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农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长牡蛎和南美白对虾的池塘立体混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010643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3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牡蛎和南美白对虾的池塘立体混养方法,所述方法将长牡蛎采用筏式吊绳或筏式网笼养殖方式与南美白对虾进行混养。本混养方法能够有效增加虾池利用率,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对改善海水池塘生物资源种群结构和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效降低对虾养殖池塘氮磷及有机质含量,减少养殖废水排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A Stereo Mixed Culture Method of Oyster and Penaeus vannamei in Pon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hree-dimensional pond mixed culture method of long oyster and Penaeus vannamei. The method adopts raft suspension rope or raft net cage to breed long oyster and Penaeus vannamei. Thi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shrimp ponds and has remarkable economic benefits. At the same time, it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and quality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in seawater ponds.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ntent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organic matter in shrimp ponds, and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the discharge of aquaculture wastewater. The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are remark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牡蛎和南美白对虾的池塘立体混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尤其是一种长牡蛎和南美白对虾的池塘立体混养方法。
技术介绍
长牡蛎(Crassostreagigas)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珍珠目、牡蛎科、巨蛎属,俗称太平洋牡蛎。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海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从辽宁到江苏等沿海省份。目前长牡蛎主要养殖区域在海上,分为筏式吊绳养殖和筏式网笼养殖两种模式,而海上养殖往往受到当地政策、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由于高密度养殖,残饵及代谢产物大幅度增加,存在水质恶化,疾病等突出问题,不合格的养殖废水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通过检索,尚未发现与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长牡蛎和南美白对虾的池塘立体混养方法,该混养方法能够有效增加虾池利用率,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对改善海水池塘生物资源种群结构和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效降低对虾养殖池塘氮磷及有机质含量,减少养殖废水排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长牡蛎和南美白对虾的池塘立体混养方法,所述方法将长牡蛎采用筏式吊绳或筏式网笼养殖方式与南美白对虾进行混养。而且,步骤如下:⑴在投放苗种前,对混养虾池进行消毒及肥水,南美白对虾虾苗先投放,苗种规格为0.8-1cm,投放密度为2-4万尾/亩,投喂配合饲料;⑵在虾苗投放后10±1天后,投放长牡蛎苗种,长牡蛎苗种为牡蛎早苗,规格为2-3mm,每个扇贝片附着基上苗种个数20-40个,投放密度为10万粒/每亩;对于面积≦10亩的虾池,池塘内牡蛎养殖采取筏式吊绳养殖的方式,对于面积≧10亩的虾池,采用筏式吊绳养殖或筏式网笼养殖方式进行养殖。而且,对于面积≦10亩的虾池,池塘内牡蛎在中央滩面或环沟内养殖。而且,所述南美白对虾苗种在5月上旬投放,牡蛎苗种在5月中下旬投放。而且,所述混养虾池要求水深在2米以上,并具有换水能力,日换水量在20%以上,海水盐度不低于20;用60目的筛绢纳水,每亩施尿素1.5千克或硝酸铵2.5~3千克,以繁殖基础饵料。而且,所述混养虾池的池底质为泥砂底。而且,所述步骤⑵中筏式吊绳养殖的具体方法为:筏式吊绳养殖时使用的养殖筏为单式筏,即由1条浮绠,2个橛子和若干个浮子组成,浮绠的长度即筏身长;具体方法是在池塘两侧岸上或滩中间打桩固定,将聚乙烯浮绠两端固定在桩上;将浮球固定于浮绠之上,每隔5m固定一个浮子;两列浮子间宽度为8-10m,以防风大绞缠;养殖绳即吊绳的长度根据设置池塘深度而定;当养殖绳为聚乙烯绳或聚丙烯绳时,将附有10~20个稚贝的扇贝壳夹在苗绳中间,每个扇贝壳间距10cm;具体方法为将鱼线穿过扇贝壳上打的孔,再穿于距打结处10cm的绳股中并打结固定,通过鱼线固定一片扇贝壳附着基;待牡蛎长到互相挤插形成朵后,能够牢固地固定在夹苗绳上;当养殖绳为半碳钢线或镀锌铁线时,将采苗时的贝壳串采苗器拆开,重新把各个贝壳附苗器的间距扩大到20厘米,串在养成绳上;养殖绳制成后,即可垂挂在浮筏上;养殖绳上的第一个附苗器在水面下20cm,各串养殖绳之间的距离为20-30cm。而且,所述养殖绳的长度为1.5~2m;所述聚乙烯绳的直径为0.6~0.8cm,所述聚丙烯绳的直径为1.2~1.5cm;所述半碳钢线为14号半碳钢线,所述镀锌铁线为8号镀锌铁线。而且,所述步骤⑵中筏式网笼养殖的具体方法为:即将附在贝壳上的蛎苗连同贝壳一起装在扇贝网笼内,再吊挂到筏架上进行养成。而且,每层网笼养殖牡蛎30粒,每亩可放养10~12万粒。本专利技术取得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方法将长牡蛎采用筏式吊绳或筏式网笼养殖方式与南美白对虾进行混养,能够有效增加虾池利用率,经济效益显著,该方法利用海水池塘进行对虾和牡蛎立体养殖的混养模式不仅可以扩展牡蛎养殖空间,在保证对虾产出的情况下,还可以提高虾池利用率,显著增加经济效益。2、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先投放对虾苗种,再投放牡蛎苗的方式进行养殖,一方面虾池水中的生物饵料充足,适合牡蛎的快速生长;另一方面牡蛎通过滤食藻类及对虾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碎屑,有效降低水中的氮、磷含量,净化水质,本专利技术方法能够减少养殖废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有力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3、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先投放对虾苗种,再投放牡蛎苗的虾贝混养模式进行养殖,一方面虾池水中的生物饵料充足,适合牡蛎的快速生长;另一方面牡蛎通过滤食藻类及对虾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碎屑,可有效降低虾池水中的氮、磷含量,净化水质,大大减少养殖废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4、本专利技术方法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单一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虾贝混养模式还可以极大地改善池塘生物资源种群结构和质量,有效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5、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筏式网笼养殖,对加快牡蛎的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都有着积极意义。筏式网笼养殖比吊绳养殖方式容易造成污损生物附着,因而需要注意定期进行清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原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的市售产品;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实施例1一种长牡蛎和南美白对虾的池塘立体混养方法,具体如下:1、养殖池塘环境牡蛎与对虾混养,混养虾池要求水深在2米以上,并具有一定的换水能力,日换水量在20%以上,海水盐度不低于20,池底质以泥砂底为宜。放养前应将虾池清底、消毒,进行肥水。用60目的筛绢纳水,每亩施尿素1.5千克或硝酸铵2.5~3千克,以繁殖基础饵料。上述准备工作应在3月底或4月初完成。2、养殖方法(1)投苗时间和规格:南美白对虾虾苗在5月初投放,规格为0.8-1cm,投放密度为2-3万尾/亩,投喂配合饲料。牡蛎投苗时间在5月中下旬,为牡蛎早苗,时间在投放虾苗之后。牡蛎苗规格为2-3mm,每个扇贝片附着基上苗种个数以30-40个为宜。投放密度为10万粒/每亩。对于面积较小的虾池(10亩左右),池塘内牡蛎养殖采取筏式吊绳养殖的方式,可在中央滩面或环沟内养殖。对于面积较大的虾池,可采用筏式吊绳养殖或筏式网笼养殖方式。(2)筏式吊绳养殖方法:养殖筏的类型与结构:养殖筏为单式筏,即由1条浮绠,2个橛子和若干个浮子组成,浮绠的长度即筏身长。具体方法是在池塘两侧岸上或滩中间打桩固定,将聚乙烯浮绠两端固定在桩上。将浮球固定于浮绠之上,每隔约5m固定一个浮子。两列浮子间宽度约8-10m,以防风大绞缠。养殖绳即吊绳的长度根据设置池塘深度而定,一般1.5~2m。一般选用直径0.6~0.8cm的聚乙烯绳或直径1.2~1.5cm的聚丙烯绳做养殖绳。将附有10~20个稚贝的扇贝壳夹在苗绳中间,每个扇贝壳间距约10cm。具体方法为将鱼线穿过扇贝壳上打的孔,再穿于距打结处10cm左右的绳股中并打结固定,通过鱼线固定一片扇贝壳附着基。待牡蛎长到一定大小时互相挤插形成朵后,可较牢地固定在夹苗绳上。养殖绳也可以采用14号半碳钢线或8号镀锌铁线,将采苗时的贝壳串采苗器拆开,重新把各个贝壳附苗器的间距扩大到20厘米,串在养成绳上。养殖绳制成后,即可垂挂在浮筏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牡蛎和南美白对虾的池塘立体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将长牡蛎采用筏式吊绳或筏式网笼养殖方式与南美白对虾进行混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牡蛎和南美白对虾的池塘立体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将长牡蛎采用筏式吊绳或筏式网笼养殖方式与南美白对虾进行混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牡蛎和南美白对虾的池塘立体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⑴在投放苗种前,对混养虾池进行消毒及肥水,南美白对虾虾苗先投放,苗种规格为0.8-1cm,投放密度为2-4万尾/亩,投喂配合饲料;⑵在虾苗投放后10±1天后,投放长牡蛎苗种,长牡蛎苗种为牡蛎早苗,规格为2-3mm,每个扇贝片附着基上苗种个数20-40个,投放密度为10万粒/每亩;对于面积≦10亩的虾池,池塘内牡蛎养殖采取筏式吊绳养殖的方式,对于面积≧10亩的虾池,采用筏式吊绳养殖或筏式网笼养殖方式进行养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牡蛎和南美白对虾的池塘立体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面积≦10亩的虾池,池塘内牡蛎在中央滩面或环沟内养殖。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牡蛎和南美白对虾的池塘立体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南美白对虾苗种在5月上旬投放,牡蛎苗种在5月中下旬投放。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牡蛎和南美白对虾的池塘立体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养虾池要求水深在2米以上,并具有换水能力,日换水量在20%以上,海水盐度不低于20;用60目的筛绢纳水,每亩施尿素1.5千克或硝酸铵2.5~3千克,以繁殖基础饵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牡蛎和南美白对虾的池塘立体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养虾池的池底质为泥砂底。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牡蛎和南美白对虾的池塘立体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⑵中筏式吊绳养殖的具体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梅刘利华孙敬锋郭永军张丹李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农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