架(6)右端面加工的4个阶梯形凹槽过渡配合,可防止右定位盘(16)径向转动;活塞套筒(4)的右端内表面紧贴右定位盘(16)及绕线架(6)右端面,对右定位盘(16)及绕线架(6)右侧起轴向定位作用;浮动活塞(7)外表面与缸体(11)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补偿弹簧(8)左端紧贴浮动活塞(7)右端面,补偿弹簧(8)右端紧贴阻尼器右端盖(17)左端面;阻尼器右端盖(17)与缸体(11)内表面过渡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右端盖(17)与缸体(1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阻尼器右端盖(17)右端攻有外螺纹,右吊耳(9)与阻尼器右端盖(17)右端通过螺纹紧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混合流动液流通道的多级盘式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吊耳(1)、阻尼器左端盖(2)、活塞端盖(3)、活塞套筒(4)、励磁线圈(5)、绕线架(6)、浮动活塞(7)、补偿弹簧(8)、右吊耳(9)、活塞杆(10)、缸体(11)、左定位盘(12)、左阻尼圆盘(13)、中阻尼圆盘(14)、右阻尼圆盘(15)、右定位盘(16)及阻尼器右端盖(17);活塞杆(10)左端与左吊耳(1)通过螺纹紧固连接;阻尼器左端盖(2)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10)与阻尼器左端盖(2)圆形通孔内表面过渡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2)与缸体(11)内表面过渡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2)与缸体(1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活塞杆(10)右端攻有外螺纹,活塞端盖(3)中间加工有内螺纹孔,活塞杆(10)右端与活塞端盖(3)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活塞端盖(3)与活塞套筒(4)内表面过渡配合;活塞端盖(3)与活塞套筒(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活塞套筒(4)外表面与缸体(11)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活塞端盖(3)右端面紧贴左定位盘(12)及绕线架(6)左端面,对左定位盘(12)及绕线架(6)左侧起轴向定位作用;左定位盘(12)径向圆周表面加工有4个周向均匀布置的阶梯形凸起,与绕线架(6)左端面加工的4个阶梯形凹槽过渡配合,可防止左定位盘(12)径向转动;左定位盘(12)右端面加工有4个轴向均匀布置的圆柱小凸台,与左阻尼圆盘(13)左端面加工的4个圆形凹槽过渡配合;左阻尼圆盘(13)外表面与绕线架(6)内表面过渡配合;左阻尼圆盘(13)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绕线架(6)与活塞套筒(4)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绕线架(6)中部设计有圆形凸台,形成阶梯面(601)和阶梯面(602);绕线架(6)阶梯面(601)与左阻尼圆盘(13)右侧加工的阶梯面(1301)贴合,绕线架(6)通过阶梯面(601)对左阻尼圆盘(13)右侧进行轴向定位;绕线架(6)阶梯面(602)与右阻尼圆盘(15)左侧加工的阶梯面贴合,绕线架(6)通过阶梯面(602)对右阻尼圆盘(15)左侧进行轴向定位;励磁线圈(5)缠绕于绕线架(6)的绕线槽(604)中,其引线经由绕线架(6)的引线槽(603),从活塞端盖(3)的引线孔(301)引出活塞头,并通过活塞杆(10)及左吊耳(1)的引线孔引出阻尼器;中阻尼圆盘(14)径向圆周表面加工有4个周向均匀布置的圆形凸起,4个圆形凸起与绕线架(6)中部的圆周内表面过渡配合;中阻尼圆盘(14)左端面加工有4个轴向均匀布置的圆柱小凸台,与左阻尼圆盘(13)右端面加工的4个圆形凹槽过渡配合;中阻尼圆盘(14)右端面加工有4个轴向均匀布置的圆柱小凸台,与右阻尼圆盘(15)左端面加工的4个圆形凹槽过渡配合;右阻尼圆盘(15)外表面与绕线架(6)内表面过渡配合;右阻尼圆盘(15)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右定位盘(16)左端面加工有4个轴向均匀布置的圆柱小凸台,与右阻尼圆盘(15)右端面加工的4个圆形凹槽过渡配合;右定位盘(16)径向圆周表面加工有4个周向均匀布置的阶梯形凸起,与绕线架(6)右端面加工的4个阶梯形凹槽过渡配合,可防止右定位盘(16)径向转动;活塞套筒(4)的右端内表面紧贴右定位盘(16)及绕线架(6)右端面,对右定位盘(16)及绕线架(6)右侧起轴向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良邓英俊喻理梵罗晨霞古成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