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敏专利>正文

一种人防工程隔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6135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防工程隔震装置,它包括防震板、减震器、底板、防护板、基座、防震支座,所述防震支座设置在基座上,所述底板设置在防震支座上,所述防震板、防护板分别设置在底板上,所述防震板设置在防护板的外侧,所述防震板包括顶板、侧板、立板,所述顶板与侧板之间、侧板与立板之间的夹角均为120°,所述顶板、侧板的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人防工程隔震装置,可有效将震动传导至地基,降低人防工程顶部的震动损害,安全可靠。

A Seismic Isolation Device for Civil Air Defense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防工程隔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防工程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人防工工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人防工程是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有效地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是坚持城镇战斗,长期支持反侵略战争直至胜利的工程保障。人防工程按构筑形式可分为地道工程、坑道工程、堆积式工程和掘开式工程。堆积式工程是大部分结构在原地表以上且被回填物覆盖的工程。对于堆积式工程,大多建设在马路后者地铁下面,其顶部常年有运动的车辆运行,因此需要防震处理,以增强安全性。但是现在的人工工程普遍只在地基上做防震处理,一旦长时间运行,其顶部会因为收到外部车辆运行的震动导致脱落甚至坍塌,危害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人防工程隔震装置,可有效将震动传导至地基,降低人防工程顶部的震动损害,安全可靠。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人防工程隔震装置,它包括防震板、减震器、底板、防护板、基座、防震支座,所述防震支座设置在基座上,所述底板设置在防震支座上,所述防震板、防护板分别设置在底板上,所述防震板设置在防护板的外侧,所述防震板包括顶板、侧板、立板,所述顶板与侧板之间、侧板与立板之间的夹角均为120°,所述顶板、侧板的结构相同,所述顶板包括第一面板、第一支撑板、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面板平行的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顶侧,所述第一面板、第一支撑板之间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弹簧,所述顶板、侧板的第一面板之间焊接为一体,所述顶板、侧板的第一支撑板通过铰轴链接为一体,所述立板包括第二面板、第二支撑板、第二弹簧,所述第二面板与第二支撑板呈V字形,所述第二弹簧均匀的设置在第二面板、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二面板分别焊接在第一面板与底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铰轴连接在底板与第一支撑板之间,所述减震器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防震板采用钢板制作。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为门拱形,为聚乙烯材质的阻尼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之间的距离为10cm。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第二弹簧之间的距离为8cm。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面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5°—8°。本技术的一种人防工程隔震装置,可有效将震动传导至地基,降低人防工程顶部的震动损害,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顶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震板;2、减震器;3、底板;4、防护板;5、基座;6、防震支座;11、顶板;12、侧板;13、立板;14、铰轴;111、第一面板;112、第一支撑板;113、第一弹簧;131、第二面板;132、第二支撑板;133、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如图所示:一种人防工程隔震装置,它包括防震板1、减震器2、底板3、防护板4、基座5、防震支座6。防震支座6设置在基座5上,底板3设置在防震支座6上,防震板1、防护板4分别设置在底板3上,防震板1设置在防护板4的外侧,减震器2设置在防震板1上。防震板1采用钢板制作,包括顶板11、侧板12、立板13,顶板11的两端通过铰轴14连接侧板12,侧板12通过铰轴14连接立板13,立板13垂直安装在底板3的两端,顶板11与底板相互平行。顶板11、侧板12之间夹角为120°。顶板11、侧板12的结构相同,顶板11包括第一面板111、第一支撑板112、第一弹簧113,第一面板111平行的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12的顶侧,第一面板111、第一支撑板112之间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弹簧113,第一弹簧113之间的距离为10cm。顶板11、侧板12的第一面板111之间焊接为一体,顶板11、侧板12的第一支撑板112通过铰轴14链接为一体。立板13包括第二面板131、第二支撑板132、第二弹簧133,第二面板131、第二支撑板132呈V字形,二者之间的夹角为5°—8°,第二弹簧133均匀的设置在第二面板131、第二支撑板132之间,相邻的第二弹簧133之间的距离为8cm。第二面板131分别焊接在第一面板111与底板3上,第二支撑板132通过铰轴14连接在底板3与第一支撑板112之间。减震器2为现有技术,其两端分别铰接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12、第二支撑板132之间,根据实际需要,沿人防工程长度方向每隔30—50cm设置一个,外部震动量大,则设置间隔尽量小些,反之大些。当人防工程的顶部即第一面板111、第二面板131受到的震动较小时,可通过第一弹簧113、第二弹簧133减震吸收,达到隔震的目的,当较大时,使得第一面板111、第二面板131受到的震动较大使得第一支撑板112、第二支撑板132某一处产生较大震动乃至第一支撑板112之间或者、第一支撑板112与第二支撑板132之间产生震动位移时,可通过减震器2将震动均匀的分布在各个第一弹簧113、第二弹簧133上,并通过第一弹簧113、第二弹簧133减震吸收。达到隔震目的。另外,基座5上设置防震支座6,对整体人防工程起到防震作用,防震支座6为现有技术,通过伸缩杆套装弹簧达到伸缩减震的目的。防护板4为门拱形,为聚乙烯材质的阻尼板,可以有效的阻隔震动,防止噪音传播。采用本新型结构的制作的堆积式人防工程,通过本隔震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隔绝外部车辆造成的震动,为防护板内的人防空间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避免震动噪音影响。同时安全可靠,通过防震板可有效的避免局部震动坍塌,性能可靠。本技术的一种人防工程隔震装置,可有效将震动传导至地基,降低人防工程顶部的震动损害,安全可靠。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防工程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防震板(1)、减震器(2)、底板(3)、防护板(4)、基座(5)、防震支座(6),所述防震支座(6)设置在基座(5)上,所述底板(3)设置在防震支座(6)上,所述防震板(1)、防护板(4)分别设置在底板(3)上,所述防震板(1)设置在防护板(4)的外侧,所述防震板(1)包括顶板(11)、侧板(12)、立板(13),所述顶板(11)与侧板(12)之间、侧板(12)与立板(13)之间的夹角均为120°,所述顶板(11)、侧板(12)的结构相同,所述顶板(11)包括第一面板(111)、第一支撑板(112)、第一弹簧(113),所述第一面板(111)平行的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12)的顶侧,所述第一面板(111)、第一支撑板(112)之间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弹簧(113),所述顶板(11)、侧板(12)的第一面板(111)之间焊接为一体,所述顶板(11)、侧板(12)的第一支撑板(112)通过铰轴(14)链接为一体,所述立板(13)包括第二面板(131)、第二支撑板(132)、第二弹簧(133),所述第二面板(131)与第二支撑板(132)呈V字形,所述第二弹簧(133)均匀的设置在第二面板(131)、第二支撑板(132)之间,所述第二面板(131)分别焊接在第一面板(111)与底板(3)上,所述第二支撑板(132)通过铰轴(14)连接在底板(3)与第一支撑板(112)之间,所述减震器(2)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12)、第二支撑板(13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防工程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防震板(1)、减震器(2)、底板(3)、防护板(4)、基座(5)、防震支座(6),所述防震支座(6)设置在基座(5)上,所述底板(3)设置在防震支座(6)上,所述防震板(1)、防护板(4)分别设置在底板(3)上,所述防震板(1)设置在防护板(4)的外侧,所述防震板(1)包括顶板(11)、侧板(12)、立板(13),所述顶板(11)与侧板(12)之间、侧板(12)与立板(13)之间的夹角均为120°,所述顶板(11)、侧板(12)的结构相同,所述顶板(11)包括第一面板(111)、第一支撑板(112)、第一弹簧(113),所述第一面板(111)平行的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12)的顶侧,所述第一面板(111)、第一支撑板(112)之间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弹簧(113),所述顶板(11)、侧板(12)的第一面板(111)之间焊接为一体,所述顶板(11)、侧板(12)的第一支撑板(112)通过铰轴(14)链接为一体,所述立板(13)包括第二面板(131)、第二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李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