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身工装及翻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384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身工装及翻身方法,属于机械工装领域。起吊单元与行车相连;翻转单元包括定滑轮和分叉吊带,定滑轮与起吊单元连接,分叉吊带缠绕在定滑轮上,分叉吊带包括第一主端、第二主端和副端;上锁合块和下锁合块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形成锁合单元,上锁合块和下锁合块之间设有夹装零件的装夹空间,上锁合块的开口两侧均设有上主吊装孔,下锁合块的开口两侧均设有下主吊装孔,分叉吊带的两主端分别绑设在锁合单元的上主吊装孔和与其对齐的下主吊装孔中,上锁合块上设有上副吊装孔,下锁合块上设有下副吊装孔,副端绑设在上副吊装孔或下副吊装孔中,防止零件在翻身时,因局部受力过大,导致零件挤压变形,影响零件的装配。

A Turn-over Tool and Turn-over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urning-over tooling and a turning-over method,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tooling. The lifting un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vehicle; the overturning unit includes a fixed pulley and a bifurcated sling; the fixed pulley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fting unit; the bifurcated sling is wound around the fixed pulley, and the bifurcated sling includes the first main end, the second main end and the auxiliary end; the upper locking block and the lower locking block are detachably installed together to form a locking unit, and there is clamping space between the upper locking block and the lower locking block for clamping parts. Both sides of the opening of the locking block are provided with upper main hoisting holes, and both sides of the opening of the lower locking block are provided with lower main hoisting holes. The two main ends of the bifurcation sling are respectively tied to the upper main hoisting holes of the locking unit and the corresponding lower main hoisting holes. The upper lock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upper and secondary hoisting holes, the lower lock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lower auxiliary hoisting holes, and the vice-ends are tied to the upper and vice-hoisting holes. When turning over, the part is extruded and deformed due to excessive local force, which affects the assembly of the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身工装及翻身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工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翻身工装及翻身方法。
技术介绍
复合材料是近年来,高、精、尖装置制造中最受欢迎的材料之一,其中碳纤维具有重量轻,隔热保温、密封性好等优点,已广泛运用于装备、航空、航天、航海等多个领域。现有一种腰型半管零件,采用碳纤维铺层成型,其物理特性与金属材料有很大的差异,属脆性材料,当局部受力过大甚至会导致纤维断裂,且零件长约11米,两侧钻有大量沉孔,用于后期装配定位使用,因为零件较大,后期装配定位使用过程中需要对零件进行翻身操作。在现有技术中,常通过在地面上垫方木块、轮胎等作为支撑点,然后通过吊带在零件一侧打结作为支点,通过行车的移动对零件进行翻身操作。然而通过木板或轮胎等支撑会造成零件与木板或轮胎等接触部分产生较大的挤压变形,从而造成装配错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翻身工装及翻身方法,可以防止零件在翻身过程中,因为局部受力过大,导致零件挤压变形,影响零件的装配。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翻身工装包括:起吊单元、翻转单元、锁合单元;所述起吊单元用于吊装在行车上;所述翻转单元包括定滑轮和分叉吊带,所述定滑轮与所述起吊单元连接,所述分叉吊带缠绕在所述定滑轮上,所述分叉吊带包括第一主端、第二主端和副端,所述副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主端和所述第二主端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主端的位置;所述锁合单元包括上锁合块和下锁合块,所述上锁合块和所述下锁合块均设有开口,所述上锁合块和所述下锁合块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使得两个所述开口构成用于夹装零件的装夹空间,所述上锁合块的开口两侧均设有上主吊装孔,所述下锁合块的开口两侧均设有下主吊装孔,所述第一主端同时绑设在所述上锁合块开口一侧的所述上主吊装孔和所述下锁合块开口一侧的所述下主吊装孔中,所述第二主端同时绑设在所述上锁合块开口另一侧的所述上主吊装孔和所述下锁合块开口另一侧的所述下主吊装孔中,所述上锁合块的背向开口一侧设有上副吊装孔,所述下锁合块的背向开口一侧设有下副吊装孔,所述副端绑设在所述上副吊装孔或所述下副吊装孔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起吊单元包括支撑架、上耳板和下耳板,所述上耳板和所述下耳板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架的相反两侧,所述上耳板用于与所述行车吊装在一起,所述下耳板与所述定滑轮吊装在一起。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起吊单元包括两个所述上耳板,两个所述上耳板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上锁合块开口一侧的所述上主吊装孔和所述下锁合块开口一侧的所述下主吊装孔同轴布置,所述上锁合块开口另一侧的所述上主吊装孔和所述下锁合块开口另一侧的所述下主吊装孔同轴布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上副吊装孔和所述下副吊装孔均与所述上主吊装孔垂直布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上锁合块的开口两侧均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用于夹装所述零件的两侧。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下锁合块的开口底面为与所述零件的外壁相匹配的弧面。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上主吊装孔、所述下主吊装孔、所述上副吊装孔、所述下副吊装孔均为沉孔。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翻身方法,所述翻身方法基于上述翻身工装,所述翻身方法包括:通过所述上锁合块和所述下锁合块装夹所述零件,使得所述零件固定装夹在所述装夹空间中;将所述分叉吊带缠绕在所述定滑轮上,并将所述第一主端同时绑设在所述上锁合块开口一侧的所述上主吊装孔和所述下锁合块开口一侧的所述下主吊装孔中,所述第二主端同时绑设在所述上锁合块开口另一侧的所述上主吊装孔和所述下锁合块开口另一侧的所述下主吊装孔中,所述副端绑设在所述上副吊装孔或所述下副吊装孔中;将所述定滑轮连接至所述起吊单元上;将所述起吊单元吊装在所述行车上;将所述零件悬空,向上推动所述锁合单元的绑设有所述第一主端的一侧,使得所述锁合单元以另一侧为轴转动180°。进一步地,在通过所述上锁合块和所述下锁合块装夹所述零件之前,包括在所述下锁合块的开口底面涂敷粘接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起吊单元吊装在行车上,可以将起吊单元与行车连在一起。翻转单元包括定滑轮和分叉吊带,定滑轮与起吊单元连接,可以将起吊单元与翻转单元连在一起。锁合单元包括上锁合块和下锁合块,上锁合块和下锁合块均设有开口,上锁合块和下锁合块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使得两个开口构成用于夹装零件的装夹空间。当有零件要翻身时,可以将上锁合块和下锁合块拆卸然后将零件放入装夹空间,然后将上锁合块和下锁合块安装在一起,实现了零件的夹装。因为分叉吊带缠绕在定滑轮上,第一主端同时绑设在上锁合块开口一侧的上主吊装孔和下锁合块开口一侧的下主吊装孔中,第二主端同时绑设在上锁合块开口另一侧的上主吊装孔和下锁合块开口另一侧的下主吊装孔中,副端绑设在上副吊装孔或下副吊装孔中,可以通过分叉吊带将翻转单元与锁合单元连在一起,通过启动行车,将零件悬空,向上推动锁合单元的绑设有第一主端的一侧,使得锁合单元以另一侧为轴转动180°,从而实现了零件的翻身。在上述翻身过程中,由于零件的整体旋转,没有某一端单独受力,所以防止了零件在翻身过程中,因为局部受力过大,导致零件挤压变形,影响零件的后续装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身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叉吊带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合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合单元与翻转单元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锁合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锁合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吊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吊单元B-B处的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锁合块的侧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锁合块的侧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合单元A处放大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身方法的流程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4C处局部放大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翻身工装翻身过程1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翻身工装翻身过程2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翻身工装翻身过程3的示意图;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1-起吊单元,11-支撑架,12-上耳板,13-下耳板,2-翻转单元,21-定滑轮,22-分叉吊带,221-第一主端,222-第二主端,223-副端,3-锁合单元,31-上锁合块,311-上主吊装孔,312-上副吊装孔,313-定位凸起,314-上紧固孔,32-下锁合块,321-下主吊装孔,322-下副吊装孔,323-下紧固孔,33-装夹空间,4-行车,5-零件,6-绳索,7-挂钩,8-螺杆,9-螺母,10-粘接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翻身工装,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身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工装包括:起吊单元(1)、翻转单元(2)、锁合单元(3);所述起吊单元(1)用于吊装在行车(4)上;所述翻转单元(2)包括定滑轮(21)和分叉吊带(22),所述定滑轮(21)与所述起吊单元(1)连接,所述分叉吊带(22)缠绕在所述定滑轮(21)上,所述分叉吊带(22)包括第一主端(221)、第二主端(222)和副端(223),所述副端(223)连接在所述第一主端(221)和所述第二主端(222)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主端(221)的位置;所述锁合单元(3)包括上锁合块(31)和下锁合块(32),所述上锁合块(31)和所述下锁合块(32)均设有开口,所述上锁合块(31)和所述下锁合块(32)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使得两个所述开口构成用于夹装零件(5)的装夹空间(33),所述上锁合块(31)的开口两侧均设有上主吊装孔(311),所述下锁合块(32)的开口两侧均设有下主吊装孔(321),所述第一主端(221)同时绑设在所述上锁合块(31)开口一侧的所述上主吊装孔(311)和所述下锁合块(32)开口一侧的所述下主吊装孔(321)中,所述第二主端(222)同时绑设在所述上锁合块(31)开口另一侧的所述上主吊装孔(311)和所述下锁合块(32)开口另一侧的所述下主吊装孔(321)中,所述上锁合块(31)的背向开口一侧设有上副吊装孔(312),所述下锁合块(32)的背向开口一侧设有下副吊装孔(322),所述副端(223)绑设在所述上副吊装孔(312)或所述下副吊装孔(322)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工装包括:起吊单元(1)、翻转单元(2)、锁合单元(3);所述起吊单元(1)用于吊装在行车(4)上;所述翻转单元(2)包括定滑轮(21)和分叉吊带(22),所述定滑轮(21)与所述起吊单元(1)连接,所述分叉吊带(22)缠绕在所述定滑轮(21)上,所述分叉吊带(22)包括第一主端(221)、第二主端(222)和副端(223),所述副端(223)连接在所述第一主端(221)和所述第二主端(222)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主端(221)的位置;所述锁合单元(3)包括上锁合块(31)和下锁合块(32),所述上锁合块(31)和所述下锁合块(32)均设有开口,所述上锁合块(31)和所述下锁合块(32)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使得两个所述开口构成用于夹装零件(5)的装夹空间(33),所述上锁合块(31)的开口两侧均设有上主吊装孔(311),所述下锁合块(32)的开口两侧均设有下主吊装孔(321),所述第一主端(221)同时绑设在所述上锁合块(31)开口一侧的所述上主吊装孔(311)和所述下锁合块(32)开口一侧的所述下主吊装孔(321)中,所述第二主端(222)同时绑设在所述上锁合块(31)开口另一侧的所述上主吊装孔(311)和所述下锁合块(32)开口另一侧的所述下主吊装孔(321)中,所述上锁合块(31)的背向开口一侧设有上副吊装孔(312),所述下锁合块(32)的背向开口一侧设有下副吊装孔(322),所述副端(223)绑设在所述上副吊装孔(312)或所述下副吊装孔(322)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单元(1)包括支撑架(11)、上耳板(12)和下耳板(13),所述上耳板(12)和所述下耳板(13)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架(11)的相反两侧,所述上耳板(12)用于与所述行车(4)吊装在一起,所述下耳板(13)与所述定滑轮(21)吊装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单元(1)包括两个所述上耳板(12),两个所述上耳板(12)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架(11)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合块(31)开口一侧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充聪吴红琼董小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