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4676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3:21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金属壳、插座连接器及安装于所述金属壳的外侧的散热构件,所述金属壳包括由若干面形成的收容空间,所述插座连接器位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后端,所述散热构件包括位于其中一面的第一部分及位于另一面的第二部分,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沿长度方向限定的前后方向,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通过不同的机械结构与所述金属壳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相互热导通地连接。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includes a metal housing, a socket connector and a heat dissipation member mount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metal housing. The metal housing comprises a storage space formed by several faces, the socket connector is located at the back end of the storage space, the heat dissipation member includes a first part on one side and a second part on the other side,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t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metal shell through different mechanical structures,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ts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by thermal conducti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组件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指关于电连接器组件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QSFP-DD规范修订版0.1公开了具有八个电通道的QSFP-DD1×1模组。所述QSFP的八个电通道的每一个都以25Gbit/s或50Gbit/s的速度运行,所以所述QSFP-DD模组可以支持200Gbit/s或400Gbit/s以太网应用。所述QSFP-DD模组包括电插座,所述电插座包括绝缘壳体及收容在所述绝缘壳体中的四排电性端子。所述电性端子的每一个包括焊接部分。顶部两排电性端子的两排焊接部分在纵向方向上偏移底部两排电性端子的两排焊接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另一种具有0.5mm间距的设计,其与QSFP具有类似的界面。传统的QSFP-DD2×1壳体配备有顶部散热器和后部散热器,它们彼此独立且相互分开,因此其散热能力没有被充分利用。尽管前述的连接器组件都配备有散热器以移除热量,但无论如何都需要额外的散热器来获得更好的热量传递。所以,需要一种QSFP具有新的布置,其具有相对容易的可制造性和良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具有改善的散热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金属壳、插座连接器及安装于所述金属壳的外侧的散热构件,所述金属壳包括由若干面形成的收容空间,所述插座连接器位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后端,所述散热构件包括位于其中一面的第一部分及位于另一面的第二部分,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沿长度方向限定的前后方向,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通过不同的机械结构与所述金属壳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相互热连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金属壳、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中具有一对对接端口的插座连接器、贴在所述金属壳上的顶部散热器、及竖直位于所述两个对接端口之间的中部传热单元,所述中部传热单元包括一对位于两侧的导热构件及与所述导热构件连接的导热基座,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沿长度方向限定的前后方向,所述金属壳包括后壁,所述插座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金属壳的后壁之后的后部散热器及热传导构件,一对所述导热构件延伸穿过所述金属壳的后壁,并连接至所述后部散热器,所述热传导构件连接所述顶部散热器和所述后部散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提高了电连接器组件的传热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符合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封装在金属壳内的插座连接器,所述金属壳配备顶部散热器和后部散热器,其间通过热传导构件相连。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另一方向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侧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其热传导构件远离顶部散热器和后部散热器移动了一段距离。图5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分解图。图6是图5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另一个方向的分解图。图7是图5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进一步的分解图。图8是图7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中部传热单元的分解图。图9是图8所示的电连接器组件的中部传热单元进一步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至图9,是符合本专利技术的代表实施例,一种电连接器组件1,其基础构造类似前述现有技术,其包括具有主体10及底壁12以在其中共同形成空间或收容空间13的屏蔽罩或壳或金属壳、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13的后端或后部区域的插座连接器20,所述插座连接器20用以与插头模块对接,所述插头模块适于插入收容在所述插座连接器20前侧的所述收容空间13中。所述金属壳可以包括若干面或壁。所述插座连接器20可以参考前述的现有技术。所述插座连接器20可以包括对接部分或者一对彼此垂直分开的对接部分21,以分别与上插头模块和下插头模块配合。环绕所述金属壳10的前边缘区域的垫片14用来与通信装备的面板接合。位于一对所述对接部分21之间的中部传热单元,其包括封装热塑性塑料或金属板或导热块43的U型金属结构40,及一对保持在所述导热块43的相应外槽中的导热构件44,所述导热构件在本实施例中为导热管,所述导热管44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导热管44从所述金属壳的后面向后延伸以机械热连接后部散热器42,所述后部散热器42位于所述金属壳的后壁的外侧,或与之相关联。所述后部散热器42包括具有一对孔46的横向通道41。所述导热管44以紧密连接的方式收容在所述孔46中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中部传热单元将所述收容空间13垂直分成上端口16和下端口17,并与一对所述对接部分21分别联系。所述导热块43包括在其底部的向下突出。所述U型金属结构40包括开口45以允许所述导热块43的向下突出向下延伸与所述下插头模块连接,所述下插头模块适于收容在所述金属壳的所述下端口17中。顶部散热器30通过固定夹32贴在所述金属壳10的顶壁的外侧,或通过其他机械结构与所述金属壳10关联。所述金属壳包括开口19以允许所述顶部散热器30的底侧上形成的向下突出与插入的上插头模块配合。垫片14贴在所述金属壳的前端上以顺应地分别紧靠在通信设备的面板和插入的插头模块上,所述金属壳通过所述面板延伸。比如中间导热管50的热传导构件在所述顶部散热器30和所述后部散热器42之间提供热连接以便在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的上端口16中的所述上插头模块、所述顶部散热器30、所述中间导热管50、所述后部散热器42和所述中部传热单元之间形成热路径回路。所述中间导热管50包括水平部51以与所述顶部散热器30直接连接,及从所述水平部51的后端延伸的垂直部52以与所述后部散热器42直接连接。所述顶部散热器30包括位于所述金属壳的顶部上的水平金属板31,及若干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在平行于前后方向的横向方向上彼此分开的翅片33。各翅片33形成锥形构造。所述后部散热器42包括各种各样的散热片47,以长/高和短/低状的散热片在前后方向上彼此交替布置。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尽管在之前描述中提到了本专利技术许多特征和优点,包括一些结构和功能的细节,但本公开仅仅是说明性的,许多细节是可以改变的,尤其是在所附权利要求表述的术语的广义一般含义所表示的原理范围内的部件形状、尺寸和布置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金属壳、插座连接器及安装于所述金属壳的外侧的散热构件,所述金属壳包括由若干面形成的收容空间,所述插座连接器位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后端,所述散热构件包括位于其中一面的第一部分及位于另一面的第二部分,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沿长度方向限定的前后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通过不同的机械结构与所述金属壳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相互热导通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13 US 62/572407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金属壳、插座连接器及安装于所述金属壳的外侧的散热构件,所述金属壳包括由若干面形成的收容空间,所述插座连接器位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后端,所述散热构件包括位于其中一面的第一部分及位于另一面的第二部分,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沿长度方向限定的前后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通过不同的机械结构与所述金属壳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相互热导通地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金属壳的顶面,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金属壳的后面,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传热构件,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通过传热构件彼此热连接,所述传热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直接连接的水平部,及从所述水平部垂直延伸的与所述第二部分直接连接的垂直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组件与上插头模块和下插头模块配合,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一对垂直方向上彼此分开的对接部,以与所述上插头模块和下插头模块分别配合,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位于一对所述对接部之间的中部传热单元,所述中部传热单元包括导热块及一对位于所述导热块的相对两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热传导构件,所述热传导构件延伸穿过后面与所述第二部分相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传热单元将所述收容空间垂直分隔为上端口和下端口,且分别与一对所述对接部相关联,所述散热构件的第一部分包括向下突出以连接所述上插头模组,所述导热块包括向下突出以连接所述下插头模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传热单元进一步包括在其中收容所述导热块的U型支架,所述支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特伦斯·F·李托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