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860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包括四根井道立柱和多跟井道横梁,井道立柱和井道横梁连接呈框架结构,井道立柱具有可作为配重升降通道的中空内腔;其中至少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其余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利用导轨自身的强度和刚度,至少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其余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省去了传统的井道立柱,使得本申请的井道立柱占据空间小,在井道外形尺寸不变的情况下,井道内部的空间可以扩展,轿厢所在的空间增大,使得轿厢内部的空间可以更大。中空内腔作为配重升降通道,则配重就被隐藏于井道立柱内,不会裸露在外,也就不会遮挡井道侧面。

An Elevator Drift with Hollow Cavit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levator shaft with a hollow inner cavity, which comprises four shaft columns and multi-heeled cross beams, the connection of the shaft columns and the cross beams is a frame structure, and the shaft columns have hollow inner cavity which can be used as a counterweight lifting passage; at least two of the shaft columns adopt guide rails as load-bearing parts, and the other shaft columns adopt non-guide rail components as load-bearing parts. Using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the guide rail itself, at least two shaft pillars adopt the guide rail as the bearing member, while the other shaft pillars adopt the non-guide rail component as the bearing member, thus eliminating the traditional shaft pillars, making the space occupied by the shaft pillars in this application small. With the shape and size of the shaft unchanged, the space inside the shaft can be expanded, and the space where the car is located increases, which makes the car larger. The space inside the compartment can be larger. Hollow chamber as a counterweight lifting channel, counterweight is hidden in the shaft column, will not be exposed, will not block the side of the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别墅内都安装有私人电梯,这类电梯有别于高楼大厦的电梯,别墅电梯更加追求美观性、经济性、空间利用率。别墅电梯井道是电梯升降的通道,它决定着电梯的占用空间。现有的别墅电梯井道为实际墙体,在别墅这种小型场所内,设置实际墙体占用较大空间,而且在建筑初期就需要预留电梯位置,无法后续安装,并不适用。而且电梯作为一种升降装置,安全性非常重要,因此电梯均配置有导轨,即可用于电梯轿厢升降导向,同时又作为轿厢停止钳制部件,但是现有的电梯的导轨均是安装在轿厢的两侧边,也处于井道的侧面中间部位,导轨不对井道起任何支撑作用,这就造成导轨外露,会造成室内的人员及轿厢内人员视线阻碍,井道需要有承重部件进行承重,井道整体重量大,安装复杂化。而且现有的电梯多需要使用配重来平衡轿厢的重量,但是使用的配重多放置在井道侧面,配重裸露在外,不太美观,而且随着轿厢的升降,配重也同时降升,容易给人造成压抑感。配重设置在井道侧面,还会占据井道内的空间,缩小轿厢的使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了现有的导轨在井道中不起承重作用,造成井道需要有承重部件进行承重,井道整体重量大,安装复杂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充分利用导轨的特性,简化井道支撑结构,降低井道整体重量,同时减少井道立柱的尺寸,使得轿厢的空间尽可能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井道立柱内部设置空腔,配重隐藏于空腔内,避免配重裸露,且将配重设置于井道立柱处,避免配重遮挡井道侧面,同时不会占据井道侧面空间,使得轿厢的空间尽可能大。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包括四根井道立柱和多跟井道横梁,井道立柱和井道横梁连接呈框架结构,井道立柱具有可作为配重升降通道的中空内腔;其中至少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其余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作为电梯升降运行所需的井道,在井道内均需要安装导轨,导轨在轿厢运行时起导向作用外,还用来与电梯轿厢上的安全钳配合承受轿厢,电梯制动时的冲击力,安全钳紧急制动时的冲击力,因此井道内固定的导轨刚性强,可靠性高,现有的电梯井道中,导轨都是固定于井道立柱上,由井道立柱作为井道的承力件,导轨不承担井道的支撑,因此现有的电梯井道立柱需要有额外的支撑部件进行支撑,为了满足足够的支撑强度,额外的支撑部件不管是尺寸、体积、重量和成本都需要考虑;本申请的四根井道立柱中至少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此处的承力件是作为井道的承力件,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同时导轨还承担其在电梯轿厢运行中应该具有的功能,正好利用了导轨的特性,省去了传统的井道立柱,使得本申请的井道立柱占据空间小,在井道外形尺寸不变的情况下,井道内部的空间可以扩展,轿厢所在的空间增大,使得轿厢内部的空间可以更大,省去了传统的井道立柱之后,本申请的井道所用的材料减少,整体重量下降,运输和安装更加方便,成本下降,井道横梁与井道立柱相连呈框架结构,使得井道立柱之间形成一个共同体,电梯井道更加稳定;电梯轿厢运行过程中一般都需要配备两根导轨,因此本申请中的导轨承力件至少两根,其余的为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非导轨部件承力件表示不是用导轨作为承力件,比如用传统的井道立柱结构作为承力件,当然,也可以是三根导轨作为承力件,一根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还可以是四根井道立柱均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井道立柱一般布置在井道的四个角上,导轨作为井道的承力件,也表示导轨是布置在井道的角上位置,这样井道的侧面部位没有导轨,导轨不会遮挡视线;井道横梁连接井道立柱,使得四根井道立柱形成一个整体框架结构,提高稳定性,井道横梁可以是水平布置并垂直井道立柱连接,也可以是相对井道立柱倾斜的方式连接井道立柱;为确保井道立柱的支撑稳定性,井道横梁上下间隔的距离不会很远,最大不会超过一个楼层的高度,也就是上下相邻建筑层之间的高度,因此井道横梁一般设置于井道立柱对应建筑层的位置,这样建筑层还可以对井道横梁起到遮挡作用,井道横梁不影响轿厢内乘员的视线,为了提高稳定性,还可以在建筑层之间也增设井道横梁;井道立柱内具有中空内腔,该中空内腔作为电梯轿厢配重的升降通道,这样配重就被隐藏在中空内腔内,配重不会裸露在外,而且井道立柱在角的位置,这样配重也被分置在角的位置,井道侧面部位就不会有配重升降,也就不会遮挡井道侧面,这样使得轿厢所处的空间尽可能大;配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布置,四根井道立柱内均布置配重,或者选择其中一根或者两根或者三根进行布置,中空内腔的数量至少与配重的布置位置相同,或者为了简化零部件,四根井道立柱均具有中空内腔,这样配重的布置选择可以随意。作为优选,井道包括顶框,井道立柱上端连接顶框,顶框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与中空内腔相连通。如果轿厢属于顶驱,则顶驱机构安装在顶框,或者在顶框上安装转向轮,曳引绳经转向轮转向并将配重导入到井道立柱内,通孔正是中空内腔连通外部的通道口;或者采用底驱或者侧驱,驱动方式及驱动器的放置位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作为优选,导轨为T型导轨,T型导轨通过连接件连接外围板,外围板、连接件和导轨围出所述的中空内腔;或者导轨连接空心管,空心管内部为所述的中空内腔。导轨作为承力件起承力作用,导轨为T形状,单根导轨无法围出中空内腔,此处有两种方案,一种是通过连接件连接外围板后,即可与导轨围出中空内腔;第二种是直接连接空心管,利用空心管的内腔作为井道立柱的中空内腔。作为优选,连接导轨的空心管为金属管或是高强非金属管;金属管为圆管或者方管,金属管上开设破口,并在破口处连接连接板,导轨固定于连接板上;高强非金属管采用玻璃钢、或者是防腐木。空心管采用金属管,比如钢管、铝管或者是不锈钢管,金属管取材方便,也可以是高强非金属管,比如玻璃钢管、防腐木管或者硅管等;导轨布置在井道立柱的位置,则导轨具有特定的角度,在金属管上开设破口,则可以使得导轨的朝向符合使用要求,采用圆管连接导轨,由于圆管的外形为圆柱面,导轨的安装面为平面,为了方便导轨固定连接,在圆管外表设置破口并连接连接板,连接板具有平面部用于固定导轨,如果是方管,也可以设置破口并连接连接板。作为优选,非导轨部件采用采用折弯板,或者钢管,或者简单断面型材,或者复杂断面型材。作为优选,折弯板上连接连接件,折弯板和连接件围出所述的中空内腔,或者连接件上连接外围板,折弯板、连接件和外围板围出所述的中空内腔。折弯板是由平板折弯而成,经过弯折具有较高的支撑强度,如果厚度较薄的平板,则可以弯折出翻边提高强度,平板弯折一次形成角形,比如直角形,弯折两次形成槽形,弯折三次就可形成C形,根据需要还可以弯折更多次,平板折弯后形成半包围的结构,为了加强及定型,也为了便于连接,可以在折弯板上连接连接件,连接件与折弯板相垂直,这样连接件可以对折弯板进行加强,同时也保持折弯板的弯折形状,避免变形,井道横梁可以连接于连接件上,或者井道横梁连接于折弯板上;根据折弯板的形状、放置位置,围出中空内腔所用的部件也不同,比如:折弯板为直角状折弯,折弯板处于井道立柱的外侧,折弯板侧边横向连接连接件,这样折弯板与连接件即可围出中空内腔。作为优选,非导轨部件采用钢管,钢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井道立柱和多跟井道横梁,井道立柱和井道横梁连接呈框架结构,井道立柱具有可作为配重升降通道的中空内腔;其中至少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其余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井道立柱和多跟井道横梁,井道立柱和井道横梁连接呈框架结构,井道立柱具有可作为配重升降通道的中空内腔;其中至少两根井道立柱采用导轨作为承力件,其余井道立柱采用非导轨部件作为承力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井道包括顶框,井道立柱上端连接顶框,顶框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与中空内腔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导轨为T型导轨,T型导轨通过连接件连接外围板,外围板、连接件和导轨围出所述的中空内腔;或者导轨连接空心管,空心管内部为所述的中空内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连接导轨的空心管为金属管或是高强非金属管;金属管为圆管或者方管,金属管上开设破口,并在破口处连接连接板,导轨固定于连接板上;高强非金属管采用玻璃钢、或者是防腐木。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非导轨部件采用采用折弯板,或者钢管,或者简单断面型材,或者复杂断面型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中空内腔的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折弯板上连接连接件,折弯板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李中梁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小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