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内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02679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2:52
一种隧道内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导墙的施工;步骤二:成槽;步骤三:对待施工的连续墙进行分段,形成若干待施工的连续墙段;步骤四:在槽中进行第一批钢筋骨架的施工;步骤五:采用刷壁器对地下连续墙的工字钢壁进行清刷;步骤六:清底换浆;步骤七:在槽中进行第二批钢筋骨架的施工;步骤八:锁扣管及导管的安装;步骤九:进行二次清槽;步骤十:水下混凝土灌注;步骤十一:拔除锁扣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施工方法施工时受隧道内施工空间的限制以及隧道结构稳定性受到不良影响而造成无法正常施工的技术问题。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Underground Diaphragm Wall in Tunnel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underground diaphragm wall in tunnel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1, construction of guide wall; step 2: grooving; step 3: subdividing the continuous wall to form several continuous wall sections to be constructed; step 4: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 batch of steel skeleton in groove; step 5: cleaning the I-shaped steel wall of diaphragm wall with wall brusher; Step 7: Construction of the second batch of reinforcing steel skeleton in the groove; Step 8: Installation of locking pipe and conduit; Step 9: secondary cleaning; Step 10: underwater concrete pouring; Step 11: removal of locking pipe.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at the conventional construction method can not normally construct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construction space in the tunnel and the adverse influence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tunne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内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内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地铁暗挖法施工时,遇地下水位在底板结构以上时,一般以打设降水井进行抽排水从而降低水位和围护桩加帷幕止水,从而完成开挖土方作业。常规的止水措施有深孔注浆、旋喷桩、咬合桩与地下连续墙等,但前三种止水措施存在局限性,止水效果难以保证,因此地下连续墙成为地下工程止水的一种选择。目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通常在地面进行,场地范围大,为了适应隧道内施工空间有限,结构稳定受到不良影响等问题,特进行隧道内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的改进与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内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要解决传统的施工方法施工时受隧道内施工空间的限制以及隧道结构稳定性受到不良影响而造成无法正常施工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内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导墙的施工。步骤二:成槽。步骤三:对待施工的连续墙进行分段,形成若干待施工的连续墙段;并且若干连续墙段中的钢筋笼分为两批施工。步骤四:在槽中进行第一批钢筋骨架的施工:对第一批钢筋骨架进行间隔施工;其中,每个钢筋骨架两端均连接有工字钢。步骤五:采用刷壁器对地下连续墙的工字钢壁进行清刷;其中,该刷壁器包括有刷壁器外壳、配重块、钢刷和内置弹簧;所述刷壁器外壳包括由顶板、底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围合而成的筒状体,该刷壁器外壳的长度与地连墙成槽宽度相适应;所述配重块的整体为矩形立体结构,且填塞在刷壁器外壳中;其中,配重块的左侧面与刷壁器外壳左端之间设有间距,配重块的右侧面与刷壁器外壳左侧面之间设有间距;所述钢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配重块的左右两侧、靠近刷壁器外壳端部位置处,并且每个钢刷位于刷壁器外壳的顶板与底板之间;所述内置弹簧有两组,分别布置在配重块的左右两侧;其中,每组内置弹簧对应压设在配重块与对应一侧的钢刷之间。步骤六:清底换浆。步骤七:在槽中进行第二批钢筋骨架的施工:第二批施工的每个钢筋骨架对应间隔设置在第一批施工的相邻两个钢筋骨架之间;将每个钢筋骨架进行分段,形成若干钢筋笼,并且对钢筋笼分别加工、运输和吊装;吊装时,将钢筋笼依次起吊入槽,相邻钢筋笼在槽口处拼接下放;该钢筋笼上焊接有用于钢筋笼吊装的吊筋。步骤八:锁扣管及导管的安装;将导管安装在钢筋骨架中,用以进行混凝土浇筑。步骤九:进行二次清槽:利用潜水泵将槽底沉渣吸出。步骤十:水下混凝土灌注:利用导管从槽底往上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步骤十一:拔除锁扣管。优选的,步骤二中成槽时,挖出的土方先装入储存装置内,再由储存装置装入第一叉车上运输至竖井,完成出土的工作;其中,储存装置呈盒状,安装在第一叉车前部两侧的第一货叉上;该储存装置包括底面板、两个侧面板、末端面板和前端面板;所述底面板的底部两侧、对应两侧第一货叉的位置处分别设有连接件和液压装置,并且每侧的连接件设置在靠近底面板前端位置处,每侧的液压装置靠近底面板末端位置处;所述储存装置与第一货叉之间通过连接件铰接连接;所述前端面板由下而上逐渐向外倾斜连接在两个侧面板的前端之间。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合页或者为轴销。优选的,步骤二中成槽时,挖出的土方先装入储存装置内,再由储存装置装入第一叉车上运输至竖井,完成出土的工作;其中,储存装置呈盒状,安装在第一叉车前部两侧的第一货叉上;该储存装置包括底面板、两个侧面板、末端面板和前端面板;所述底面板的底部两侧、对应两侧第一货叉的位置处分别设有连接件和液压装置,并且每侧的连接件设置在靠近底面板前端位置处,每侧的液压装置靠近底面板末端位置处;所述储存装置与第一货叉之间通过连接件铰接连接;所述前端面板由下而上逐渐向外倾斜连接在两个侧面板的前端之间。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合页或者为轴销。优选的,步骤七中,每段钢筋笼的高度为2.5m~3.5m;优选的,步骤七中钢筋笼的运输采用第二叉车进行:首先将两根穿杆穿过钢筋笼,并将钢筋笼至于第二叉车前部两侧的第二货叉之间;将穿杆的两端分别搭设在两侧的第二货叉上,第二货叉与钢筋笼贴紧,再利用螺栓将穿杆与第二货叉进行固定,确保钢筋笼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优选的,钢筋笼逐段拼接时,上下相邻的钢筋笼之间采用采用直螺纹套筒机械连接。优选的,在步骤七的钢筋骨架施工时,位于T形接口位置处的钢筋笼分成两部分施工,包括有横向钢筋笼单元的施工和纵向钢筋笼单元的施工:先施工纵向钢筋笼单元,并在纵向钢筋笼单元上、对应横向钢筋笼单元的位置处设置槽钢接口;其中,槽钢接口沿竖向通长设置在纵向钢筋笼单元的一侧,并与纵向钢筋笼单元之间采用三面围焊;然后施工横向钢筋笼单元,并在横向钢筋笼单元与纵向钢筋笼单元连接一侧的端部设置与槽钢接口相适应的接头;在横向钢筋笼单元吊装时,与先施工的纵向钢筋笼单元的槽钢接口对接,从而实现隧道内地下连续墙T形接口位置处的钢筋笼的连接。优选的,在纵向钢筋笼单元上、对应槽钢接口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槽钢接口对应焊接在凹槽中;所述凹槽由纵向钢筋笼单元该侧面的钢筋在对应位置处向内弯折形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在隧道内对地下连续墙进行施工时,由于工作空间狭小,常规的导墙施工方法无法正常施工,且在初支已经成型的隧道内进行施工时,会对隧道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而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中将钢筋骨架进行分层分段施工,并采用小型第二叉车运行运输,操作灵活,施工方便,解决了传统的施工方法施工时受隧道内施工空间限制的技术问题。2、本专利技术在第二叉车的叉车臂上安装穿杆,并利用穿杆将钢筋笼吊在两侧的第二货叉之间,钢筋笼与第二叉车的尺寸都比较小、且钢筋笼设置在两根第二货叉之间,不另占空间,解决现有的地下连续墙钢筋笼运输方法无法在隧道有限作业空间内使用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制作专门的收纳装置,可以将该收纳装置安装在小型的第一叉车上,即可完成土方的收纳工作,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和安全实用的优点,并且该装置在施工时所需场地较小、适用于隧道内地下连续墙土方的收纳工作,解决了传统的施工方法施工时受隧道内施工空间限制的技术问题。4、本专利技术由于隧道内作业空间有限,在隧道内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开挖的土方先装入储存装置进行收纳,储存装置形状为将长方体一侧改为圆弧状,在储存装置底部、靠近前端的位置处安装有合页或者轴销,便于与叉车的货叉进行连接,完成土方的收纳工作,储存装置的末端与叉车之间安装液压装置,可倾倒土方,本专利技术中的储存装置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实用和适用于隧道内地下连续墙土方收纳工作的优点。5、本专利技术在施工导墙时,在隧道上部进行支撑,确保隧道内施工的安全,解决了隧道结构稳定性受到不良影响而造成无法正常施工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T形接口位置处的钢筋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纵向钢筋笼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横向钢筋笼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刷壁器对工字钢壁进行清刷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刷壁器对工字钢壁进行清刷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上下相邻两段钢筋笼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储存装置安装在第一叉车上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叉车运输钢筋笼的平面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内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导墙的施工;步骤二:成槽;步骤三:对待施工的连续墙进行分段,形成若干待施工的连续墙段;并且若干连续墙段中的钢筋笼分为两批施工;步骤四:在槽中进行第一批钢筋骨架的施工:对第一批钢筋骨架进行间隔施工;其中,每个钢筋骨架两端均连接有工字钢;步骤五:采用刷壁器(1)对地下连续墙的工字钢壁进行清刷;其中,该刷壁器(1)包括有刷壁器外壳(1.1)、配重块(1.2)、钢刷(1.3)和内置弹簧(1.4);所述刷壁器外壳(1.1)包括由顶板(1.1.1)、底板(1.1.2)、前侧板(1.1.3)和后侧板(1.1.4)围合而成的筒状体,该刷壁器外壳(1.1)的长度与地连墙成槽宽度相适应;所述配重块(1.2)的整体为矩形立体结构,且填塞在刷壁器外壳(1.1)中;其中,配重块(1.2)的左侧面与刷壁器外壳(1.1)左端之间设有间距,配重块(1.2)的右侧面与刷壁器外壳(1.1)左侧面之间设有间距;所述钢刷(1.3)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配重块(1.2)的左右两侧、靠近刷壁器外壳(1.1)端部位置处,并且每个钢刷(1.3)位于刷壁器外壳(1.1)的顶板(1.1.1)与底板(1.1.2)之间;所述内置弹簧(1.4)有两组,分别布置在配重块(1.2)的左右两侧;其中,每组内置弹簧(1.4)对应压设在配重块(1.2)与对应一侧的钢刷(1.3)之间;步骤六:清底换浆;步骤七:在槽中进行第二批钢筋骨架的施工:第二批施工的每个钢筋骨架对应间隔设置在第一批施工的相邻两个钢筋骨架之间;将每个钢筋骨架进行分段,形成若干钢筋笼(2),并且对钢筋笼(2)分别加工、运输和吊装;吊装时,将钢筋笼(2)依次起吊入槽,相邻钢筋笼(2)在槽口处拼接下放;该钢筋笼(2)上焊接有用于钢筋笼(2)吊装的吊筋(3);步骤八:锁扣管及导管的安装;将导管安装在钢筋骨架(2)中,用以进行混凝土浇筑;步骤九:进行二次清槽:利用潜水泵将槽底沉渣吸出;步骤十:水下混凝土灌注:利用导管从槽底往上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步骤十一:拔除锁扣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内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导墙的施工;步骤二:成槽;步骤三:对待施工的连续墙进行分段,形成若干待施工的连续墙段;并且若干连续墙段中的钢筋笼分为两批施工;步骤四:在槽中进行第一批钢筋骨架的施工:对第一批钢筋骨架进行间隔施工;其中,每个钢筋骨架两端均连接有工字钢;步骤五:采用刷壁器(1)对地下连续墙的工字钢壁进行清刷;其中,该刷壁器(1)包括有刷壁器外壳(1.1)、配重块(1.2)、钢刷(1.3)和内置弹簧(1.4);所述刷壁器外壳(1.1)包括由顶板(1.1.1)、底板(1.1.2)、前侧板(1.1.3)和后侧板(1.1.4)围合而成的筒状体,该刷壁器外壳(1.1)的长度与地连墙成槽宽度相适应;所述配重块(1.2)的整体为矩形立体结构,且填塞在刷壁器外壳(1.1)中;其中,配重块(1.2)的左侧面与刷壁器外壳(1.1)左端之间设有间距,配重块(1.2)的右侧面与刷壁器外壳(1.1)左侧面之间设有间距;所述钢刷(1.3)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配重块(1.2)的左右两侧、靠近刷壁器外壳(1.1)端部位置处,并且每个钢刷(1.3)位于刷壁器外壳(1.1)的顶板(1.1.1)与底板(1.1.2)之间;所述内置弹簧(1.4)有两组,分别布置在配重块(1.2)的左右两侧;其中,每组内置弹簧(1.4)对应压设在配重块(1.2)与对应一侧的钢刷(1.3)之间;步骤六:清底换浆;步骤七:在槽中进行第二批钢筋骨架的施工:第二批施工的每个钢筋骨架对应间隔设置在第一批施工的相邻两个钢筋骨架之间;将每个钢筋骨架进行分段,形成若干钢筋笼(2),并且对钢筋笼(2)分别加工、运输和吊装;吊装时,将钢筋笼(2)依次起吊入槽,相邻钢筋笼(2)在槽口处拼接下放;该钢筋笼(2)上焊接有用于钢筋笼(2)吊装的吊筋(3);步骤八:锁扣管及导管的安装;将导管安装在钢筋骨架(2)中,用以进行混凝土浇筑;步骤九:进行二次清槽:利用潜水泵将槽底沉渣吸出;步骤十:水下混凝土灌注:利用导管从槽底往上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步骤十一:拔除锁扣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内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成槽时,挖出的土方先装入储存装置(4)内,再由储存装置(4)装入第一叉车(5)上运输至竖井,完成出土的工作;其中,储存装置(4)呈盒状,安装在第一叉车(5)前部两侧的第一货叉(6)上;该储存装置(4)包括底面板(4.1)、两个侧面板(4.2)、末端面板(4.3)和前端面板(4.4);所述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洪松段学锋杜昌隆刘希胜母贤辉孙雨晴冯宝家石广阔王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