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容量泵以及内燃机的工作油供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852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9:49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控制性的可变容量泵。可变容量泵具备控制室和控制阀。控制室配置在泵收纳室与可动部件之间,在可动部件移动时能够使控制室的容积发生变化。在控制室导入有从排出部排出的工作油。控制阀配置在通路上,通过阀体的移动使排出部与控制室连通,并且使将控制室内的工作油排出到低压部的流路的截面积发生变化。

Variable Volume Pump and Working Oil Supply System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 variable capacity pump capable of improving control is provided. Variable capacity pump has control room and control valve. The control roo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pump receiving room and the movable parts, which can change the volume of the control room when the movable parts move. In the control room, the working oil discharged from the discharge part is introduced. The control valve is arranged in the path, which connects the discharge part with the control room through the movement of the valve body, and changes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flow path that discharges the working oil from the control room to the low pressure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变容量泵以及内燃机的工作油供给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变容量泵。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可变容量泵。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7089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现有的可变容量泵中,存在使控制性提高的余地。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优选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泵具备使排出部与控制室连通并且使将控制室内的工作油排出的流路的截面积发生变化的控制部。因此,能够提高控制性。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工作油供给系统的回路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泵的一部分的正面图。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阀的示意图。图4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泵的工作状态。图5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泵的工作状态。图6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泵的工作状态。图7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螺线管的占空比D与通道的开口面积S的关系。图8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螺线管的占空比D与第二控制室的压力p的关系。图9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螺线管的占空比D与凸轮环的偏心量Δ的关系。图10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螺线管的占空比D与排出压力P的关系。图11表示泵所实现的发动机转速Ne与排出压力P的关系。图12放大表示图11的一部分。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阀的示意图。图14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泵的工作状态。图15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泵的工作状态。图16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泵的工作状态。图1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泵的一部分的剖面图。图1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控制阀的示意图。图19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泵的工作状态。图20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泵的一部分的剖面图。图21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控制阀的示意图。图22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泵的工作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形态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首先,对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泵(以下称之为泵)2是在机动车的内燃机(发动机)的工作油供给系统1中使用的油泵。泵2设置于发动机的气缸体的前端部等,向发动机的各滑动部、对发动机的阀的工作特性进行可变控制的可变气门装置(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等)供给实现润滑和其他功能的流体即油(工作油)。如图1所示,发动机的工作油供给系统1具备油底壳400、通路4、泵2、压力传感器(压力测定部)51、转速传感器(转速测定部)52以及发动机控制器单元(控制部)6。油底壳400处于发动机的下部,是存留工作油的低压部。通路4例如处于气缸体的内部,具有吸入通路40、排出通路41、主油道42、控制通路43以及减压通路44。吸入通路40的一端经由油过滤器401与油底壳400连接。吸入通路40的另一端与泵2连接。排出通路41的一端与泵2连接。排出通路41的另一端与主油道42连接。在排出通路41设置有油过滤器410和压力传感器51。主油道42与发动机的各滑动部和可变气门装置等连接。减压通路44从排出通路41分支而与油底壳400连接。在减压通路44设置有减压阀440。如图2所示,泵2为叶片泵。泵2具有壳体、轴(驱动轴)21、转子22、多个叶片23、凸轮环24、弹簧(第一施力部件)25、第一密封部件261、第二密封部件262、销27以及控制机构3。壳体具有壳体本体20和罩。图2表示将罩拆下的泵2。壳体本体20在内部具有泵收纳室200、吸入口(吸入部)201以及排出口(排出部)203。泵收纳室200为有底筒状,在壳体本体20的一侧面开口。在泵收纳室200的底面,收纳驱动轴21的孔(轴收纳孔)和固定有销27的孔(销孔)开口。罩经由多个螺栓安装于壳体本体20的一个侧面,堵住泵收纳室200的上述开口。吸入口201的一端在壳体本体20的外表面开口,与吸入通路40的另一端连接。吸入口201的另一端作为吸入通道202在泵收纳室200的底面开口。吸入通道202是在上述轴收纳孔的圆周向延伸的槽(凹部),相对于上述轴收纳孔位于上述销孔的相反侧。排出口203的一端作为排出通道204在泵收纳室200的底面开口。排出通道204是在上述轴收纳孔的圆周向上延伸的槽(凹部),相对于上述轴收纳孔处于上述销孔侧。排出口203的另一端在壳体本体20的外表面开口,与排出通路41的一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堵住泵收纳室200的罩的面存在与壳体本体20的吸入通道202和排出通道204对应的槽。转子22、多个叶片23、凸轮环24以及弹簧25处于泵收纳室200的内部。驱动轴21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壳体。驱动轴21通过链、齿轮等而与曲轴连结。转子22在周向上固定于驱动轴21。转子22为圆柱状。在转子22的轴向一侧的面存在凹部221。在转子22的内部存在多个(7个)沿径向延伸的狭缝222。在狭缝222的径向内侧存在背压室223。在转子22的外周面220存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部224。狭缝222在凸部224开口。叶片23收纳于狭缝222。在凹部221设置有圆环状的部件230。部件230的外周面与各叶片23的基端对置。凸轮环24的内周面240为圆筒状。凸轮环24的外周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四个突起241~244。在第一突起241设置有第一密封部件261。在第二突起242设置有第二密封部件262。在第三突起243嵌合有销27。从凸轮环24的轴向看,第一突起241和第二突起242隔着通过销27的轴心和凸轮环内周面240的中心24P的直线而位于相反侧。在第四突起244设置有弹簧25的一端。在泵收纳室200的内部,在壳体与凸轮环24之间,存在第一控制室291、第一控制室292以及弹簧收纳室293。第一控制室291是凸轮环24的外周面245上的从第一突起241(第一密封部件261)到第三突起243(销27)之间与壳体(泵收纳室200)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通过第一密封部件261和销27对第一控制室291进行密封。凸轮环外周面245的第一密封部件261与销27之间的第一区域246面向第一控制室291。第二控制室292是凸轮环外周面245上的从第二突起242(第二密封部件262)到第三突起243(销27)之间与壳体(泵收纳室200)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通过第二密封部件262和销27对第二控制室292进行密封。凸轮环外周面245上的第二密封部件262与销27之间的第二区域247面向第二控制室292。第二区域247的面积(在凸轮环24的周向上第二区域247所占据的角度)比第一区域246的面积(在凸轮环24的周向上第一区域246所占据的角度)略大。凸轮环24上的与第二区域247对应的部分(与第二区域247连续且与泵收纳室200的底面相对的凸轮环24的轴向端面)的径向宽度的平均值比与第一区域246对应的部分(与第一区域246连续且与泵收纳室200的底面相对的凸轮环24的轴向端面)的径向宽度的平均值至少在径向上与排出通道204相邻的区域大。弹簧收纳室293是从凸轮环外周面245上的第一突起241(第一密封部件261)经由第四突起244到第二突起242(第二密封部件262)之间与壳体(泵收纳室200)的内周面之间的空间。弹簧25是压缩螺旋弹簧。弹簧25的一端与第四突起244上的凸轮环24的周向一侧的面抵接。第四突起244的凸轮环24的周向另一侧的面与泵收纳室200(弹簧收纳室293)的内周面相对,并且能够与该内周面抵接。弹簧25的另一端设置在泵收纳室200(弹簧收纳室293)的内周面。弹簧25处于被压缩的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容量泵,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在内部具备泵收纳室;泵构成体,其配置在所述泵收纳室内,伴随着旋转而能够使多个工作室的容积变化,通过被驱动旋转而将从吸入部导入的工作油从排出部排出;可动部件,其配置在所述泵收纳室内,通过收纳所述泵构成体而隔出所述多个工作室,并且通过以使该可动部件的内周的中心相对于所述泵构成体的旋转中心偏心的量发生变化的方式移动来使所述泵构成体的旋转时的所述多个工作室中的各工作室的容积的增减量发生变化;第一施力部件,其以施加有预设荷载的状态配置于所述泵收纳室内,并且向所述多个工作室的各工作室的容积的所述增减量增大的方向对所述可动部件施力;第一控制室,其配置在所述泵收纳室与所述可动部件之间,导入有从所述排出部排出的工作油,并且在所述可动部件向克服所述第一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控制室的容积增大;第二控制室,其配置在所述泵收纳室与所述可动部件之间,经由通路导入有从所述排出部排出的工作油,并且在所述可动部件移动时能够使所述第二控制室的容积发生变化;控制阀,其配置在所述通路上,通过阀体的移动而使所述排出部与所述第二控制室连通,并且使将所述第二控制室内的工作油排出到低压部的流路的截面积发生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9.16 JP 2016-1817361.一种可变容量泵,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在内部具备泵收纳室;泵构成体,其配置在所述泵收纳室内,伴随着旋转而能够使多个工作室的容积变化,通过被驱动旋转而将从吸入部导入的工作油从排出部排出;可动部件,其配置在所述泵收纳室内,通过收纳所述泵构成体而隔出所述多个工作室,并且通过以使该可动部件的内周的中心相对于所述泵构成体的旋转中心偏心的量发生变化的方式移动来使所述泵构成体的旋转时的所述多个工作室中的各工作室的容积的增减量发生变化;第一施力部件,其以施加有预设荷载的状态配置于所述泵收纳室内,并且向所述多个工作室的各工作室的容积的所述增减量增大的方向对所述可动部件施力;第一控制室,其配置在所述泵收纳室与所述可动部件之间,导入有从所述排出部排出的工作油,并且在所述可动部件向克服所述第一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控制室的容积增大;第二控制室,其配置在所述泵收纳室与所述可动部件之间,经由通路导入有从所述排出部排出的工作油,并且在所述可动部件移动时能够使所述第二控制室的容积发生变化;控制阀,其配置在所述通路上,通过阀体的移动而使所述排出部与所述第二控制室连通,并且使将所述第二控制室内的工作油排出到低压部的流路的截面积发生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量泵,其中,所述控制阀通过所述阀体的第一方向的移动,使从所述排出部向所述第二控制室导入工作油的流路的截面积减小,并且使将所述第二控制室内的工作油从所述低压部排出的流路的截面积增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量阀,其中,所述控制阀通过所述阀体的第二方向的移动,使从所述排出部向所述第二控制室导入工作油的流路的截面积增加,并且使将所述第二控制室内的工作油排出到所述低压部的流路的截面积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量阀,其中,所述控制阀能够使所述阀体的位置连续地变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容量阀,其中,所述控制阀能够使所述阀体在任意的位置停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量阀,其中,所述控制阀具备能够产生对所述阀体施力的电磁力的螺线管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容量阀,其中,所述螺线管部能够使所述阀体移动到与控制信号相对应的任意的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容量阀,其中,所述阀体与所述螺线管部的柱塞一体地连结。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量阀,其中,所述控制阀具备收纳所述阀体的中空部件,该中空部件具有与所述排出部连通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控制室连通的第二通道以及与低压部连通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以及所述第三通道在内周开口。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容量阀,其中,所述控制阀具备能够产生对所述阀体施力的电磁力的螺线管部,所述阀体具备:第一台肩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一通道侧,并且被所述螺线管部向一方侧施力;第二台肩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三通道侧,并且被第二施力部件向另一侧施力;连接部,其将所述第一台肩部和所述第二台肩部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变容量阀,其中,在所述第一台肩部使所述第一通道的所述开口的面积发生变化时,所述第二台肩部使所述第三通道的所述开口的面积发生变化。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容量阀,其中,所述控制阀具备能够产生对所述阀体施力的电磁力的螺线管部,所述第二通道的所述开口配置在所述第一通道的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三通道的所述开口之间,所述阀体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沼敦大西秀明渡边靖佐贺浩二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