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浮油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3304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浮油回收装置,在没有外加动力的情况下,利用河道自然水流带动转盘转,分布在转盘外周缘的疏水海绵在转盘的转动中与河道水体接触,并吸附河道浮油,当吸附有浮油的疏水海绵转动到与碾压辊靠近的位置时,碾压辊对疏水海绵进行挤压,流出的液体经导流板进入过滤柱,并在过滤柱中实现油水分离,分离的浮油从导出孔溢出并回收。该装置以水流为动力,无需人工控制,无需外加能源动力、免维护,使用非常方便。而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效果好,移动方便、成本低,非常适合大批量投放使用。

A device for recovering oil slick in river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hannel oil slick recovery device, which uses natural river flow to drive the turntable without external power, contacts the river water body with the hydrophobic sponge distributed on the peripheral edge of the turntable during the turning of the turntable, and adsorbs the river oil slick. When the hydrophobic sponge adsorbed oil slick rotates to the position close to the roller, the roller extrudes the hydrophobic sponge. The outflow liquid enters the filter column through the guide plate, and realizes oil-water separation in the filter column. The separated oil slick overflows from the outlet hole and is recovered. The device is powered by water flow, no manual control, no additional energy, no maintenance, and is very convenient to use. Moreover, the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good effect, convenient movement and low cost, and is very suitable for mass deploy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浮油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或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浮油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含油废水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污水,来源广泛,如各种机械加工厂、油脂化学厂、石油厂、沥青厂、煤气厂、油库等排放的污水。生活废水、工业污水的随意排放,尤其是炼油工业中有大量含油废水排出,由于排放量大,常超出水体的自净能力,易形成油污染。另外,油轮洗舱水以及船舶在水域中航行时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油污,也会对水域造成油污染。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河道的水面油污染也越来越重,其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油浮于水面形成油膜,阻碍大气的复氧;混溶于水中的油类污染物,在不断降解过程中消耗水中溶存的氧气,使水体形成缺氧状态,削弱或破坏水体的自净能力,窒息水生物的生长和鱼类的生存。因此,河道水体中水面油污染的处理刻不容缓。油在水中所处状态大致可分为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四种,而浮油是污水中含油量的主要部分,一般占污水中总含油量的80%以上,溶解油很少,一般不多于5~15毫克/升,余者为乳化油,因此河道水体中水面油污染的处理首先应进行浮油的分离和回收处理。通常,海洋中处理油污类物质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生物科技方法。但河道水体中不适宜采用化学方法来处理,因为残留的化学物质同样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生物科技方法要求周期长,且不适合在河道输水过程中使用,适合在湖泊、海洋中处理少量的油污污染现象。因此,在河道中宜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处理。例如,以前最常用的浮油回收装置是吸油纸和防污帘,效率很低,且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最多的就是一种喇叭口式的浮油收集装置,这种浮油收集器由三个或四个浮球支撑着一个喇叭口漂浮于水面上,喇叭口淹没于水面以下,末端连接一根软管,软管另一端连接于一台容积泵或者离心泵,经水泵的抽吸作用,表层含油污水慢慢流入喇叭口,最终从水泵的出口排出,当水位波动时,喇叭随浮球上下浮动。这样的收集方式的缺点在于,难以保证喇叭口的吃水深度与水泵的流量相匹配,若吃水太浅,喇叭口中心会形成漩涡吸入空气,损坏水泵;如果吃水过深,含油污水中水多油少,失去了收集浮油的意义,因此,这种收集装置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水泵的流量确定后,喇叭口吃水深度也就相对确定,对于静止的水面来说,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但是对于波动较大的水面来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而且,水泵需要电机作动力,存在耗能的问题,设备也较笨重,不适合用于大面积的河道水面的长期养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浮油回收装置,先通过疏水海绵吸附河道浮油,再通过挤压将吸附的液体导向油水分离装置,在油水分离装置中分离浮油和水,引导浮油沿着指定的流向源源不断地流入收集容器中,从而实现对河道浮油的高效、低能耗、低残余率的分离回收,该装置以水流为动力,无需外加能源动力、免维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浮油回收装置,包括:吸油部件、分离部件和收集部件,其中,所述吸油部件包括转盘、疏水海绵和第一支架,所述转盘的中心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所述转盘由所述第一支架支撑,所述第一支架竖立在河道中,所述转盘的一部分置于河面以下,若干个所述疏水海绵沿着所述转盘的圆周分布在所述转盘的外周缘并向外凸出;所述分离部件包括碾压辊、第二支架、软质导流板和过滤柱,所述碾压辊由所述第二支架支撑,所述第二支架竖立在河道中;所述碾压辊包括两个圆形端面、连接所述两个圆形端面的柱状体、以及包覆所述柱状体的碾压表面,所述碾压辊的端面中心连接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碾压辊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转盘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碾压辊的碾压表面正对着所述疏水海绵向外凸出的端面,所述碾压辊的碾压表面和所述转盘的周向外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为所述疏水海绵的厚度的0.3倍~0.8倍;所述软质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碾压辊的下方,用于导流由所述碾压辊挤压所述疏水海绵所流出的液体,所述软质导流板的底端与所述过滤柱的顶部开口连接;所述过滤柱的上层和下层均与空气贯通,所述过滤柱的中层设置有过滤介质,所述过滤介质用于阻隔油通过而让水通过,所述过滤柱的上层侧面开设有导出孔,所述导出孔连接有引导管;所述收集部件包括储油容器,所述储油容器位于所述引导管的下方,用于收集由所述导出孔流出的油。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碾压辊在轴向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疏水海绵的挤压面在相同方向上的长度。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碾压辊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转盘的轴心处在同一水平面上。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转盘与所述碾压辊的圆形端面的直径比为10~20:1。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软质导流板为喇叭口形状,喇叭口的大口端在顶部,喇叭口的小口端在底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软质导流板的最大开口所在的平面上最靠近所述转盘外周缘的端点与所述碾压辊的碾压表面上最靠近所述转盘外周缘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碾压辊的碾压表面覆盖有亲水涂层,或者,所述碾压辊的碾压表面由亲水材料制成。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介质为10目~100目的细沙。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转盘的1/10~1/5置于河面以下。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若干个所述疏水海绵沿着所述转盘的圆周均匀分布在所述转盘的外周缘并向外凸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疏水海绵为常用的各种疏水海绵,例如,超疏水聚氨酯(PU)海绵、超疏水三聚氰胺海绵、疏水涂料处理的海绵等。本专利技术的河道浮油回收装置,能有效弥补现有的浮油回收设备的不足,在没有外加动力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河道自然水流带动转盘旋转,分布在转盘外周缘的疏水海绵在转盘的转动中与河道水体接触,并吸附河道浮油,当吸附有浮油的疏水海绵转动到与碾压辊靠近的位置时,碾压辊对疏水海绵进行挤压,流出的液体经导流进入过滤柱,并在过滤柱中实现油水分离,分离的浮油从导出孔溢出并回收。该装置以水流为动力,无需人工控制,无需外加能源动力、免维护,使用非常方便。而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效果好,移动方便、成本低,非常适合大批量投放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装置充分利用河道水流的特点,无需配设动力装置,运行成本低,维护简便,适用范围广泛;2)本专利技术装置所收集的浮油几乎不含有水分,适合对其进行回收利用;3)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适合推广应用;4)本专利技术装置可移动、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应用范围广;5)本专利技术装置在回收浮油的同时也实现了对于河道浮油的去除。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河道浮油回收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以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一种河道浮油回收装置,包括:吸油部件、分离部件和收集部件。吸油部件包括转盘1、疏水海绵2和第一支架3,其中,转盘1的中心连接第一支架3,转盘1由第一支架3支撑,第一支架3竖立在河道中,转盘1的一部分置于河面以下,若干个疏水海绵2沿着转盘1的圆周分布在转盘1的外周缘并向外凸出;分离部件包括碾压辊4、第二支架5、软质导流板6和过滤柱7,其中,碾压辊4包括两个圆形端面、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浮油回收装置,包括:吸油部件、分离部件和收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部件包括转盘、疏水海绵和第一支架,所述转盘的中心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所述转盘由所述第一支架支撑,所述第一支架竖立在河道中,所述转盘的一部分置于河面以下,若干个所述疏水海绵沿着所述转盘的圆周分布在所述转盘的外周缘并向外凸出;所述分离部件包括碾压辊、第二支架、软质导流板和过滤柱,所述碾压辊由所述第二支架支撑,所述第二支架竖立在河道中;所述碾压辊包括两个圆形端面、连接所述两个圆形端面的柱状体、以及包覆所述柱状体的碾压表面,所述碾压辊的端面中心连接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碾压辊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转盘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碾压辊的碾压表面正对着所述疏水海绵向外凸出的端面,所述碾压辊的碾压表面和所述转盘的周向外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为所述疏水海绵的厚度的0.3倍~0.8倍;所述软质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碾压辊的下方,用于导流由所述碾压辊挤压所述疏水海绵所流出的液体,所述软质导流板的底端与所述过滤柱的顶部开口连接;所述过滤柱的上层和下层均与空气贯通,所述过滤柱的中层设置有过滤介质,所述过滤介质用于阻隔油通过而让水通过,所述过滤柱的上层侧面开设有导出孔,所述导出孔连接有引导管;所述收集部件包括储油容器,所述储油容器位于所述引导管的下方,用于收集由所述导出孔流出的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浮油回收装置,包括:吸油部件、分离部件和收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部件包括转盘、疏水海绵和第一支架,所述转盘的中心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所述转盘由所述第一支架支撑,所述第一支架竖立在河道中,所述转盘的一部分置于河面以下,若干个所述疏水海绵沿着所述转盘的圆周分布在所述转盘的外周缘并向外凸出;所述分离部件包括碾压辊、第二支架、软质导流板和过滤柱,所述碾压辊由所述第二支架支撑,所述第二支架竖立在河道中;所述碾压辊包括两个圆形端面、连接所述两个圆形端面的柱状体、以及包覆所述柱状体的碾压表面,所述碾压辊的端面中心连接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碾压辊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转盘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碾压辊的碾压表面正对着所述疏水海绵向外凸出的端面,所述碾压辊的碾压表面和所述转盘的周向外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为所述疏水海绵的厚度的0.3倍~0.8倍;所述软质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碾压辊的下方,用于导流由所述碾压辊挤压所述疏水海绵所流出的液体,所述软质导流板的底端与所述过滤柱的顶部开口连接;所述过滤柱的上层和下层均与空气贯通,所述过滤柱的中层设置有过滤介质,所述过滤介质用于阻隔油通过而让水通过,所述过滤柱的上层侧面开设有导出孔,所述导出孔连接有引导管;所述收集部件包括储油容器,所述储油容器位于所述引导管的下方,用于收集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娜蔡鲁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红鹰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