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转结构以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4154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枢转结构以及电子装置,所述枢转结构包括枢转座、扭力元件、承架、固定元件以及枢轴。扭力元件设置于枢转座上。承架设置于扭力元件的一侧。固定元件通过固定部固定于扭力元件与承架的其中一者。枢轴设置于枢转座上,并穿设于扭力元件、承架以及固定元件,而扭力元件与承架的其中一者适于以枢轴为轴心带动固定元件而相对于扭力元件与承架的另一者转动。

Pivot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ivot structur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pivot seat, a torsion element, a bearing frame, a fixing element and a pivot. The torsion element is arranged on the pivot seat. The bearing fram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torsion element. The fixing element is fixed to one of the torsion element and the support through the fixing part. The pivot is arranged on the pivot seat and is pierced through the torsion element, the bearing and the fixing element. One of the torsion element and the bearing is suitable for the pivot to drive the fixing element and rotate relative to the other of the torsion element and the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枢转结构以及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枢转结构以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子装置,如笔记本电脑,大多可通过设置于两机体之间的枢转结构来达成两机体于闭合模式(两机体彼此叠置)与开启模式(两机体彼此展开)之间进行转换的目的。其中,所述枢转结构大多由设置于枢转座上的扭力元件、承架与枢轴而组成。通过固定于两机体的其中一者上的承架以枢轴为轴心而相对于枢转座以及固定于枢转座上的扭力元件转动,可使固定有承架的机体以枢轴为轴心而相对于枢转座及另一机体转动,藉此达到转换模式的目的。然而,上述动作经常伴随扭力元件与承架之间的摇晃,使得影响电子装置的操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枢转结构,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枢转结构包括枢转座、扭力元件、承架、固定元件以及枢轴。扭力元件设置于枢转座上,并具有第一穿设部。承架设置于扭力元件的一侧,并具有第二穿设部。固定元件具有第三穿设部以及固定部。固定元件通过固定部固定于扭力元件与承架的其中一者。枢轴设置于枢转座上,并穿设于第一穿设部、第二穿设部以及第三穿设部,使第一穿设部、第二穿设部以及第三穿设部彼此相邻排列,而扭力元件与承架的其中一者适于以枢轴为轴心带动固定元件而相对于扭力元件与承架的另一者转动。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包括两机体以及枢转结构。枢转结构设置于两机体之间,使两机体适于通过枢转结构相对转动。枢转结构包括枢转座、扭力元件、承架、固定元件以及枢轴。枢转座设置于两机体之间。扭力元件设置于枢转座上,并具有第一穿设部。承架设置于扭力元件的一侧且固定于两机体的其中一者,并具有第二穿设部。固定元件具有第三穿设部以及固定部。固定元件通过固定部固定于扭力元件与承架的其中一者。枢轴设置于枢转座上,并穿设于第一穿设部、第二穿设部以及第三穿设部,使第一穿设部、第二穿设部以及第三穿设部彼此相邻排列,而当两机体中固定有承架者相对于枢转座与两机体的另一者转动时,扭力元件与承架的其中一者适于以枢轴为轴心带动固定元件而相对于扭力元件与承架的另一者转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扭力元件与承架的其中一者具有卡合部。固定元件通过卡合部卡合固定部而固定于扭力元件与承架的其中一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穿设部呈现具有条状开口的筒状而套设于枢轴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穿设部呈现具有条状开口的筒状而套设于枢轴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元件包括固定块。第三穿设部呈现筒状而套设于枢轴上,而固定部为卡合凹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元件包括固定片,第三穿设部呈现环状而绕设于枢轴上,而固定部为卡合开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元件包括多个固定片,固定片彼此叠置并固定于扭力元件与承架的其中一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片彼此一体式的连接成形并固定于扭力元件与承架的其中一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元件在枢轴的延伸方向上具有均匀厚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元件设置于扭力元件与承架之间。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枢转结构设置有固定元件,且固定元件进一步固定于扭力元件与承架的其中一者。如此,在枢转结构运用于电子装置中连接两机体的情况下,当两机体中固定有承架者相对于枢转座与两机体的另一者转动时,扭力元件与承架的其中一者适于以枢轴为轴心带动固定元件而相对于另一者转动,此举可减少扭力元件与承架的其中一者相对于扭力元件与承架的另一者转动时所产生的晃动。据此,本专利技术的枢转结构与电子装置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电子装置所采用的枢转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3是图2的枢转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4是图3的枢转结构的局部分解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枢转结构的局部分解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枢转结构的局部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50:电子装置52、54:机体100:枢转结构110:枢转座120:枢转组成130、130c、130d:枢转部分140:扭力元件142:第一穿设部144、154:连接部146、156:条状开口148:卡合部150:承架152:第二穿设部160:固定元件160a、160b:固定片160c:固定块162、162c:第三穿设部164、164c:固定部166、166c:延伸部170:枢轴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电子装置所采用的枢转结构的局部立体图。请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50包括两机体52、54以及枢转结构100。电子装置50例如是笔记本电脑,其中机体52为具有屏幕等模块的上机体,机体54为具有键盘与处理单元等模块的下机体,而枢转结构100(以虚线示出于图1)设置于两机体52、54之间,较佳地隐藏于两机体52、54之间,使两机体52、54适于通过枢转结构100相对转动,进而于闭合模式(两机体52、54彼此叠置)与开启模式(两机体52、54彼此展开)之间进行转换,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制。具体而言,枢转结构100包括枢转座110与两组枢转组成120,其中枢转座110设置于两机体52、54之间,两组枢转组成120分别设置于枢转座110的相对两侧,以从枢转座110的相对两侧连接两机体52、54。所述两组枢转组成120可以采用相同设计,也可采用部分不同或全部不同的设计。如图2所示出的其中一组枢转组成120,还包括三组枢转部分130。所述三组枢转部分130的其中两组(例如是位于左右两侧的枢转部分130)对应于机体52(对应部分以虚线示出于图1),而所述三组枢转部分130的其中一组(例如是位于中间的枢转部分130)对应于机体54(对应部分以虚线示出于图1)。所述三组枢转部分130可以采用相同设计,也可采用部分不同或全部不同的设计。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制枢转结构100所采用的枢转组成120与枢转部分130的数量与实施方式,也即枢转结构100可以只有一组枢转组成120或一组枢转部分130,其可依据需求调整。图3是图2的枢转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4是图3的枢转结构的局部分解图。请参考图2至图4,其中图3示出枢转结构100的位于中间的枢转部分130的立体图,而图4示出位于中间的枢转部分130的分解图。在本实施例中,枢转结构100的每组枢转部分130包括扭力元件140、承架150、固定元件160以及枢轴170。扭力元件140设置于枢转座110上(如图2的虚线所示),并具有第一穿设部142与连接部144。承架150设置于扭力元件140的一侧且固定于两机体52、54的其中一者(如图1的虚线所示),并具有第二穿设部152与连接部154。固定元件160设置于扭力元件140与承架150之间,并具有第三穿设部162以及固定部164。枢轴170设置于枢转座110上,并穿设于第一穿设部142、第二穿设部152以及第三穿设部162,使第一穿设部142、第二穿设部152以及第三穿设部162彼此相邻排列。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扭力元件140的第一穿设部142呈现具有条状开口146的筒状而套设于枢轴170上,而扭力元件140的连接部144呈现平板状而固定于枢转座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枢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枢转座;扭力元件,设置于所述枢转座上,并具有第一穿设部;承架,设置于所述扭力元件的一侧,并具有第二穿设部;固定元件,具有第三穿设部以及固定部,所述固定元件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扭力元件与所述承架的其中一者;以及枢轴,设置于所述枢转座上,并穿设于所述第一穿设部、所述第二穿设部以及所述第三穿设部,使所述第一穿设部、所述第二穿设部以及所述第三穿设部彼此相邻排列,而所述扭力元件与所述承架的其中一者适于以所述枢轴为轴心带动所述固定元件而相对于所述扭力元件与所述承架的另一者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17 US 62/573,6751.一种枢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枢转座;扭力元件,设置于所述枢转座上,并具有第一穿设部;承架,设置于所述扭力元件的一侧,并具有第二穿设部;固定元件,具有第三穿设部以及固定部,所述固定元件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扭力元件与所述承架的其中一者;以及枢轴,设置于所述枢转座上,并穿设于所述第一穿设部、所述第二穿设部以及所述第三穿设部,使所述第一穿设部、所述第二穿设部以及所述第三穿设部彼此相邻排列,而所述扭力元件与所述承架的其中一者适于以所述枢轴为轴心带动所述固定元件而相对于所述扭力元件与所述承架的另一者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元件与所述承架的其中一者具有卡合部,所述固定元件通过所述卡合部卡合所述固定部而固定于所述扭力元件与所述承架的其中一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设部呈现具有条状开口的筒状而套设于所述枢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穿设部呈现具有条状开口的筒状而套设于所述枢轴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包括固定块,所述第三穿设部呈现筒状而套设于所述枢轴上,而所述固定部为卡合凹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包括固定片,所述第三穿设部呈现环状而绕设于所述枢轴上,而所述固定部为卡合开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枢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包括多个所述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彼此叠置并固定于所述扭力元件与所述承架的其中一者。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枢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包括多个所述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彼此一体式的连接成形并固定于所述扭力元件与所述承架的其中一者。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在所述枢轴的延伸方向上具有均匀厚度。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设置于所述扭力元件与所述承架之间。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机体;以及枢转结构,设置于所述两机体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哲贤朱哲贤
申请(专利权)人: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