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榨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5240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式榨油机,包括框架、U型隔槽、活动上、下插板和驱动机构,两节以上大小不同的U型隔槽卧式设置在框架内,且各U型隔槽由小到大依次串联嵌套在一起,前一节U型隔槽在后一节U型隔槽内可沿轴向往复运动,相邻两节U型隔槽之间形成一个容置油料的独立压榨腔;活动上、下插板分别设置在框架的上下两端以使框架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活动上、下插板均能沿轴向往复运动,且活动下插板上开设有若干出油孔;驱动机构用于带动U型隔槽轴向往复运动实现对压榨腔内油料的挤压与复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榨油机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不仅可实现自动化上料和卸料,同时还具有操作维护简单、生产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低等特点。

Horizontal oil pres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orizontal oil press,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U-shaped groove, a movable upper and lower inserting plate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Two U-shaped grooves with different sizes are arranged horizontally in the frame, and each U-shaped groove is nested in series from small to large. The former U-shaped groove can reciprocate along the axis in the latter U-shaped groove, and a volume is formed between two adjacent U-shaped grooves. Independent squeezing chamber with oil; movable upper and lower insertion plates are set at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frame to form a closed space. The movable upper and lower insertion plates can reciprocate along the axis, and there are several oil outlets on the movable lower insertion plate. The driving mechanism is used to drive the axial reciprocating movement of U-shaped spacer to realize the squeezing and resetting of oil in the squeezing chamber.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low automation degree of traditional oil press, not only realizes automatic feeding and unloading, but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low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榨油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设备,具体是关于一种卧式榨油机。
技术介绍
液压榨油机属于静态制油,相对于螺杆榨油具有构造简单、节省动力、使用寿命长且所产油品油质更佳的优点,因此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市场已有的液压榨油机处理量小、自动化程度低,限制了其推广应用,因此急需研制新型液压压榨制油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榨油机,以解决传统榨油机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不仅可实现自动化上料和卸料,同时还具有操作维护简单、生产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低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榨油机,其特征在于,该榨油机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的上下端敞口;U型隔槽(2),两节以上大小不同的所述U型隔槽(2)卧式设置在所述框架(1)内,且各所述U型隔槽(2)由小到大依次串联嵌套在一起,前一节所述U型隔槽(2)在后一节所述U型隔槽(2)内可沿轴向往复运动;相邻两节所述U型隔槽(2)之间形成一个容置油料的独立压榨腔,且各所述U型隔槽(2)的上下两敞口端分别形成进料口和卸料口;活动上插板(3)和活动下插板(4),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1)的上下两端以使所述框架(1)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所述活动上插板(3)和活动下插板(4)均能沿轴向往复运动,且所述活动下插板(4)上开设有若干出油孔(7);驱动机构(5),用于带动所述U型隔槽(2)轴向往复运动实现对所述压榨腔内油料的挤压与复位。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各所述U型隔槽(2)的两侧板上均设置有导向块(21)和导向槽(22),前一节所述U型隔槽(2)的所述导向块(21)可沿后一节所述U型隔槽(2)的所述导向槽(22)轴向运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上插板(3)和活动下插板(4)均包括插板(11)、螺旋杆(12)和横拉撑(13);所述横拉撑(13)固定在所述框架(1)上,所述插板(11)通过所述横拉撑(13)螺纹连接在沿轴向设置的所述螺旋杆(12)上,通过旋转所述螺旋杆(12)可带动所述插板(11)沿轴向往复运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下插板(4)上的出油孔7呈倒置的漏斗形。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U型隔槽(2)的两侧板上也开设有若干出油孔(2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U型隔槽(2)的底板两侧均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V型槽,所述V型槽上覆盖有滤网,且所述底板两侧的所述V型槽错位分布。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5)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固定在所述框架(1)外,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法兰(8)连接一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设置在首节所述U型隔槽(2)内,通过所述连接板(9)带动首节所述U型隔槽(2)轴向往复运动。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中油料分布在几个相隔开的压榨腔内,通过液压推动若干个依次串联嵌套的U型隔槽运动完成油料挤压,每一U型隔槽内的料层厚度较薄,轴向油路畅通,因此本技术出油率更高,油饼的残油率更低。2、本技术的U型隔槽和上下活动插板共同形成密闭的空间,因此不需要包料压榨,且压榨中不会出现漏料现象,榨腔压榨后能实现自动复位,可极大节省人力物力。3、本技术的活动上插板和活动下插板可实现进料口和卸料口的开闭,从而完成自动上料与卸料,提高效率,节约人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U型隔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活动下插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框架;2.U型隔槽;3.活动上插板;4.活动下插板;5.液压缸;6.机架;7.出油孔;8.连接法兰;9.连接板;11.插板;12.螺旋杆;13横拉撑;21.导向块;22.导向槽;23出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然而应当理解,附图的提供仅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它们不应该理解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卧式榨油机包括框架1、U型隔槽2、活动上插板3、活动下插板4、液压缸5和机架6。其中,框架1固定在机架2上,其上下端敞口。两节以上大小不同的U型隔槽2卧式设置在框架1内,且各U型隔槽2由小到大依次串联嵌套在一起,前一节U型隔槽2在后一节U型隔槽2内可沿轴向(即液压缸5活塞的运动方向)往复运动。相邻两节U型隔槽2之间形成一个容置油料的独立压榨腔,且各U型隔槽2的上下两敞口端分别形成进料口和卸料口。活动上插板3和活动下插板4分别设置在框架1的上下两端以使框架1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活动上插板3和活动下插板4均能沿轴向往复运动,从而实现进料口和卸料口的开闭,且活动下插板4上开设有若干便于出油的出油孔7。液压缸5固定在框架1外,其活塞杆连接U型隔槽2,通过液压缸5带动U型隔槽2轴向往复运动实现对压榨腔内油料的挤压与复位。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各U型隔槽2的两侧板上均设置有导向块21和导向槽22,前一节U型隔槽2的导向块21可沿后一节U型隔槽2的导向槽22轴向运动,保证各U型隔槽2在往复运动中不会上下错位。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活动上插板3和活动下插板4均包括插板11、螺旋杆12和横拉撑13。横拉撑13固定在框架1上,插板11通过横拉撑13螺纹连接在沿轴向设置的螺旋杆12上,通过旋转螺旋杆12可带动插板11沿轴向往复运动,从而实现进料口与出料口的开闭。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活动下插板4上的出油孔7呈倒置的漏斗形。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U型隔槽2的两侧板上也开设有若干出油孔2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U型隔槽2的底板两侧均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V型槽,V型槽上覆盖有滤网,且底板两侧的V型槽错位分布,从而为轴向油路创造条件。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液压缸5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法兰8连接一连接板9,连接板9设置在首节U型隔槽2内,通过连接板9带动首节U型隔槽2轴向往复运动。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制作工艺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榨油机,其特征在于,该榨油机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的上下端敞口;U型隔槽(2),两节以上大小不同的所述U型隔槽(2)卧式设置在所述框架(1)内,且各所述U型隔槽(2)由小到大依次串联嵌套在一起,前一节所述U型隔槽(2)在后一节所述U型隔槽(2)内可沿轴向往复运动;相邻两节所述U型隔槽(2)之间形成一个容置油料的独立压榨腔,且各所述U型隔槽(2)的上下两敞口端分别形成进料口和卸料口;活动上插板(3)和活动下插板(4),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1)的上下两端以使所述框架(1)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所述活动上插板(3)和活动下插板(4)均能沿轴向往复运动,且所述活动下插板(4)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出油孔(7);驱动机构(5),用于带动所述U型隔槽(2)轴向往复运动实现对所述压榨腔内油料的挤压与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榨油机,其特征在于,该榨油机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的上下端敞口;U型隔槽(2),两节以上大小不同的所述U型隔槽(2)卧式设置在所述框架(1)内,且各所述U型隔槽(2)由小到大依次串联嵌套在一起,前一节所述U型隔槽(2)在后一节所述U型隔槽(2)内可沿轴向往复运动;相邻两节所述U型隔槽(2)之间形成一个容置油料的独立压榨腔,且各所述U型隔槽(2)的上下两敞口端分别形成进料口和卸料口;活动上插板(3)和活动下插板(4),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1)的上下两端以使所述框架(1)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所述活动上插板(3)和活动下插板(4)均能沿轴向往复运动,且所述活动下插板(4)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出油孔(7);驱动机构(5),用于带动所述U型隔槽(2)轴向往复运动实现对所述压榨腔内油料的挤压与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榨油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U型隔槽(2)的两侧板上均设置有导向块(21)和导向槽(22),前一节所述U型隔槽(2)的所述导向块(21)可沿后一节所述U型隔槽(2)的所述导向槽(22)轴向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榨油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仁生周海军曹俊峰张松涛曾祥菊郭芮刘印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康元粮油装备北京有限公司云南滇雪粮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