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模架前支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3296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3:54
一种移动模架前支腿,中支腿跟所移动模架移动时进入已经翻转的前端和后端的两个底横梁之间的区域,进入翻转的两个上横梁之间的区域,最终从前支腿中移出,实现中支腿跟随移动模架整体过孔,并与下一跨就位。由于前支腿的两个支撑框架位于中支腿的左右两侧,因此改变了支撑结构,相对于传统移动模架在重心处的单支点支撑的结构,其不会产生偏心的问题。同时在移动模架过孔时,通过翻转上横梁和底横梁,使中支腿移动时有效避免了与前支腿的空间干涉问题。

A Kind of Movable Formwork Support Front Leg

The front leg of a movable die holder, when the middle leg moves with the movable die holder, enters the area between the two bottom beams at the front and back ends that have been turned over, enters the area between the two upside beams that have been turned over, and eventually moves out of the front leg, realizing that the middle leg follows the movable die holder through holes as a whole and is positioned with the next span. Because the two supporting frames of the front leg are locat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middle leg,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has been changed. Compared with the single support structure of the traditional movable formwork at the center of gravity, it will not cause eccentricity problem.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moving die frame passes through the hole, the space interference with the front leg is effectively avoided when the middle leg moves by flipping the upper beam and the bottom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模架前支腿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筑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模架前支腿。
技术介绍
在常规的上行式移动模架中,前支腿支撑于墩顶,由于前支腿与中支腿空间干涉问题,前支腿只能安放于墩顶中部,外部空间用于安装中支腿,该布局致使前支腿顶端只能支撑于主梁、鼻梁内侧,造成移动模架过孔过程中重心在支点外侧——偏心,偏心过孔会降低移动模架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支撑稳定,同时避免移动模架纵移过孔时与中支腿空间干涉的移动模架前支腿。本专利技术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模架前支腿,包括桥墩、位于桥墩上方的箱梁、安装于桥墩上并穿过箱梁的中支腿、设置于中支腿上端的顶升油缸、水平安装于中顶升油缸上端且位于箱梁正上方的分配梁、分别安装于分配梁下方左右两端的主梁,还包括设置于箱梁与桥墩之间的前支腿,所述前支腿包括:两个支撑框架,分别位于同侧对应的主梁的下方,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通过行走机构与主梁相连接,支撑框架在行走机构的作用下沿主梁的长度方向移动;每个支撑框架的上端的中间部位通过销轴Ⅰ水平转动安装有上横梁,每个支撑框架的下端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销轴Ⅲ水平转动安装有底横梁;当两个上横梁转动至位于一条直线时,销轴Ⅱ插装于两个上横梁的内侧端,当两个上横梁向内侧转动90度至相互平行时,两个上横梁之间的间距大于中支腿的宽度;当位于桥墩前端或后端的左右两侧的两个底横梁转动至位于一条直线时,连接块设置于两个底横梁之间,连接块的右侧端通过螺栓与右侧的底横梁相连接,连接块的左侧端通过螺栓与左侧的底横梁相连接,当拆除连接块且位于中支腿前端或后端的左右两侧的两个底横梁向内侧转动90度至相互平行时,位于中支腿左右两侧的两个底横梁之间的间距大于中支腿的宽度。上述行走机构包括安装于支撑框架上端的挂梁、转动安装于挂梁上端的辊轮,所述辊轮滚动设置于主梁的外侧的翼缘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中支腿跟所移动模架移动时进入已经翻转的前端和后端的两个底横梁之间的区域,进入翻转的两个上横梁之间的区域,最终从前支腿中移出,实现中支腿跟随移动模架整体过孔,并与下一跨就位。由于前支腿的两个支撑框架位于中支腿的左右两侧,因此改变了支撑结构,相对于传统移动模架在重心处的单支点支撑的结构,其不会产生偏心的问题。同时在移动模架过孔时,通过翻转上横梁和底横梁,使中支腿移动时有效避免了与前支腿的空间干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辊轮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中支腿及前支腿就位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拆除前端的连接块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拆除后端的连接块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前端的底横梁转动90度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上横梁及后端的底横梁转动90度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前支腿相对中支腿移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桥墩2.中支腿3.分配梁4.主梁5.支撑框架6.挂梁7.辊轮8.上横梁9.销轴Ⅰ10.销轴Ⅱ11.底横梁12.销轴Ⅲ13.连接块14.箱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8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所示,一种移动模架前支腿,包括桥墩1、位于桥墩1上方的箱梁14、安装于桥墩1上并穿过箱梁14的中支腿2、设置于中支腿2上端的顶升油缸、水平安装于中顶升油缸上端且位于箱梁14正上方的分配梁3、分别安装于分配梁3下方左右两端的主梁4,还包括设置于箱梁14与桥墩1之间的前支腿,前支腿包括:两个支撑框架5,分别位于同侧对应的主梁4的下方,支撑框架5的上端通过行走机构与主梁4相连接,支撑框架5在行走机构的作用下沿主梁4的长度方向移动;每个支撑框架5的上端的中间部位通过销轴Ⅰ9水平转动安装有上横梁8,每个支撑框架5的下端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销轴Ⅲ12水平转动安装有底横梁11;当两个上横梁8转动至位于一条直线时,销轴Ⅱ10插装于两个上横梁8的内侧端,当两个上横梁8向内侧转动90度至相互平行时,两个上横梁8之间的间距大于中支腿2的宽度;当位于桥墩2前端或后端的左右两侧的两个底横梁11转动至位于一条直线时,连接块13设置于两个底横梁11之间,连接块13的右侧端通过螺栓与右侧的底横梁11相连接,连接块13的左侧端通过螺栓与左侧的底横梁11相连接,当拆除连接块13且位于中支腿2前端或后端的左右两侧的两个底横梁11向内侧转动90度至相互平行时,位于中支腿2左右两侧的两个底横梁11之间的间距大于中支腿2的宽度。如附图3所示,移动模架纵移就位后,中支腿2与桥墩1相连,中支腿2上端通过顶升油缸与分配梁3相连,顶升油缸与分配梁3相连,主梁4与分配梁相连,两个上横梁8转动至位于一条直线,其内侧端通过销轴Ⅱ10插接固定,中支腿2前端或后端的左右两侧的两个底横梁11转动至位于一条直线,两个底横梁11之间通过连接块13连接固定,此时桥墩1前后两侧的底横梁11与上横梁8位于前后两侧的中支腿2之间。此时在桥墩1上进行钢筋绑扎,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制成箱梁14。待混凝土养生完毕后,移动模架的中小车支撑主梁4,释放中支腿2的受力。如附图4所示,拆除连接块13,如附图5所示,将桥墩1后端左右两侧的底横梁11通过销轴Ⅲ12向内侧转动至与箱梁14长度方向相平行,中支腿2跟所移动模架整体纵移过孔,如附图6所示,其后端的中支腿进入前支腿后端已经翻转的两个底横梁11之间,如附图7所示,拔除销轴Ⅱ10,将两个上横梁8通过销轴Ⅰ9向内侧转动至与箱梁14长度方向相平行,中支腿2跟所移动模架移动时进入已经翻转的两个上横梁8之间的区域。如附图7所示,将桥墩1前端左右两侧的底横梁11通过销轴Ⅲ12向内侧转动至与箱梁14长度方向相平行,最终如附图8所示,中支腿2跟所移动模架移动时进入已经翻转的前端的两个底横梁11之间的区域,最终从前支腿中移出,实现中支腿跟随移动模架整体过孔,并与下一跨就位。由于前支腿的两个支撑框架5位于中支腿2的左右两侧,因此改变了支撑结构,相对于传统移动模架在重心处的单支点支撑的结构,其不会产生偏心的问题。同时在移动模架过孔时,通过翻转上横梁8和底横梁11,使中支腿移动时有效避免了与前支腿的空间干涉问题。如附图2所示,行走机构可以为如下结构,其包括安装于支撑框架5上端的挂梁6、转动安装于挂梁6上端的辊轮7,辊轮7滚动设置于主梁4的外侧的翼缘上。当移动模架整体过孔时,前支腿通过滚轮7沿主梁4的翼缘滚动,实现其相对主梁4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模架前支腿,包括桥墩(1)、位于桥墩(1)上方的箱梁(14)、安装于桥墩(1)上并穿过箱梁(14)的中支腿(2)、设置于中支腿(2)上端的顶升油缸、水平安装于中顶升油缸上端且位于箱梁(14)正上方的分配梁(3)、分别安装于分配梁(3)下方左右两端的主梁(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箱梁(14)与桥墩(1)之间的前支腿,所述前支腿包括:两个支撑框架(5),分别位于同侧对应的主梁(4)的下方,所述支撑框架(5)的上端通过行走机构与主梁(4)相连接,支撑框架(5)在行走机构的作用下沿主梁(4)的长度方向移动;每个支撑框架(5)的上端的中间部位通过销轴Ⅰ(9)水平转动安装有上横梁(8),每个支撑框架(5)的下端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销轴Ⅲ(12)水平转动安装有底横梁(11);当两个上横梁(8)转动至位于一条直线时,销轴Ⅱ(10)插装于两个上横梁(8)的内侧端,当两个上横梁(8)向内侧转动90度至相互平行时,两个上横梁(8)之间的间距大于中支腿(2)的宽度;当位于桥墩(1)前端或后端的左右两侧的两个底横梁(11)转动至位于一条直线时,连接块(13)设置于两个底横梁(11)之间,连接块(13)的右侧端通过螺栓与右侧的底横梁(11)相连接,连接块(13)的左侧端通过螺栓与左侧的底横梁(11)相连接,当拆除连接块(13)且位于中支腿(2)前端或后端的左右两侧的两个底横梁(11)向内侧转动90度至相互平行时,位于中支腿(2)左右两侧的两个底横梁(11)之间的间距大于中支腿(2)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模架前支腿,包括桥墩(1)、位于桥墩(1)上方的箱梁(14)、安装于桥墩(1)上并穿过箱梁(14)的中支腿(2)、设置于中支腿(2)上端的顶升油缸、水平安装于中顶升油缸上端且位于箱梁(14)正上方的分配梁(3)、分别安装于分配梁(3)下方左右两端的主梁(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箱梁(14)与桥墩(1)之间的前支腿,所述前支腿包括:两个支撑框架(5),分别位于同侧对应的主梁(4)的下方,所述支撑框架(5)的上端通过行走机构与主梁(4)相连接,支撑框架(5)在行走机构的作用下沿主梁(4)的长度方向移动;每个支撑框架(5)的上端的中间部位通过销轴Ⅰ(9)水平转动安装有上横梁(8),每个支撑框架(5)的下端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销轴Ⅲ(12)水平转动安装有底横梁(11);当两个上横梁(8)转动至位于一条直线时,销轴Ⅱ(10)插装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田唐娜娜刘方杰胡元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