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290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2:31
背光源装置(12)包括:反射型偏光片层(27);第一片层支撑部(21A),其支撑反射型偏光片层(27)的第一方向上的一端侧;第一被支撑部(22A),其具有供第一片层支撑部(21A)穿过的第一开口部(23A),并由第一片层支撑部(21A)支撑;微透镜片层(28),其与反射型偏光片层(27)重叠,线膨胀系数与反射型偏光片层(27)不同;第二片层支撑部(21B),其支撑微透镜片层(28)的一端侧;以及第二被支撑部(22B),其由第二片层支撑部(21B)支撑,配置在至少与第一开口部(23A)不重叠的位置。

Lighting and display devices

The backlight device (12) includes: a reflective polarizer layer (27); a first layer support (21A), which supports one end of the first direction of the reflective polarizer layer (27); a first supported part (22A), which has a first opening (23A) through which the first layer support (21A) passes, and is supported by the first layer support (21A); and a microlens layer (28), which overlaps the reflective polarizer layer (27). The linear expansion coefficient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reflective polarizer layer (27); the support part (21B) of the second layer supports one end of the microlens layer (28); and the support part (22B) of the second layer is supported by the support part (21B) of the second layer, which is arranged at least in a position not overlapping with the first opening part (23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照明装置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装置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例,已知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构造。该专利文献1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利用遮光片层固定液晶面板和背光源包含的光学膜双方时,使遮光片层的开口部形成得大于液晶面板的显示部,并且使光学膜的外形形成得大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部且小于遮光片层的开口部,在光学膜的外周缘设置由遮光片层固定的突片。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件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47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光学膜的外周缘设置的一个突片进入遮光片层的下侧并固定。但是,若伴随液晶显示装置的大型化而光学膜变得大型,则通过上述一个突片的固定来固定光学膜,可能会产生由自重引起的垂下导致的挠曲等。为了避免这一情况,考虑采用例如以悬挂光学膜的方式支撑的构造。但是,在层叠配置线膨胀系数不同的多片光学膜的情况下,若在重合的光学膜的支撑构造之间发生粘连,则无法伴随热膨胀而使支撑构造之间相对位移,其结果,光学膜可能会产生起皱等变形。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上述情况完成的,目的在于使各片层部件不易变形。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包括:第一片层部件,其具有与相互正交的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平行的面;第一片层支撑部,其支撑所述第一片层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侧;第一被支撑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片层部件的所述一端侧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中央位置而靠近端部的位置,具有供所述第一片层支撑部穿过的第一开口部,并由所述第一片层支撑部支撑;第二片层部件,其具有与所述第一片层部件的所述面平行的面,且与所述第一片层部件重叠,线膨胀系数与所述第一片层部件不同;第二片层支撑部,其支撑所述第二片层部件的所述一端侧;以及第二被支撑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片层部件的所述一端侧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中央位置而靠近端部的位置,并由所述第二片层支撑部支撑,配置在至少与所述第一开口部不重叠的位置。若按照这种方式,则对于第一片层部件来说,设置在第一方向的一端侧且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中央位置而靠近端部的位置的第一被支撑部由穿过第一开口部的第一片层支撑部支撑,从而实现第一方向上的支撑。对于与第一片层部件重叠的第二片层部件来说,设置在第一方向的一端侧且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中央位置而靠近端部的位置的第二被支撑部由第二片层支撑部支撑,从而实现第一方向上的支撑。各片层部件伴随温度环境高温化而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热膨胀,以下对关于第二方向的作用进行详细说明。若各片层部件在第二方向上热膨胀,则与之相伴,各被支撑部相对于各片层支撑部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位移。如上所述,第一片层部件与第二片层部件的线膨胀系数彼此不同,在第一被支撑部和第二被支撑部中,伴随热膨胀的第二方向上的位移量不同。然而,至少在第一被支撑部形成有第一开口部,在其开口边缘可能会由于制造上的原因而形成毛刺等突起物,若假设该突起物钩挂于第二被支撑部,则第一被支撑部与第二被支撑部可能会相互粘连而妨碍相对位移。对此,第二被支撑部配置于至少与第一开口部不重叠的位置,因此即使在第一开口部的开口边缘形成有毛刺等突起物,也不易发生该突起物钩挂于第二被支撑部的情况。由此,第一被支撑部与第二被支撑部不易彼此粘连,因此即使在第一被支撑部与第二被支撑部处,与热膨胀相伴的第二方向上的位移量不同,也容许第一被支撑部与第二被支撑部的相对位移,由此各片层部件不易产生起皱等变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优选以下构造。(1)所述第二被支撑部具有供所述第二片层支撑部穿过的第二开口部。若按照这种方式,则第二片层部件的第二被支撑部由穿过第二开口部的第二片层支撑部支撑,从而实现第一方向上的支撑。除了第一被支撑部的第一开口部以外,第二被支撑部的第二开口部也可能由于制造上的原因而形成毛刺等突起物,但第二开口部形成在与第一开口部不重叠的第二被支撑部,成为两个开口部彼此不重叠的配置。因此,在第一开口部的开口边缘形成有上述突起物的情况下,不易发生该突起物钩挂于第二开口部的开口边缘的情况,反之,在第二开口部的开口边缘形成有上述突起物的情况下,不易发生该突起物钩挂于第一开口部的开口边缘的情况。由此,第一被支撑部与第二被支撑部不易粘连,各片层部件更加不易产生变形。(2)所述第二被支撑部配置在所述第二开口部与所述第一被支撑部不重叠的位置。若按照这种方式,则在第二开口部的开口边缘产生了毛刺等突起物的情况下,不易发生该突起物钩挂于第一被支撑部的情况。由此,能够避免第一被支撑部与第二被支撑部相互粘连,各片层部件更加不易产生变形。(3)所述第二被支撑部配置在与所述第一被支撑部不重叠的位置。若按照这种方式,则即使在各被支撑部的外缘由于制造上的原因而形成有毛刺等突起物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该突起物钩挂于各被支撑部的外缘或第一开口部的开口边缘的情况。由此,能够避免第一被支撑部与第二被支撑部相互粘连,各片层部件更加不易产生变形。(4)中央侧片层支撑部,其支撑所述第一片层部件及所述第二片层部件的所述一端侧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支撑中央侧;第一中央侧被支撑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片层部件的所述一端侧且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中央位置,具有供所述中央侧片层支撑部穿过的第一中央侧开口部,并由所述中央侧片层支撑部支撑;以及第二中央侧被支撑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片层部件的所述一端侧且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中央位置,具有与所述第一中央侧开口部重叠且供所述中央侧片层支撑部穿过的第二中央侧开口部,并由所述中央侧片层支撑部支撑。若按照这种方式,则第一中央侧被支撑部及第二中央侧被支撑部分别设有相互重叠的第一中央侧开口部和第二中央侧开口部,共通的中央侧片层支撑部穿过该第一中央侧开口部和第二中央侧开口部,从而实现第一片层部件及第二片层部件在第二方向上的中央侧的支撑。按照这种方式,通过使中央侧片层支撑部共通化而实现构造的简化。并且,第一中央侧被支撑部及第二中央侧被支撑部是在各片层部件热膨胀时成为沿第二方向伸长时的原点的部位,因此基本上不会伴随热膨胀而相对于中央侧片层支撑部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位移,因此,能够避免成为各片层部件产生起皱等变形的原因。(5)所述第一片层部件及所述第二片层部件中的某一方为相对较重的重量片层部件,另一方为相对较轻的轻量片层部件,所述重量片层部件与所述轻量片层部件相比,所述第一被支撑部或所述第二被支撑部的设置数量较多。重量片层部件由于与轻量片层部件相比相对较重,因此作为由第一片层支撑部或第二片层支撑部支撑的支撑部位的第一被支撑部或第二被支撑部的载荷较大。在这一点上,重量片层部件与轻量片层部件相比,由于第一被支撑部或第二被支撑部的设置数量较多,因此针对第一被支撑部或第二被支撑部的载荷被分散。由此,不易发生由于重量片层部件的重量而使第一被支撑部或第二被支撑部破损等的情况,能够实现稳定的支撑。(6)所述第二片层部件的线膨胀系数小于所述第一片层部件的线膨胀系数,所述第二被支撑部形成为从所述第二片层部件的外缘沿所述第二方向突出的不开口的突片状。若按照这种方式,则第二被支撑部形成为从第二片层部件的外缘沿第二方向突出的突片状,因此即使不开口也由第二片层支撑部支撑。第二被支撑部不开口而实现第二方向上的小型化。并且,第二片层部件由于线膨胀系数小于第一片层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片层部件,其具有与相互正交的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平行的面;第一片层支撑部,其支撑所述第一片层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侧;第一被支撑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片层部件的所述一端侧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中央位置而靠近端部的位置,具有供所述第一片层支撑部穿过的第一开口部,并由所述第一片层支撑部支撑;第二片层部件,其具有与所述第一片层部件的所述面平行的面,且与所述第一片层部件重叠,线膨胀系数与所述第一片层部件不同;第二片层支撑部,其支撑所述第二片层部件的所述一端侧;以及第二被支撑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片层部件的所述一端侧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中央位置而靠近端部的位置,并由所述第二片层支撑部支撑,配置在至少与所述第一开口部不重叠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9.05 JP 2016-172735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片层部件,其具有与相互正交的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平行的面;第一片层支撑部,其支撑所述第一片层部件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侧;第一被支撑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片层部件的所述一端侧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中央位置而靠近端部的位置,具有供所述第一片层支撑部穿过的第一开口部,并由所述第一片层支撑部支撑;第二片层部件,其具有与所述第一片层部件的所述面平行的面,且与所述第一片层部件重叠,线膨胀系数与所述第一片层部件不同;第二片层支撑部,其支撑所述第二片层部件的所述一端侧;以及第二被支撑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片层部件的所述一端侧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中央位置而靠近端部的位置,并由所述第二片层支撑部支撑,配置在至少与所述第一开口部不重叠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被支撑部具有供所述第二片层支撑部穿过的第二开口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被支撑部配置在所述第二开口部与所述第一被支撑部不重叠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被支撑部配置在与所述第一被支撑部不重叠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侧片层支撑部,其支撑所述第一片层部件及所述第二片层部件的所述一端侧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支撑中央侧;第一中央侧被支撑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片层部件的所述一端侧且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中央位置,具有供所述中央侧片层支撑部穿过的第一中央侧开口部,并由所述中央侧片层支撑部支撑;以及第二中央侧被支撑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片层部件的所述一端侧且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中央位置,具有与所述第一中央侧开口部重叠且供所述中央侧片层支撑部穿过的第二中央侧开口部,并由所述中央侧片层支撑部支撑。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层部件及所述第二片层部件中的某一方为相对较重的重量片层部件,另一方为相对较轻的轻量片层部件,所述重量片层部件与所述轻量片层部件相比,所述第一被支撑部或所述第二被支撑部的设置数量较多。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片层部件的线膨胀系数小于所述第一片层部件的线膨胀系数,所述第二被支撑部形成为从所述第二片层部件的外缘沿所述第二方向突出的不开口的突片状。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层部件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细木满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