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阵型的防静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244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点阵型的防静电结构,应用在点阵型LCD的非显示区中,其在COMMENT线层中,相邻COMMENT电极与COMMENT电极之间设置有相对的第一尖端,填充图案与地之间设置有相对的第四尖端;在SEGMENT线层中,SEGMENT电极与SEGMENT电极之间设置有相对的第二尖端;COMMENT线层与SEGMENT线层对板后,COMMENT电极的第一尖端与SEGMENT电极的第二尖端相互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发生静电击伤的几率,提高良率;降低了成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静电击伤的几率,提升产品可靠性。

A Lattice Antistatic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ttice antistatic structure, which is applied in the non-display area of lattice LCD. In the COMMENT line layer, there are relative first tips between adjacent COMMENT electrodes and COMMENT electrodes, and relative fourth tips between filling patterns and ground. In the SEGMENT line layer, there are relative second tips between SEGMENT electrodes and SEGMENT electrodes. The first tip of the COMMENT electrode interacts with the second tip of the SEGMENT electrode after the OMMENT layer and the SEGMENT layer are opposite to each other. The utility model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electrostatic injury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mproves the yield,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electrostatic injury in the use of finished products, and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of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点阵型的防静电结构
本技术涉及LCD
,特别是一种点阵型的防静电结构。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屏主要是由两片玻璃基板及之间的液晶组成。因为LCD走线非常密集而且各个ITO电极的面积不尽相同,所以各个电极之间的电势不相同,当累计的电荷到达一定的数量时,在相邻走线间会发生放电,击伤ITO电极,导致显示屏的某些结构被破坏,而产生不良品。在LCD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静电是不能完全避免的,静电累积到一定程度会在生产过程中,甚至在客户使用的过程中发生静电击伤,导致产品失效。现有比较普遍采用的防静电方法是采用防静电的材料,主要原理是减少静电产生的量和可能性,但同时也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和部分性能的降低。防止静电显示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防止产生静电,二是产生静电后尽快让静电释放掉。新的设计能在产生静电,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能让静电很快在设定的区域释放掉,防止静电击伤LCD。因为TN/STN点阵型LCD与TFTLCD的走线不同,点阵型LCD的Com和Seg走线面积都各不相同,而TFT型LCD的点阵大小都一样,所以基本所有seg及所有com宽度都是相同的。因为点阵型LCD的这种特点,极容易在不同的Com或Seg间发生放电,因为大小不同的走线面积带电量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点阵型的防静电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点阵型的防静电结构,应用在点阵型LCD的非显示区中,其在COMMENT线层中,相邻COMMENT电极与COMMENT电极之间设置有相对的第一尖端,填充图案与地之间设置有相对的第四尖端;在SEGMENT线层中,SEGMENT电极与SEGMENT电极之间设置有相对的第二尖端;COMMENT线层与SEGMENT线层对板后,COMMENT电极的第一尖端与SEGMENT电极的第二尖端相互作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SEGMENT线层外围设置有一圈ITO屏蔽线。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SEGMENT电极设有对ITO屏蔽线的第三尖端。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所述第一尖端或第二尖端或第三尖端或第四尖端之间的距离为10-50μm。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尖端或第二尖端或第三尖端或第四尖端的角度为15-45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降低生产过程中发生静电击伤的几率,提高良率。2)降低成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静电击伤的几率,提升产品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COMMENT线层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了部分线层);图2是本技术SEGMENT线层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了部分线层);图3是图1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2中局部C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2中局部D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2中局部E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1中的局部A与图2中局部C对板后的放大示意图;图9是图8中局部F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COMMENT电极;2、SEGMENT电极;3、第一尖端;4、第二尖端;5、第三尖端;6、填充图案;7、地;8、第四尖端;9、ITO屏蔽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9所示,一种点阵型的防静电结构,应用在点阵型LCD的非显示区中,其在COMMENT线层中,相邻COMMENT电极1与COMMENT电极1之间设置有相对的第一尖端3,填充图案6与地7之间设置有相对的第四尖端8;在SEGMENT线层中,SEGMENT电极2与SEGMENT电极2之间设置有相对的第二尖端4;COMMENT线层与SEGMENT线层对板后,COMMENT电极1的第一尖端3与SEGMENT电极2的第二尖端4相互作用。其中,所述SEGMENT线层外围设置有一圈ITO屏蔽线9。所述SEGMENT电极2设有对ITO屏蔽线9的第三尖端5。其中,相邻所述第一尖端或第二尖端或第三尖端或第四尖端之间的距离为10-50μm。其中,所述第一尖端或第二尖端或第三尖端或第四尖端的角度为15-45度。如下表中所示,为尖端距离、尖端角度以及放电水平的关系表:尖端距离/μm尖端角度/度放电水平8030>30KV50305KV2530<1KV1030<1KV50458Kv50154KV放电水平越低,对产品显示区的保护越好,因为不会在显示区发生放电;但是放电水平太低,会在防静电设计的尖端频繁放电,尖端也会有损伤,影响放电效果。在相同的尖端距离下,尖端角度越小,放电水平就越小;而在相同的尖端角度下,尖端距离越小,放电水平就越小。为防止静电击伤LCD显示区的取向层或ITO电极,在各电极之间做细小的尖端,尖端的距离比较近。因为导体尖端的电荷非常密集,尖端附近的电场特别强,当静电累计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在尖端发生放电,释放掉累计的电荷。而设计时,将尖端都做在显示区以外,这样就不会对LCD的功能产生影响,不会造成不良品。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技术,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点阵型的防静电结构,应用在点阵型LCD的非显示区中,其特征在于:在COMMENT线层中,相邻COMMENT电极与COMMENT电极之间设置有相对的第一尖端,填充图案与地之间设置有相对的第四尖端;在SEGMENT线层中, SEGMENT电极与SEGMENT电极之间设置有相对的第二尖端;COMMENT线层与SEGMENT线层对板后,COMMENT电极的第一尖端与SEGMENT电极的第二尖端相互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阵型的防静电结构,应用在点阵型LCD的非显示区中,其特征在于:在COMMENT线层中,相邻COMMENT电极与COMMENT电极之间设置有相对的第一尖端,填充图案与地之间设置有相对的第四尖端;在SEGMENT线层中,SEGMENT电极与SEGMENT电极之间设置有相对的第二尖端;COMMENT线层与SEGMENT线层对板后,COMMENT电极的第一尖端与SEGMENT电极的第二尖端相互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阵型的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通华液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